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南国变成中国

廖一壶 廖一壶说 2018-08-18

本篇讲述:

在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地巨变之前,东南西北的方向和现在完全不一样。

北极为冀州。

夏、商、西周的地方和历史都发生在北极的冀州。

东周时期,周平王开始,中国人才开始大规模来到现在的中国。


秦国怎么跑到西方去了?

中国上古历史的三个大迷团就是,《山海经》和《禹贡》的地点和河流,山、水、城很多和中国境内的实际地点对不上。夏、商、周的都城,西周、东周的诸侯国,历史记载之中的所在位置极度混乱。


中国上古历史的一个小迷团就是,秦国原来是东方的民族,怎么跑到西方去了?


也有可能秦国这个民族的位置并没有移动,变动的是东西的方向。

太阳曾经直射北极中心

最早太阳是经过北极上空的,而且直射北极中心,而且当时可能没有南北回归线,太阳的运行轨道就是一个固定的圆圈,运行轨道比现在要小。


大致的示意图。太阳直射北极上空。中国在北极的西南方向。日出之地在日本,即扶桑。


这个可以从“日中无影”得到验证。


都广之野,建木都在北极。

《吕氏春秋•有始》:“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淮南子•坠形训》:“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郭璞注:“建木,青叶,紫茎,黑华,黄实,其下声无响,立无影也。”


日中无影,只能发生在北极地区。需要两个条件,地下有光,头上有太阳。

无影,是因为北极地区地下有光,平时晚上看得见,白天看不见,但是太阳从头上照射下来,正好被地下的光照亮,所以人就没有影子。

日中,头上有太阳。在远古时期,太阳是直射北极地区的。

东方

当时的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在日本,称为扶桑。


日出东方旸谷。

《山海经.海外东经》曰:“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从这一段的描写来看,除了日本也有其他可能性。比如已经沉没的岛屿或者陆地。


西方

当时的西方,太阳落下的地方,在北极地区的西方三危之山。


三苗曾经被赶到三危之山,历史学家以为三危之山是在现在的西域,是不对的。三危之山再往前走,太阳落下去的海洋叫做南海。


日落西方虞渊,也叫禺谷,是陆地的终点。巨人夸父追日曾经到达这里。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

《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南方

当时北极地区还有一块地方叫做南极,也叫南垂、天门。南巢也在附近。


之前认为应龙待在南极圈,是不对的。应龙杀死蚩尤、夸父的地方是在北极地区。


天门的位置,就是北极的南垂。夏桀曾经被流放到南巢。共工曾经被流放到幽州。共工、夏桀的流放地都在北极。

北方

北方最为神秘,称为大荒,《山海经》的大荒经记载这一地区有很多奇异的事物。后世有很多外部世界的来访者都是来自这一地区。推测现在可能还有通路可以通往这一神秘的地区。从地图上看什么也没有,只有海洋,事实并非如此,值得研究。


《山海经》中,北极地区全部称为冀州,北方有大陆,称为大荒,姑且称为大荒洲。大荒洲和北极的冀州中间有海,称为南海。大荒洲四面有海,南海,西海,北海,东海。东海之外有岛,就是箕子朝鲜,不是现在的朝鲜半岛。


大荒洲,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大陆亚特兰蒂斯,或者叫做大西洲、大西岛。北极的冀州后来地震频发,沉入海底。大荒洲可能也是沉入了海底。


