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侦探世界的百年回首

LYCAEUM 蓝色木Lyceum 2021-02-05

点击上方⬆蓝字⬆进入主页点右上角“设为星标”,可第一时间接收我们的文章哟~



侦探世界的百年回首

张凌

1890年2月,阿瑟·柯南·道尔创作的以福尔摩斯为主角的长篇小说《四签名》在英国出版,随即大获成功。同年9月15日,一个女婴降生在英国德文郡托奇,当时恐怕没有人会想到,日后她将成为世界侦探小说史上再创辉煌的“侦探女王”。


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出生于一个富裕的中产家庭,从小在家中受教于母亲,从未上过正规学校,或许正是因此,其艺术天赋方能得以自由发展,堪称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作家。她的侦探小说充满了悬疑、神秘、惊悚、浪漫等等因素,令全世界无数读者心驰神往、赏叹不绝,其总销量已超过20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侦探女王”如何开启了创作生涯,又是如何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呢?且让我们回到过去,重温这一侦探世界的百年历程。


1920年10月,《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在英国出版,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名字初次进入大众视野,便以其作品的独创性引起了关注。在此书中,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洛首次登场亮相。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封面

或许有的读者会产生疑问:克里斯蒂为何要选择一个外国人来担任男主角呢?说来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克里斯蒂加入了家乡托奇的红十字会志愿救护队,在医院里曾接触到一些比利时士兵,与此同时,也有许多比利时难民涌入当地,正是他们给了克里斯蒂创作的灵感。


经过这一段医院工作,克里斯蒂从一名护士成为合格的药剂师助手,掌握了关于毒药的丰富知识,《斯泰尔斯庄园奇案》一书中巧妙的谋杀手段便是来自于此,在后来的作品中,士的宁、天仙子碱等等令人胆寒的著名毒物还将频频露面。


从外表看去,波洛与身材高瘦、表情冷峻的福尔摩斯形成了鲜明对比,个头十分矮小,仅有五英尺四英寸(合1.60米),圆圆的脑袋呈鸡蛋状,留着一副漂亮的小胡子,绿色的眼珠有时会“像猫眼一样闪亮”,衣着考究,酷爱美食,特别注重整洁,总是彬彬有礼。他以前曾做过警官,在德国入侵比利时之后,作为难民来到英国,由于说得一口流利的法语,时常被人误认为是油滑的法国佬。


波洛的名字赫尔克里(Hercule),是Hercules的法语拼法,即古希腊神话中著名的英雄赫拉克勒斯。克里斯蒂特意将一位大力神的响亮名字赋予一个小矮人,由此产生的反差萌本身就很有喜剧效果。赫拉克勒斯身为宙斯之子,曾经历尽千难万险,完成了十二桩伟业。1947年出版的波洛系列之短篇集《大侦探十二奇案》中,所有案件正是以赫拉克勒斯的十二桩伟业逐一命名。


作为系列小说的灵魂,主角侦探除了机敏睿智、业务能力超强之外,还必须拥有特殊的人格魅力。从这一点来说,波洛与福尔摩斯的性格,“都像寓言般的线条画:总是他们自己,而且总是容易辨认。”自从诞生伊始,波洛便具有鲜明的个性。这一人物虽然“既不真实,也不可信,然而却从跃然纸上的那一瞬间就难以理解地获得了生命,并且带有一种无法解释的与读者相通的文学品质。”克里斯蒂还赋予他“一种可爱的中性特征,一种接近女性化的聪颖”,那些近似怪癖的言行举止(比如对于保持对称的执念,对于运用“小小的灰色细胞”的极端自负),不但没有引起读者的反感,反而平添了许多趣味和幽默气息。


克里斯蒂曾在自传中写道:“我仍在歇洛克·福尔摩斯传统中写作——性情古怪的侦探,充当傀儡的助手,还有雷斯垂德式的苏格兰场探长贾普。”福尔摩斯身边始终有一位忠实的同伴兼助手华生医生,波洛身边也有一位搭档阿瑟·黑斯汀斯上尉。这类绿叶配角侦探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遇事时的思考和反应总要慢上一二拍,略显笨拙迟钝,越发衬托出主角的机智过人、神机妙算,从而为小说增加了许多戏剧性。黑斯汀斯名叫阿瑟,正好与前辈作家柯南·道尔同名,是巧合还是致敬?恐怕只有克里斯蒂本人才能解答。


