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乌丹星:一年开出20~30家养老机构,是怎样做到的?

养老门户 2023-03-08

引言
首先,我不是一个养老操盘高手。高手在民间。但面对一个目瞪口呆的事实,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结合近两年的养老一线操盘实践,整理出了养老操盘九宫格框架,供业内参考。九个问题:1、项目选址;2、人的问题;3、合法合规经营;4、营销与入住率;5、客户管理;6、员工管理;7、经营管理;8、应急处理;9、系统构建。分享目的只有一个:干好养老。想干好养老,与能干好养老,是两个截然不同命题?干,一定是第一位和最重要的。但是,没有想,没有复盘与反思,没有总结归纳,没有系列性梳理,没有实践后的沉淀,没有学习他人后的深度思考,养老一定是干不好的,干不大的,也干不长远的?对与错,深与浅,成与败,都不是现阶段该评价和定论的事情。眼下的问题在于:我们还需走多远的路,交多少学费,才能真的把养老这件事干好?本文虽是以在CGSC成员群中的个人分享为蓝本,但不是我一家之见,而是集合了若干年来养老届众人的智慧,把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干过的,成过的、败过的,一一梳理而已,为的是共同前行。因此,没有对错,只有思考。
       一个目瞪口呆的事实:日本美邸创始人高桥诚一先生告诉了我他的发展起步:第一年开了1家;第二年开了1家;第三年开了1家。第四年开了31家;第五年开了25家;第六年开了25家。前三年开了3家,后三年开了81家。我被这个事实震住了,也被刺激到了。因为无论规模大小,开1家,便有一家的完整操盘?为什么可以做到这样?在日本做到了,在中国可以吗?一年开20-30家养老机构,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目标?是多少资本大鳄期待的结果?但如果问到现实中的操盘手,可能吗?相信答案一定是:NO。为什么?一言难尽。未来是否有可能性?答案:不一定?要想每年开出20-30家养老机构,该具备怎样的操盘能力?

养老操盘九宫格(1)

