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旧的一年马上过去,农历新年即将到来。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疫情快快地消失,让生活、工作回归正途。据2022年1月26日最新疫情报道,新冠病毒肺炎国外累计确诊超3.5亿人次,死亡超过560多万人,其实真实情况应该远高于统计数字。疫情形势严峻,儿童新冠病毒(COVID-19)感染的病例占比逐渐增加,本文总结了儿童感染的相关后遗症,尽管本文所述的内容多为成人感染的表现,但对儿科工作者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目前,关于COVID-19的急性期、慢性期、后遗症期等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说,急性的COVID-19症状持续时间为1个月;急性后COVID-19(长期 COVID)的定义为症状从最初出现症状开始超过3周,而慢性COVID-19被描述为超过12周[1]。对于“长期COVI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称其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新冠病毒(SARS-CoV-2)的急性后遗症”。英国国家健康与护理卓越研究所将其区分为“急性COVID-19”(<1个月)、“持续有症状的COVID-19”(1-3个月)和“COVID-19后综合征”(>3个月)[2]。
我们知道2002-2003年期间暴发冠状病毒(SARS-CoV-1)以及2012年暴发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CoV),导致一些疾病幸存者出现生理病理、生活质量下降、情绪困扰等诸多情况,那么此次疫情下的许多COVID-19感染者、重症后幸存者在急性疾病期间进行隔离治疗、护理,也会存在着身体、心理和认知障碍。当初,有近5%因SARS-CoV-1住院的医疗工作者15年后仍保留肺部病理,38%表现出扩散能力下降[3]。COVID-19的一些患者也可出现病毒后综合征。COVID-19的轻病例中,也有10%-15%的患者不能很快康复。调查发现,近90%的患者报告至少有一种持续的COVID-19后症状,特别是疲劳和呼吸困难;20%-30%主诉关节和/或胸痛[4]。而有些住院患者会出现长期固定、肌肉无力、关节僵硬、心理担忧、经常跌倒的步态受损和生活质量下降等并发症[5]。在MERS-CoV和SARS存活的患者中,乳酸脱氢酶浓度升高与肺纤维化相关[6]。新型冠状病毒持续存在引起的肺损伤和机械通气引起的医源性肺损伤可诱发COVID-19疾病后的肺纤维化[7]。因而导致患者弥散能力和呼吸强度下降,从而导致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健康状况下降。可发生心功能障碍、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的风险,需要定期随访观察。在COVID-19相关性肾脏疾病中可观察到血尿、蛋白尿和白细胞血栓、色素型管型、巨核细胞增多症和肾小球病。COVID-19急性肾损伤患者需要透析的少于三分之一,但是在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这一情况更高,所以需要定期检查肾功能。COVID-19可能对大脑产生长期影响。三分之一的COVID-19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会出现心理或神经方面的后遗症。COVID-19四肢麻木、抑郁、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同时伴有头晕、头痛、化学感觉功能持续丧失和严重的认知障碍。头痛、眩晕、嗅觉丧失和失聪是COVID-19后最常见的长期神经症状。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癫痫、情绪障碍、认知障碍和中风可能出现。对于儿童来说,COVID-19神经系统损伤[8]有:(1)嗅觉、味觉减退:嗅觉减退的主要原因是鼻咽黏膜的感染和/或嗅觉相关神经元的损伤,因为病毒可通过结合嗅上皮ACE2受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味觉减退可能与新型冠状病毒与唾液酸中的受体结合有关,影响味觉形成,或是由于大脑对味觉和嗅觉的感受相互关联。(4)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主要机制包括病毒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和病毒感染继发的炎症反应。(6)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2020年4月以来,欧美国家相继报道与COVID-19相关的儿童重症病例,与川崎病和中毒性休克症状相似。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其命名为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目前认为COVID-19伴MIS-C是一种迟发的免疫反应,与病毒感染后全身炎症反应相关。在一些年轻、无症状的COVID-19患者中,冻疮样病变是一种晚期免疫反应。荨麻疹、斑丘疹、水泡状、假冻疮改变提示血管闭塞,可能是由补体介导的血管病变伴血栓引起。我国报道了7例危重症患者出现肢端缺血,并出现手指、脚趾发绀、水疱、坏疽,与病毒高凝状态相关,被称为“COVID-19脚趾”[9]。儿童可有多系统炎症和川崎病发生,对于有心脏及冠脉血管病变的患儿,长期的随访是必要的。基于ACE2受体在女性卵巢、子宫、阴道、胎盘以及男性睾丸中均有广泛表达,SARS-CoV-2可能引起女性患者,尤其是年轻的女性患者生殖功能紊乱、月经失调、不孕,孕妇早产、胎儿窘迫等。男性可致睾丸炎,阳痿等。所以应及时检测生殖功能并及早预防生殖功能损害的发生[10]。此次Omicron爆发,能使我们离疫情的终点线近了吗?人们期待已久的隧道尽头出现了曙光吗?我想最终结果就是COVID-19被纳入我们的传染病名单,可能会像许多其他呼吸道疾病一样遵循季节性模式。或许不久将来看起来就像流感,每年冬天都会回来困扰我们一下,但它不再会扰乱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此次疫情精准的预判它的消退时间,你能给出的唯一正确的回答就是“不知道”。COVID-19后遗症患者将会在日常生活的活动中痛苦挣扎,或许需要较长期时间才能恢复以前的健康状况,也可能永远无法解开他们的心结。我们准备好了吗?参考文献:[1]Green halgh T, Knight M, A'Court C, et al. Management of post-acute covid-19 in primary care.Br Med J 2020;370:1–8.[2]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COVID-19 rapid guideline:managing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COVID-19.https://www.nice.org.uk/guidance/NG188. Accessed March 11, 2021.[3]Zhang P, Li J, Liu H, et al. Long-term bone and lung consequences associated with hospital-acquired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a 15-year follow-up from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one Res 2020;8:8.[4]Carfì A, Bernabei R, Landi F, et al. Persistent symptoms in patients after acute COVID-19. JAMA 2020;324:603–605.[5]Stam H, Stucki G, Bickenbach J. Covid-19 and post intensive care syndrome: a call for action. J Rehabil Med 2020;52:1–4.
[6]Sun P, Qie S, Liu Z,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SARS-CoV-2 infection: a single arm meta-analysis. J Med Virol 2020;92:612–617.[7]Wang J, Wang B, Yang J, et al.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mechanism of pulmonary fibrosis induced by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erapeutic measures. Chin J Burns 2020;36:691–697.[8]姜心怡 综述,周文浩审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儿童神经系统影响.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1,23(5):530-534.[9]Yao X, Li T, He Z, et al. A pathological report of three COVID-19 cases by minimal invasive autopsies. Zhonghua Bing Li Xue Za Zhi 2020;49:411–417.[10]屈小芹,罗倩倩,周晓燕. 新型冠状病毒与系统损伤研究.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21,43(1):230-240.
本文作者:张光成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征 稿《医学界儿科频道》长期招聘线上约稿作者,1.儿科临床实用、有趣的内容;2.儿科医生有趣的诊疗故事;3.儿科临床前沿进展;4.其他(儿科医生感兴趣的内容即可)。
欢迎来稿分享!我们将为您提供有竞争力的稿费和展现您才华的平台。投稿邮箱:yxj_ek@yxj.org.cn(来稿必回复)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