1923年前后,克里斯蒂夫妇在英国伯克郡购置了一处房产,或许是出于对侦探处女作的纪念,他们将此房更名为斯泰尔斯。这座带有神秘色彩的宅邸,注定将与波洛结下不解之缘。


1926年,《罗杰疑案》出版,此书的叙事角度十分独特,甚至引起了柯南·道尔的注意,克里斯蒂自此一举成名。1927年,短篇小说《星期二晚间俱乐部》发表在《皇家杂志》上,故事中首次出现了来自英国乡间的女侦探简·马普尔小姐,此篇后来收入1932年出版的短篇集《十三个难题》之中。


从各方面看来,马普尔小姐都与波洛完全不同。她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小姐,手中不停地编织着毛线活,喜爱乡居生活,一向住在宁静的圣玛丽米德村里,唯一的至亲是外甥雷蒙德·威斯特(克里斯蒂的外祖母原名玛丽·安·威斯特)。她看似貌不惊人,然而在其安详平和的外表之下,却隐藏着对于人性阴暗面的深刻洞察力。这一人物的原型,来自于克里斯蒂幼年时在外祖母与姨婆家中见过的乡村老妇人,当时小阿加莎常常坐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倾听她们无休无止的闲谈。“做最坏的打算,因为最坏的事情常常是真实的,但是要有信心,要有信仰,要有同情心,那就是这类女性的风范——正直、聪颖、维多利亚式的。”马普尔小姐笃信“太阳底下没有新事”,很擅长将类似的事件加以比较,对于各种细枝末节具有极佳的记忆力,事实证明这些细节往往正是破案的关键所在。


1928年,阿加莎与阿奇博尔德·克里斯蒂离婚,但是仍以阿加莎·克里斯蒂这一名字继续写作。为了排遣一腔失意,她独自乘坐东方快车前往中东,并对考古发生了兴趣,这次旅行后来促成了一部杰作的诞生。1932年,首位独自飞越大西洋的美国探险家查尔斯·林德伯格的长子被人绑架,后来惨遭杀害,此案在当时引起了震惊,被称为“世纪犯罪”。克里斯蒂综合这一素材和个人经历,写出了由波洛为主角的《东方快车谋杀案》,1934年出版后大获成功。伊斯坦布尔的佩拉宫酒店宣称此书正是在本店创作完成的,至今还保留着克里斯蒂当年住过的房间作为纪念。


中东之行不但为克里斯蒂提供了许多写作的灵感,而且意外地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在参观伊拉克乌尔的发掘现场时,她结识了年轻的考古学家马克斯·马洛温,二人志趣相投,于1930年结婚。然而马洛温上司的夫人凯瑟琳·伍利对此事颇为不悦,有意无意地给这对新婚夫妻设置种种不便。后来,克里斯蒂将这位女士作为死者的原型,写入1936年出版的《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中,在文学世界里实施了一次特殊的报复。

阿加莎与马克斯·马洛温合影

1937年,波洛系列的另一部杰作《尼罗河谋杀案》问世。书中的情色小说家莎乐美·奥特伯恩太太曾对波洛说道:“我来这里是为了感染当地色彩,《沙漠上的白雪》——这是我新书的书名,有力——具有暗示性。”在此说明一点,克里斯蒂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了文学创作,1910年前后完成第一部作品《沙漠上的白雪》,在创作侦探小说的同时,还以玛丽·威斯特马科特的笔名写过6部爱情小说。奥特伯恩太太的女儿名叫罗莎莉,而克里斯蒂的独生女名叫罗莎琳德。克里斯蒂在此处,想必应是暗暗地和自己开了一个玩笑。


