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法学名家们的“法学二代”
在法学学林,向来有“父子兵”的美谈。
比如,美国著名的“法与经济学家族”理查德·A.波斯纳法官(Richard Allen Posner)和他的儿子们艾瑞克·A.波斯纳(Eric Andrew Posner) 、肯尼斯·A.波斯纳(Kenneth A Posner),在世界学术圈享有盛誉。德国民法学者哈里·韦斯特曼(Harry Westermann) 著,其子哈尔姆·彼得·韦斯特曼(Harm peter Westermann)续订的《德国民法基本概念》成为中国学者了解德国民法的重要窗口。弗里茨·鲍尔(Fritz Baur)所作的《德国物权法》已被译介到中国,其子尤尔根·鲍尔(Jürgen Baur)也同样可谓著作等身。日本近代法律的主要奠基人穗积陈重以一己之力开拓了法学学科在东瀛的落地生根,其弟穗积八束、其子穗积重远也同样是日本著名的法学家。
本期,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中国的“法学家父子”,他们幼承庭训,在父辈指点下奋力向学,开拓了研究的新天地。
张梓弦
张梓弦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日本东京大学法学博士。
他本科就读于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他前往日本东京大学政治学研究科进行刑法学方向深造,并陆续获得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2020年海外学成归来的张梓弦博士来到北京大学任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以优异的学术成果出站后,目前,张梓弦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担任刑法学方向的助理教授,并开设了《外国刑法学》《刑事案例研习》等法学课程。
与其父清华大学法学院张明楷教授的学术研究方向一致,张梓弦的研究方向同为刑法学。但是,张梓弦在刑法方向的学术见解绝不单单的附属于张明楷教授。他学术见解独到,学术观点新颖。2021年,张梓弦先后在《法学》《法学评论》《政治与法律》等CLSCI发表三篇大作。2022年,他又在《中外法学》发表《不作为犯等价性要件的学理检视》,在《比较法研究》发表《感情法益:谱系考察、方法论审视及本土化检验》。可以说,张梓弦是CLSCI期刊“集邮式”发表的高产年轻学者。
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刑法学理论对我国刑法学理论转型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刑法学老一辈研究学者,张明楷教授也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多次前往日本进行学术研修。作为年轻一代的留日归国刑法学者,张梓弦充分利用了在中日两国接受刑法学研习的优势,接过父辈赋予的重任,积极推动中日两国刑法学界的学术交流。如今,除了以比较法视角、以本土化路径进行学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外,张梓弦还积极将国内的著作翻译为日文、将日本著作翻译为中文进行出版。
冀放
冀放是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冀放本硕博均就读于北京大学。2009年,冀放成为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本科生,2018年硕博连读毕业后即加入中国政法大学,成为了民商经济法学院的助理教授。在北大法学院求学期间,冀放学术表现优异,曾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两次获得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最高奖)。
冀放的研究领域是合同法、侵权法和公司法。他曾出版《未名法思——静态法治与动态法治研究16题》学术专著一部,在《法学论坛》《法学杂志》等期刊发表《实际履行制度规范模式研究》等多篇学术论文。学术创新是需要前期阅读积累的,对于冀放而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曾说“学术文章几乎每篇都是五六年积累酝酿的结果”,他在准备博士论文时便会边读书边整理读书笔记,并随之附上自己的见解,再按照相应的逻辑整理成自己的写作资料。
冀放的父亲是刑法、刑事诉讼法方向的法学家冀祥德教授。冀祥德教授学识渊博、司法实践经验丰富,他先后从事过警察、教师、律师、检察、科研等职业。对于冀放而言,父亲对于人生职业道路的选择也是影响颇深。冀放曾接受采访称最初选择法学就是因为自身经历和家庭影响。因不少亲人从事法律工作,冀放也是从小耳濡目染,也在他心中种下了法律的种子。这个小小的种子在北大法学院求学期间不断生根发芽,现在的他更是着迷于民商法学领域的研究,致力于往更深处钻研。除了对法学的投入以外,冀放还十分热爱足球,享受着运动的快乐。对此,冀放笑称,“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尽量兼顾身体锻炼,健康的体魄在今后的奋斗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章诗迪
章诗迪是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讲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法学博士。
章诗迪是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并硕博连读于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师从周江洪教授。博士就读期间,她还曾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法学院、台湾政治大学法学院交流学习。2022年,章诗迪受聘于浙江工业大学,并担任法学院讲师。此外,章诗迪还是浙江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
