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医生如何成长为专栏科普作家?

万顺顺 医学界儿科频道 2023-09-25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我的文章来源于我的疑问。”



接受线上邀约时,黄新疆医生在广州的隔离酒店。他刚结束在新冠康复红区支援1个月的任务,还未脱离闭环管理。


虎年还没到,黄新疆医生就告别父母、妻女,新年的第一声钟声敲响时,他独自在新冠隔离病区工作。他的一首诗《待我从红区归来》,里面写道“读书人、医生和中共党员,无论哪个身份都身肩重任,若非我,就是你、他和她,还能是谁?”

黄新疆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内分泌科的医生。他喜欢别人叫他“黄医生”或“小新医生”,“小新”有“小心”之意。他说,儿童患者病情变化快,胆大心细、诚惶诚恐、如履薄冰是儿科医生的常态

枯燥的隔离生活对黄新疆来说并不算难熬。“我比较宅男,喜欢呆在房间里看病例、写文章”,采访前几天他刚弄懂一个困扰自己一年的儿科病例。

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医学界儿科频道”的专栏作者笔名“儿科蜡笔小新”。从2014年开始在“医学界儿科频道”投稿至今,他的专栏“小儿科大病例”受到众多读者的认可。

带一身问号的小医生

在医生行业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金眼科,银外科,累死累活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

小新医生选择儿科的原因也和这句顺口溜有关,在博士学历成为大三甲医院“敲门砖”的当下,儿科就业没有那么“卷”。

以儿科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广州医科大学,他没有选择儿童常见的感冒、发烧、拉肚子这些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科室,而是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小儿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本科来自普通二本院校,加上实习期间大部分精力用于考研,小新认为自己专业基础不如别人,也便产生了要追赶的意识。刚刚上临床时,他把“今天遇到哪些问题,有哪里不懂还要学习,学到什么有趣的知识点”这些细碎的问题或收获,都写进《行医日记》。

这本《行医日记》成为他最初为“医学界儿科频道”投稿的素材。

小新医生说:“很多人轮科的时候,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没有自己的问题。如果临床上没有问题,你就不会去思考,被动学习则很难进步。”

他在临床总是会有很多的疑问,甚至有的问题太过刁钻,一个问题问十几个医生都拿不准答案,只能自己去学习、查找答案。

每次参加学术会议,小新医生常常是现场最积极提问的人。不论什么讲座他都经常发问,甚至有人把他当做怕气氛冷场而提问的“托”。因为学组比较小,他认识了大部分讲课的医生,他没想到自己也因为爱提问被记住。

有一次学术会议结束后,没人提问,主持人很诧异:“黄新疆医生没来吗?今天怎么没见他提问?”

以问题为导向学习、归纳的习惯从小新的高中学习时就开始了。他喜欢看教科书,像生物书他会翻来覆去看很多遍,从课本中发现很多问题,询问老师。

很多人考研备考会选择大量刷题,小新医生不喜欢这种模式。他的备考方式是看书和看课程视频,反反复复地看。至于做题,他只是把真题做过一遍,但真题之外的其他模拟题都没有做。

“考研其实是考理解而非全文照搬式背书。课程视频和教材中的知识点记牢了,又理解得很深,你就可以融会贯通。如果要背书我一般会归纳出一个自己能理解的线条,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记下来。”

小儿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包括六大板块,一百多项内容,大部分非神经专科医生都很头疼。小新归纳总结了一份口诀,以七言绝句的形式把这六大板块内容全部串联起来,非常便于记忆。

《脊神经节段性皮肤分布》
一空二枕三颈部,颈四披上垫肩部;五六七,壁外侧;八一二,臂内侧;胸四就在乳腺上,胸十肚脐靠得住;……
—节选自《我看过最好的神经系统查体记忆策略》

人生每个阶段都比前一阶段更优秀


“才知道原来蜡笔小新长大成了医学教授。”一位读者留言道。

“儿科蜡笔小新”是黄新疆医生的笔名,2014年开始,他开始为“医学界儿科频道”投稿,内容是《行医日记》中对某个疾病的总结。2015年被聘为医学界儿科频道的专栏作者,文字愈发严谨、专业。8年间,黄新疆一共写出了数百篇文章,几百万字。

