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五分会场纪要(下)

唐潮杂志 唐潮杂志 2022-03-20


第五分会场(下)


       首先是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李帆同学对她的论文《1932年兰州教师索薪事件研究》进行报告。她首先介绍了自己的选题背景以及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意义。认为对1932年兰州教师索薪事件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首先此问题的关注点在西部教育,属于教育史的研究范畴,其次史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也比较少。接下来李帆同学介绍了其文章的四个方面:一、无法调和:教费与军费的矛盾。二、无风不起浪:教师与学生。三、无可替代:兰州教师社会地位浅探。四、结语。并对各个方面做了详细介绍。最后,李帆同学表示感觉因为自己对西北政局的把握不够好,所以自己也感觉到文章内有较多的漏洞,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北京师范大学的李玉伟同学对本文进行了评议。他表示本文比较有有问题意识,但论文的题目选取略显宏大,文体不太相对。第三部分跟主旨不太相对,有些论述不够深入,如说明杨虎城蒋介石关系引用史料不足,对史料运用过简单,层次性不够。

       评议老师罗毅认为本文写的很扎实,引用史料充足,读后能对此事件有大致的了解。并且能够将此事件放在大背景下进行论述,这一点值得称赞。但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的创新性不足,选题高度不够,此问题为一重要问题,但作者所注重和研究的方向学术价值不够高。同时本文在细节方面存在不严谨的地方,如文中说“甘肃地处偏远,自古以来经济不发达”,这个观点就是错误的。同时本文的第三部分对教师的地位为何较高的问题解释不够清楚,而且在逻辑上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希望李帆同学可以重新审视一下这些地方。


      接下来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李玉伟同学对他的论文《历史记忆与西南联大——一个基于史料学的考察》进行报告。李玉伟同学首先介绍了自己的立意,中主要针对对“西南联大的”历史记忆以及这些历史记忆中的选择性记忆的问题。他认为,在对“西南联大”的历史记忆中中存在正面导向的问题,这正是对“西南联大”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当代的大学史研究大都较为单一,都存在史料编年化的问题。接下来李玉伟同学指出了其文章的五个方面:一、引言。二、“西南联大”在历史记忆中的“断裂”。三、不应忽视“西南联大”历史记忆中消极的一面。四、历史记忆的另一面:三校内部的矛盾与分歧。五、结语。并详细介绍了各个方面的主要内容。随后,李玉伟同学强调了教师与学生的“西南联大”记忆的不同及我者与他者的话语倾向问题,其文章对此方面进行了比较性的研究。本文着重叙述了“西南联大”内部的不和谐因素,力图对传统的“西南联大”研究有所突破。

‌       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的李帆同学对本文进行了评议。她认为本文比较有新意和批判性,文章立意和主旨叙述都比较好。同时本文对“西南联大”的研究让她联想到了“西北联大”。本文所阐述的“西南联大” 不和谐的问题与“西北联大”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西北联大”的矛盾表现的更为明显,最后闹得不欢而散。她认为对“西南联大”和“西北联大”的研究可以起到相互借鉴的作用。

       评议老师兰梁斌首先指出了本文的几个优点:一、选题很有新意,文章所探讨的历史记忆问题具有“新文化史”的内涵,跟当前史学研究前沿很切合。二、从文章可以读出作者的史料储存及使用十分扎实,运用了日记、回忆录等多种史料,史料论证很充分。但本文也存在几个问题:一、语言表述不凝练,有些语句也不够通顺。文中也存在较多错字,如:“西南联大在历史记忆中的断裂”里的“断裂”一词使用就不够恰当。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希望作者以后可以多重视一些,对文章多加检查和润色。二、本文有些刻意增加史料的嫌疑,在一些地方做了不必要的注释,使读者感觉到有些多余。兰梁斌老师表示,对史料的引用要恰到好处,既不能少用,也不能多用。三、本文的内容布局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对“西南联大”的消极方面的论述布局的条理不够清晰。兰梁斌老师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对作者有所帮助。


      接下来是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丁士桓同学对他的论文《民国时期宁属地区的治理困局——以曲木藏尧1931–1940年活动为例》进行报告。他首先介绍了他写本文的初衷。由于当前关于曲木藏尧研究比较少,同时对曲木藏尧的研究对于研究国民政府的边疆治理问题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作者选择了此题目。随后作者依次介绍了本文结构的五个方面:一、引言。二、民族观与国家观。三、边疆建设实践。四、曲木藏尧之死与宁属地区矛盾。五、结论:宁属地区治理之困。同时作者指出,由于史料缺乏,对曲木藏尧的死亡问题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这也是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通过对曲木藏尧1931—1940年活动的研究,作者得出结论:由于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政治结构差异较大,中央政治难以下沉,导致中央政府寻找中间人的失败,这也是造成民国时期宁属地区的治理困局的主要原因。

