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极端天气,这些“新招”值得探索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灾害频发,去年北京遭遇了140年来极端强降雨。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建议加密复杂地形气象观测网,科学设定山洪沟道防洪标准,持续提升防御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去年汛期,北京遭遇历史罕见的极端降雨。市政协常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李昕认为,目前北京应对极端天气预报预警能力还有不足,比如气象基础设施标准较低、数据传输方式单一,气象观测网城区密、山区疏等。
李昕建议,第一,气象基础设施的标准要提高,观测网要加密,尤其是对复杂的地形,北京32%是平原,68%是山区,平面观测不太好布设的话,应该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雷达卫星的立体监测。第二,气象数据传输的方式要改变,可以利用像卫星来传输数据,还要加强对极端天气的基础研究,对于分区域和复杂地形的数值预报模式要更加精细化,可以在预报模型里加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分区、分时段、分强度预报预警能力。
北京市观象台室外观测场/网络图片
永定河山峡段洪水/网络图片
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中,全市110多条河流发生超标准洪水,门头沟多处暴发山洪。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鲁安怀建议,适度提高拒马河等中小河道防洪标准,同时科学设定山洪沟道的防洪标准。
鲁安怀说,分类处置山洪沟道,损毁较重的村庄段的沟道治理,可结合“23·7”洪水标准设防,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治理标准。学校、医院、敬老院、应急避险点以及电力、通信、供水、道路、桥梁、管涵等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洪标准,应通过专业论证,宜在历史最高洪水位线以上。深入开展山洪、泥石流叠加情形下的风险评估、应急响应等工作,持续提升防御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地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整体提升流域防御能力。
李昕表示,本世纪以来,海河流域降水量增加,每10年增加27.1毫米。京津冀应该协同推进整个区域的气候韧性建设,我们以“23·7”流域特大洪水为例,重新来订正城市暴雨的频率的曲线、暴雨强度公式以及区域河道、水库蓄水能力,来科学制定防洪和排涝的标准。
京津冀极端强降雨
河北涿州拒马河洪水漫灌/网络图片
路面塌陷/网络图片
对于超大城市来说,灾害种类不只包括暴雨,还有极端高温、道路塌陷、山区滑坡等。市政协委员、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傅志斌建议,研究城市灾害类型和破坏机理,提升灾害风险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
傅志斌说,一个是对包括洪涝、地面沉降、局部山区的滑坡等这些灾害进行梳理,哪些发生可能性比较大一些,把它的破坏机理研究清楚之后,运用到监测和预报中来。第二要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比如说我们用天空中的卫星,空天地一体化的监测手段,结合机理研究得出来的结论,判断它是不是可能会产生灾害,我再进行详查和普遍的探查,这样分层级来进行探测和预警,最后把整个体系融入到智慧城市的管理体系里面来。
记 者 | 王琛琛
编 辑 | 孙 媛
主 编 | 程 艳
要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