其中,他的“探案类”文章颇受好评,2019年4月10日,专栏《小儿科,大病例》上线,从临床中的特殊病例入手,探讨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查体及辅助检查分析,读来像一部侦探小说,而笔者就是抽丝剥茧的福尔摩斯。

2020年度医学界儿科频道年度优秀作者评选中,黄新疆以超过一半的得票数(535票)稳居第一名。

很多人误以为黄新疆是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教授”,实际上他2016年才开始工作。

和身边高中成绩优异的医学生不同,小新医生小时候读书很差,初中比小学好一点,高中比初中好一点,大学又比高中好一点,直到研究生以班级第一名的成绩入学,“人生每个阶段都比前一个阶段有所进步”。

儿科频道从2014年至今已经换了好几批专栏作者,只有小新一个人坚持到现在。“我这个人做事情比较轴、能坚持,这可能和小时候经历有关系。”

“我的母亲是农民,她特别能吃苦。小时候我很怕去做农活,因为每次和母亲去田地里面干活,她会定一个目标:今天割半亩或一亩的稻谷。晚上7点,天已经很黑了,她还在干这个事情,一定把活儿干完才能走。”

小新医生就跟着母亲熬着,饿得狠,也不敢说什么。“我不认可母亲的做法,因为对身体不好。但是,母亲的这种精神影响了我。穷而不贫,困不丧志。做一件事情,比较轴、能坚持、能吃苦。”

在临床工作中,小新医生也比较轴。他有一个文档记录了遇到的疑难病例,旁边标注着已解决或者未解决。“有些是我的专业,有些不是我的专业,但我自己很感兴趣,暂时也解决不了。这些病例一直都放在那里,隔段时间就翻出来思考思考。”有一个2020年8月的特殊案例,在翻阅数十次后,小新医生终于找到问题的根源,“那一刻的喜悦无与伦比”。

在科室轮转过程中,心脏内科黄萍主任说过的一句话小新一直记在心里,“你首先是一个儿科医生,其次才是一个小儿心内科医生或其他专科医生。不要认为收到心内科的患者,就是心血管疾病。被关进监狱的人就一定是犯人吗?未必,还可能是被冤枉的。要发散思维,做好鉴别诊断。”

在PICU(儿科重症监护室)轮转时,小新医生遇到一个经过急诊科、内分泌科、神经科和重症医学科诊治,最后胸闷、心悸、内环境紊乱的8岁小孩。PICU有创血压监测显示患者的收缩压最高达280mmHg,舒张压最高达220mmHg。因为血压太高了,之前住过这么多科室,都没有发现被检测出来。

他想到之前在心血管内科曾遇到类似的案例,给患者测了四肢血压,发现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因此,当时他判断患者有颅内动脉的狭窄、肾动脉狭窄和腹主动脉狭窄,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或纤维肌发育不良。当时,其他医生并不同意这种看法,后来腹部血管CTA和头颅MRA证实了小新医生的判断。

小新医生把这个案例总结后发布在医学界儿科频道,《这个儿科病例,一辈子只能遇见一次!》被澎湃新闻、腾讯、网易多家媒体转发,累计阅读量超过百万。

能够诊断出罕见又特殊的疾病,也令小新医生非常欣慰,“实事求是地说,年轻医生的待遇不怎么样,帮助了病人带来的成就感是坚持的动力。”

他还遇到过一个少见的心血管案例,有6个以上的心内科的专科医生都没有弄清楚病因,后来在他的坚持下明确诊断,为起源于左后分支的特发性室速,这种病他也是第一次遇到。小孩也顺利地做了手术,并康复得很好。如果没有诊断出来,这种病可能隔段时间会再发作,某一次发病就有生命危险。

手术两年后,小新医生给这位患者打电话随访。电话那端,小朋友完全好转,从来没有再发病,甚至已经忘记(患病)这件事情。

“大家都知道的知识,照本宣科的写法,不会吸引人。有学习的地方,讲成故事,大家才愿意分享你写的文章。”因为写文章,小新医生认识很多儿科同行。他们告诉小新医生,通过学习他写的案例,也发现了类似的疾病,“因为这些病很容易被误诊,有些人经过好几年才诊断出来。”每每想到这些,他就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


