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眸】强化履职担当 推进法治中国首善之区行稳致远——代表审议“两院”工作报告

北京人大 2023-12-23
回眸

“‘两院’坚持首善标准,打造了一流队伍,创造了一流成绩,在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们审议了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为营造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建真言、献良策。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代表们充分认可“两院”工作,一致认为“两院”工作突出政治引领,聚焦首都工作大局,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为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维护首都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加强司法保障

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过去五年,市高级人民法院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首都发展大局,审结知识产权案件35万余件、商事纠纷案件72万余件、民事案件38万余件、行政案件11万余件,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司法服务。市人民检察院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统领,牢牢把握检察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检察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履职尽责,为服务和保障新时代首都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首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两院”工作如何聚焦重点,靶向发力?
以首善标准加强法治建设。代表们认为,“两院”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和检察监督职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市高级人民法院要围绕首都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进一步精准确定司法工作重点,尤其要高度重视城市更新中的司法问题,加大司法支持力度。市人民检察院要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效能,进一步推进首都检察工作现代化。
高标准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北京营商环境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立足新发展阶段,代表们认为应进一步以法治手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议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继续提升审判专业水平,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有代表建议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司法保护力度,让民营企业家真正敢闯敢干,也有代表建议成立区级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给予企业违法后改正的机会。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知识产权审判事关经济社会文化繁荣发展,围绕首都知识产权高水平保护需求,代表们认为当前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科研院所形成的创新成果都以知识产权的方式呈现,未来仍需及时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激励自主创新。为营造更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代表们建议加强相关普法宣传,尤其是对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法治宣传。针对农业科技开放强的特点,也有代表建议加强农业种质知识产权保护。此外,在涉及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部分代表建议注重公益利用和技术侵权的鉴别。

维护司法公正

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实处利民才是情,司法为民是己任。五年来,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攻坚克难的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市高级人民法院全面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全面强化审判监督,全面建立便民利民诉讼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的诉讼服务。市人民检察院站稳为民检察立场,打造了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严惩电信网络诈骗、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等犯罪行为,并集中开展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活动。邦以民为本,新时代首都发展如何更好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
守护首都“碧水蓝天净土”,提升群众环境幸福感。代表们认为,市人民检察院加强公益诉讼,为生态涵养区持续深化生态保护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如何持续用法治护航首都绿水青山?代表们认为要积极发挥司法作用,为保水保生态提供坚实司法保障,建议“两院”加强与基层院的联系,提升整体司法工作实效,并探索成立生态(环资)法院,推动环资案件集中审理。
扎牢惩治犯罪的法治牢笼,提升群众安全感。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网络信息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幸福生活,代表们普遍认为,要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提升群众安全感。建议“两院”主动应对社会治安形势变化,针对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网络金融诈骗等诈骗行为,依法加大打击力度,让法律长出“铁齿铜牙”;针对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多发高发的问题,特别是久拖不决的案件,从重从快办理,发挥法律震慑作用,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聚焦打击高科技技术违法犯罪,代表们也建议相关部门围绕人工智能、数据信息安全保护、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做更多研究和探索,及时出台具体措施,并加大普法宣传和典型案例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着眼为民惠民,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围绕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代表们建议要从源头上把握,运用典型案例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加强公民道德素质教育,预防和减少案件发生。针对信访化解难题,代表们建议加强判后释疑工作,实现与审判管理、质量评估、绩效考评等工作的有效衔接,进而从源头上减少涉诉信访。同时,也有代表建议“两院”立足各自职能发挥优势,探索建立“多元调解+引导仲裁+速裁”工作机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守护“少年的你”。未成年人保护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千家万户幸福安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民生工作。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代表们建议,要继续坚持“零容忍”,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要针对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加强“以案释法”,做好普法宣传,也要加大对未成年人的救助力度,并对涉案未成年人加强教育引导,力促涉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更好地融入社会。

督促改革创新

加强司法队伍履职能力建设

过去五年,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司法和检察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加强队伍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两院”如何全面推进司法审判能力和检察监督能力现代化发展,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司法保障?
数字赋能,推进智慧司法。代表们认为,“两院”工作应结合首都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利用高科技信息手段,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以科技赋能提升司法能力、司法效率和司法工作效果。同时,部分代表建议加强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破解各类新型犯罪案件中的技术难题,并开发更多便民小程序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人才支撑,加强司法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司法干部队伍要充分发挥首都的人才资源优势。从人才储备角度,代表们建议建立高校和司法机关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吸收更多有志向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司法机关,同时也要加大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司法人才选、用、留机制,最大限度留住人才。部分代表认为,金融法院、知识产权法院要建成专业化、国际化一流法院也需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建议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学习交流。也有代表建议建设基层特色法院、法庭要以案定员,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并结合区域功能开展专项审判,提升审判质量。
立足长远,推进司法为民兼具力度与温度。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司法办案、检察监督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执法、司法的温暖。代表们建议,要建立健全具有首都特色的司法服务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强司法治理与社会治理的有效衔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二是探索创新“小额案件”快速处理、民刑交叉案件衔接等机制,更好地构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群众合法权益的法治保障体系。此外,也有代表建议要加强区域法院和专业法院的专业协同,高度关注疫情后社会安全稳定。
互促共进,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围绕形成推动全市法治建设的工作合力,代表们建议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一方面要构建法官、检察官、律师间依法合规、互相尊重、互相监督的良性关系,共促纠纷解决;另一方面要健全律师依法执业保障机制,完善刑事辩护全覆盖制度,并解决辩护律师和委托辩护人会见难问题以及律师见法官难问题。
创新形式,强化普法宣传效果。围绕持续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代表们建议要不断创新丰富普法形式,坚持“谁执法谁普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比如将案例用聊天讲故事或情景剧的方式制成短片,放在普法网站上宣传,增加群众在线学法的兴趣,也提高司法公信力。此外,部分代表建议进一步做好社区普法宣传,并在农村地区加强乡村振兴促进法、土地管理法等涉农法律法规的宣传。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代表们一致表示,过去五年“两院”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高度重视代表意见建议,走出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坚定步伐,新时代使命在肩,新征程催人奋进,要更加深入了解“两院”工作,更加充分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机活力,推进法治护航首都高质量发展,让首都精治共治法治的同心圆画得更好!

来源:《北京人大》杂志

作者:张樾

责编:张樾



【要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要闻】尹力指导东城区委常委班子年度民主生活会,要求推动新时代首都功能核心区高质量发展

【要闻】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年度民主生活会 李秀领主持

【评论】“两个确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保证——新征程上满怀信心开新局展新貌系列述评之一

【聚焦】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回眸】履职为民担使命 踔厉奋发谱新篇——代表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回眸】奋楫扬帆新时代 凝心聚力启新程——代表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