中央

北极的中央地区,是昆仑山,有天柱,有四条河流出。


有都广之野,有建木,有黄帝一族的长生不老药材生产的重要基地。


昆仑山周围有弱水包围着,羽毛也飘不起,任何东西都会沉下去。弱水中还有食人的凶狠怪兽窫窳,又叫猰貐,看守着,窫窳可能不止一头。


外部还有很热的沸水。沸水里面有蛟龙,可能类似于鳄鱼。


所以要偷盗黄帝一族的药材很难。但是也有尝试的,就是贰负和危,还为此杀了一头窫窳。


后来,天柱断绝了。神族走了,神族的邻居西王母得到了一些剩余的药材。


很多从外部世界来的访问者都说,来中国的路上,曾经有经过弱水,特别是沸水、蛟龙,可能这里是北方来访的必由之路。南极圈天罩加冰墙可能没有通路进来。


东西南北方向的错乱


由于上古的东西南北和后来以及现在是不一样的,导致很多混乱。


很多地方找不到。山、水、城、国、民族。


很多书被认为是错的,《山海经》、《禹贡》。


《山海经》和《禹贡》的地点和河流,山、水、城很多和中国境内的实际地点对不上。夏、商、周的都城,西周、东周的诸侯国,所在位置极度混乱。原因是《山海经》记载的是北极的冀州,《禹贡》称为九州,这一套地理系统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东周周平王之后,中国人才开始大规模陆续来到现在的中国,《山海经》和《禹贡》的地理系统也照搬过来,两者完全对不上,造成极度的混乱。不光是当时的人搞不清楚,后来的历史研究者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搞明白是怎么回事。


《山海经》把北极地区称为冀州,就是全部中国所在的地方。中国人不是以为自己在天地的中央,而是中国事实上就是在天地的中央。《禹贡》把这一地区称为九州。


《山海经》海内经所记载的北极冀州区域很小,如果一里是短里,约等于77米,就更小。


《禹贡》写作的年代应该很古老,因为北极冀州内部所有的山水、地点的地理位置其实都没有搞错。


战国时期齐国的邹衍提出“大九州说”,中国所居只不过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为小九州,外围还有大九州。邹衍认为,中国处于天下的东南。当然,邹衍也没有能够提出地理位置已经发生了严重的错乱。可惜大家没有重视邹衍的意见,尽早解决掉方向混乱的问题。


虽然东南西北的方向改变了,地理位置发生了严重的错乱,但是中国有一个好,就是从古至今所有的事情都有非常详细的历史记录。我们现在能够根据丰富的记录,看到已经消失的大荒洲、北极冀州和南国变成中国导致混乱的全部过程,最终也能够把历史发展的线索梳理清楚。


夏商周起源于北极

夏朝、商朝、西周的都城都在北极地区。


当时的国家很多,分为两种,内国,南国。


内国:《山海经》说的海内之国,北极地区邦畿之内的国家。比如,毕就是周畿内国,有周文王和周公的墓地,后来一直找不着。管、蔡,也是圻内国。


南国:我们现在的中国。当时处于拓荒殖民的初期,主要驻扎的是军队南国之师,妇好这样的大将。周宣王曾经调集南国之师回去帮他打北方的少数民族。


国是派出去的军事殖民部队,子爵称为某某之子,比如轩辕之子、颛顼之子。建立国家之后,称为某某之国,比如轩辕之国。某某之丘,是属于某某的山,一般是墓地所在地。某某之墟,是某某的都城,一般指附属都城。当时一般建立两个都城,一个在内国,一个在南国,在内国的称为某某之都,在南国的称为某某之墟。

颛顼之子,二十四诸侯,有各种的种族:称、伯服、中骗、驩头、淑士、三面、季禺、魑魅(东夷)、虐鬼、小儿鬼、穷鬼、梼杌、穷蝉、苗民、苍舒、敳颓、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鲧。


微子启,是封地在微的诸侯子爵名叫启。王子比干,是封地在王的诸侯子爵名叫比干。箕子,有爵位,而无封地。殷商的先祖王亥、王恒,这个王也是地名不是王的称号。《诗经》王风是王这个地方的民歌。西周诸侯没有称王的。殷商神族首领称天帝,人类首领称王。周朝不相信天命才称王造反。


南国地区特别是江南一直是最富饶的,最早供给北极的内国,后来也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古代中国的两大经济支柱就是江南和巴蜀,修建大运河就是为了把江南的粮食和财富运送到西北去养活皇帝。唐朝皇帝眼看军队没饭吃正要哗变,幸好这时候江南的粮食运输到了,才救了他的命。中国历史上,一直是搞经济、文化的富庶的南方,巴蜀和江南,供养着搞政治、军事的贫瘠的北方。


《史记·六国年表》:“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宋史》:“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安阳不是殷墟

殷墟,商代从盘庚到康丁,在殷墟建都达273年。自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经历了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共8代12位国王273年的统治。