写文章是动态的学习过程

“承认落后,不甘落后,卧薪尝胆,告别落后”是钟南山院士倡议的广医精神。


读研究生时,刚下临床的小新医生病历写得很糟糕,第一个带教老师有些嫌弃,“但她对我严肃地说过一句话,在有人带着你的时候,要用心学好每个不起眼的知识和技能,当有一天你需要独立迎战时,才能独当一面。”

这句话小新医生一直记在心里,他想:在有人帮助我的时候,我要好好把自己的技能培养起来,等到我需要独当一面的时候,我才能去扛起大旗。”

医生是一份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参加工作后,精神高度集中地学习就变成一件难事儿。小新医生也有这种感觉,“一方面是,记忆力大不如前,很努力去看了书本,再过一两周内容都忘记了;另一个方面,有很多事情会打扰你,精神难以集中超过半个小时。”

通过写文章,他发现一个很神奇的事情,如果不写文章,只是查阅书本,可能看10遍也都记不住。但写成科普文章后,这些知识点却可以一直记忆犹新。

临床比较常用的检验方法,比如血常规、生化分析、血气分析、尿液分析……小新医生基本上都写过文章,“我不会直接写这些检验方法,都以讲案例来剖析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和分析方法。”

以前在科室轮转时,小新医生给师弟小师妹们讲凝血途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他们觉得很不可思议,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凝血途径、尿素循环代谢和糖代谢等等,怎么可以记得那么清楚,这是怎么记住的?

“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有场景的,我经过很长时间的整合,花了大力气去学。在用逻辑推演的基础上,结合口诀和场景进行深化记忆。”

小新医生写文章很快,一般情况下2-4个小时就能写好一篇文章,但其实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写文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理清楚来龙去脉,确保自己已经融会贯通。那如果遇到疑难的问题该怎么办?

首先,小新会请教那些厉害的医生,这些医生是怎么说的;其次,去查权威的教科书,看别人的说法是否正确,因为每个人的经验不一样。

“查阅教科书我不会只看一本,我会去看医学生的教科书《儿科学》、业内权威的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尼尔森儿科学》《鲁道夫儿科学》,甚至一些亚专科的书籍,它们都是怎么剖析这个问题的。”

看到这些还不够,小新医生还会再去看文献,了解最前沿的研究和进展。最后,找专家讲课的视频和课件,“去请教别人,只能简短地交流,回答关键的问题。专家的课件会把问题的来龙去脉讲得很清楚。”前辈经验、权威教科书、前沿文献研究和专家讲课,小新医生通过这些成体系的流程后,还得想办法把消化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即使过了很多年之后,小新医生仍对写过的文章印象深刻,“当时是怎么思考,请教了上级是怎么说,他的答案对不对?它是一幅很生动的画面,而非教材里的铅笔字。”

遇到问题,就想把问题弄清楚。寻找答案的过程对黄新疆来说并不枯燥和痛苦,而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如果只是纯粹学某个知识点,我可能集中精力不超过15分钟。如果是想带着问题,我可以一直找答案,四个小时沉浸其中。”

读者可能会觉得他在文章中说话比较绝对,这是为了使文章逻辑清晰、有说服力。工作中的他,小心谨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会认真求证,就算很确定,也不会把答案当成问题的唯一解,因为医学本来就是概率的科学。”

2022年1月1日,小新医生选择在新年的第一天开设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小儿科与大病例”。这是为了把各个平台写作的文章收集起来,方便读者去检索和学习。

另外,他还有一个私心,以后可能会出一本儿科病例的书。有很多儿科的专家关注了他的新账号,推荐他出书,甚至有业内大咖表示愿意为他的书作序。“实事求是地说,我觉得自己还年资不够,人都是要立德、立行、立言,立言放在最后面,总觉得时机未到。”小新医生说。

本文人物


黄新疆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遗传与内分泌科
从事小儿内分泌、小儿遗传代谢缺陷性疾病和罕见病的基础与临床工作,参与发表中文核心及SCI数篇,参与国自然2项,主持专项课题2项,擅长医学科普写作与疾病教育。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人物: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儿科蜡笔小新

本文记者:万顺顺

责任编辑:CiCi

推荐阅读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