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过程中,这些教育技术的应用隐患要当心!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新媒介技术逐步被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就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这些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一方面推动道德教育发展,另一方面也对道德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该怎样发挥技术对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又该如何规避技术带来的问题呢?今天,数老师分享信息技术如何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新媒介技术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用的思考
文 | 安冬
教育活动在信息传播意义上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通过一定传播媒介分享信息的关系。传播媒介作为教育手段,不仅贯穿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还影响着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新媒介技术逐步被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就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教师在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会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技术。这些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一方面推动道德教育发展,另一方面也对道德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将新媒介技术应用到德育课程,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德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整合了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心理教育等多维度的课程内容。德育课程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儿童成长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综合设置道德、心理、社会科学知识、法治、国情等教育内容。集声、像、画等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整合课程内容。
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多重表达,同一教学内容既可以文字方式表达,也可以图片方式展现,还可以通过声像方式呈现;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有效信息,有效克服和弥补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有限的不足。借助网络技术,教师能在课堂上及时呈现相关信息,扩充和丰富教学内容。
德育课程不仅是一门涉及广泛的综合性课程,还是一门具有价值导向性的课程。从教育本质上看,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道德教育需要具备一定的价值导向。从教材上看,其必定要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比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快乐学习”单元,虽然体现的是学生学习方式转换的探索,但其价值导向也是清楚明了的,即快乐。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如何实现道德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
一方面,道德教育的价值导向不是直接、生硬地灌输给学生的,而是从学生需要出发,通过激发学生“学德”的兴趣,发挥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在发挥自身强感染力优势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教育活动的开展做好基本心理准备。
例如,教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这些是大家的”这一课时,有的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公共物品的照片,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准备。
另一方面,道德教育的价值导向仰赖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而实现。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虚拟化的现实情境,引导并加强学生对现实生活情境中道德问题的思考,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生活的自主性。
例如,对于《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有的教师会借助一些与大自然相关的照片或视频,将学生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进一步引导学生意识到现实生活中自我与大自然的关系。
由于新媒介技术作为教育手段对教育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因此,在探查媒介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时,不仅要看到现代媒介技术推动教育发展的一面,还要细查教育在应用新媒介技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德育课程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当教育的这些价值取向与媒介自身的价值偏向出现冲突时,则会扰乱教育的价值导向,进而阻碍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大自然,谢谢您”一课时,一些教师选择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蚕丝工厂流水作业的视频。这个声像结合的小视频,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在学生面前,可能并不会直接反映教育的价值取向。
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常常会被视频里的某些画面所吸引。比如,视频里出现“蚕”时,学生会不断惊呼“哇,蚕宝宝……”这时可能就要求教师及时借助语言等传统教育手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实现教学目标和教育价值。
首先,德育课程中媒介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引发学生道德感知的片面性。以电子媒介为例,它作为知识信息的载体,常常导致知识信息碎片化,使知识缺乏深度和系统性。电子媒介多以图像方式呈现信息内容,倾向于传递一种具象的、片断化的、表层的知识信息,在此基础上,遮蔽知识本身抽象、连续性和深层次的意义。
可以说,电子媒介“最大的长处是它让具体的形象进入我们的心里,而不是让抽象的概念留在我们脑海中”。德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借助电子媒介学到的道德知识,多是一些关于道德的具象化认识,而不是道德本身。新媒介技术所传递的道德认知,最多只能停留在具体的道德规范识别上,很难对复杂的道德情境进行深入的道德感知或道德推理,从而阻碍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
其次,新媒介技术刺激学生的感官,容易使学生产生模式化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借助电子媒介或视听技术烘托课堂气氛,刺激学生产生情感反应。但在通常情况下,依靠新媒介技术渲染所产生的情感以模式化为主。模式化情感是一种没有情感内核的情绪反应,它的起落变化受制于媒介技术,来得快,去得也快,常以多愁善感而告终,并不能为道德实践提供情感助力。