物业与选址
 养老项目的快速复制,遇到的第一大难题,一定是物业难找?现有的物业,只要有其它更好的收益选择和商业价值,多半没有人愿意租给干养老?这个问题的背后,说明中国现在还不够老?物业还有可能找到其它出路获得更大价值?当有一天,老龄化达到一定深度,儿童产业无望,办公大楼无人租赁,工业园区再不兴旺,那时的物业业主渴望,便是有人租就好,长期稳定现金流为王?中国老龄化趋势,决定了未来物业一定会对养老产业释放出一定的空间。眼下的物业寻找虽难,但不是没有机会,尤其在许多二三线城市,机会还是蛮多的,关键需要花时间和精力,需要耐心细致,找物业是一个功夫活,也需要一支专业的团队和专业的人。除了物业难找,接下来的问题是:物业难谈?高桥先生认为:为物业业主着想,帮他先把账算明白,让他能获得心理预期中的收益,并通过有信誉的先支付、及时支付,建立起彼此的信任,是物业谈判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且一旦初次合作成功,建立起信任关系,也意味着今后还有更多的机会?因此,建立长期稳定的物业业主关系和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是养老操盘手的必修课?而我们习惯的谈判思维是:砍价。一砍再砍,租金永远是越低越好?换言之,他能不能赚到钱,是他的问题。我,只考虑我能不能赚到钱的问题,只考虑到如何把我的风险降到最低的问题?因此,谈判耗时费力,占线拉得很长,失败还往往是大概率?这两种不同的谈判心态和处理方法,决定了不同的结果。日本,可以有长期物业业主相伴而行的养老逻辑。而我们,可能多数是一把一利索的单笔交易?
       第三个问题必须思考的是:物业与养老项目的选址是什么关系?选物业,就是选址吗?有了适宜的楼就行了吗?找房看房,似乎是养老操盘手每天必做的功课。但是,无论是对话美国水印创始人大卫,还是对话日本美邸创始人高桥诚一,他们都给我讲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养老项目的选址,不是选房,而是选市场和客户没有市场和客户的基础,没有对市场和客户的深度研判,没有对市场和客户的深度把握,选房,便是后日潜在的灾难?如何做?建立选址模型。而要想建立起正确的选址模型,正确的选址逻辑思维很重要。到了一个地方或区域去选址,脑袋里想的是什么?用美国水印总裁大卫的一句话:“这个地方很适合干养老,我们找个房子吧。”还是:“这个楼很适合干养老,我们租下来吧?”甚至,“这个楼也干不了别的,我们干养老吧?”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定位观和选址观。前者,是基于市场和客户需求建立起来的概念,后者,是基于“建筑物”建立起来的概念。
       养老项目的选址模型,是全方位、多角度、广维度的逻辑思考构建起来的。其要素至少要包括:项目所在地的人口基数、老龄化程度、收入状况、支付意愿、支付能力、养老文化、供养习俗、政府态度、政策落地情况、劳动力市场、专业技术力量、竞争状况等等。把这些相关要素通过建模数据化,便能自动生成对应的分值结果,供决策层使用这种选址建模方式,不但能够大大缩短项目决策时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决策者的心血来潮、随意任性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我爱喜欢这个楼了”不是正确的选址决策?可以这样讲,中国未来可供干养老的楼会越来越多,中国所有地方也都缺养老。但,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干养老?更不是所有的物业都适合干养老?20%的选中率应该是高估了。因此,在项目之初,严格建立筛选模型和标准,严格按照筛选机制行事,不为物业所动,不为喜欢而动,而是为市场所动、为客户所动、为需要所动,为政府政策所动,是规避风险的重要举措,也是养老项目操盘手应当坚守的选址底线。
       第四个问题:养老项目选址,是养老战略的一部分,与跨区域布局也有着重要的关系。东西南北中,究竟应该如何布局?进入一个异地区域,应该做什么样的项目?日本美邸认为:在已经有了自己的项目的区域,优先考虑再拿项目,比完全没有要好,会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其理由是:区域化的布局,距离近,加上交通便利,利于人员调配使用。同时,人力成本、运营成本等,也能够通过集约化操作节约很多,容易形成合力。在中国跨区域布局,还有一点值得思考:跨区域项目规模的大小?是做养老机构,还是直接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我之见,跨区域布局,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做机构,而且规模不能太小,至少150床以上,150-300床的规模比较适宜。理由也很简单:跨区域做养老,首先是环境、条件、地方关系,甚至是语言的陌生和障碍,使得风险比一个熟悉的区域要大。其次,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启动一个项目,远距离投入和操控,其收益的确定性、盈利空间大小、能否活下去可持续,与规模直接相关,是需要算清账的。养老项目的特征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哪一个环节,哪一步都不会少,也不会因项目大小而可以省略?因此,规模过小,过大过多的投入,投入产出比是不对的,项目操盘价值自然很难呈现出来?而且,如果希望在当地做大,也一定是先有了一定规模的机构做支撑,之后才有进入社区及居家服务的可行性。
      结论:养老项目操盘,选址是第一任务。可选的类型很多,有新建、有改建;有轻改,有重改。但根本问题没有两样:先选市场和客户,找地找房是最后一件事。在找房问题上,物业难找?物业难谈?选址模型?决策机制?战略布局?规模效益,都需要进入精细化的2.0时代。
来源:未来星照护者服务中心,  原标题:乌丹星:养老操盘九宫格


END

康复服务:养老机构的命脉未来,很多养老机构不是死于竞争,而是死于管理与经营!最新版《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新旧变化梳理与监管趋势研判轰轰烈烈干4年,我是怎么把这个高端养老院干倒闭的最新!支持发展“虚拟养老院”!发改委等23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智慧养老应用场景需求清单(2020年版)发布》(附全文),聚焦养老痛点及抗疫新需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