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文宏:疫苗何时打?迫切性因人而异

GASA 高山书院 2022-06-17


「高见」是高山大学公众号专为“观点分享”设立的栏目,在这里,我们将“原汁原味”推送高山大学朋友们的思考和洞见。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知识分享之后才会更有价值。这里天地广阔,畅所欲言。

*以下根据2020年1月16日在高山大学云南抚仙湖站的圆桌讨论分享整理而成,文章为现场内容部分节选,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本文5682字 | 8分钟阅读※整理 | 朱珍


主持人

鲁白

高山大学校董

清华大学教授

著名神经科学家


特邀嘉宾

张文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


宁毅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美年公众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



有很多人说,新冠病毒其实是人工合成的,也有人说是阴谋论,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张文宏:

其实讨论这个问题意义不是很大。
什么意思?
首先,在新冠病毒的基因结构里面,现在我们还找不到任何人工操作的痕迹。以目前的生物技术,进行生物合成的时候,当有新的基因接进去,接口的地方会留有一些痕迹。除非你是绝顶高手,无人能及,但这样的几率太小了。
第二,目前自然界当中确实也有跟新冠病毒基因序列比较匹配的病毒存在,匹配度高达96%左右,所以原则上来讲,它还是一个具有自然属性的病毒。
是否人为合成,至少目前还没有证据。就防控本身而言,这个事情也是没有意义的。
现在这个病毒只在人类当中有,动物当中没有,所以只有我们把人类中传播这个问题解决了,世界才能重启,这才是跟你最切实相关的,意味着明年你的生意怎么做,教学怎么展开,其实就这么简单。
病毒的起源问题还是要在科学层面上再进行分析。就临床防控而已,目前的重点仍然是如何保护人类,在人类中逐渐消除这个病毒。
 

鲁白:我想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是,现在国内外都有有疫苗出来了,我们该不该打疫苗,应该选择哪种疫苗,疫苗的安全性如何?是马上打还是再等等,疫苗能保护多长时间?

  

宁毅:

我从1994年到2000年一直在从事计划免疫和疾病预防控制。就目前而言,与传统疫苗比起来,已经上市的几个疫苗的安全性还都比较好,所以说在这种新冠流行的情况下,大家要是有机会的话,就尽量都去打。

目前我国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一般来说,打疫苗最好的时间点就是在流行之前的大约两三个星期,两三个星期后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作用。如果疫苗的保护时间长,那也要早打,防患于未然。
我们还不知道疫苗有效的时间是否永久,但是至少有3-6个月的有效时间,分析打完疫苗后3-6月的表现,进一步确认是否永久有效。 

张文宏:

这个病毒从出现到现在一年多了,我始终在临床一线观察它,它一直在变异,但到目前为止,它的临床特性没有任何的改变。

另外就是,出现重症化基本都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或者是肥胖的人。
现在已经有疫苗了,对于本来在国外求学的年轻人来说,其实没有太大的必要还一直待在中国,该出去上学还是要上学,不必白天睡觉,晚上开始上课。
至于打不打疫苗,我认为首先要看迫切性。
我天天在医院接触病人,有时候还到处跑,所以我必须要打,我是有迫切性的。
我一直说打疫苗很重要,说的是我们国家打疫苗很重要,只有整体上达到一定的接种水平,才能建立对于这个疾病的免疫屏障。
每个人有打疫苗的迫切性不一样,高风险人群一定要先打。


我天天在医院接触病人,有时候还到处跑,所以我必须要打,我是有迫切性的。暴发区域没有隔离的人员、一线的防控人员、机场工作人员、冷链相关人士、去国外上学的孩子、要出去视察的领导人等等,他们也都是有迫切性的。
美国现在自然免疫已经达到了10%以上,再通过疫苗接种,免疫的覆盖率会达到40%,甚至50%左右。最后整体的致死率会大幅度地下降,慢慢的他们的国门会打开,这时候中国的国门也会打开。
但这个时候,对于他们来说,中国是没有免疫力的新大陆,他们是有免疫力的旧大陆。这就是中国将可能面临的风险。
但我相信在那之前的几个月,中国政府只要有坚决的信念,估计一两个月内,全国疫苗接种都有可能会完成。但在那个时候,也可能因为全国都在打疫苗,出现了疫苗紧缺的现象。
所以在接下来的一年的时间内,不管是什么疫苗,一定要打。目前规范的疫苗是打两针。 

怎么看2021年中国和海外的疫情发展,似乎您对疫情的发展是偏乐观的?

 

张文宏:

未来其实一直是动态的,我对近期的情况不太乐观,但我对未来是乐观的。

2021年上半年看起来基本上应该是暗无天日的,因为疫苗打的速度非常慢,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英国、法国,现在疫苗才打了百分之零点几。
下半年到底好不好?还得看国际上疫苗接种的情况。如果接种快,可能死亡率会下降,但基本上也要在9月份以后了。9月份以后是不是好也不知道的。最后如果在疫情蔓延的过程当中,死亡率还在不断地提高,国家之间有可能不得不采取更加严格的方案。
第一个就是疫苗的接种,第二个就是公共卫生的策略,像香港现在已经开始采取强制隔离措施了。 

鲁白:中国的国门什么时候会开放?

