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样避免伤害致残?核心知识点,请查收→

孙媛 1039调查团
2024-10-03

今天(8月25日)是第八个“全国残疾预防日”。近日,《2023年度北京市残疾预防工作报告》发布,在无障碍环境和交通出行方面,本市在盲道治理、交通事故救援体系建设、打击交通违法等领域进行了持续推进。面对“潜伏”在身边的致残伤害,我们该如何避免?遭遇时又该怎么自救和互救呢?



残疾人使用盲道/网络图片


《2023年度北京市残疾预防工作报告》从残疾人口基本情况、残疾预防措施、康复服务、社会环境建设四大方面14个工作领域,客观全面介绍了去年北京市残疾预防工作推进情况。截至去年,本市持证残疾人数为566176人。

 

从年龄和类别来看,60岁以上人群占比达65%,肢体残疾人占到56%。在无障碍环境和交通出行领域的残疾预防工作方面,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主任刘洋说,去年,北京市制定了2023年-2024年度创建全国无障碍示范城市的实施方案,有6个区成功申报;交通部门组织开展了四环到五环以内的城市道路的无障碍环境专项治理,完成1288处盲道和坡道的治理工作;市交通委建立了隐患问题限期整改重大隐患台账;市公安局深入开展了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救援体系建设,精准地打击容易肇事肇祸、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交通方面的安全风险。


120工作人员接听急救电话/北京急救中心图片


针对生活中易发生的各类伤害致残防控,刘洋提示市民,首先,一定要照顾好儿童,如前两天河北骑行事故,为市民提出了警醒。在道路交通方面,要加大对儿童的看护力度;居家环境中,重点是照顾老人,因为老人容易跌倒,就可能造成残疾,这也是老龄社会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日常生活中,交通车辆比较多,一定要按照交通法规文明出行,预防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包括疲劳驾驶、酒后驾车都不要去做,造成的事故也是非常多的。

 

后天性获得残疾主要由于创伤、意外事故、疾病、服药等因素引发。北京急救中心西城急救中心站副主任、主任医师王小刚说,比如,交通事故或者是工伤以及自然灾害这些致伤因素的作用,形成颅脑损伤导致脊柱、颈椎的损伤,还有一些肢体的严重毁损,都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残疾。


从疾病角度来看,比如大家熟悉的脑卒中引起的偏瘫或者是糖尿病引发的肢体坏疽,如果治疗不及时,也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智力或者肢体残疾。还要提示一点,有一些残疾是因为服用一些药物引发,药源性的残疾要关注,比如,一些药物会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吃药还是要遵医嘱服用


120急救人员施救交通事故伤者/ 北京急救中心图片


在遭遇意外事故或伤害时,是否需要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该做些什么呢?


王小刚介绍,第一步,要确认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第二步,检查患者是否确认危重,比如,已经造成了神志不清、严重的肢体出血、呼吸困难等。在确认危重之后,进入第三步,就是拨打120急救电,积极地进行自救和互救。对出血明显的患者要及时有效地止血;为明显骨折的患者做一些临时的固定,来避免后期加重,造成残疾;对意识不清的患者要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发生呼吸心跳停止;对于无意识无呼吸的患者,就要实施心肺复苏术,为专业医生急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记 者 | 孙    媛

编 辑 | 朱艳婷

主 编 | 程    艳



要闻推荐

深度|男女厕位1:2,火车站新规彰显人文关怀

出门有望“打飞的”!低空经济“迎风起飞”

恢复行走、关节置换、单孔微创......医疗机器人“妙手回春”

一图读懂!除个别道路外,北京全市公交专用道公休日开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1039调查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