学生借助新媒介技术产生的道德情感,一方面表现为一种自我指向的情感,不同于成熟的道德移情,自我指向的道德情感最终会从对他人的关注转变为对自我的个人感伤;另一方面,它不同于现实亲身体验的道德情感,由媒介引发的道德情感是一种间接的情感感受,缺乏情感体验的深刻性,容易表现出脆弱而不稳定的特点。
比如,在教学“孝敬父母”的内容时,一些教师会选择播放一段“洗脚”的公益广告录像:孩子在看到母亲帮自己洗完脚后,又去帮老人洗脚······最后,孩子用稚嫩的双手打了满满的一盆水,晃晃悠悠地端去给妈妈洗脚。受制于录像的这种情感体验不同于现实情境所引发的实际体验,这种伴随煽情的音乐、冲击性的画面所产生的情感虽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却缺乏道德感应当具备的深刻性和稳定性。
最后,新媒介技术在德育课程中的应用,尤其是电子媒介的应用,有可能阻碍学生意志力的发展。教师常常利用新媒介技术引导学生寻找学习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者期望实现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期望学生体验的快乐应该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而不是单纯依赖感官刺激所引发的娱乐快感。
教育若要帮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追求精神上的愉悦感,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但是新媒介技术娱乐化的内在倾向,不仅不能帮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还可能导致学生沉浸在感官刺激的表象快乐里,滋生惰性,失去学习的意志力。
在道德教育领域,道德意志力一直以来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意志力的匮乏直接导致道德信念的崩塌和道德行动力的丧失。因此,新媒介技术对行为主体意志力的消解,不仅会阻碍学生的精神追求,而且会抑制其道德实践能力的发展。
学校德育在应用新媒介技术方面存在很多隐患。面对新媒介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潜在问题,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可借助以下方式予以应对。
首先,教育教学活动应树立媒介意识。媒介意识主要是指主体站在与媒介保持距离的地方形成的对媒介的认识。
一方面,教育的媒介意识要求教育关注媒介的偏向性。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偏向性,正如波兹曼在《技术垄断》中所言,“每一种工具里都嵌入了意识形态偏向,也就是它用一种方式,而不是用另一种方式构建世界的倾向,或者说它给一种事物赋予更高价值的倾向;也就是放大一种感官、技能或能力,使之超过其他感官、技能或能力的倾向”。
比如,书面文字偏向作为逻辑和理性记号的演绎链,而电子媒介倾向于创造非线性逻辑。媒介意识要求教育认识媒介的偏向性,意识到媒介偏向可能会对主体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等造成影响,并且理解造成媒介偏向的原因不仅来源于媒介传播内容,也来源于媒介本身的技术特点和物理结构。
另一方面,教育的媒介意识要求教育认识媒介影响的方向性,即认清媒介是利弊同在的产物。这意味着我们既要看到媒介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媒介的消极影响,并在应用新媒介技术的过程中注意媒介影响的隐蔽性。
媒介传播内容不是媒介影响的唯一来源,但媒介内容所引发的媒介影响具有显性特点,这意味着主体在认识媒介影响时常常只关注媒介内容的影响而忽视媒介形式的影响。媒介内容对媒介影响的遮蔽,是造成媒介影响隐蔽性的原因之一,媒介影响的延后性是造成媒介影响隐蔽性的又一原因。一种新媒介的普及,往往需要经历一段适应期,媒介影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露出来。
其次,学校教育教学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即人们面对媒介中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提高学生媒介素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组织学生学习媒介技术的基本原理。媒介的信息传播依赖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条件。一般情况下,技术设备制约媒介信息呈现的方式和内容。因此,学校应引导学生认识与媒介相关的技术。
对媒介技术的了解,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媒介信息呈现原理,更重要的是,对技术原理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更直接地理解媒介信息的内涵意义。
比如,蒙太奇技术对画面的剪辑和合成,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这些技术本身就包含媒介传播者所要表达的意义内容。对技术原理的认识,帮助学习主体以更加独立的视角理解媒介信息的传播内涵。
第二,引导学生注意区分媒介经验和现实经验间的不同。媒介经验是主体借助媒介间接体验现实的一种经验类型,它在获取途径、感知方式等方面都不同于现实经验。
为了突出媒介经验与现实经验间的差异,教师还可以引导学习主体体验不同媒介经验间的区别。比如,相同主题内容的新闻报道、电台广播和电视报道之间,就存在不同的媒介体验。通过感知不同媒介经验间的冲突,引导学习主体认识媒介化世界与现实世界间的差异。
最后,具体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为应对媒介技术对教育的消极影响,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方面,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冷媒介”作为教育手段。所谓冷媒介,即具有低清晰度的媒介,它为信息接收者提供较多的需要填充的空白,因此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要求信息接收者具有更高的参与度。如前所述,多媒体技术为教育内容提供更多的呈现方式,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有意识地选择适合的媒介技术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其中,道德教育的很多内容提倡学生的实际体验和参与,因此,承载这些内容的教育技术媒介,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具有高参与度的“冷媒介”,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参与度。
另一方面,德育课程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解读媒介信息的过程中多问“为什么”,这种有组织的“无知”,不仅能提高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还会帮助学生发现媒介信息中的内在逻辑和意义导向,认识到媒介信息环境与现实环境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区别。
现代教育对新媒介技术的应用,为其带来新挑战和新问题的同时,也提出新的发展方向。就道德与法治德育课程而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师应看到新媒介技术作为教育手段对教学活动的推动作用,积极挖掘新媒介技术的教育价值,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应用新媒介技术过程中,要警惕它可能对教育活动产生的消极影响,提高教育媒介意识,努力把媒介技术这一物质性、技术性的力量转化为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内在力量。
(作者系河北师范大学讲师)
文章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年第4期
责任编辑:孙建辉
微信编辑:李中华
监 制:朱哲
往期荐读
今年9月,统编教材将全面铺开。教育信息化如何为统编教材教学赋能?
梁锦明:4000多名教师观看的“3D创意设计”示范课是怎样的
高大上的PPT制作技巧,让学生更喜欢你的课 | 学做课件视频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