尽管克里斯蒂对于马普尔小姐的喜爱程度要超过波洛,但是波洛在广大读者中显然更受欢迎,或许出于这一原因,出场的次数也更多。在克里斯蒂长达56年的写作生涯中,波洛曾在33部小说和50多篇短故事里出现,马普尔小姐曾在12部长篇和20个短故事中出现。然而有一件趣事,便是她从未在任何一部作品中安排波洛与马普尔小姐彼此会面。根据2008年披露的录音,作者本人解释道:“赫尔克里·波洛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自我主义者,不会乐意听从一位老小姐对其工作的指点和建议。身为一名职业侦探,他在马普尔小姐的世界里一定会很不自在。”


虽然这两位侦探的性格迥异,为人行事也大不相同,但是仍然具有某种共性,即对于法律和公正的维护,对于个人生命与尊严的重视,正如波洛在1940年出版的《牙医谋杀案》结尾处所言:“我们都是人。您就忘了这一点。……这就是您跟我不一致的地方。因为在我看来,这四个人的生命正跟您的生命一样宝贵。……我不考虑国家。我考虑的是一个个有权不被人夺走生命的人。”这种对于正义和理性的坚定信念,既是支持他们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也是作者本人的内心写照。


在克里斯蒂看来,破解罪案的根本在于洞察和剖析人性,尤其是一些隐微难言的方面。比如她曾在《清洁女工之死》和《无妄之灾》中探讨过被领养的孩子的心理问题,之所以会有此思考,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克里斯蒂的母亲克拉丽莎童年丧父,由于生活艰难而被自己的姨妈收养,长大成人后,对于生母和继母始终怀着复杂的感情,其间产生的种种阴霾,也会影响到下一代亲子关系。作者借波洛与马普尔之口,表达出对于受伤害的弱者的同情和理解,在维持法律公正的前提下,始终保持着对个人的关怀和尊重,从而使得作品具有某种人性的光辉。


除了侦探小说之外,克里斯蒂还曾将多部小说自行改编为剧本。1947年,应BBC之邀,她为玛丽王太后的八十寿辰创作了广播剧《三只瞎老鼠》,1952年11月25日,由此改编的剧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在伦敦圣马丁剧院连续上演了六十余年,直到2020年3月16日才因为新冠疫情而暂停,累计已超过两万七千场,创造了世界戏剧史上的最长演出纪录。身为一名成功的小说家和剧作家,克里斯蒂曾获得许多荣誉,195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1956年获得“不列颠帝国勋章”,1958年成为侦探俱乐部会长,并连任终身,1971年获得女爵士封号。

伦敦圣马丁剧院

1974年,克里斯蒂突发心脏病,之后身体衰弱,不能再继续写作,于1975年9月出版波洛系列的最后一部作品《帷幕》。8月5日,美国《纽约时报》的头版赫然登出了一则讣告,宣布举世闻名的比利时侦探波洛先生已在英国去世,波洛也因此成为唯一一个在报纸上拥有讣告的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1976年1月12日,克里斯蒂在位于英国牛津郡沃林福特的家中与世长辞,享年86岁,马普尔系列的最后一部作品《沉睡谋杀案》于同年10月出版。这两部小说先后登上了当年英美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


其实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克里斯蒂就已为这两名侦探做好安排,提前写出了两部终章之作《帷幕》和《沉睡谋杀案》,将完成后的书稿锁入银行保险柜,并将版权分别赠给女儿罗莎琳德·希克斯和第二任丈夫马克斯·马洛温(《沉睡谋杀案》一书中男主人公吉尔斯·里德的原型,据说正是马洛温)。


从情节来看,《沉睡谋杀案》与1971年出版的另一部马普尔系列之《复仇女神》颇有相近之处,主题皆为“爱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东西”,揭示出由于偏颇反常的独占欲而导致的罪恶。全书弥漫着一股神秘而惊悚的气氛,女主人公格温达·里德被模糊的童年记忆所困扰,最后终于查明真相,当旧日阴影消散之后,与爱人开始了全新的生活,结局类似《啤酒谋杀案》,较为光明而美好,马普尔小姐也返回家乡,从此安度晚年。


