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青椒|孙文超: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到学生的收获与成长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四有”好老师队伍建设,学校党委宣传部以115周年校庆为契机,面向全校,征集115位基层教师的“师道告白”。
孙文超
水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生,2010年9月在日本国立山梨大学获流域综合管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10月进入北师大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流域水文循环过程模拟、陆面地表水遥感观测、水利大数据与信息化、水资源评价与管理。讲授《水科学信息技术》、《遥感水文学》、《生态学原理》、《专业英语》等研究生课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518gmwwyn&width=500&height=375&auto=0
1、人物事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水利部公益项目专题、环保部区域发展战略环境评价重点专题等科研项目。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提出一种基于遥感水力学信息率定水文模型的方法,为解决稀缺资料流域水文计算这一困扰国际水文学界的难题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东南亚湄公河、缅甸伊洛瓦底江、我国雅砻江流域得到成功应用。博士期间曾获日本土木工程学会2010年度水工学论文奖,是该奖项设立近二十年以来第二位非日本籍获得者。亦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北师大“京师英才”等奖励。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宋皓、赵义于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
2
亦师亦友亦兄长
深耕沃土育栋梁
2007年从师大硕士毕业,再到2011年从日本读博归来回校任教,孙文超与师大结缘已逾十多年。这些年里,孙文超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但若问起他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他会说是这几年带了几个学生,看到了他们的成长与收获。他认为,作为老师,最幸福、最有成就感的事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和变化,看到他们从初入校门时的青涩到离开师大时的信心满满。最令他开心的事是看到学生在生活、科研方面的进步。孙文超觉得身为老师不仅要在科研上做学生的引路人,还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学生的朋友和兄长。
对于他的学生,很多事情他都记忆犹新。还记得有个学生,求职受挫而心灰意冷,向他抱怨过去几年学习毫无收获,他其实心里有点生气,但是没有批评学生,而是积极了解学生面试的情况,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心理和求职策略,最后顺利找到了理想工作。对于学生的关心,孙文超做的还有很多。学生宋皓谈及孙老师在冬至将饺子送到他病床前的一幕时,总是感动不已。当然,孙文超对师大学生还有另外的“关心”。他认为,师大的学生学习、科研能力是比较强,只是有些时候不太会向外界展现自己的实力,认真踏实、严谨细致是优点,但是也需要不断超越自我的局限。
对于学生的培养,孙文超有自己的见解。对于他的学生,一入学他总是先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根据他们的知识储备“因材施教”。他认为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科研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需要有效的方法。通过定期召开组会,布置任务,一方面他要养成组内成员的团队意识,为学生们营造归属感;另一方面,是在指导某个学生的同时,其他成员也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从中获益。学生赵义对此回忆道:“老师从不给我们限定任何坐班时间,但是要求我们将学习和生活分开;开题和毕业论文等重要环节,他放手让我们大胆去做,但是会跟踪进度,还会对细节严格把关。”根据研究的进展必要时随时讨论、布置任务、意见反馈、调整思路是他作为导师,强化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参加国际水文科学会成立90周年学术论坛
在专业课教学上,孙文超有自己的“诀窍”。要让学生“懂起来很容易”,是孙文超教学时常挂在嘴边的上的一句话。在专业英语课上,他将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领悟的阅读英文专业文献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他认为相对于知识的积累,学习的方法更为重要。他说:“我不会要求学生背字典,但是我希望学生学会查字典的方法,当在科研上遇到问题时,要知道从哪儿找到研究思路,就像学会如何查字典一样,这个很重要。”另外,他也强调学习是持久的过程,坚持下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断努力与掌握科学方法是研究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成长、取得成绩的“不二法门”。
与毕业学生合影留念
3
计算模拟有“力量”
遥感水文我在行
孙文超的研究领域集中在流域水文模型和遥感水文两个方面。工作的这几年里,他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多项课题,在流域水文循环模拟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面,通过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模拟出水文循环过程的时空演变规律,为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帮助。
当他回想起自己科研路上的点点滴滴,真可谓是感慨良多。在日本国立山梨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当他遇到了瓶颈期,似乎做什么都是徒劳的。但是当努力跨越平台期后,不仅研究思路 “纷至沓来”,而且科研能力也有了重大的突破,好像有了质的变化。对于他的导师,孙文超不仅感谢他在专业上的指导,更感激他给予的宽松学习环境。在汇聚亚洲各国青年学者的国际博士班里,大家一起研究东亚季风区水资源问题,孙文超觉得自己受用终身的科研习惯就这样慢慢从“量变”到“质变”了。
博士期间到印度参加学术会议
每当朋友问他具体做什么科研工作时,他会这样说:“我的研究是根据天上下了多少雨,预测河里有多少水。水文模型通过数学公式概化了径流产生的物理过程,进而对现实世界进行模拟,这里边有很多有意思的工作。”解释自然现象是每一个科学工作者孜孜以求的事情,孙文超也不例外,通过概化自然世界,他的计算模拟为“触摸”自然界的神秘面纱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东北埋设土壤水观测仪器
遥感水文同样也是孙文超研究的重要领域。实地观测的水文数据对水文水资源研究十分重要,但是站点维护费用很高,很多地方难以长期维持。即使有观测数据,由于各方利益冲突,也很难实现观测数据共享。通过遥感的方法对河道流量进行估算,能够规避这些局限,为合理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卫星遥感,孙文超的视野拉向了更为宽广的远方。从美国密西西比河到跨越多国的湄公河,从流经我国和缅甸的伊洛瓦底江再到长江上游的雅砻江,都留下了他辛勤不倦的“身影”。眼睛到不了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正是怀着探究世界奥秘的好奇之心、勇敢之心不断推动他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博士期间的课外生活
访问澳大利亚CSIRO学术交流
4
服务国家有担当
奉献社会有力量
在谈及他通过遥感观测获得的大江大河水文数据的价值时,他坦言道:“从宏观角度讲,我们人类与自然对水资源存在一种竞争关系,动植物生存需要水,人类生活也需要水。如果人类消耗过多水资源,留给自然生态系统的就会变少。有了遥感水文数据后,在缺少实地观测的地区就能够计算生态流量,进而合理规划人类用水量的阈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普通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孙文超也有很强的“家国情怀”。遥感水文数据不仅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决策提供支撑,同样还能为争取和捍卫国家利益作出贡献。孙文超曾设想自己对河流遥感水文数据研究用于我国政府对外谈判的情形,他说:“我们国家是世界上陆地邻国最多的国家,我们有很多跨境河流,这些河流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在解决跨境河流问题的多国政府间谈判中,如果我们能采用遥感手段对其他国家提出的支持他们利益诉求数据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评估的话,我们在谈判中就会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就没有我们现在安定幸福的生活,而如果没有人去维护国家利益,就没有我们个人的未来与发展。
三峡调研
寄语:北师大建校115周年和青年学子
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北师大就是灵魂工程师的缔造者。愿我们的师大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成为中国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领跑者。
你们遇上了最好的时代,师大给你们提供了最棒的舞台。愿你们时刻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八字校训箴言牢记于心,努力自由成长,做最好的自己!
采访|王娟 郭文杰
文案|郭文杰
美工|张盼 林晗
监制|王娟
公众号:BNU思享者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