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新冠肺炎】降级不是降防 坚持才有胜利
防控新冠肺炎
7月20日零时起,北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整为三级,这是根据当前形势科学研判的结果,也是全城动员、全民抗疫取得的标志性战果。
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全市就进入战时状态,从果断启动一级响应机制,到此后响应级别逐步调降至二级、三级,到6月11日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拉响警报,响应级别调升至二级,到如今再次调整,每次重要节点的重要调级,都基于对防控形势和防控效果的动态研判,都记载了北京抗疫最为关键的奋战历程,印证了北京的责任与担当。“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跑在疫情前头,牢牢掌握防控主动权,这段艰苦卓绝的抗疫历程,深深印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留下同舟共济、科学抗疫的集体记忆。
截至目前,北京已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高风险街乡、高风险患者全部清零,平稳通过中高考等大规模有组织活动的“压力测试”,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实质性进展,具备下调响应级别的充足条件。但形势越好,我们越要保持清醒,越要持之以恒抓好常态化防控。必须看到,三级响应并不等于万事大吉,仍是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级别。目前,境外疫情大流行还在加速,国内零星疫情还有发生,北京防漏洞、防反弹的压力并未减轻,疫情风险随时随地可能存在。安全为本,一失万无。抗疫大考还未到交卷时,不容丝毫麻痹大意、松劲懈怠。
始终绷紧防控这根弦,是经验教训的启示,也是现实发展的必需。疫情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加快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最关键的时间窗口。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任务繁重、意义重大。确保完成全年目标,我们必须在后半程全力跑出“加速度”。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在严格做好防疫的大前提下,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恢复市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特别是要抓紧推进重点工程、重要节点建设。把科技创新摆在首位,扎实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各项帮扶举措,聚焦企业痛点、发展源点,尽可能为各行各业创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发展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和政策,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补回来。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样需要全民动员。全市上下要坚持好的“战疫习惯”,认真落实“四方责任”,做到“三防”“四早”“九严格”。三级响应下防控具体举措变化了,绝不意味着防控标准降低、防控力度减弱。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与监督。社区作为居民健康和城市安全的“守门人”,要严格做好联防联控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广大市民要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坚持自我防护、文明健康生活,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将防控措施内化为个人自觉,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兼程是状态。保持强烈责任意识,继续发扬战斗精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决完成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既定目标,胜利就在前方。
新闻链接
自今日零时起,本市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至三级。7月19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表示,响应级别调整后,本市还将严格坚持10项措施:
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坚持单位和个人健康监测报告制度。
严格农贸市场、餐馆食堂、工地、工厂等重点场所防控,建立农贸市场等环境健康监测和从业人员症状报告制度,通风不畅、阴暗潮湿的地下空间不再作为经营交易场地。
严格口岸食品货物检验检疫,全面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
严格境外进京人员全部集中观察和核酸检测,坚持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航班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落实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进京管控措施。
严格落实“应检尽检”动态清零、“愿检尽检”做好服务。
严格社区常态化防控,精准落实防控措施。
严格发热门诊“1+3”(核酸+抗体、CT、血常规)排查、医疗卫生系统常态化防控和医院感染控制。
严格公共交通体温检测和公共场所测温验码等措施。
严格个人卫生管理,遵守《北京日常防疫指引》《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倡导健康生活,将爱国卫生运动长期融入个人、家庭、社区、单位、行业、部门、属地的常态化防控工作中。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随身携带口罩,从事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高风险暴露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小于1米近距离接触、处于人员密集、封闭拥挤场所必须佩戴口罩。提倡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
来源:《北京日报》
责编:薛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