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垃圾分类在行动】垃圾分类是培育公共意识的一个切口

北京人大 2021-11-26
垃圾分类在行动




   评论:  

垃圾分类是培育公共意识的一个切口 


专门立法,意味着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法定义务,具有某种强制性。垃圾分类井井有条,来源于每一个人的遵规守矩。某种意义上,垃圾分类不只是分拣垃圾的事,也是培育公共意识、推动社会治理的一个典型切口。

 随着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北京垃圾分类迈入新阶段。节后首个工作日,市委书记蔡奇专门就生活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强调要以这两件“关键小事”撬动基层治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共建健康美丽家园。同期,为督促法规更好落地,北京市城管执法部门已启动为期3个月的生活垃圾强化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生活垃圾混堆混放、收运企业混装混运等行为。

法规施行,效果几何?从城管执法部门首次督导的情况看,落实程度有些参差不齐。一些走在前列的小区单位已经结合实际拿出具体办法,有的打造微型垃圾循环系统,贯通厨余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的各个环节;有的创新“净菜上市”模式,对辖区内商超产生的尾菜专收专运,有效化解了分类“痛点”。但另一些小区单位,还处于“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崭新的宣传横幅旁边就是破损的垃圾桶,居民随手扔垃圾袋堆成山的情况依然多见。如此种种都说明,垃圾分类要真正从立法规范、呼吁引导化为日常习惯,还有很多现实难题需要攻克。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是文明生活水平的重要体现,对此,社会已有普遍共识。从既有问题来看,多半是经验欠缺所致。比如,对于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类别,人们心里虽说大概有数,但走到垃圾桶前又难免犯嘀咕,最后不管拿准拿不准都“其他”了之。还有就是部分责任主体在认识上仍有欠缺,在管理上还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实施措施空白,分类指导员未能到岗,精细化服务跟不上,居民参与度自然上不来。

专门立法,意味着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法定义务,具有某种强制性。换言之,在这件必须为之的“关键小事”上,循序渐进不等于消极观望,各方都要向前一步、行动起来。居民和单位作为投放主体,首先要在前端动起来,打破路径依赖、备好“两桶一袋”,培养分类投放的好习惯。另外,物业作为垃圾分类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也要肩负起自己的职责。一方面,普及分类知识、发挥指导员作用,力促垃圾分类宣传入户入脑入心。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以服务促管理,针对厨余垃圾易脏手等槽点,不妨在垃圾箱房配置感应式洗手池或备好消毒湿巾。比照现实去设计方案,贴着心理去执行规定,一环扣一环,垃圾分类就能落地跑起来。

徒法不足以自行,必要的惩治同样是治理的重要一环。试看那些垃圾分类推行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无不靠强化执法落实公民义务。为了有效监管垃圾分类,新加坡政府专门成立巡视队,韩国则在小区垃圾投放处设置摄像头。本市新规在明确权责的同时,也推动建立了综合行政执法机制,要求相关部门加大督导力度。当然,面对千家万户、大小主体,执法部门尤须一把尺子量到底。特别是要理顺垃圾分类前后端,建立从投放、收集、到运输、处理的全流程监管体系,避免“前端分类后端一勺烩”,确保公共治理的公信力。当严管真罚落到每个小区、每家单位,垃圾分类就能打破“理念认同,行动滞后”的怪圈,从时尚走向日常。

 垃圾分类井井有条,来源于每一个人的遵规守矩。某种意义上,垃圾分类不只是分拣垃圾的事,也是培育公共意识、推动社会治理的一个典型切口。在立法开启一个全新时期之后,关于垃圾分类,我们一边需要将法律的精神落到实处,一边也需要开启更多的思考:能不能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协商,逐步找到符合各个社区自身特性的、行之有效的公约?能不能在部分热心居民的带动下,触动或引导更大范围的群众参与?政府能不能变主导为引导,有效调动居民参与、营造社区氛围?在实践中答好这些问题,我们在法律底线之上,就会再拥有一道道坚实的防护网。垃圾分类这项曾被视作“老大难”的考题,就会不断找到“更优解”。

