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宝宝抽血后突然下肢黑紫,竟是因为这个病……

贾胜男 医学界儿科频道 2023-09-24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新生儿血栓,你听过吗......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一个可怕的现象,给宝宝抽血或输液扎针时,宝宝整个胳膊或者整条腿迅速变成黑紫色?

 

我在临床上就遇到过好几个这样的病例。

 

比如图1中的宝宝在住院期间因为病情变化需要抽血做检查,不料刚抽完血,几秒内整个左下肢迅速出现由红变紫,由紫变黑的现象。在场医护瞬间紧张起来,因为这极有可能是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如果是血管痉挛还好,经过各种理疗即可恢复,不会造成严重后果。而如果是血栓形成,倘治疗不及时,患儿有可能出现整条腿缺血坏死,甚至需要截肢!


图1 作者供图


为了避免造成严重后果,我们赶紧给宝宝做了超声检查和其余与易栓症相关的检查,结果证实为血栓形成。万幸经及时治疗,宝宝的腿得以保住。

 

没错,新生儿也会得血栓,临床上把它叫做——新生儿易栓症


易栓症有什么临床表现?

 

易栓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各种血管血栓形成。可为静脉、动脉或者混合性血栓。新生儿极少发生血栓,据报道,新生儿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3-5例/100,000活产儿[1,3]但血栓一旦形成会使新生儿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致残、甚至致死。

 

易栓症的病因是什么?

  

那么易栓症的病因是什么呢?


血栓形成需要三个要素:血管壁因素(内皮细胞损伤)、血流淤滞、血液成分异常。也就是说凡是容易引起血管壁受到损伤、使血流速度变慢,或者引起血液成分异常的因素均可能导致易栓症的发生。

            

▌易栓症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

 

遗传性易栓症是指基因突变导致。常见于生理性抗凝蛋白(如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等)或促凝蛋白(如凝血因子V Leiden突变、凝血酶原G20210A等)基因突变,最终引起血栓栓塞。

 

获得性易栓症主要发生于各种获得性疾病,如中心血管置管(如静脉穿刺)、血细胞比容升高、脓毒症、大型手术、其他基础疾病(如代谢障碍、先天性肾病综合征[4,5]等),这些疾病容易引起新生儿血栓形成。


易栓症怎么确诊呢?

   

那么怎么确定宝宝肢体青紫就是血栓形成呢?血栓形成了就是易栓症吗?

 

确诊血管内血栓形成需要影像学检查。血管造影术为诊断血栓形成的金标准。但这是一种有创检查,因此极少使用。对于大多数病例,确诊血栓形成的首选影像学方法为多普勒超声检查。

 

并不是只要有血栓形成,就是患了易栓症。


为明确宝宝是否为易栓症时应安排以下检查:


• 测定抗凝血酶、蛋白S和蛋白C的浓度;

• 检测母亲血液中有无狼疮抗凝物质和抗心磷脂抗体。


易栓症患者往往伴有上述结果异常。


如果血栓形成为重度、复发性或自发性,则还应考虑其他疾病,并行其他检测,包括检测脂蛋白(a)水平升高、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或纤溶酶原缺乏以及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易栓症怎么预防?

     

那么作为新生儿医生或者新生儿宝宝的家长,应该怎么预防宝宝得血栓呢?

 

新生儿尤其是患各种基础疾病的新生儿,要尽量减少各种血管穿刺,尽量避免各种感染,尤其是避免感染加重成重症感染。而如果母亲患有狼疮、抗心磷脂综合征、干燥综合征或父母为易栓症患者,其新生儿宝宝更要避免上述操作,精心护理,避免各种疾患,以减少血管穿刺的机会。

 

参考文献:

[1]Schmidt B, Andrew M. Neonatal thrombosis: report of a prospective Canadian and international registry. Pediatrics 1995; 96:939.

[2]Nowak-Göttl U, von Kries R, Göbel U. Neonatal symptomatic thromboembolism in Germany: two year survey. 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 1997; 76:F163.

[3]Tuckuviene R, Christensen AL, Helgestad J, et al. Pediatric venous and arterial noncerebral thromboembolism in Denmark: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 J Pediatr 2011; 159:663.

[4]Venkateswaran L, Scaglia F, McLin V, et al. 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 a possible risk factor for thrombosis. Pediatr Blood Cancer 2009; 53:100.

[5]Amankwah EK, Atchison CM, Arlikar S, et al. Risk factors for hospital-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Thromb Res 2014; 134:305. 


本文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贾胜男
责任编辑:Wen

推荐阅读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