与其父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章剑生教授深耕行政法不同,章诗迪的研究方向侧重私法,主要关注民商法、物权法、担保法等领域的疑难问题。在光华法学院博士就读期间,章诗迪曾在《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浙江学刊》《法律适用》《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等法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涵盖个案研究、群案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多样,科研成果丰硕。在CLSCI来源刊物《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章诗迪《民法典视阈下所有权保留的体系重构》一文一经发表,也激起了民法学界热烈的学术讨论。
在曾经的知乎专栏上,章诗迪曾这样回忆章剑生教授的言传身教:“我在看电视,他在书房看书。我在和妈妈玩游戏,他在书房看书。我在睡觉,他在书房看书。我在练画画,他在书房看书。妈妈带我出去玩,他在书房看书。”章剑生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的静心读书也感染了章诗迪,修习法律后,章诗迪始终以章剑生教授“把手上的书、任务认认真真的完成,不要去想投机取巧,不要去找捷径,对自己付出的精力负责”的教育严格要求自己。2022年,章诗迪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来到浙江工业大学任教,并担任新生班主任。她以“态度决定一切”寄语新生,希望他们都能以勤勉认真的态度做好手头的事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创造属于自己的成绩。
张祺乐
张祺乐是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讲师,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法学博士。
张祺乐本硕博均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从2005年到2015年,在西南政法大学求学十载,张祺乐毕业后即加入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进行研究工作至今。在西南政法大学,她承担《人权概论》课程的主讲教学任务,这也是西南政法大学自2015年起在法学本科学生中开设的一门十分具有特色的人权通识课程。
张祺乐的父亲张永和教授是人权研究领域的著名法学家。“权利其实是人希望得到或者保持的一种利益的状态。”是张永和教授对于权利的看法。传承着父亲的学术理念,张祺乐的学术研究方向也是法理学、法社会学和人权。她先后《人权法学》《现代法学》《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刊物发表《“基本生活水准权利”在中国的实践——以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实施为视角》《论“失独者”权利的国家保护》等文章,将目光专注于人权领域的学术研究。
2019年,张祺乐又与民商法专业背景的老师共同开设《社会性别与法律》课程。该门课程主要是结合了专业基础理论和部门法知识。其中“社会性别与法律概述、性别暴力、性少数群体权利保护”三个专题由张祺乐负责讲授。西政的同学们谈到这门课程,都纷纷表示非常具有吸引力,不仅回应了“社会性别”“性少数群体”等社会性别热点问题,而且以人权、法律的视角上结合具体案例加以阐释,深入浅出,十分具有吸引力,同学们也很有获得感。如今,作为人权研究院的青年教师代表,在父辈创立的雄厚学术积淀基础上,张祺乐结合时代发展的新问题,正以开拓进取的态度为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钱子瑜
钱子瑜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钱子瑜于2016年在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取得法学学士学位,随后赴美留学,于2017年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古尔德法学院的法学硕士学位。2018年,钱子瑜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师从易继明教授攻读知识产权法方向的博士学位,并于2022年毕业,加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法学院助理教授。
钱子瑜的父亲北京大学法学院钱明星教授现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研究范围广阔,就若干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均有创见。而钱子瑜则专注于数据法等较为前沿的研究。他于2021年在《法学家》杂志发表的《论数据财产权的构建》一文是这一新兴领域的重要文献,具有开拓性意义,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1期等摘录转载。此外,他还在《私法》《知识产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重要论文。
在学术发表之外,钱子瑜还曾担任《私法》这一CSSCI来源集刊的副主编、责任编辑,并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北京大学)基地从事撰写信息速递等研究工作。在知识产权领域,钱子瑜参研了《中美网络空间治理比较研究》等诸多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重大项目。他还曾作为青年代表,在北京大学知识产权论坛上作了“关于新时代青年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的使命”的发言,从“弘扬中华文化、发扬创新精神、尊重知识产权”等几个方面阐释作为当代青年的使命和任务。
生活在法学世家里,父辈的光环或许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但也同时承载了更高的期望。如今,他们渐渐从父辈的光环里走出来,用学术作品证明了自己,并在国内各个法学院里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