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就是真相!华为为何不造车?

Alvin 智驾未来 2020-01-17

任正非曾明确表态:“华为永远不会造汽车。

即使这样,依旧有人大为怀疑,认为华为早已拥有造车技术,造车一事只是时间问题。

此外,近日一份疑似华为轮值CEO的讲话,让华为造车舆论再次升起,原话如下:

“过去外界传言华为要造车,华为也从没明确地对外表态不造车。因那时候我们对是否造车还没形成清晰共识。我们研究了4年,把未来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的整体架构和关键技术基本摸清楚了,未来自动驾驶能力的电动汽车,除了底盘,4个轮子,外壳和座椅外剩下的都是我们拥有的技术。”

内容真假有待考究,但华为近年汽车的布局,也值得深思。那么,华为在汽车领域的主要布局究竟是什么呢?

以5G为支点,撬动汽车市场


作为网络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在5G方面的布局,早已迈入全球先列。对于智能网联汽车而言,5G是一项技术突破,也是未来汽车信息流通的“管道”。

事实上,华为的汽车梦早已开始。2013年,华为宣布正式进军车联网。

2014年,华为与东风汽车合作开发车联网,后来与广汽、上汽等国内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6年,华为联合奥迪、宝马、戴姆勒及爱立信、英特尔、诺基亚、高通等公司成立了5G汽车通信技术联盟。

2017年,华为与法国标致雪铁龙在车联网领域达成长期合作,计划将于华为OceanConnect物联网平台来构建CVMP(Connected Vehicle Modular Platform)平台。

2018年,华为与沃达丰、捷豹合作研发C-V2X(车联网应用实现的技术手段),迈出全新移动互联世界的第一步。

2019年1月24日,华为在北京发布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该芯片致力打造极简5G。同时,华为正式面向全球发布了5G多模终端芯片——Balong 5000(巴龙5000)和基于该芯片的首款5G商用终端——华为5G CPE Pro。

华为与车企的合作,主要是为了推广5G技术。当5G技术得到大范围应用的时候,汽车本身将成为智能化的一个终端。借助5G的优势,汽车可以凭借V2X技术达到信息的交互传输与联通,实现类似交通路线优化等更宏观层面的规划。

此外,每一辆车、道路上的每一个摄像头都会成为这套自动驾驶系统的眼睛,大量的实时数据能让计算机还原最真实的路况,除了能够规划最优路线外,还能够大幅度提高驾驶的安全性。举个例子,如果一个行人拥有横穿马路的趋势,那么自动驾驶汽车雷达和摄像头检测到这种现象后,会立即上传至中心的超级电脑后,超级电脑会综合其他信息,发出减速或者停车的指令。这对自动驾驶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技术进步。

从更大的层面来看,未来在5G技术的帮助下,一个城市或者一个交通系统的调配完全可能由一台超级电脑来完成,每辆车的行进路线均可以通过这台超级电脑进行宏观调控,每辆车都会拥有一个最优的路线规划,进而规避拥堵的状况,这就是智慧出行的场景。

为何不造车?


正如当初华为手机一样,在逻辑上。华为凭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进入手机行业与其在通信行业的强势相互配合。而在物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市场的存量市场已经趋于稳定,汽车则被认为是下一代移动终端。此时打造属于自己的汽车品牌,将有助于占住互联网汽车这一市场。

在外界看来,华为这些年的折腾,使得其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智联网汽车的命脉,造车也就是顺势而为的事。但华为却不这么认为,依旧按照早先的策略,研发通信、电池、核心电机等汽车领域相关技术。与车企签合作,共同展开如LTE-V、5G等技术研究,争取成为未来汽车产业链中的一部分。

拥有技术、人才、资金,那么华为为何不造车呢?

其实,华为没有必要,也不需要造车。诚然,未来的汽车产业将拥有很多机会,从AI芯片到车载系统,从新能源电池到5G车联网,从图像、语音智能识别技术到高精度3D地图,这些细分领域华为都有实力参与,而事实上,华为也为此布局很久。成为其中一个或者多个领域的领军者,便已经极为不易。

如果华为造车,那么就得从头开始,与传统汽车零部件厂商打交道,和汽车制造商学习经验,浪费巨大的财力、物力及人力,关键是时间,这样似乎有点本末倒置的味道。

所以,华为调整思路,不造车,只研发未来汽车所需要的关键技术,这样既能掌握主动权,又能单纯赚取技术费,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时代,亲力亲为远比不上赋能别人,合作共赢来的愉快。华为是聪明的,所以,它不造车,只研发核心技术。业界应用这种商业模式最顺畅的便是——高通,凭借高额的专利费,甚至让苹果和它闹掰。

车联网将成为突破口


据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338.2亿美元(约2200亿元人民币)。同时,市场渗透率到2023年预计将达到67%,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车联网前装市场

中国的汽车市场机遇很大,但是厮杀阵容也极为壮观,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派系,互联网派有百度、阿里、腾讯;手机派有华为、苹果、三星;传统厂商有四维图新、元征科技等。这些派系未来掌握车联网主动权,几乎是各出奇招,从硬件到软件,从出行到服务,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阿里深知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在造车这块并非泾渭分明,所以先从操作系统切入,2010年开始做,2014年聚焦到车上并命名为AliOS;这样的布局,极富有战略性眼光。

百度的玩法也很奇特,研发出Apollo开放平台后,便开始笼络合作伙伴,百度大脑、语音识别、生物识别、视觉识别等技术也实现了联动,这种方式让百度看起来走的很快,但实际上只是小打小闹而已。

腾讯更不用说了,一直处于举棋不定状态,就连“AI in Car”系统也只是一种解决方案包,希望能够投机取巧,分得一杯羹。

总而言之,各行业巨头进军车联网领域,未来的竞争也许不亚于当年的智能手机时代的竞争。这个行业将赋予更多的可能,很常见的场景就是,车辆实现联网之后,可以创造出如导航、音乐、餐饮、购物、影视共享、物流、安全等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和基于业务的商业模式。

具体说来,在实用类应用场景方面,车联网的应用可以加强用车、行车安全;在效率类应用场景方面,车联网的应用可以全面实现智能化交通;在便捷类应用场景方面,车联网的应用可以使人们的有车生活将更加便捷。

写在最后


华为不造车,也没必要!

于华为而言,掌握了汽车的核心技术,远比造车划算。对于华为来说,进军车联网这个新领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想要在其中扩大竞争力,单纯与车企展开合作是不够的,还需要构建车联网生态,加速场景落地及标准的构建。

新时代即将来临,华为是否能够抓住机会,创造如同手机行业的大世,仍值得期待!


 

往期精彩回顾

深度好文丨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现状,这篇文章说透了

苹果自动驾驶已“穷途末路”?

销量暴增138%,打响2019年新能源汽车第一枪!


公众号:智驾未来聚焦智慧出行,汇聚最新行业资讯
公众号:机器人文明专业人工智能平台,汇聚行业最新资讯
智驾未来 服 务 内 容


广告投放 | 政府招商 | 产业报告

投融资 | 专家咨询 | 人才服务 | 论坛策划

↙合作需求,请点击“阅读原文”联系我们


你点的每个“好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