 

宁毅:

我觉得在未来的5-10年内,这个疾病是不会被消灭的。我们所说的消灭,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确诊病例达到0,但也会有偶尔零星的散发。

中国的疫苗,我觉得能达到95%以上的接种率是没有问题的原来我们的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都能达到这个水平。如果达到这样高的接种率,新冠的零星散发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美国如果能够达到60%-70%接种率,也基本能控制疫情,但是会有偶尔的散发。
当病毒控制和流行的威胁到某一个阶段的时候,可能国际上会主动或被迫达成共识,往消除、甚至消灭方向努力的。有共识,国门就会慢慢打开。
但其实,除了看到中国、美国的状况,可能我们更担心的是非洲和落后的国家,他们不能及时实现疫苗的高接种率,实际上会时常存在暴发疫情的可能的。
目前看,未来的防控难点是这些国家的疾病输入。 

张文宏:

宁毅老师前面讲的是流行病学两个概念,一个是消灭(eliminate),还有一个是根除(eradicate)

eliminate基本上是这个疾病在非常低水平的发生,比如说努力消除麻疹在百万分之一以下的水平。
eradicate就是把疾病完全消灭掉,灭绝了。比如说天花。
按照我们以往对传染病的了解和目前全球疫苗接种的配合情况,新冠可能连eliminate都做不到。要把它致死率降到非常低的水平,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这需要公共卫生非常强大的配合才可以。但如果真的好好配合,最终还是可能会走到eliminate的结果。
至于国门什么时候打开,我不能给你一个确切的时间。
目前季节性流感的致死率大概为0.1%~0.3%之间,而如今全世界新冠的病死率在美国最开始是1.3%,后期可能降下来一些了,但至少在1%左右,这是季节性流感的10倍的水平。这个水平下,国门是不可能打开的。
只有当致死率降到与季节性感冒比较接近的水平,国门才有可能会重新打开。
基本上我们会在提前几个月知道这个时间节点,但是这个节点什么时候到,要看疫苗的接种的程度。
中国应该不会先打开国门,要开也是美国先开。目前这个状态,对中国是不利的,我们还是要做好长期的打算。 

宁毅:

另外,我国什么时候开放国门,我觉得还取决于医院系统是不是准备好了,因为一旦国门开放,肯定会有一波疫情发生。
 

新冠治愈后会留有后遗症吗?


张文宏:

现在看起来,存在的一些后遗症都可以接受。

目前轻症的病人几乎没有什么后遗症,但重症的病人会有一些后遗症。
第一点,因为新冠病毒的受体是ACE2蛋白,ACE2蛋白存在于所有的脏器里,最终造成的炎症、纤维化等问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修复。
第二点,很多人会出现抑郁。因为经历了隔离治疗,要很长时间才出来,而且又始终在担心是否存在后遗症。所以在情绪上肯定会有一些体现。 

新冠会不会变成慢性病,若干年后再复发,未来还会不会有新的更厉害的病毒病暴发?


张文宏:

所有的病毒病都是这样,除了对细胞造成破坏,对人体产生侵害,大多数的病毒无非是借助人体环境进行繁殖扩增,最终产生的大量杀伤其实还是人体免疫系统自身造成的,至少新冠是这样的。

所有的病慢性化一定是要有机制的,没有机制的是不能成功的慢性化的。就目前而言,疫情已经持续一年了,我们在治愈后的人群中进行研究,还没有发现新冠存在这样的机制。
所有的病毒它就在自然界里储存着,现在发现的已经有几十万几百万种。很多病毒是很厉害的,他们的核酸和蛋白在极寒极热的环境里都不会裂解,会一直存在。
只要我们人类不去招惹,不招惹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一旦人类反复去招惹这些病毒生活的自然界,病毒很有可能就突破了人类的防线,在人类中传播。

鲁白:

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上,有三大战役,每一次战役的胜利,都会带来人们平均寿命的显著性延长。
第一次是因为消灭了大批的传染病,使得人类的寿命从40岁左右提高到了70岁左右。
第二大战役是治疗癌症。在过去5年里,由于出现了癌症免疫治疗,各种不同的癌症治疗在一个一个被攻克。在不久的将来,癌症很可能会变成一个可治疗的疾病,那个时候人类的寿命又会延长10-15年。
但到了那个时候,80-85岁的时候,别的疾病又来了,其中最主要的是慢性病,譬如高血压,糖尿病,老年痴呆症。那就是第三大战役。
所以人类发展的三个大阶段,都是要跟疾病作斗争。
大概在2015年的时候,比尔·盖茨曾预测过:“如今全球最大的危险不是核战争,而是高度传染的病毒;不是导弹,而是微生物......”。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现在回头来看,虽然疫情是一件坏事,但其中一个好的方面也是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原来传染病会对人类社会造成这么大的破坏。
在未来,各种各样的疾病一定会来,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能力加强起来,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体系,改善公共卫生系统。包括比对不同国家政府的行动能力,我们也需要更健全的行政手段。
对大家有一个建议:从现在开始大家要关心免疫学。科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科学发展得快,有些科学发展得慢,免疫学最近5-10年出现了一个大爆发式的进展,科学已经到位了,到了已经可以实际应用的时候了。 

我们一直在提与病毒长期共存,我担心会不会再过50年,可能我们每年要打10-20个疫苗了,否则就没法出门了?