垃圾分类是好事,也是难事,难就难在它也是对全民生活理念与消费习惯的重塑,对城市治理理念的重塑。北京作为大国之都,作为超大型城市,理应走在前列,盘活社会力量,实现多方联动,让首都治理体系更完善、更顺畅。


  ■ 相关链接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迎垃圾分类“大考”

厨余垃圾24小时后变有机肥 


 一车厨余垃圾经过氧化发酵等生化处理,24小时就能变废为宝,成为远销山东等地的有机肥料。日前,记者探访了位于海淀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能源发电厂的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这座设计规模为日处理量400吨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每天可产生60吨至70吨有机肥料,资源化水平达到95%。


海淀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坐落于大工村山脚下,远远看去,一大片白色建筑十分醒目。走进园区,静悄悄的,既没听到噪音,也没闻到异味。
走进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的作业车间,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数百袋堆成小山一样的有机肥料,一位工作人员正开着小型叉车进行搬运。“这些肥料学名叫做土壤调理剂,填到土里可以提升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像这样的肥料每天大概能产生60吨到70吨。”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建设方北京公司项目运营管理部副部长岳建功说。

厨余垃圾是如何变成肥料的 

只见专用的厨余垃圾收运车开到垃圾池边,驾驶员按下操作按钮,汤汤水水的厨余垃圾倾泻而下。进入垃圾池,厨余垃圾就开始了“变身”的过程。预处理系统首先对所有厨余垃圾进行一次筛分,挑出其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岳建功说,之所以要进行一次筛分作业,是因为以前大家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厨余垃圾里混进大件杂物,甚至菜刀、菜板,这些硬物会对后端的生化处理设备造成损害,所以要先挑出来,“虽然现在这样的情况已经很少了,但也要筛选一次,避免遗漏。”之后,经过预处理后的厨余垃圾进入生化处理系统,通过氧化发酵及后续的深加工系统,最终变成锯末状的土壤调理剂。而另一边,经过预处理后所产生的渗沥液进入油水分离系统,一边过滤出油脂,另一边滤出的水分经污水处理系统后成为中水。而整个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沼渣可送去隔壁的焚烧发电厂资源化处理。

岳建功告诉记者,整个大工村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无害化程度已达到100%,资源化水平达95%。其中厨余垃圾生产成的土壤调理剂不仅具有改善土壤、提升土壤肥力的作用,还可以降低重金属污染、改善农产品品质等。目前,这些土壤调理剂已开始销往全国,用于包括山东烟台苹果的土壤改良、东北黑土地建设等。

据岳建功介绍,大工村的这处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设计处理规模为400吨/日,接纳了整个海淀区绝大部分厨余垃圾。对于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岳建功表示,今年5月1日新版条例正式实施后,厨余垃圾的分出量可能会有所增加,“我们的上限是每日可处理400吨,目前来看接纳的问题不大,接下来我们也会对处理设备进行一些小的改造,可以适当增加日处理量。”岳建功说。
 据北京市城管委设施处副处长蔡华帅介绍,截至2020年3月底,北京全市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44座,总设计处理能力达到32711吨/日。其中焚烧设施11座,能力达到16650吨/日;生化设施23座,能力达到8130吨/日;填埋设施10座,能力达到7931吨/日。蔡华帅表示,2019年北京全市垃圾生产量为2.77万吨每天,而目前北京全市的垃圾处理能力接近3.3万吨,因此,从目前产生量和处理能力来看,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已做好迎接北京升级版垃圾分类“大考”准备。


来源: 《北京日报》责编:张雪松


【要闻】习近平:疫情防控措施不能松一松、歇一歇
【要闻】蔡奇“四不两直”走进胡同社区  检查这两个“关键小事”
【要闻】李伟调研检查生活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工作
【要讯】北京: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活力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首都治理现代化】京城“文明范儿”是这样炼成的
【垃圾分类在行动】对个人违规投放“教育在先、惩戒在后”
【垃圾分类在行动】怀柔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宣传人大制度,讲好人大故事
架起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