       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朱汉杰同学对本文进行了精简的评议。他认为由于史料的不足确实对本文的研究内容造成了不小的阻碍,但作者根据已有的史料对民国时期的宁属地区治理困局做了尽最大可能的探讨与研究,实属不易。同时本文在对历史史实叙述时拥有选择性叙述的趋向。总之,丁士桓同学的这篇文章是一篇比较优秀的学术论文。

      评议老师康欣平首先指出了他认为这篇文章的一些不妥之处,康欣平老师认为本文在思考问题的角度上有一些问题,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可以更加深入一点,从其他的角度切入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同时本文在对“夷族问题”的探讨上有一些不正确的地方,对“夷族”的名词的认识需要再做做查阅工作,使其更加准确一点。同时本文也有不少优点,作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可以看出确实下了不少功夫。文章论述的很有条理,行文也很规范。

     四

      接下来是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朱汉杰同学对他的论文《“最宝贵的一页”——徐铸成在颛桥的改造生活(1958年)》进行报告。朱汉杰同学首先介绍了他的写作缘起,作者在查阅论文的过程中发现了徐铸成这一具有时代典型特色的人物,有感而发,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写成了本文。随后他逐一介绍了文章的五个方面:一、导言。二、“换换骨头”——劳动生活。三、“改造不容易”——学习生活。四、“改造之外”——闲余生活。五、余论。朱汉杰同学指出,他充分使用以徐铸成为第一视角的史料进行研究,将其放在当时的反右倾运动的大背景之下。文章详细叙述了徐铸成通过劳动、学习,和闲余生活的生活改造,不仅在体力上得到了提升,思想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他积极活跃的改造自己,最终成功摘帽。这最宝贵在于其怀着成功改造的信心,也尚有机会成功改造。但基于当时的社会状况,这种摘帽也只能是暂时的。

       来自云南大学的张茜同学对本文进行了评议。她表示,本文作者写出了徐铸成的“最宝贵的一页”,从相对真实的徐铸成的日记及回忆录出发,让人明白发生了什么。给人一个从普通人的视角审视知识分子的切入方式,使文章主旨表达得很清晰,内容也很有条理。但在导言部分对徐铸成的介绍太少,使人在读文章之初对徐铸成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文章引用的史料绝大多数都为《徐铸成日记》,引用的史料过于单一,论证不够充分。

       评议老师张颖首先指出,本文所选择的内容以及时间点都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但此方面相对比较敏感,相对来说写作难度比较大。但本文还是比较有分寸有深度的,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同时作者从小角度的生活的点滴切入,给人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同时也写出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但史料引用确实太过单一,大量引用日记,使本文有了很大的局限性。

       五

      接下来是来自云南大学的张茜同学对她的论文《跨学科视角下的灾害记忆及其建构逻辑——1969年盈江县弄璋镇泥石流灾害个案研究》进行报告。张茜同学首先讲解了本文的创新之处,通过跨学科的视野,综合人类学、历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对自然灾害的不同方面的研究,同时以口述史为主要史料来源,深入论证了灾害记忆建构的历史性。随后张茜同学介绍了本文的主体结构:一、引言。二、关于灾害征兆传说故事。三、政府救灾与民间互助系统。四:信仰的缺失与重构。五:小结与余论,并对各方面分别做了详细论述。张茜同学的这篇论文建立在她在进行相关的调查工作的基础之上,她亲身调查了盈江县弄璋镇及附近的详细状况,并通过对当地人民的采访获得了充分的当事人口述史料,这是本文的特色所在。

      来自西北大学的王顺同学对本文进行了评议。他之处,本文试图以一个个体事件,来说明灾害记忆构建的问题,文章的叙事性很强,地方性突出。这是本文的优点。但同时也是因为过于强调单一事物和地方性,忽略了历史学的宏大叙事手法,若能大小兼具,或许会更好。同时论文在描述地名上有不一致的地方,对地名的使用需要统一。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也不够明确,并没有很好的呼应主旨。

       评议老师胡勇认为本文在选题上很有新意在灾害史中运用了其他的社会科学理论,不同学科的优势得到了集合放大。作者选取的个案也很合适,并进行了调查采访,像讲故事一样叙述历史,是一篇很好的灾害记忆文章。同时本文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文章背景没有叙述交代。二、总体结构安排不够层次化。三、引用资料方面不够充实。四、对史学界相关的了解不够了解。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对张茜同学有一定的帮助。


往期推荐

《唐潮》读书会第五期

《唐潮》读书会第五期第十届史学新潮论坛第一分会场(上)

第一分会场(下)


文字来源/ 沈鑫图片来源/ 白洪岗责任编辑/ 潘芷茵审核/ 张钰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