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保障首都生态安全!《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提请一审
导 读
➤ 今天上午,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二十四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草案)的说明和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办公室关于立法工作情况的报告。条例草案共6章50条,分为总则、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保障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
➤ 这项立法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首都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2019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办牵头启动立法调研。2020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议通过立项论证,先后由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办、市发展改革委开展起草工作。9月15日,第85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条例草案,并提请此次常委会会议审议。
这项立法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和北京市《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支持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措施,努力为生态涵养区保护和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北京生态涵养区美景叠翠
关于生态保护。针对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现实需求,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等基本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管理作出规定,优先将生态涵养区具有重要功能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按照国家规定将自然保护地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对在自然保护地范围内开展人为活动作出限制;针对各区反映较为集中、问题比较突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领域,强化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资源和水源地保护、水环境治理、生态环境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发活动管控、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要求;建立健全专项补偿、综合补偿、市场化多元化补偿等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涵养区支持力度。
关于绿色发展。以生态涵养区全域全面绿色发展为目标,从统筹制定生态涵养区适宜产业发展政策、推动重大活动和重大项目落地、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建立产业园区绿色发展评估制度、推进文化旅游和生态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等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同时,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生态涵养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风貌设计引导和管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保障水平。
这项立法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不让保护生态环境的人吃亏”的指示精神,针对生态涵养区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从土地、资金、人才、考评机制等方面完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的规划和用途管控,严禁借农用地流转开展非农建设,确保农地农用;二是根据生态涵养区公益事业、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用地需求,合理确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三是以建设用地的点状供给保障为支撑,明确有关部门根据生态涵养区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建设用地点状供地政策,破解区域产业发展用地难题;四是完善政府资金、结对协作、社会资本参与三方面的保障制度,实施差异化支持政策,加大对生态涵养区的投入倾斜力度;五是优化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和引导教育、医疗等专业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向生态涵养区流动;六是建立健全生态涵养区绩效考评机制,突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导向,强化结果运用;七是加强审计监督和人大监督,实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全覆盖,将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情况纳入政府向人大报告事项。
此外,对其他法律法规规定有法律责任的,条例草案作了衔接性规定;对违反生态保护红线有关规定、破坏生态等行为设定了法律责任。
【要闻】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
【关注】北京自贸区总体方案公布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北京自贸试验区
务实高效扶贫 真情服务群众——记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赴内蒙古挂职干部杨文胜
【推进首都治理现代化】破解失管老旧小区难题的禄长街样本
【脱贫路上的最美代表风采】吴彦㛃:海归种柑橘,甜了村民心
学习金句 | 我们将始终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