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矫正了会“收缩”的耳朵,宝宝终于能挂住口罩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果壳病人 Author 林个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宝宝有一只隐耳,被矫正器治好了。
一开始我并没有重视,还为要不要治疗而纠结过。直到后来新冠疫情爆发、大家戴起口罩,我们全家顿觉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宝宝有一只会“收缩”的耳朵
我婆婆在产房门口等了半天,终于等到护士喊着我的名字把孩子抱了出来,赶紧仔仔细细看了孩子好几遍,认认真真地记住了孩子的特点。
回到病房,我问婆婆孩子怎么样,婆婆说:“他身上有个记号!”
啥记号?难道脑门上有个“王”?
婆婆指了指孩子的右耳朵,我一看,的确跟别的孩子不太一样,他的耳廓最上面有一点缩了进去,用手一拉能拉出完整的耳廓,手一松就又缩进去了。
不过谨慎起见,第二天医生查房的时候我特地问了问耳朵的问题,妇产科的大夫看了看,说这个没什么,也许过段时间就自己长好了。
于是我们放心大胆地出了院,回了家。儿子很乖,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基本就是个天使宝宝,胖嘟嘟的,特别机灵。满月体检的时候,他的各项指标都健康,至于耳朵的这个小瑕疵,在看不到的时候我差不多都忘了。
认出同种耳朵
嘿!啥情况居然还上宣传海报了?我定睛一看,是讲婴儿耳朵畸形的,有很多各种各样奇怪的耳朵,而和我儿子长一样的那张图片下面写着:隐耳。
海报只是介绍了耳朵畸形的种类和特征,并没有讲有什么影响或者危害,以及如何治疗。我赶紧跑到社区医生的身边,指着我儿子的右耳,又指指墙上的海报:“医生你看,这是不是海报上的那种耳朵?”
社区医生大概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她把我儿子翻过来,仔细看了看,又对照了一下海报:“很像啊,应该是吧。”然后又叫了同事过来,两个人研究并探讨了一下,一致认为我儿子的耳朵符合海报上的情况。
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社区医生也有点茫然,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说:“来贴海报的时候,他们好像说这种情况可以联系市儿童医院。”于是她打电话过去询问,然后给了我们一个市儿童医院医生的姓名和电话:“具体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治疗,你们去市儿医看看吧。”
第二天我们就联系了医生,并到耳鼻喉科病房找她看孩子的耳朵。
花了我两个月的工资
当时我们刚买了房子,每个月要还的贷款差不多是一个人的工资。而孩子的这只耳朵需要佩戴矫正器进行物理治疗,治疗费和器材费加起来,需要将近9000块钱,全部都是自费,相当于我两个月工资,会让我们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我觉得这耳朵既不影响功能,也没什么不适,没必要花这么多钱,没事我就多拉拉儿子的耳朵,帮助耳廓长出来;先生觉得如果手动拉扯长不出来,以后去了学校会被同学笑话,让孩子自卑。
为此,我们又跑了一趟表姐所在医院的整形科寻求建议。医生说如果6个月内不采用物理治疗的方法把耳廓拉出来,可能就得6岁之后做整形外科修复手术了。
佩戴矫正器属于物理治疗,是趁着孩子软骨组织还没发育好,用器械把耳朵拉到正确的位置,只是皮肉之苦;而整形手术就大动干戈了,花费肯定要超过9000块,而且受罪也更多。
看来耳朵自己长可能是长不好的,必须借助外力。我们思前想后,决定咬咬牙,勒紧裤腰带,去市儿医给孩子“拉耳朵”。
耳朵出来了
我以为戴着耳罩会很不舒服,怕儿子拿手去拉扯耳罩,特别是睡觉的时候,怕他头偏过来会压着这只矫正的耳朵,所以对他格外关注。我儿子还是很争气的,佩戴过程中该吃吃该睡睡,从不哼哼唧唧,也不拉扯耳朵,去医院复查也不哭闹。
戴上没几天的时候,我们进行了第一次复查。当时刚揭开矫正器时,耳朵是正常的,一会儿工夫就又缩回去了。第二次复查的时候,耳朵已经可以过几秒钟再缩回去了。往后就是耳廓一次比一次挺括的时间长。
佩戴了一个多月后,复查时医生拿走矫正器,用手拉一拉推一推,儿子的耳朵也没再缩回去,一切正常。至此医生宣布,矫正基本完成!
