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入伏迎高温,这样度夏才不会不生病!

2017-07-12 真强律师事务所


今日入伏,即意味着进入一年当中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了。


按照古人的智慧,这段时间既是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1320dlf8ug&width=500&height=375&auto=0

“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


2017年三伏天

 初    伏: 7月12日 - 7月21日

 中    伏: 7月22日 - 7月31日

 闰中伏: 8月01日 - 8月10日

 末    伏: 8月11日 - 8月20日


理想中的夏天是这样的↓


枯藤老树昏鸦,

葛优同款沙发,

空调WiFi西瓜,

夕阳西下,

我就往上一趴!



或是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而现实却是↓



据中央气象台,高温天气覆盖三分之一中国,多地启动高温黄色预警,未来三天,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可超过40℃。


出去一趟,爆炒

游了个泳,水煮

回来路上,生煎

进了家门,回锅

我们都是奔跑的羊肉....串

我们都为自己带盐


如何健康、舒服地度过三伏天?


三伏,一年一次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期

 

冬病,就是冬天易发的病。比如:咳嗽、腹泻腹痛、痛经、过敏性鼻炎等。易发冬病的朋友多为虚寒性体质,平时总是手脚冰凉,没有什么精神,怕风怕冷,舌淡苔白。中医称之为"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




要知道,我们身体里的这些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中医里这叫做"寒凝血滞"。

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就流行不畅,不但会四肢冰凉,还会出现痛经、失眠、便秘等情况。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是因为易发冬病的人本身体质就寒,再加上冬天也是天寒地冻,两寒夹击,便很难把寒气排出。在三伏天的时候,外界是暑热骄阳,体内也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体内最易被赶出来。但若是阳气衰弱,体内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


从古至今,三伏天一直是被认为是一年一次的,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期。这段时间,是难得的一次改变虚寒体质的机会。错过了这一次,就要等待整整一年。


然而,今年三伏天很“作”

今年的三伏天,7月12日-8月20日,处在五运六气中最为变化复杂的气象。“燥热相合,燥极而泽,热极转寒。寒热急剧,阴阳扰乱,易塞不通。”燥热久了,便暴雨侵袭,温度转寒。火,燥,湿,寒反复交杂,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天气,那就只有“作”了。



炎暑大行,热极转寒,这时候燥火最易淤积在体内,身体不通畅。如果,不辨明自己的身体状况,只是简单的将身体交给医生用火力来驱寒,冬病夏治,反而会适得其反,让身体的郁火更多,排不出去。若不及时润燥清火,必然耗散而伤了阳气。


所以,今年伏天里,润燥清火 + 补阳驱寒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温和着调配而来。小心观察自己的身体,如果有出现上火的情况,就要及时把这股火给消下去。


三伏养生,身体有六怕

1. 颈椎最怕吹


天气热到炸裂,很多人都会长时间开空调,如果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


尤其晚上睡觉,人体是放松的,全身毛孔打开,这时候吹空调导致寒湿气长驱直入,对健康非常不利,建议睡前一小时左右先把空调打开降低室内温度,人进入房间入睡时关闭空调,晚上若热醒可重复一次。

 

实在要吹空调睡觉,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摄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


2. 喝水最怕快


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3.眼睛最怕晒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

 

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

 

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夏天细菌繁殖快,尽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


4. 晨练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老人早早到公园去晨练。清晨,植物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吸收氧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树木花草多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5. 家里最怕灰


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进入人的皮肤和体内。由于肉眼很难发现,人们常常疏于清理,它们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为空气中尘螨及霉菌孢子的栖身地。很容易引发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建议夏天应增加清洁的次数,两三天打扫一次。


6. 肠胃最怕凉


夏天冰淇淋、冷饮、冰镇水果,吃起来那叫一个爽!但夏季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建议,这个季节少吃上述这些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三伏食饮

三伏高温闷热,许多人都会出现食欲不振、体乏无力等“苦夏”的症状。此时可以通过调节饮食来调节身体。


古语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这时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面食,出一身汗,能够带走体内的大量热气,解暑降温,开胃理气。



1. 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伏天到了,应该把每天喝1.8—2.0升水作为目标。三个时间段最容易缺水,分别是起床时、睡觉前、洗澡后,应注意适时地给身体进行水分补给。


2. 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


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 55 28610 55 15756 0 0 3343 0 0:00:08 0:00:04 0:00:04 3343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身体水分大量流失后,体温迅速升高,可以吃点西瓜防脱水。


3. 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


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睡眠的质量对解除“苦夏”十分重要,临睡前1小时左右,还可采用食疗催眠,如喝点牛奶等。


4. 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


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


中医养生讲究“不时不食”,夏季正值葡萄、龙眼、荔枝上市的季节,适当食用这些温热性的水果可以改善肠胃功能,促进人体基础代谢。



三伏,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不管这个时候的天气,有多不讨喜,一年也就这一次了。换个方式想,或许这也是大自然在提醒我们,该换种方式来过过日子,也许会在其中发现更多有趣的事。


往期好文


【关注】章莹颖案嫌犯律师做无罪辩护,国内网友炸了锅
注意!有这些情况,担保人不需要承担责任,也不需要先还钱
【思考】远离身边那个消耗你的人
最高院:"老赖"未成年子女名下无正当来源大额存款可执行
这5类造价工程合同属无效,擦亮你的慧眼吧!


在日常生活中

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欢迎参与留言互动

专业律师团队为您解答困惑



打不赢官司不要钱

执行回财产再收费

客服微信:18636870233

咨询热线:400-999-8544

地址:太原市南中环街大院小区6号楼

var real_show_page_time = +new Date(); if (!!window.addEventListener){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window.onload_endtime = +new Date();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