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烫伤,家长务必记住这4步

王楚宁 医学界儿科频道 2021-05-01

不想错过界妈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医学界儿科频道”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一年一度春节又将开始,娃该怎么吃、怎么玩、怎么遛?烧伤、烫伤、拉肚子怎么办?“春节带娃指南”来啦~



作者丨王楚宁

审校丨董晨彬

来源丨医学界儿科频道、小医生话科普


天呐,娃被烫到了!


从前有一个小孩,在除夕团圆之夜,由于好奇(馋),动了妈妈正做着年夜饭的大铁锅,于是 TA 烫伤了,进了医院……


从前又有一个小孩,在放鞭炮的时候点着了自己的衣服,于是 TA 烧伤了,进了医院……


从前还有一个小孩,在春运的高铁上弄翻了爸爸的保温杯,于是 TA 烫伤了,进了医院……


(真实故事改编,如有雷同,千万别干下面这些事儿!)







烫伤说来事小,但真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可就是影响一生的灾难了。


小王医生身边很多同学都有小时候被开水烫的经历,身上还留下了难看的疤痕,疤痕也成了家长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因此,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朋友烧伤、烫伤时该怎么办?



有时候烧伤和烫伤是在家长眼皮下发生的,有时候是小朋友自己偷偷摸摸干了坏事,这时候家长必须得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常见的烧伤和烫伤可能发生在:开水或者饮料泼洒在衣服上或皮肤上;烧烤的时候小朋友被火烫伤或者接触到高热的金属餐具,或者摸到了妈妈烫头发的电卷棒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小宝宝对热的耐受度远不及成人。所以,对我们来说只是一杯热奶茶,对于小宝宝来说很可能就是不可忍受的热度了。


发生烧伤和烫伤时,小朋友可能会有以下表现:哭闹或者喊痛、皮肤红肿、皮肤起水疱、脱皮。


而家长最重要的表现是要“冷静”,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01

远离热源


当你发现或者怀疑小朋友被烧伤或者烫伤,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远离热源!


这不仅包括让小朋友离开火、开水等热源,也包括迅速脱下受伤处的衣服。如果很难脱就用剪子剪开;但如果衣服粘连在受伤的皮肤上,不要生拉硬拽,可以小心地把烧伤或烫伤的皮肤周围的衣服都剪开,粘住的部分就不用管了,迅速进入下一步。


注意:

还有一个家长容易忽略的情况是:当小朋友碰翻茶几上的一杯开水,水从上而下洒在小朋友身上。那么,开水也很可能流进宝宝的纸尿裤,而家长很难发现。


这时候一定要及时脱下纸尿裤,否则后果难以想象。


02

流水冲洗


冷的流动水,也就是水龙头里的自来水,冲洗被烧伤、烫伤的部位至少持续10分钟,直到受伤部位降温。


如果烫伤的是脸,可能无法做到流水冲洗。家长可以用喷壶持续地往脸上喷水,或者用被冷水湿透的毛巾覆盖烫伤部位降温,但每10秒就要换一块毛巾或者重新浸湿冷水。


如果事情发生在户外,身边没有水龙头,可以就地取材,迅速用矿泉水、啤酒、牛奶、饮料等冲洗。



03

包裹


冲洗后,用干净的一次性保鲜袋、厨房保鲜袋或者干净的塑料袋等包裹住受伤部位的皮肤(覆盖一层就好,不用裹很多层),这样可以保持创面清洁,降低感染的可能。



注意:

只需要轻轻地覆盖,可以用胶布做简单的固定,但无需固定得严丝合缝。切记,不要用类似创可贴之类的粘性物粘在受伤皮肤上。


04

根据情况送医院


根据烫伤和烧伤的情况,家长决定是否需要送医院就医。比较严重的烫伤和烧伤一般是指:


  • 受伤的面积大于宝宝自己手掌的面积;

  • 受伤部位是头面部、手、脚、关节处;

  • 受伤深度较深。


但如果自己不能判断受伤程度是否严重,那还是送医院看看最保险。


总结:远离热源,脱衣服(这个过程要迅速);冷水冲洗至少10分钟(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干净的保鲜膜覆盖;根据需要送医院。


绝对不能做的事:

不要用冰块、冰水去给受伤的皮肤降温,温和的冷水即可;


不要在受伤部位涂任何药膏、药水、凝胶等等,它们都可能对受伤的部位造成二次伤害,并且有颜色的药水等很可能掩盖皮肤本来的颜色,会影响医生对伤口情况的判断;


不要弄破水疱或者撕掉剥脱的皮肤。




最后,最最重要的是预防为主


希望小朋友们都不要经历意外伤害,

也希望一旦不幸的事情发生,

我们都能最大程度地化解不幸,

做保护宝宝的超人!


祝各位小朋友和大朋友都能度过愉快的春节!

我们的口号是:

过年七天乐,健康最快乐~



作者简介



王楚宁,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曾赴加拿大BC省儿童医院参与抗生素管理项目学习。积极参与临床工作,承担疫苗咨询门诊的数据收集、整理工作。


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研究生团学联主席,工作认真负责有热情,积极参与“小医生话科普”公众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完成科普文章撰写、编辑、科普直播及科普微电影的制作,荣获复旦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团干部。


小医生话科普




“小医生话科普是国内首个医学生开设面向非医学人士的公益科普平台,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教育培训部监管。


项目获得2018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项目(18dz2313500)”资助。



本专栏由医学界儿科频道和小医生话科普共同打造,后面我们还会陆续推出一系列文章,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Journalof Burn Care & Research, Volume 29, Issue 4, 1 July 2008, Pages 595-605, https://doi.org/10.1097/BCR.0b013e31817db8a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