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梅:小微课,大作用,微课辅助地理教学的4种方式 | 地理教学
微课是内容高度浓缩的一种学习资源,它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能够满足现代学习者追求高效学习的需求。微课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世纪中学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了系列微课,开发形成了“微课与自然地理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一起来看看!
微课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文 | 李宗梅
执教高中自然地理时,许多教师深感教学难度较大,学生配合起来常常力不从心。这是因为,高中自然地理更加注重对地理现象的成因分析、规律总结以及培养学生运用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些地理现象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微课的出现,为有效解决自然地理学习问题提供了很大帮助。
微课是指紧紧围绕一个教学目标(某个概念或知识点),利用文字、图片、动画、音乐等载体,以视频形式呈现,长度5~10分钟,内容高度浓缩的一种学习资源。它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能够满足现代学习者追求高效学习的需求。
为此,我校地理教师与时俱进,利用学科优势,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了系列微课,开发形成“微课与自然地理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进行微课辅助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微课与高中自然地理的教学整合
根据教学环节,我们预估出微课的使用数量,并提前安排好预案,对微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实用为导向,转变教育教学模式,实现微课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整合。
01
借助微课突破重难点
自然地理的重难点知识较多,在对教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学生地理学科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精心制作了一系列微课,用于突破重难点知识。
例如,针对“热力环流”一课,学生可通过课前观看微课“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完成学习任务单,明确热力环流的关键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答疑解惑”环节,让学生明了知识间的联系,为课堂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在“夯实基础”环节,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对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和原理分析;在“拓展提升”环节,师生共同总结气压高低的判读方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在“活学活用”环节,可请学生运用热力环流知识,分组探究生活中热力环流三种形式(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 )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通过课前让学生在微课上学习相关知识,能明确教学关键内容,课堂上教师讲得少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小组讨论探究活动逐渐增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兴趣有了明显提高。
02
借助微课辨析易错点
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如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等压面和等压线等。因此,教师可把这些易错知识点制作成微课,配有相应的典型题。学生通过微课进行学习,完成配套练习后,加深对相似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区分。
因学生存在学习基础、生活环境、兴趣爱好、个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如有的学生一次观看不能明确相似概念的区别时,可以反复观看学习或与同学探讨。可见,微课辅助地理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教师不断深入研究差异教学,利于师生整体水平的提升。
03
借助微课整合地理实验
地理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但是地理实验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有时不一定能够获得与教学需要相适应的结果,所以可把实验整合到微课中,供学生课堂观看和学习。
例如,“大洋表层洋流的形成及分布规律”一课涉及大洋表层洋流的成因之一——风海流的形成过程,教师可组织部分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实验。要先准备好实物,如一个较大的装水托盘代表海洋水体,两条有颜色的粗线代表纬线,白色的碎纸屑可以显示海洋表层水体的移动方向,用吹风机吹出的风代表大自然的风向。
在密闭安静的环境中,教师录制实验过程,将其整合成微课,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当学生通过视频看到在风的吹拂下,碎纸屑随风向前移动,很快就可以理解风海流的概念,同时得出“海洋表层海水移动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的结论,印象非常深刻。通过观看实验,学生既能增强直观体验,消除独自实验的不确定性,又可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04
借助微课讲评地理习题
教师可收集汇总地理习题中学生正答率较低的内容制作成微课,进行集中学习。
例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涉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和“昼夜长短的计算”等内容。它不仅考查学生对原理应用的掌握情况,还要求学生能看懂经纬网图,如侧视图、俯视图、侧俯视图,熟悉各种经纬网图之间的转化。这部分习题的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借助微课进行立体演示、平面图和立体图的转化、精准讲解,可节约学生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倡导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教学理念。将微课与自然地理教学相融合,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促进个性化学习,打破学习时空限制。
微课辅助自然地理教学的效果分析
本文以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行班对照检测的方法,对微课辅助自然地理教学的效果进行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非智力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01
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我们选取平行班(即一个班采取微课辅助自然地理教学,一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对照检测方式定量分析课题研究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内容时,检测成绩如表1所示。
表1 四次课的小测成绩比较
注:符号“↑”代表实验班高于非实验班的情况。
02
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关于非智力因素,我国教育界普遍认为是除智力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性格等心理成分。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向高中生发放问卷,分析微课辅助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方式较之传统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性影响。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学生非智力因素影响的比较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微课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遵循了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为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了可能。同时,微课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整合,也激发了学科教学活力;通过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将微课应用到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力求让学生更容易、更方便地将所学知识建构到认知体系中,使得学习更加主动和高效。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微课呈现方式较为单一,缺失对学生较为完善的评价方式,今后会不断探索和实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推动学校高中地理教学方式的深度变革。
(作者系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世纪中学教师)
文章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年第2期
责任编辑:孙建辉
微信编辑:李中华
监 制:朱哲
往期荐读
张微:如何写话?“口语交际与写话”课系列教学设计+视频 | 看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