直到后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需要时时刻刻戴口罩时,我们全家才顿觉当时的矫正是多么有必要!要不然等儿子长大了,估计口罩都挂不住。
▎医生点评
正常的耳廓呈“C”型,其作用不仅仅是托眼镜腿、戴口罩,还有收集声音、帮助声源定位的作用。
中国部分地区新生儿调查显示,耳廓畸形发生率为45%,自愈率仅有10%。目前耳廓畸形分为8种,本文中作者的儿子根据耳廓形态应诊断为“隐耳”。
导致耳廓形态畸形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一为怀孕过程中胎位异常,造成耳廓受到外力挤压产生畸变;二为胚胎发育期间的“故障”,导致耳廓软骨发育中产生异常折叠;三为耳廓部位的皮肤和软骨缺失;四为遗传因素。
隐耳患儿如不尽早治疗,除了像作者所说的会使孩子长大后佩戴眼镜、口罩等物品出现明显困难外,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外观、听力和心理。
《上海市先天性外耳畸形的临床分析》结果表明,耳廓畸形患儿听力筛查结果为:听力正常占29%、轻度听力障碍36%、中度听力障碍7%、重度听力障碍14%、极重度听力障碍14%。一项发布于中华医学杂志的研究表明,耳廓畸形患儿合并如下心理问题的概率为:抑郁20%、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障碍37%、敌对或攻击性26%。
作为父母,如果发现刚出生的宝贝耳朵形态有点突兀、畸形,该怎么做呢?作者以及很多家长以为孩子长大了,耳朵自然就会长好。有些老一辈的人还会说,多给孩子揉揉就会长好看了。这些明显是错误的处理方式。
拉揉不仅不能让耳朵长回正常的样子,还会因外力影响,造成耳朵的二次畸变,也会使孩子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先观察7天,如果7天后耳廓畸形没有好转,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接受专业的医师指导建议,选择合适的无创耳畸形矫正器佩戴进行矫正。
无创矫正治疗在美国、欧洲已经开展得非常成熟,每年接受治疗的病例约有30万。本技术自2015年引入中国后,国内已有100多家医院先后开展了先天性耳形态畸形无创矫正术。反馈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家长对矫正结果是非常满意的。
无创矫正可有效、无创地矫正超过90%的耳廓形态畸形。新生儿期耳朵具有可塑性,这是耳软骨的重要组成成分——透明质酸在起作用。已有大量临床应用证明,出生7天后早期接受塑形效果最佳。
在出生7~15天开始接受无创矫正的患儿,治疗周期是2~4周,这时矫正难度低、稳定性好、佩戴时间短,并且成功率高。
如果出生30天左右才开始治疗,周期可能延长至4~8周,且对于某种类型的耳畸形,可能已经错过了治疗期。
像文中的宝贝一样出生3个月到6个月的婴儿,矫正期最短需要4~8周,大于6个月的婴儿则需要更长周期,且治愈率明显降低。
如错过治疗时机且耳畸形严重,可待患儿6岁左右行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1] 陈玉卿, 章恒, 庄洁莲, 邱婷. 耳矫治器无创矫正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疗效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 2021;30(08):45-48.
本文来自果壳病人(ID:health_guokr),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health@guokr.com
推荐阅读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欢迎来稿分享!我们将为您提供有竞争力的稿费和展现您才华的平台。投稿邮箱:yxj_ek@yxj.org.cn(来稿必回复)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