相比之下,《帷幕》一书则要沉重许多。此书中的故事,仍旧发生在波洛首次登场的斯泰尔斯庄园中,凶手并非以往小说里的常态罪犯(即以谋财或猎色等原因作案),而是纯粹以杀人害命为乐的变态恶魔,具有“虐待狂的欲望和力量的欲望”,认为自己“掌握了生死予夺之权”,持续实行一种没有明显利己动机的间接杀人行为,因此能够“永远不被定罪”。波洛以生命为代价,结束了人生的最后一案。在留给黑斯汀斯的书信中,他表达出前所未有的惶惑与无力,或许这也是作者本人面对时代巨变的内心感受:

我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否合情合理。不——我不知道。我认为,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将法律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另一方面,我就是法律!多年之前,我还是一个年轻的比利时警察的时候,我曾经射杀过一个坐在屋顶上向下开枪的暴徒。紧急状态需要特殊对策。……我挽救了其他人的生命——其他无辜的生命。但我仍然不知道…… 或许我还是不知道为好。我一直很自信——太过自信了……


但现在我非常谦卑,我要像一个小孩子那样说:“我不知道……”

文学世界里的两大侦探虽已走到终点,然而在影视剧中却是另一番景象。1928年,由《罗杰疑案》改编的戏剧《不在场证明》在伦敦上演,波洛首次走上舞台,由查尔斯·劳顿扮演(1935年他与泰龙·鲍华、玛琳·黛德丽合演了电影《控方证人》,此片根据克里斯蒂的一部短篇小说改编而成,也是她唯一喜欢的个人作品电影版)。1974年,群星荟萃的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大获成功,但是克里斯蒂的女儿罗莎琳德认为主演艾伯特·芬尼“看上去脑满肠肥”。彼得·乌斯蒂诺夫以1978年版《尼罗河上的惨案》、1984年版《阳光下的罪恶》最为著名。他的表演风趣诙谐,同时不乏温和与善意,或许“最接近波洛的精神实质”,1985年又主演了《人性的记录》,并对在剧中扮演贾普探长的大卫·苏切特说“你可以出演波洛,而且会很出色。”1989年,苏切特果然在波洛电视剧中亮相,其后的25年中,一共拍摄了13季共70集系列电视剧,以勤奋和努力以及标准的鸡蛋形脑袋,塑造出一个最为观众熟知与喜爱的波洛形象。鉴于各种影视翻拍仍在不断继续,以后还将出现怎样的波洛,我们大可拭目以待。


马普尔小姐第一次走上银幕,是玛格丽特·拉瑟福德主演的1960年版《命案目睹记》,虽然克里斯蒂对此片表示失望,但是很喜欢拉瑟福德本人,并将1962年出版的《破镜谋杀案》一书题献给她。在此片中扮演女佣人的琼·希克森,曾在1946年参演过舞台剧《死亡约会》,过后收到了克里斯蒂的亲笔信,其中写道:“我希望有朝一日,你将会扮演我亲爱的马普尔小姐。”直到1984年,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了,78岁的希克森应BBC之邀,开始主演马普尔系列电视剧,在8年之内拍摄了3季12集。看过1978年版《尼罗河上的惨案》的观众,想必会对片中衣着怪异、言行夸张的小说家莎乐美·奥特伯恩太太留下深刻印象,而扮演者安吉拉·兰斯伯利在1980年版电影《破镜谋杀案》中也曾出演过马普尔小姐。


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侦探王国,迄今已走过了一百年的时光,文学、影视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不知不觉造就了另一个传奇。相信这个属于“侦探女王”的传奇,今后仍将继续书写下去。


*参考文献:

《英伦之谜——阿加莎·克里斯蒂传》,【英】劳拉·汤普森著,姚翠丽、姬登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


-此文首发于《Vista看天下》2020年第29期

有修订-


“蓝色木Lyceum”

期望与诸位作知识与美的逍遥游。


新浪微博 : @蓝色木Lyceum

投稿邮箱:lyceum2018@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