 

宁毅:

病毒大流行的时候,群体免疫比例低,打疫苗主要保护的是打疫苗的个体。但如果是大家都打疫苗,群体免疫比较高的情况下,不能及时接种的人也能通过他人建立的免疫屏障得到保护。因为当大家都有盾建立起保护屏障的时候,免疫力弱的人也会被保护起来,病毒不会通过接触的群体获得感染。

现在研究的结果是,只要有67%的人形成免疫力,这样的群体免疫就能够形成新冠的传播势头就会被压制下来。
将来疫情的控制情况主要还要看疫苗生产和接种情况。疫苗可以高比例地保护接种人群不发病,比如新冠疫苗,即使一部分人不能产生很好的免疫预防作用,一旦发病,症状还是会减轻一些的。
比如流感疫苗,我们都是用去年的毒株研发当年的疫苗,今年流行毒株即使是发生了变化,但有疫苗也会有预防作用。即使发病,症状还是会减轻的,发病率会降低。
控制新冠,未来可能会有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和扫荡免疫三种模式存在。
常规免疫,就是在平时进行疫苗接种。强化免疫,就是一定要在某个固定时间点接种,比如秋季来临之前接种。扫荡免疫,假如某个地方发现有疫情流行,一定范围的地区全人群就会强制快速地进行疫苗接种。
这是我们之前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做法,一直到消灭脊髓灰质炎直到最后一例。
但以现在的情况看,3-5年内不大可能彻底消灭新冠。未来的新冠免疫策略尚未提到正式的日程,需要在国内或全球范围达到共识。 

刚才提到的都是入侵性的疾病,那自身免疫病对我们人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鲁白:

自身免疫疾病的定义是什么?就是我们人体有一套免疫机制,凡是自身的细胞,免疫系统不会产生免疫来对抗它。但是有时候一些意外情况出现,我们自身的蛋白变成了一种抗原,免疫细胞开始攻击自身细胞。这就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病的基本原理。

自身免疫病很常见,我们很多人都会有。这一类的疾病在最近一段时间应该会有比较大的突破。 

张文宏:

自身免疫病其实反映的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在进化过程当中,事实上它并不完善。
我们的免疫系统,最早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抵抗外来病原体的进攻。而如今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免疫系统平衡性出现问题,经常会对抗原的识别出现偏差,也就出现了攻击我们自己的情况。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内的抗原也会出现变化,这种误判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T细胞或者B细胞产生炎症,对甲状腺、对关节等结缔性组织产生攻击。比如神经炎、脑膜炎、风湿等等甚至包括肺炎,我们都认为是自身免疫病。
目前主要是找到一些通路,进行靶向性治疗。这种治疗效果高、副作用低。但是会不会提高肿瘤的发病率,临床试验还在观察。现在的研究表明,大概率可能会对感染有一定的影响。 

宁毅:

目前全球许多大的医药企业都在研究自身免疫疾病,而且有些新药物已经在人体临床研究阶段,期望未来大概在5~10年的时间内,应该会有一些针对自身免疫病的药物上市。
但大家也不要期望这个药物是特效药物。从目前公开的一些研究数据来看,可能只是对某一部分人有效。药物的研发本身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艰难过程。
 

鲁白:

除了自身免疫病,还有一类疾病,就是过敏。这种疾病一旦发病,有时候会非常严重,甚至致命,这是过度免疫的情况。
我们过去认为不是免疫疾病的病,如帕金森氏症、老年痴呆症、糖尿病等等,现在被认为是与天然免疫甚至获得性免疫相关的。
 

张文宏:

其实总体上来说,像这些病,在以前古代人类中是没有的,因为现在人们寿命越来越长,这些病就越来越重要,感染性疾病反而因为人类防控能力增强,发病率反而下降了。
一方面,因为感染病在贫穷人群中更多见;另一方面,常见的感染病发病率也有逐渐下降。所以如果不是新冠,可能感染性疾病容易被忽略。
感染病在中国的重要性有待加强。原来流感检测都很少做,所以最开始新冠出来的时候,大家就以为是流感,都没有检测,以至于一开始出现新发传染病的大流行而不知道。






推荐阅读

1

高山大学年度评选,候选人名单揭晓!

2

高山大学2021年课程表发布!

3

高山大学2021级首批学员名单公布

4

听科学家为爱也疯狂,《科学相对论》播客上线!

5

49位科学家,4410分钟,感恩你们给2020带来的温暖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高山大学,与全球科学家一起探索科学的乐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