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代会聚焦】 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监督工作综述——寓支持于监督之中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行稳致远
在北京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展示区,代表们利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查询2021年政府预算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表、历年预算和执行情况以及“十四五”规划纲要和解读等重要信息。
聚焦两个“关键小事”,发动万名人大代表参与执法检查;
围绕复工复产和经济提质增效,专题询问营商环境改善;
紧盯“一老一小”,压茬推进重点议案督办; 保持依法治污劲头不松,京津冀三地人大携手“保蓝天”; 看紧政府“钱袋子”,预算审查监督迈上新台阶; ……寓支持于监督之中,通过立法与监督的衔接,努力做到既确保宪法法律有效实施,又帮助政府部门改进工作,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坚定、扎实。
人民关切所系,改革发展所需,就是人大监督所至。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首都发展绘就出新蓝图,也对人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发挥法定监督形式功效,通过依法监督、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行稳致远,是创造性地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必答题”。
万名代表“查三边”
以法规有效实施汇聚基层治理各方力量
“请各位代表检查本人所居住小区(村)的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情况,以暗访为主,并于20号前扫码反馈检查单。”去年7月17日下午,市人大代表、东城区环卫服务中心一所北京站分队分队长梁丽琪所在的市人大代表微信群里收到了一条通知信息,市人大常委会将于7月中旬至10月下旬,联动区、乡镇人大,组织三级人大代表对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物业管理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身边、周边、路边”(即“三边”)检查。
一声哨响,16区人大齐响应,万名人大代表再动员,继深度参与条例修订之后,三级人大代表再次助推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两个“关键小事”,形成了代表参与立法、代表带头守法、代表监督法规实施的有效衔接。 首轮检查聚焦“身边”,从代表们居住的小区查起。扫描二维码,输入手机号,梁丽琪打开检查反馈单,一共有八个问题,包括社区是否有分类督导员、混投行为是否有人劝阻、是否有专业物业服务和管理、是否成立了业委会或物管会等。对小区情况“地毯式”检查后,梁丽琪在检查单上反馈了“混投”和“混装混运”等问题。 接到通知的其他代表同步行动。据统计,首轮“身边”检查中,全市共有12500名代表反馈了检查情况,参与率达到93%。 汇总检查信息、交办问题清单、督办问题整改、抽查整改进度……环环相扣、压茬推进。 12500份检查单,清晰地指出问题所在。“投放点前是否有分类督导员”“是否能严格分类收运”等突出问题被保留到第二轮检查问卷中进行再度推进,“桶站周边是否干净整洁”“是否有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则成为新增检查项。 就这样,每轮检查后,重新完善检查清单,确保需要着重整改的问题在下一轮有反馈、新出现的重点问题在下一轮有推动,也确保每一轮都看到效果、每一轮都有所进步。 “检查不是为了‘挑刺’。”梁丽琪说,“垃圾分类需要每个人养成好习惯,必须常抓不懈。作为人大代表,如实反馈检查结果,督促问题整改,是希望为政府工作提供支持,推动条例真正落实落地。” 只有问题清单,不搞问责清单,只有检查督办,不搞排名对比。人大、政府同向而行、靶向发力,是“寓支持于监督”的生动实践。 三轮检查结束,桶站规范设置比例从94%提升至98%,分类督导员值守比例从85%提升至94%,分类收运比例从91%提升至97%,业委会、物管会组建比例从65%提升至72%,整改效果立竿见影。 普遍问题要“把脉问诊”,突出问题更需要“逐个击破”。 每一轮检查清单上,亮起红灯的“问题”社区清晰明了,各区只需按图索骥,就可准确落子,在短时间内推动整改。以垃圾分类为例,三轮检查后,检查单上各项问题反馈皆为“否”的小区从162个降至11个、皆为“否”的村从111个降至4个,并已在抽查复核后全部实现整改清零。 “万民代表查身边”是扩大代表有效参与在人大监督工作领域的一次探索,也是疫情防控特殊形势“倒逼”执法检查工作创新的一次尝试,更是对全市各级人大工作联动水平和整体实效的一次检验。 从“委托检查”到“携手一起查”,各区人大在同一时间段内,运用同一技术平台,就同一检查内容同步开展工作。