那些年改过名字的高校,有你的母校吗?
来源 | 学术志(ID:xueshuzhi001)原创
作者 | 十八 编辑:学妹
如果说师资力量是一所大学的实力,那么名字则是这所大学展现实力的招牌。
古人言:“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然而自上世纪以来,我国高校便开启了改名整合之风,并延续至今。高校更名组建,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的知名度,扩大招生资源,另一方面则可以增加诸多办学利益,带来功利价值。改名与否,有其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
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盘点不同阶段重组改过名的高校,探究其更名背后的故事,同时也欢迎小可爱们留言补充其他高校故事~
01
天津大学
——原北洋大学
天津大学位于天津市,和南开大学隔路相望,岁岁相依。不同于南开大学的高知名度,天津大学是一所低调中不输实力的沉稳型高校。追溯天津大学的历史,不难发现其前身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即由北洋大学改名而来。
北洋大学创办于1895年10月2日,于1951年正式更名为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是近代大学的典型代表,它的创办不仅推动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的产生,为中国高等学校初创时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还结束了中国延续长达一千多年封建教育的历史,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航程。
北洋大学是第一所新式学堂,在中国高校建筑中绝无仅有的“行龙图”象征着其绝对的地位,自创办之日至今,已为社会各界培养多数人才。改名后的北洋大学以天津大学的名号依旧在“自强不息,育人为本”的原则下继续前行,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愈走愈远。天津大学学子至今仍喜欢称自己为北洋学子,北洋精神仿佛存在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名虽换,魂仍在。
02
北京大学
——原京师大学堂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兴起,西学渐入,出现了许多新式学堂。这一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以外语学堂和军事学堂为主。1895年,鸦片战争惨败,变法之声顿起,不少学堂改名,成为高校改名的先行者,其中便有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
1898年6月,清朝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推行“戊戌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7月3日,光绪帝批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正式创办京师大学堂。1912年5月3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更名前的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更名后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中国高校最知名的双子星之一,将京师大学堂的风韵完美继承,可谓是改名高校中的典范。
03
武汉大学
——原武昌师范学院
1895年高校改名的第一股风气之后,民国初年迎来了第二股改名大潮,此时的武汉大学是其中一员。其前身为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1902年更名为方言学堂。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以方言学堂为基础,于1913年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内更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后经重组于1928年7月组建国立武汉大学。
更名重组后的武汉大学充分吸收各大高校的精华,不断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之后,武汉大学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武汉大学成为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领导的重点文理综合大学。改革开放以来,武大大学的发展步伐依旧快速,目前已成为全国重点知名大学,是不少学子梦想的高校殿堂。
04
四川大学
——原四川联合大学
图片来源:中国图库
四川大学经历了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组合,分别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和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强强联合而建。原四川大学创始于1896年的四川中西学堂;原成都科技大学由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建立的成都工学院发展而来,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为中国科学院直属三所高校;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和大学。三所高校“喜结连理”最终促成了川大的诞生。
有三所高校的文化底蕴做基奠,四川大学在天府之国四川熠熠生辉。目前学校设望江校区、华西校区和江安校区,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高校学子读书治学的理想原地。其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以及校训“海纳百川”,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是不少学子本硕博追梦之旅的最佳选择。
05
南京大学
——原国立中央大学
1902年,张之洞、刘坤等人托国家之命运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期待以学堂教育救国家于水火之中。三江师范学堂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国立东南大学、国立江苏大学等几次更名调整,于1928年正式定名为国立中央大学。此时的国立中央大学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重要的高等学府,也是中华民国国立大学中系科设置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大学。
抗战期间,中央大学迁校至重庆、成都等地办学,虽历经战乱但发展上仍欣欣向荣,执中国高等教育之牛耳,敢为天下先。据中央大学南京校友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徐家福介绍,此时的中大所得的教育经费是西南联大的3倍。在历任校长的用心经营下,中央大学蒸蒸日上。1948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央大学进入前50名并超过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居亚洲第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大学于1949年8月8日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翌年定名南京大学,自此,中央大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南京大学位于南京,在近几年的高校盘点中略有下降趋势,也是知乎高校探讨话题中的热门高校,无论更名与否,南京大学作为国立中央大学在内地的留守者,理应将央大的办学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
01
中国传媒大学
——原北京广播学院
北京广播学院选择在2004年迎来50周年华诞的这一天,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成为国内第一所以播音主持为特色学科的专业性综合大学。据中传校史记载,北京广播学院是在刘少奇和周恩来等人的关心下建立于1964年,旨在培养当时急需的广播新闻人才。
