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快乐,吸引了越来越多朋友加入,但面对户外多变环境,不少初次进山的户外新萌常常疑问道:该带什么装备、团队活动要准备什么、怎么行走才安全......户外活动离不开充足的出行准备,下面这份从行前、行中、行后的准备都罗列好了,跟着做就行。(进山浪并不是说走就走,自由的同时准备要到位!)户外徒步活动有很多,但并不是每条线路都很适合,只有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活动,才能确保自身安全,同时又玩得尽兴。若是想要快速成为一个优秀的徒步登山者,最好的方式是选择和有经验的人一起,这样不仅能学到更多,还能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和激励。
对于第一次徒步,可在两步路APP约伴有经验的山友一起,或者参加当地的专业俱乐部,这不仅仅会有一个良好的徒步氛围,还能有效地保障到自身安全。
对组织活动,领队都会发布的活动贴,认真查看活动帖详情,结合自身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活动参与即可。恐高者,不参加攀岩活动,以及活动路线或目的地有悬崖的活动;怕水者,不参与溯溪、漂流、冲浪等要涉水的活动;膝盖有伤者,不应参加爬山活动;初入户外的新人,不参加高难度、重装、长线活动。
不管是户外资深玩家,还是初入户外的新手,对于户外出行,都不要侥幸心理。否则,轻则可能出行不顺,重则给自身身体带来伤害。任何时候,保障自身安全,不挑战自己的极限,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初生牛犊的“新萌”,喜欢挑战更高更快更强。但户外运动是一项需要循序渐进的运动,徒步山野最忌讳一蹴而就。首要得对户外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挑战自我可以,挑战身体极限,万万不可。大多数玩户外的山友,都有着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要兼顾,因此只能利用周末和假期等空闲时间出行。说白了,玩户外正是在忙里偷闲中,给两点一线的生活增点乐趣,不然都不知道每天是在过新的一天,还是在重复昨日的生活。既然作为非专业性的户外爱好者,则应摆正态度,明确自身能力在哪,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在哪,以此来进行安全的户外活动。身处野外,要想获得一次良好的徒步之旅,首先要掌握必要的野外求生知识。比如学会正确处理户外徒步中易出现的问题,如扭伤、擦伤、出血、脚上起泡、缺水、中暑、迷路等。以及学会冷静应对大自然中种种突发状况,如暴雨、雷电、山洪等,对这些突发情况要能有所预见,并有应对之法。具体根据行程玩什么、去哪玩、玩几天、什么季节来做准备出行装备,包含着体能和用品的准备,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不容易。有的人爬自家后山的小山峰,一天来回的短线互动,高端装备从头武装到脚,裹得严严实实,但看着都累;有的人凭借一腔热血,拿着床单就在山上露营过夜,后果就是不仅冻得瑟瑟发抖,还直接就感冒了......在即将参加一些有挑战难度的团队户外活动时,行前至少半个月到一个月,先进行一些适应性的训练,提升自己的体力和耐力。
最好是在每次进行户外活动前,都先进行一些小热身。比如要徒步100公里的话,在行前先做几次二三十公里的短途徒步,以此考量一下自己的体能状况。
下面主要来说一说关于食物、光源、保暖和防雨方面的准备。食物——民以食为天,吃饱喝足才有力气赶路,有很多人为了户外出行,采购各种能量棒、压缩饼干等等,其实大可不必。根据平常喜欢的食品来准备出行食物就可以,但要提前准备好。千万不要等到活动要出发了,才想起要准备食物,临时采购不一定能购买到合乎胃口的食物。
提前按照活动出行采购,计划到每一餐,再加上一两天的备用量就足够,免得带多背不动,带少又挨饿。光源——户外活动,难免需要走夜路。即使没有夜晚行进计划,也要准备一支手电筒。在户外,黑暗意味危险,而光明能确保安全。常见的光源装备包括:手电、头灯、蜡烛、火柴、打火机、化学热力带和罐装点热器等。
