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展览,也太好“玩”了吧

BY ART MATTERS 天目里美术馆
2024-09-02


提到逛美术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场景是:人们驻足在打着光的作品前,观看、体会,认真些的,还会对照展签理解其中的意涵。

这种被动地观看和解读艺术的方式,一度统治着我们同艺术的关系。然而,伴随着时代与技术的发展,这种单向度的传播被打破了,互动艺术(Interactive Art)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观看艺术的新方式。

本期“动为行”展览小课堂,将带你走进互动艺术的“游乐园”。

顾名思义,互动艺术描述了依赖于观众参与的艺术,作品只有通过观众的参与、互动才得以完整呈现换言之,是观众的反应使互动艺术作品得以存在。

早在20世纪初,让观众成为艺术作品共创者的理念就已经出现,“最终由观察者创造了作品”,是杜尚在20世纪50年代经常被引用的宣言。

1969年,威斯康星大学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建造了一个名为“光流”(glowflow)的装置:观众在由计算机控制的触控地板垫上行走,透明管中循环的磷光颗粒会随之发光。在这次展览的传单中,“互动艺术”一词被首次使用:“光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展览,而是一个互动艺术的持续实验。”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互动方式的出现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博物馆和画廊开始越来越多地将互动艺术融入到展览中。如今,互动艺术已经成为了当代艺术发展中的重要品类。

不同于之前艺术家在作品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在互动艺术中,艺术家不再是作品意义的创造者和表达者,而是语境的设计者,观众可以在艺术家设计的语境中构建自己的经验和意义,最终的审美体验取决于观众自身的创造力和感受力。

在关系美学理论中,法国策展人尼古拉斯·伯瑞奥德 (Nicolas Bourriaud)提出,艺术实践的出发点是整个人类关系而非独立的私人场域。艺术家是艺术的促进者,艺术作品则是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信息交换。在此情形下,艺术家为观众提供了改变世界的入口。

抛开这些宏大的意义不提,互动艺术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这种艺术形式对于观众来说是有趣的。在互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调动感官,用身体去感受作品,这带给了我们超越日常的体验。

互动性是媒体艺术的核心之一。在电子计算程序化的世界中,起着交互式生成与传输作用的双向乃至多向传播技术,拓展了媒体艺术的单向传播起源(包括摄影、电影、广播、录像、电视介入、卫星播送、传真、慢速扫描等)。

此次《动为行——中国媒体艺术35年》展览的第二章节“作为互动的运动”专门探讨了媒体艺术中的互动性,展览中也呈现了不少互动类作品。

传感器的应用开启了参与和对话的新可能,它们抓取环境数据和物理属性,将之转变为可被人物行为塑造的变量,强化了人的感官。杨振中1998年创作的《平衡》、2004年上海双年展首次亮相的胡介鸣作品《向上 向上》等,都利用传感器实现了与观众的互动。

在展览中,人机互动的艺术作品延伸了人类的五感体验,机器之间的互动则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议题——无生命体的自我生成与情感潜能。

对于这些互动艺术的作品,不少到馆观众可能不清楚它们的“玩法”。为此,我们特别制作了说明书,帮助你更完整地体验这些作品。跟随下方的互动指南,一起“玩”懂《动为行——中国媒体艺术35年》展览吧!(以下指南并不包含全部艺术作品,前往美术馆解锁更多体验。)




杨振中,《平衡》,1998/2023


靠近中间的电视机,它的画面会从艺术家的半身像自动切换成你的实时录像。你必须倾斜身体,才能保证录像中的自己,和两侧电视机中的艺术家一样,都保持标准直立。



胡介鸣,《向上 向上》,2004


在纵向堆叠的电视机前发出声音,荧幕上奋力攀爬的年轻人会应声向下坠落,而且,根据你声音的长短、强弱不同,他们坠落的速度和距离也会有所不同。



徐冰,《地书:画语》,2006


两台面对面的电脑被一块半透明的墙隔开,电脑中设置了一套特别的聊天软件,两人分别坐在电脑前,可以将输入的英文即刻翻译为“公共标识文字”传输给对方。



杨健,《传感器之林》,2008–2023


这是一片等待你穿过的丛林。树木的枝叶上装有大量的传感器,能够感应到物体振动并触发报警。你需要像特工一样小心翼翼地弯腰、伸展、爬行......才能成功避开传感器的捕捉。



张培力,《有球形建筑的风景》,2008


从远处看所有屏幕画面都是空白,当你靠近屏幕,不同角度的风景图像将被唤起。沿着这三十个屏幕一路走去,会引起图像交替出现和消失,好像一连串快速运动的动画。



吴珏辉,《USB 器官》,2010


当你戴上面罩后,犹如被抹掉了五官,但可通过连接摄像头、麦克风等 USB 设备获得感官。同时通过延时设置,它能让感官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形成时差,让你身处现在与过去的两个时间流中。



蒋竹韵,《全景与凝视》,2018


这是一幅拆迁中的建筑图像。当你试图注视该图像时,装置中的眼球追踪器会捕捉到你的视线,并转而展示天空的图像。只有当你将视线转向其他地方时,才能通过余光窥见屏幕上的建筑图像.



周岩,《两个世界》,2019


作品的影像画面被分为两部分,左边是虚拟的游戏世界,右边则是现实中的人造景观。在影像下方的互动装置中,每当你在这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中操作一次,虚拟世界里就会有一块贴图消失。



戚佳佳,《还要走多少路才能安眠》,2020


这是一件特定场域装置作品,它能持续产生光线反射和颜色变化。你的接近和走动都能触发它的动态变化。



王功新,《摇摆的灰色》,2021


摆动的灯泡上的摄像头可以捕捉到你的影像,并实时传输到墙壁上的 20 个屏幕中,屏幕显示的颜色呈现出从黑到白的渐变。灯泡不断从水槽掠过时会将水槽之中的液体溅起并泼洒到另一个水槽中,使它们无法保持各自的白色或黑色,而是成为一种演变中的灰色。



林天苗,《反应》,2018

进入蚕茧一般的空间中,将你的手放在脉搏感应器上,地板和玻璃滴管中的水滴会随着你脉搏跳动的频率震动与滴落。当你被自己的脉搏包裹,你和你的身体将建立起全新的联系。



冯晨,《光的缠绕—三重奏》,2019


当你接近装置所在空间并在其中走动时,作品的声音也将发生变化。不可见的激光和声音在空间内互相缠绕,生成一曲特别的三重奏。



张文心、陈欣 ,《斑点海岸黏性布鲁斯》,2021


这件作品被艺术家定义为“交互乐器”,当你触摸形态不一的乐器触手,就可以触发作曲算法,触手对应的音箱会发出相应声音。




参考文献:

卡蒂娅·卡瓦斯泰克,《互动艺术的美学》

Ryszard W. Kluszczynski ,FROM FILM TO INTERACTIVE ART. 

TRANSFORMATIONS IN MEDIA ARTS

苏也,《当代审美体验: 一种交互的、对话式的观看方式正在出现》

张尕,《动为行——中国媒体艺术35年》展册序言

https://www.tate.org.uk/art/art-terms/r/relational-aesthetics



欢迎订阅合集栏目#动为行

追踪最新展览小课堂 📒


--


往期展览小课堂

(点击跳转)

👇


《展览小课堂|当问起「媒体艺术」,请把这篇转给TA》

《展览小课堂|窥见中国媒体艺术的缘起与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天目里美术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