妇好墓


现在所谓的殷墟安阳就只挖出了一些破烂。可以对比一下成周,就知道都城应该有的规模。


周公主持营建的洛邑被称为“成周”或“新邑”等,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都城。

《逸周书•作雒解》:“堀方千七百二丈,郛方七七里。以为天下之大凑”,“设丘兆于南郊,建大社于国中”。城内的主要建筑有太庙、宗庙(文王庙)、考宫(武王庙)、路寝、明堂等“五宫”。这些宫殿、宗庙的建筑结构均为“四阿、反坫、重亢、重郎、常累、复格、藻税、设移、旅楹、画旅”等式样,城内还有“内阶、玄阶、堤唐、应门、库台、玄阃”等不同的通道。


现在所谓的殷墟安阳,没有城墙,没有王宫,没有歌舞厅、桑拿、夜总会和各种娱乐设施,不要说建筑,就是道路的建设水平也很低,长宽才约6公里,最大的青铜器就是司母戊鼎,没有九鼎,因此绝对不是历史记载中真实的殷墟,只是妇好的封地和墓地,殷商在南国边塞的一个小小的军事据点。安阳只有军队的遗物,政治、文化、宗教的东西很少。殷商可是超级重视宗教的。可以推测,北极地区的殷都、殷墟、殷邑,都要比南国边塞的妇好封地要壮观得多。


中国文明的牛逼你们根本不了解。


安阳出土司母戊鼎


商朝最早建都商丘,称为“大邑商”或“天邑商”。后来多次迁都。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甲“自嚣迁于相”、祖乙“迁邢、耿、庇”、南庚“自邢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亳、嚣、相、耿、庇、邢、奄、殷,都在北极地区。

现在的安阳,只是妇好的封地和墓地。当时的南国还处于军事征服阶段,主要作战对象是羌方、巴方、夷方、虎方、徐方等等。

妇好的墓地找到了。但是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都葬于毕,这个毕却是怎么也找不着,毕当然是在北极冀州。


夏朝的所有城市,找不着。


商朝的最后的国都朝歌也找不着,纣王自焚的鹿台也找不着。


周朝的两个国都成周、宗周,找不着。


有机会会把西周的历史详细说一下,非常有意思,很多以前找不着的地方都找到了。


北极地区战事不断

北极地区战事不断也是造成迁都的原因之一。

夏朝末期,黎民起来造反。


夏朝亡于妹喜。妺喜貌美,喜作男装打扮,实属夏朝版的春哥。妹喜失宠之后和潜伏在夏朝做间谍卧底的伊尹勾结,颠覆夏朝。


商朝主要对鬼方、土方作战。土方是位于商朝西北方的一个强大方国,是武丁以及先前商王的长期征讨的对象。

《周易·未济》:“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殷高宗武丁讨伐鬼方,经过了三年(泛指多年)才取胜,战争打得很艰难。鬼方也跟着周朝人不断南迁。


《竹书纪年》:“(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

这里的荆是北极的荆,不是南国的荆蛮。楚人的始祖祝融吴回娶了鬼方氏为妻,这个楚人也是北极的楚人。


周昭王三次亲征北极的荆楚,打死很多楚人,遇到北极的地震,掉到北极的汉水里面淹死了。后来赖到南方的楚国头上,南方的楚国是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记周昭王的仇,还帮着周昭王的儿子周穆王打徐国。所以周昭王攻打的北极冀州的荆楚不是南方的荆蛮。


周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中国历史有记载,地震之前天象往往有变化,或者说,地震是由于天象变化引起的。周昭王十四年(前982)夏四月初八,镐京突然出现反常的自然现象,河、井、泉、池里的水同时泛涨,井中的水竟然溢出井外,紧接着宫殿和民宅山川大地都摇晃起来。夜里有五色光气入贯紫徽星座,遍于四方,尽作青红色,天空竟然看不见二十八宿。这些都是地震的先兆。


周朝后期的时候,主要是和犬戎作战。


周穆王征犬戎不接受反对意见,“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结果导致荒服不至。周穆王大战北极冀州的淮夷,这个淮夷也不是南方的徐国。


周宣王曾经调集南国之师进攻犬戎,结果还是大败。周宣王晚年对外用兵接连遭受失败,尤其在千亩之战大败于姜戎,南国之师全军覆没。


熏育,也叫獯鬻、荤粥、薰粥,居地在周朝之西北,西起汧陇,东至太行山。太行山在北极,不是山西的太行山。


数百诸侯下南国


当一夜之间,中国从南国变成中国,几百个诸侯国全部从北极的冀州陆续来到南方的中国寻找自己的位置,形成了几百年各种的混乱。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西周时期很活跃的诸侯国,到了东周时期几乎全部换了一拨。比如东周的郑国、秦国、齐国、鲁国,在西周时期都很沉默。西周时期,徐国活跃的时候,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可能根本就没有到南国来。