photo by 梁小辣
出行活动前,务必准备好专业光源,开关要牢靠,以防放在包中被无意打开,提前消耗掉了能量。
保暖——即便是在相对暖和的夏季,也不可轻视失温带来的风险,保暖装备在户外亦很重要。在户外,防寒保暖不是一件很厚的羽绒衣,或者几千元的厚睡袋就可以解决的单一事件,要想不出现失温状况,要不放过身体任何一个部位的保暖工作。身体保暖,羽绒服很重要,但羽绒背心、保暖内衣裤、保暖裤、保暖袜同等不能少。想要在夜里睡得踏实,睡袋、防潮垫、充气垫同等重要。买高级睡袋的钱,不如用来买薄一点的睡袋,加上普通的羽绒背心和羽绒裤,虽然花的钱可能差不多,但使用效果却是整套的保暖装备,要比单一的高端用品要保暖。
如果还觉得冷,可以穿上羽绒衣裤再套上睡袋睡,随着气温的变化,选择穿上或脱掉保暖装备。防雨——根据天气预报提前做选择,如遇上中雨以上的降雨情况,建议直接取消行程。小雨时带上伞具,常常会透气又舒服。在没有风的时候,雨伞是最好的防雨装备,既不会让身体太闷热,也不会影响呼吸。
出行户外,雨衣雨裤+鞋套+冲锋衣裤,防水和保暖同时兼顾,是不错的防雨措施。即便是突然遇上狂风大雨也不慌,否则将会有失温的风险。在装备和食物防雨准备上,最好在出行前将需要防水、防雨的东西用购物袋隔离分装好后再装进背包。一个成熟的户外爱好者家,会提前了解整个活动计划,按照自身情况再认真细化行程安排,考虑活动线路设置和每天的行程规划是否合理、安全,考量是否在自己的体能负担和能力范围内。然后,查阅目的地的地形状况、活动时期的天气情况,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一旦出发户外,风险如影随行。在户外,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二人同行原则。很多户外安全事故,如迷路、失踪、坠崖、坠海等意外,都是户外爱好者单独行动时发生意外,且长时间无人发现和及时救援导致的悲剧。2022年5月底,深圳就曾发生过专业人士独自行越野跑失足坠海的事件,作为体能、风险意识都很强的专业人士,最容易忽视的错误就是独自行动。在户外,应时刻牢记,不管干什么,哪怕是上厕所,也要二人同行。这样,一旦发生意外可以互相帮助、及时求助。除了行中的二人同行原则,“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的表里如一,也是一条很重要的行中准则。正确的做法应是,走路时认真看路,包括周边的石头、树木以及任何可能导致危险的物体,确保每一步都踩在安全、踏实的实地上。看见美景想要欣赏,就停下脚步认真观赏。切忌边走边干其他,比如赏景、聊天、打电话、拍照、吃东西、看手机……在户外,三心二意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参与团体户外活动时,应有团队意识以及互助精神,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尽力帮一下落后的队友,保持队形的完整性。有的人认为自己是资深玩家,体能好有经验,喜欢走在队伍前面,甚至脱离队伍。这种行为,一是给自己带来麻烦,走在前面,一旦走错或失足坠崖,领队和队友不一定知道,看不见。二是给队友带来压力,让队友质疑自己的能力,引发负面情绪或者猛赶路行为,增添队友受伤危险。毕竟,团队户外活动,不是比赛,听从领队安排,团结队友,做好自己,每天按计划到达营地就可以了。
活动结束后,记得及时总结活动中的利弊,以便下次出发时查漏补缺,做到更好。在两步路每周五整理的微周刊中,常会有迷路、滑坠、被困等新闻报道,作为一名户外爱好者,应从别人的意外事件中引发思考,提前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千万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不明真相乱加评判、横加指责,要知道每位选择出发户外的人背后都有家庭、朋友,没有人愿意让自己背后的支持者难过,更没有人愿意发生意外。玩户外并非是说走就走,面对前方无限的未知
安全准备总是第一位的
这样才能有保障地进行户外活动
原山野的孩子都能安全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