各街工委、乡镇人大主动上前,从点滴做起,通过微信、电话、培训班、联组会等形式,一对一讲解、面对面指导代表填报检查单。 协作联动、同频共振下,实现力量的最大整合。 三个多月的时间,检查范围从“身边”到“周边”再到“路边”一步步扩展,检查方式由“四不两直”式暗访到调研、检查、暗访多方式结合。 13000余名人大代表,足迹遍布全市16区152个街道181个乡镇5600余个小区和11300余个公共场所。他们不只是法规实施的监督者,更是法规条文的宣传者、法规执行的带头者。 有的代表是物业经理,走访了20多个小区,“看看别人垃圾怎么分、物业怎么搞”成了工作之余的常事;有的代表是社区干部,带着工作人员将三桶满满的垃圾逐一进行二次分拣,居民深受触动,“带头干”变成了“主动干”;有的代表住在乡村,“小猪爱吃是厨余、小猪不吃是其他、吃死小猪的有害、卖钱养猪可回收”这样朗朗上口的段子让分类知识家喻户晓…… 万名人大代表是植根群众、天然联系群众的一支强大力量。只有紧紧依靠代表、充分发动代表、积极引导代表,才能使执法检查铺得开、抓得准、查得透,才是“人民当家作主”更加具体、更加生动的体现。四问“该不该”
看紧政府的“钱袋子”,是宪法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职能。
落实中央和市委的要求,推动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和政策拓展,通俗地说,就是从管“花了多少钱”向“钱花的效果如何”转变。 将绩效管理监督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监督全过程,市人大常委会创造性地提出预算审查监督“四问”: “钱该不该花”——预算安排要与老百姓和社会的需求一致; “该不该政府花”——支出要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 “该不该花这么多”——要以成本控制理念看紧每一笔钱; “该不该当前花”——根据轻重缓急、有保有压,最大限度提高效益。 “‘四问’是把尺子,用来‘量好’初审把关、执行监督、整改跟踪的预算审查监督全过程。”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陈京朴说,“问就要问得有底气、有效果,必须不断探索创新,用行之有效的制度实践支撑改革成果。” 每年人代会前的“预算初审”是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重头戏。与往日不同的是,今年为期三天的“预算初审日”前,还有一段长达三个月的“预算初审季”。 提供专业审查模板、聘请第三方指导、专业人员“手把手”培训服务……在财经办、预算工委的统筹下,从去年10月开始,市人大各专委会、各专业代表小组组织代表们提前对66个对口政府部门预算开展“预初审”,提前介入、提前调研、提前研究,最大限度凝聚合力: ——就兜牢民生底线,建议要持续增加学位供给总量,更要着力解决学位区域性短缺问题,同时高标准推进失能失智失独和高龄等重点老年群体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 ——就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建议对受疫情影响冲击较大的行业施行稳定帮扶政策,以“两区”建设为契机提升首都发展质量,以优质服务稳住存量税源; ——就加强城市治理,建议系统完善便民网点的配置,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 21项具体建议和28项项目调整建议汇总至市政府相关部门,与市人大财经委的初审意见共同成为编制计划预算草案的重要参考。 人大开展预决算审查监督不是与政府唱“对台戏”,而是要通过严格的依法监督形成合力,使政府的预算安排和政策实施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更好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同步助力的,还有一片“智慧云”。 早在两年前,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首次在市“两会”上亮相,只要点击鼠标,代表们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准确迅速地查阅市级部门每笔支出的时间、用途、资金性质等信息,不规范的支出也能通过智能分析逐一暴露。这也就意味着,政府花出去的钱,有双“电子眼”在“云端”实时监督。 今年市“两会”上,“智慧云”升级至2.0版,电脑PC客户端和手机APP可同步查询。 升级后的系统收集了2017-2021年13类约58万条数据资源,生成相应的量化指标和图表,同步导入北京市重要文献,以及财政、发改、国资、城市规划等领域各类政策3000余份,还将中长期规划、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预决算报告、常委会工作报告、统计公报等纳入其中,既可全方位“体检诊断”,也可以“靶向诊断”,针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问题,实现多维度、精细化检索、比对和分析。 