当时的中国大部分是濮人,濮人不是一个民族,而是笼统地称呼未开化的地区的人。周朝取代商朝,就是得到了多个民族包括濮人的帮助。


当时的中国,东方由徐国占据,南方由荆蛮、虎方占据,西南方由羌方占据。荆蛮是南国的楚国,北极地区也有荆国,但不是南国的荆蛮楚国。南国的楚国是楚文王迁都于郢开始的。


很多诸侯国都有两个,一个在北极,一个在南国,都是由于迁徙以及方向的混乱导致的混淆,建国者和研究者都在试图在两个国家之间建立联系,最后实在是破绽百出,编不下去了。


西周早期分封的诸侯,齐、鲁、燕、管、蔡。


鲁国可能是主动从北极的冀州逃跑掉的。

周宣王大摆天子威风,下令立戏为鲁国太子,气死了鲁武公。太子戏登基为鲁懿公。伯御带着鲁人杀死鲁懿公,然后伯御安安稳稳地做了十一年鲁国国君,最后被周宣王发兵给伐灭了。问题是,在北极冀州,鲁国距离周朝很近,伯御是不可能安安稳稳地做十一年鲁国国君的。唯一的解释就是,伯御带着鲁人杀死鲁懿公之后,跑路了,跑到南国建立了新的鲁国,都城还叫曲阜。中国人迁都从来都不改名字的。周宣王到处找他们,花了十一年才找到这个全国逃跑了的鲁国。自古儒家出傻逼,儒家的起源之地鲁国还全国都是杀人并逃跑的凶手,虽然他们杀死鲁懿公有理由,总觉得怪怪的。


燕国,有两个,北燕和南燕。召公封的是北燕,后代可能跑到南燕去了。


申国有两个,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郑国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最早建国也是在西方,也就是北极,跟随周平王来到南国,消灭了东虢国、郐国。


虢国当初也有两个,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在西的就是在北极冀州的。


在这一系列的大混乱中,有两个国家最为特殊,所在的地方比较靠南,远离北极,位置几乎都没有移动。秦国,原来在东方,现在变成在西方。燕国,原来在东南方,现在变成在东北方。


齐国


姜太公吕尚,早年是处士,在海滨。西周陕西的附近哪里有海?北极的冀州的周围才有海。《吕氏春秋》说,吕尚在兹泉钓鱼,在渭水遇到周文王,兹泉、渭水都是《山海经》记载的地名,不是现在陕西的渭水。


姜太公封于营丘齐国,晚上出发,黎明就赶到了。说明西周的都城距离齐国非常近。姜太公想要在一天之内就从现在的陕西赶到山东是不可能的。营丘附近有莱人,和姜太公争夺营丘打起来了。这个莱人不是山东蓬莱的人,而是《山海经》说的莱人,老莱子就是来自于这个地方。


北极的冀州齐国有一个名胜就是,天的肚脐眼。这个地方叫做“天齐渊水,居临淄南郊山下者”。后来秦始皇跑到山东临淄去找这个肚脐眼,结果和汉武帝派人跑到西域去找昆仑山一样,找到一个山寨的。


前866年,齐胡公从营丘迁都至薄姑。据说,齐献公元年(前859年),齐献公将都城由薄姑迁到山东的营丘,并扩建营丘城,因营丘临靠淄水,故改名为临淄。这一段的叙述很有问题,营丘和临淄是两个地方,怎么可能因为营丘具有和临淄一样的地理特征,就把营丘改名临淄?最有可能就是,齐献公来到一个新的地方,不是扩建而是新修了一个都城,在营丘和临淄两个曾经使用过的都城名字之间拿不定主意,最后选择了和地理特征比较接近的临淄。西方人比较简单,英格兰约克郡人迁移到美国,就搞一个新英格兰,新的约克郡,纽约。中国历史上很多名称一样的地名,根本不是一个地方。中国人更喜欢沿用原来国都的名字,本来东南西北就搞不清楚,现在名称还一样,这就又增加了造成的混乱。


