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七版总规见证首都北京蝶变(“迎接党的二十大 奋进路上看变化”)
2018年,市民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内参观北京城市规划模型
首都建设
工业化城市从图纸变现实
北京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就由当时的都市计划委员会着手进行了。据本报1957年5月8日1版《未来的北京什么样?》报道,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初步方案是在中央各有关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在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组的帮助下,于1953年编制完成的。这个名为《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要点》的文件,是北京第一个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在城市规划草图上,北京的西部、东部、东北部、东南部,都规划了大片的工业区。乘着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东风,北京从一个百业凋敝、百废待兴的旧北平起家,向着工业化发展道路迈进。
过去除了庄稼以外,到处是苇塘、坟堆的东郊,建起了成排的新厂房,林立的烟囱冒着烟;临解放时已停产的石景山钢铁厂,高炉在不知疲倦地呼啸着,日夜为祖国生产着生铁;过去被迫停产的门头沟矿已经恢复,连大台、斋堂、万佛堂等荒山野谷,也竖起了一座座钻探机架……那时的北京还出现了现代化的新工业,如北京电子管厂、北京有线电厂、华北无线电器材厂等,不仅是北京前所未有,在全国来说也是新兴的工业。(1958年1月1日《北京日报》1版,《首都工业大步迈进》)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北京初步形成了四大工业区:东郊的棉纺织工业区、东北郊的无线电工业区、东南郊的机械、化工工业区和西郊的重型工业区。
为了能够给日新月异的首都生产建设提供前瞻性的指导意见,总体规划方案又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作了多次修订,1958年经市委讨论上报中央,同时以草案形式印发各单位研究执行。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总体规划还进行过一次修编,北京的城市建设基本上都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的,从历史形成的城市基础出发进行改建扩建、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发展卫星城镇和市区组成“子母城”等主要规划原则,都对首都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十大建筑”、地铁1号线、首钢、密云水库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建成,提升了首都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水平。(1982年1月21日《北京日报》1版,《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开展工作》)到1979年,北京重工业总产值已位居全国第二,北京也因此成为重工业占主导地位的城市。
首都经济
制造业转移知识经济崛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北京,城市建设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相比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对现代化城市建设缺乏经验,也存在着长、散、乱、费等严重问题,亟需一个长远的总体规划来指导建设发展。
1982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原则通过《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1983年,党中央、国务院原则批准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并作了非常重要的批复。批复指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服从和充分体现这一城市性质的要求。北京不要再发展重工业,而应着重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型的工业。为了加强对首都规划建设的领导,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1983年8月3日《北京日报》1版,《党中央、国务院作重要批复》)同年11月12日,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正式成立,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实现有了可靠保证。
新总规要求,首都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要保证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工作和开展国际交往的需要,为首都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方便条件。北京要建成全国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最发达,道德风尚最好的城市。工业建设的规模,要严加控制。工业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落实旧城逐步改建、近郊调整配套、远郊积极发展的建设方针,形成首都北京建设和发展的新格局。(1983年8月3日《北京日报》2版,《首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1992年,伴随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第五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完成,并于1994年获国务院批复。新总规明确提出了建设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目标,实行市区不再扩大规模,逐步从外延扩展向内涵发展转移;城市建设重点从市区转移到郊区,强化在市区外围建设卫星城的“两个战略转移”。(1994年2月21日《北京日报》1版,《落实跨世纪蓝图 建设更美好首都》)
在总规的指导下,北京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亚运会工程、大批市政基础设施和旅游宾馆的兴建,为北京迈进现代化城市创造了条件。围绕首都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北京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了“首都经济”概念,指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首都经济摆在首要地位。首都经济要以知识经济为方向,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第三产业为主导。(1998年4月20日《北京日报》3版,《论首都经济》)
此后,北京开启了经济结构和城市发展的积极转型。由于提前落实规划,2004年北京总规提前进行第五次修编。新总规明确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提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以更加独立、功能更加完善的新城取代卫星城;突出首都特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
2008年,新总规确定的“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格局,在卫星遥感影像图中已初现端倪:长安街正在“长个儿”,向东西延展至通州和石景山;中轴线北端没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端复建了永定门;东部发展带CBD大厦林立;轨道交通亦庄线建设正酣;西部发展带首钢大部分高炉已经熄火……中关村、金融街、CBD、亚奥地区正成为北京的一个个功能“中心”。
曾居城市首位的制造业,已逐步从城市的中心区域向外围区域转移,取而代之的是与北京历史、文化和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在中心城区,服务业的比重已超过80%。(2009年8月14日《北京日报》1版,《地图上的城市变迁》)
首都发展
本质上是首都功能的发展
北京要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必由之路。早在1982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就提出了“首都圈”概念,但是京津冀的合作到了实际操作层面却阻力重重。2004年1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然而各方分歧依旧,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始终徘徊不前。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发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动员令。三地“捏不到一块”的老问题,这一次被注入了“国家动力”。在总书记发出的总动员令下,协同发展快速推进。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顶层设计给了三省市清晰的定位,其中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协同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获党中央、国务院批复。新版总体规划不囿于北京市的范围,从国家发展需要的高度,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来规划首都未来。规划进一步确立了“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重申了北京“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工作服务,为国家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的基本职责,明确了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城市性质和未来发展方向。规划深刻把握了“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的关系,理念、重点、方法都有新突破,对全国其他大城市也有示范作用。(2017年9月28日《北京日报》1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
按照新总规要求,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减量发展”的城市。以新版总规为“施工图”,北京瘦身健体,查补短板,在“都”与“城”、“舍”与“得”的思考与权衡中迈向现代化新征程。(2022年6月27日《北京日报》9版,《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西直门外,曾经人潮涌动的“动批”淡出记忆,这片区域正转型国家级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与金融街和中关村融合联动发展;长安街西端,首钢园滑雪大跳台成为新晋打卡地,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苏翊鸣在此“一飞冲天”的辉煌津津乐道;潮流地标三里屯,接连亮相的“北京首店”“全球旗舰店”,吸引年轻人争相打卡;一年一个节点,高质量规划建设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框架全面拉开;累计疏解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近2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市场和物流中心644个,新兴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全年营业收入居各省区市首位;20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得到综合整治,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提高到98%……在傲人的减量成绩单背后,是首都城市发展方式深刻转型、高质量发展“加法”的累累硕果。(2022年6月1日《北京日报》1版,《规划引领首都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首都发展,本质上是首都功能的发展。全部要义就是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如今,北京新总规实施第一阶段102项重点任务阶段性目标已全面完成。未来的首都北京,将继续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重大时代课题,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北京篇章而不懈奋斗!
来源:北京日报
责编:薛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