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全国两会,这些中学名校长都说了啥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如何通过完善教育立法,来解决校园霸凌、手机管理等问题;新时代中学生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教育如何助力实现人生出彩......


今年全国两会上,围绕大家关心的教育热点话题,部分来自各地基础教育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他们的建议,以及他们对于当前教育发展的专业思考。


今天和大家分享4位中学名校长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的精彩观点——



全国人大代表、北大附中校长王铮



全国人大代表、北大附中校长王铮:

完善学校教育立法 ,实现协同育人目标



“在人民大会堂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感到,这一年我们在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两条线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和信心。”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教育工作领域“十三五”期间在义务教育、城乡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公平教育等方面同样取得了很多成就。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很多朋友比较关心,‘协同育人’如何落地?”对此王铮表示,教育要建成一个体系,需要一定的法制基础。“在立法方面,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法、学前教育法等立法,就是在协同育人方面的进一步提升。同时像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也为我们的教育体系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王铮表示立法工作仍有欠缺,比如高中阶段就没有专门的立法。


王铮说,协同育人目标的落地还需要完善相关方面的立法,如尽快建立学校法或者学校教育法。“校园霸凌、手机管理问题、家长帮助批改作业等问题,实际上都应当用法治的观念达成共识,实现家校共育,最终解决这些问题。”


王铮认为应当通过立法的方式,更加具体细致地确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整体关系,凝聚共识,规范各自的行为,让学生在公平和高质量的前提下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资料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

音体美劳课程和升学压力不矛盾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在回答“”新时代中学生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问题时表示,首先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有家国情怀,应该有中国心和世界眼光。第二个是应该有健康的体魄,不仅包含身体的强壮,也应该包含心理的强大。第三个是应该有广博的知识。在中学生时代,学习知识是很重要、很必要的一项工作。广博的知识是这个时代的人应该具备的一个起码的品质。同时他也特别期待学生能够关注艺术,无论是美术教育还是音乐教育,这些对于学生的内涵发展,对于他们未来生活的幸福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另外,他希望学生要关注技术和劳动。马景林表示,技术和社会的关联性,是学生未来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必须去面对的一个问题。


马景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音体美劳等课程和升学压力之间是不矛盾的。身体是一个很好的基础,美育是内涵,劳动教育更能够体现学生自身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如果把这些东西在日常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去充分地体现出来,实际上我们能够收到预想的结果,既是水到渠成,又是殊途同归。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十二中联合学校总校校长李有毅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十二中联合学校总校校长李有毅:

实现人生出彩,要将育人目标回归人的本身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那么,如何理解人生出彩?让学生的人生能够出彩,学校要做哪些工作?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活出精彩人生?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十二中联合学校总校校长李有毅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从三个角度谈了她对人生出彩的看法:第一,要将育人的目标回归到人的本身,教育要开发人的潜能,唤醒个体的正能量,为个体的人生出彩创造机会;第二,需要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第三,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应推进学校特色化发展路径越走越广。


李有毅表示,在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面,北京十二中一直在进行探索和实践。学校坚持五育并举,构建了真善美交融的课程体系,拓宽育人途径,在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上做了一系列工作。


“学生在学校获得的是精神层面和智慧层面的双成长。”李有毅指出,学校要教育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个人层面看,要善良,有同情心和同理心;而在更高的层面,要有感恩国家的心,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

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回答什么是“好的教育”时引发了很多关注。


唐江澎说,孩子如果只有分数,恐怕赢不了未来的大考;教育如果只关注升学率,国家恐怕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分数是重要的,但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他建议,高考改革可研究“双考双筛”,简言之,就是把第一次高考考的门数多一点、题目简单一点,相当于一个资格线水平线的考试,划定一个基本的分数线。比如,考一个211大学或一般的专业,这样就行了。如果学生要报考基础学科或者发展自己特长的,那么,第二次考试可以科目设多一点,选择设多一点。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为数不多的高中校长,唐江澎一直关注高中教育的生态问题。好教师挖光,好苗子抢光,清华北大指标占光……近年来,一些省市“超级中学”高歌猛进攻城略地,导致“县中塌陷”问题突出。


这让有着40多年教育从业经历的唐江澎深感担忧:“‘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好的教育生态,不应是一个学校站起来、一片学校倒下去,而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唐江澎调研发现,不少省市优质高中资源过度集中,导致“县中塌陷”,生源、师资流失,质量下滑。“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个问题很严重,有些省份一个大市只有一所优质高中,县一级的全部塌陷,有些甚至连市级中学都守不住。”超级中学带来的影响不仅于此,局部的垄断,常常意味着整体的衰败。“牛校越牛,优质资源的供给就越稀缺,升学竞争越激烈,社会群体就越容易焦虑。”


在他看来,高中在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对下通过中考引导义务教育的方向,对上通过高考影响大学新生的质量。“要理解和破解中国的教育难题,改善教育生态,高中是主阵地。”


实际上,关于治理超级中学、振兴县域教育,唐江澎在去年全国两会就已呼吁过。而今年全国两会,他有了更系统化的思考和建议:要在“十四五”规划的大框架下整体规划高中教育优质发展,刚性建立以县域为主的招生体制,以“县中”优质化引领县域教育整体振兴。


他还建议,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教育平台,依托信息化优势,推进“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与应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县域共享。“希望用5年左右时间大幅提升县域教师的教学水平,让每50万人左右的区域里,有一所让当地老百姓认可的优质高中。”




文章来源 | 微信公号“京城教育圈微信编辑 | 司君琪 微信监制 | 赵满树


精彩回顾

关注!两会代表委员建言“语数英”,你怎么看?

语文老师整理的超全成语分类汇总!孩子写作文再也不怕词穷了!

两会聚焦丨教育信息化热点建议有哪些?

教育必须唤醒学生内在的人生追求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