神州陆沉

北极地区自然灾害和地震频发。


河水干涸。“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史记·周本纪》: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三川竭,岐山崩。


周幽王二年(前780年),发生多起严重的自然灾害,西周都城镐京发生地震,并引发泾、渭、洛三条河川发生震动。 同年,泾、渭、洛三条河川枯竭,岐山发生崩塌。


周幽王的时候,北极地区地震频发,可能整个陆地大部分沉入海底,剩下来的陆地应该不多。


周幽王二年(前780年),发生多起严重的自然灾害,西周都城镐京发生地震,并引发泾、渭、洛三条河川发生震动。同年,泾、渭、洛三条河川枯竭,岐山发生崩塌。镐京、泾、渭、洛、岐山都在北极。


正好这时候,申国叛乱,周幽王在北极也待不下去,进攻申国,申国联合犬戎杀死了周幽王,西周灭亡。


据说,犬戎占领了周朝的都城丰、镐。然后呢?一般来说,有两种可能性。游牧民族不是走了,就是会住下来,然而两种情况都没有发生,实际发生的情况是犬戎把周朝的都城丰、镐吃了,这两座都城从此就不见了。这当然不是真的。


真实的情况是,犬戎没有占领了周朝的都城丰、镐,周朝的都城丰、镐在遥远的北极地区,由于地震沉入了海底。


申国有两个,一个可能性是周幽王被北方的申国进攻打死。另一个可能性是周幽王跑来进攻南方的申国,结果被打死。历史上的确也提供了两种说法。根据犬戎的位置,周幽王死于北方冀州的可能性更大。


由于北极地区居住环境恶化,周平王决定迁都位于南国的雒邑,这个雒邑不是北极冀州的洛邑,读音一样写法不一样。即使读音写法都一样,也不能证明是同一个地方。


洛,指的是洛水,在北极冀州。


雒,是一种鸟,是在以鸟为图腾的东夷地区。


原来在北极地区的都城丰、镐的居民都没有跟来,秦国、郑国、晋国、卫国护送有功,从此也开始在南国地区活跃起来。从周平王开始,内国沦陷,南国和内国失去了联系,成为了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国。

明白了东西方向曾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就可以解释很多以往的上古历史研究中一直搞不明白的疑难现象。

历史的混乱。

地理的混乱。

一直找不到《山海经》的很多地方。

一直找不到《禹贡》的很多地方。

一直找不到《穆天子传》的很多地方。

一直找不到济水、黑水、恒河、流沙。

一直找不到夏朝的考古文物实物。

一直解决不了的夏商周的都城位置问题,西周诸侯国地理位置的混乱、北方少数民族地理位置的混乱。


由此首先解答了《山海经》、《禹贡》的地点和中国境内的位置对不上的问题。


《山海经》记载的地点,直线距离都很短,《山经》等等记载的是整个北极地区的山水,也就是冀州。


《禹贡》的九州范围也很小,其实《禹贡》记载的也是整个北极地区的地理,只不过是把《山海经》的一个大的冀州改成了很小的九州。


《山海经》的《大荒经》,记载的很多是北极之外的神秘地区的事情,也是真实的。

还有很多重大的发现,整个夏、商、东周的历史,都要重新围绕北极地区为中心来改写。


还有很多有趣的发现,比如《诗经》里面,其实很多写的是北极地区的事物和历史。《清华简》是真的。《清华简》是最近才发现的,有人怀疑是假的,分析内容,符合北极冀州和方向混乱的规律,因此是真的。


天地的巨变


东西方向的变动,主要就是因为共工怒触不周山引起的天地的巨变。

巨变之前,中国人称为颛民,也就是颛顼之民。


巨变之后,中国人称为黎民。神族的天帝颛顼将人神分治,两个大臣重、黎分工,由北正重管理天,天称为九天,也叫九重天,不是天有九重,而是说天是由重管理的。人类由南正黎管理。

颛民没有造反的,黎民有。


子鱼对宋襄公说:“天之弃商久矣。”


随着神族放弃北极的商这个地方,离开这个世界并且和人类不再联系之后,情况也在变化,殷商还是非常相信天命的,周朝开始怀疑天命。




下次继续讲述天地巨变前后的细节,以及神族和怪兽的去向,外部世界的来访者,通往天罩外面的通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