北京广播学院改名之时正处其历经50年建校的关键时刻,彼时的广院已经具备完整的大学构架,具备教育部关于“学院”改为“大学”的条件,其改名也能更好地适应信息传播业发展的趋势,提高国际交往形象并满足对外交流的需求,对于其他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可以说改名为学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改名后的中国传媒大学充分发挥了名字的优势,并在未来的办学发展中一展宏图,至今仍是播音主持类学科院校中的佼佼者。广院随去,中传接棒。正如很多工作在一线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们将广院带给他们的青春留意书于感恩一样,未来的中传学子必能将学科优势的大旗扛起,发扬广院精神。
02
中国海洋大学
——原青岛海洋大学
和天津大学相似,位居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也是一所低调的学校。每年三月,崂山上樱花熠熠,美丽的校园风景甚至能和以樱花盛名的武大相媲美。中国海洋大学拥有海洋水产等特色学科,覆盖了中国海洋学科、水产学科所设的全部本硕博点,培养了中国90%以上的海洋、水产博士。实力雄厚的中国海洋大学于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由青岛海洋大学改名而来。
海大最初的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后来经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等几个时期的变迁,于1959年经批准成立山东海洋学院,并被确定为中国13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再次更名为现在的中国海洋大学。
更名之后的中国海洋大学以建成学科特色显著、世界知名的综合型大学为长远目标。目前的海大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2018年4月,全球“自然指数”五百强名单公布,中国海洋大学名列第441位,同月中国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公布,中国海洋大学排名第51位。
03
华中科技大学
——原华中理工大学
武汉高校双子星之一的华中科技大学始建于1953年,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熟知合并历史的不少人经常将华中理工大学视为华中科技大学的前身,理工名称彰显了其理工科院校的风范。
合并后的华科充分吸收了各个高校的精华部分,18年间已成长为一所综合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建设高校。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华科共有14个学科进入A类,其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4个学科进入A+,28个学科进入B类,19个进入B+。
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在理工科院校中位居高位,拥有超强的学科优势与可喜的未来发展趋势。可谓是顶配级别的理工科院校了,在全国范围,尤其中南地区拥有超高人气。虽由几所高校合并并更名,但百舸争流,奋勇前进,是不少更名院校学习的榜样。
04
苏州大学
——原东吴大学
作为全国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苏州大学的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至今我们仍能在苏州大学校园内看到东吴大学的校门。开西式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
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最先开展法学专业教育、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全国进行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文理学院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
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新中国时代的锐意进取;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并入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5
东华大学
——原中国纺织大学
东华大学是上海高校中较为低调但实力不俗的大学,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912年实业家张謇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真正成型为学校始于1951年,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由交通大学纺织系等华东、中南、西南高校的防治院系合并而成,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以工、理、管、经、文、艺等十大学科协调发展,是具有特色的教育部直属高校,与世界10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2016年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东华大学跻身世界500强,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34位,上海高校第6位。
2018年3月2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2017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东华大学新增4个博士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位点获批数量位列上海第一。目前为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06
哈尔滨工程大学
——原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1970年,在哈军工原地址,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其他各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第一任校长为著名大将陈赓,自创立以来,是国家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一五计划”唯一重点建设大学。2018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目前由国防科工委、海军、教育部、黑龙江省、国家海洋局等重点共建。如此大的阵容在中国高校中也算首屈一指了。
改名后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同在一城的哈尔滨工业大学都简称“哈工大”,均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理工科院校中的翘楚,也是不少男生高考报考、考研考博的合适选择。
07
江西理工大学
——原南方冶金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始建于1958年,属江西省领导,1962年起改由国家冶金工业部领导,1983年起由冶金工业部划归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领导,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
改名后的江西理工大学在赣州、南昌两地有5个校区,占地面积共计3700余亩,规模庞大。众所周知,赣州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客家摇篮”、“红色故都”的美称,本部位于赣州的江西理工大学拥有“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特色一流学科。自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以来,60年来以其专业适应性广等特点广受社会欢迎。并于2017年荣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
更名不是换招牌,只是换一套“新衣”共创未来,也正因为此,大不多高校在更名之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未来形势一片大好。但是校名往往和学校的历史血脉息息相关,顾高校在更名之际也要考虑对老祖宗创校所留下的东西做最大化的保留与继承,这也是高校改名背后所要秉承的原则所在。
除上述所列
还有很多改名高校
欢迎大家继续留言补充
▼
听赵磊老师讲座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查看详情
▼
学术志
是学术中国、知深的新家
以学术为志业,矢志不渝!
学术知识服务不变,欢迎回家!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