虽然报告纸质内容“瘦身”了,但“云端”的信息量更大。更海量的数据以个性化方式呈现,让“预算审查”更智能、便捷。 全国人大常委会充分肯定,要求继续强化大数据分析技术,探索更多可推广复制的经验。 推动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是适应进入新时代面临的新形势、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新任务,是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预算审查监督的牙齿“越来越硬”,倒逼地方政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府工作效率,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体现。时代出题,人大履职
剑指大气污染防治
“企业现有多少重型货车?” “车辆如何监管?” 去年9月3日一早,天津市敏华家具有限公司迎来了一支调研检查队。队伍稍显“庞大”,由来自京津冀三地的30多位人大代表组成。这是继三地首部协同立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出台后,三省市人大再度携手,对条例实施情况开展协同执法检查,真正实现了法规审议、实施、检查三同步。 注重全链条监管,执法检查将重点瞄准源头管控、车油路综合治理、执法信息共享、执法标准统一,重点用车单位——敏华家具成了第一站。 “我们目前有自营车辆70辆,其中国五42辆,国四28辆。” “每天出车前,司机都要对车辆进行检查,确保各装置运转正常,车辆均按节能环保要求添加车用尿素,减少柴油机废气中的污染物。” 调研检查组问得具体,企业答得仔细。从重点用车企业到路检现场,从施工工地到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检查点位横跨三省市,涵盖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的方方面面。 法规实施效果正在逐渐显现。条例实施两个月后,全市道路执法检查车辆84.6万辆次,较2019年同比增加10.6%;查处排放超标7万余辆次,同比减少近三成。 然而,调研检查发现,京津冀三地虽已通过生态环境部平台实现了机动车超标排放信息共享,但时效性有待提高,“黑名单”不能实时发送,超标信息需到生态环境部网站搜索,给拦截超标大货车带来不便。同时,三地尚未实现非道路移动机械联网,排放检验操作规范、执法队伍力量配备等方面仍需要相互适应和协同。 “协同已经起步,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完善。”市人大城建环保办主任郝志兰说,我们建议,由北京牵头建立京津冀机动车排放执法信息系统,将车辆超标排放和异地处罚信息纵向上提交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横向上三地无缝对接。同时,三地排放检测信息要实现互认机制,在一定期限内不再重复检测,以便跨地区车辆快速通行。“如果需要,三地人大还可以就条例进一步修订进行深入探讨。” 2014年,京津冀三地建立协同立法联席会议制度,六年来已就五十多部法规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协同立法工作,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三个重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在三地的共同努力下,协同立法已实现了由最初的松散型协同向紧密型协同转变,由机制建设协同向具体项目协同转变,由单一的立法项目协同向全方位协同转变,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大法治动力。 “法治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靠的是真抓严管。”市人大代表韩克非说,“从立法同步、实施同步拓展到检查同步,三地人大在推动执法标准统一、打通法规落地‘最后一公里’上再推一把,写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史上精彩的一笔。”
来源:《北京日报》
【要闻】栗战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人代会聚焦】蔡奇参加东城团审议,要求锚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不放松
【人代会聚焦】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发有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李伟参加朝阳团审议
【人代会聚焦】各代表团分团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大局 关注民生
【人代会聚焦】学前教育、长期护理、预付卡消费……代表热议民生工作
【人代会聚焦】 代表热议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