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次出版!巫鸿《第一堂课:在哈佛和芝大教中国美术史》,汇聚1987年以来的「第一堂课」

扔書 2020-08-21



 

《第一堂课:在哈佛和芝大教中国美术史》

巫鸿 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活字文化


立足于史料的结构性变化、对学术史的反思,以及对艺术史学科发展的整体性观察,巫鸿自20世纪开始探索中国艺术史写作的种种新范式,已经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本书汇聚了巫鸿在美国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三十多年来的课程讲稿,集合了他在国际语境中对中国艺术与文明的发掘和阐释。


自序



我从1987年起在哈佛大学(简称“哈佛”)教授中国美术史,1994年转到芝加哥大学(简称“芝大”)从事同样的工作,至今已有三十余年。我从一开始便形成写讲稿的习惯——虽然大多数美国同事并不如此,比如哈佛的约翰·罗森费尔德(John Rosenfield)教授,他是我读博时的导师之一,随后成为我在该校美术史系的同事。每次上课前他都会在系里的图像资料室里待上近一小时,先选出若干35毫米幻灯片,一排排放在“灯箱桌”上。随即端坐桌前对着这些微型图片陷入沉思,时不时更换某些灯片的位置以形成新的组合。他所思考的是如何建构一个图像的阐释逻辑,在即将开始的课中把学生带入一个环环相扣的图像分析世界。


我深受这种图像思维的影响,但终究无意摆脱讲稿。一个原因是我毕竟是在用“外语”教学,但更重要的在于撰写讲稿对我来说是一个必要的思考过程——这种写作即是思考—堂课的目的、内容、逻辑和方法。经过这个过程,即使不是照本宣读,也会觉得心中有底。哈佛和芝大都鼓励教授不断推出新课,特别是在研究生层面上更是如此。课程设计因此与教授的个人研究和著述水乳交融,我的一些讲稿提供了写作契机甚至成为文章底本。熟悉我的写作的读者可以从这些讲稿里看出不少端倪,有时甚至会遇到相识的文字。


这种例子很多,比如讲稿中的最早的一篇是1988年的《中国古代礼仪美术》。那是我在哈佛开始教书后的第一年为美术史系和人类学系设计的一门跨系课程。当时我开始思考《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这本书。在这门课第一堂课上讲的,基本上是后来该书第一章的一些主要线索。类似情况也见于《墓葬美术研究方法》,以后融入了《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 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废墟”》,以后融入了《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A Story of Ruins: Presence and Absence in Chinese Art and Visual Culture);以及《敦煌视觉文化:传统与互动》,以后成为单篇讲话并纳入《“空间”的美术史》中。《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的两篇讲稿则代表了一种不同的情况。之所以在这本集子中收录这两篇是因为这门课我教了许多年,第一堂课的内容也不免发生了变化,现在重温这些讲稿,第一篇是1997年写的,比较重视理论和比较研究的角度,第二篇则是在2017年最后一次教这门课时写的,更注重与中国绘画史研究的关系,也更接近2019年出版的《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这本书中的绪论。


有的读者可能会问,既然这些讲稿已经成为公开出版的书籍的部分,那为什么还要在本集子中重新发表呢?我的回答一是按时间来讲它们实际上在先,可以反映出学术思想的脉络和进化;二是本书的读者面可能会广阔一些,没有读过我的专书的读者可以在这些简短的讲稿中大致了解我对这些问题的想法。当然,书中的大部分讲稿尚未发表。其中有的也可能在将来发展成书籍或文章,如“敦煌石窟美术史研究法”是我2017—2018学年在芝加哥大学教授的一门研究生讨论课,当时已经开始考虑最后将这个题目写成一本书。2017—2019学年教授的“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瑞像、神物与灵境”也有类似意味。从这个角度看,这类讲稿也可能会反映与未来学术研究及写作的联系。


一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似乎特别重视撰写“第一堂课”的讲稿呢?我的回答是,对我来说每门课的第一堂课最为重要,因为这是开题的场合,也是与学生的首次见面。而学生也都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自由,可以在“选课时段”(shopping period)穿行于各个教室之间进行比较。对讲课者来说,如果第一堂课观点不清或泛泛而论,以后的课程也就很可能无甚新意或思绪纷乱。我所教过的课并非都留有“第一堂课”的讲稿——有的遗失了,有的只有提纲。目前能找到的有长短不齐的二十余篇。一位现已执教的往日学生建议翻译发表,认为这对从事美术史教学、研究的国内教师和他们的学生,以及对这门知识有兴趣的读者会有价值。我本人的期待并没有如此之高,但感到既然这批材料存在,而且本来就是为向公众宣讲而写的,自然可以和有兴趣的人分享。它们大都比较简短易读,不会占用读者太多时间。


哈佛和芝大的美术史课程都分为三个档次。最基本的一级是为本科生专门设计的“核心课程”,目的在于为“有教育的年轻人”提供基本知识修养。中间一级是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遴选的课程,专业程度因而随之增强。最高一级是给研究生——主要是博士生——开设的小型讨论课,这种课程强调不间断的互动以及学生的独立研究。本书所收的讲稿三种课程都包括,根据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包括的课程着重于美术史的历史演进和观察方法,下编中的课程较有专题性,强调的是观察美术史的视点。


我要感谢目前在芝大修习我课程的16名学生,包括伊思昭、周真如、陈允灏、徐婷婷、蒋理、陈嘉艺、吴垠、周韵钧、杨之彦、邹一凡、王子南、朱嘉逸、张曦、唐葆真、邵韵霏、杨槃槃。他们贡献出时间和精力,将一些英文讲稿(有时相当杂乱)译成中文,我在译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润色和统一。我希望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为更多的美术史读者和学习者带来一些益处。我也希望感谢活字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以及李学军、陈轩、李震、石雅如等朋友为本书的出版提供的支持。郑岩教授对本书从内容到设计等各方面提供了大量建议;他的学生、中央美术学院霍司佳同学为本书编写了“延伸阅读材料”书单,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巫鸿

2019年3月于芝加哥




内容简介


立足于史料的结构性变化、对学术史的反思,以及对艺术史学科发展的整体性观察,巫鸿自20世纪开始探索中国艺术史写作的种种新范式,已经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本书汇聚了巫鸿在美国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三十多年来的课程讲稿,集合了他在国际语境中对中国艺术与文明的发掘和阐释。

《第一堂课》堪称中国版的《艺术的故事》,它是西方学生了解中国艺术史的“第一堂课”,也是艺术史初学者进入艺术殿堂的“第一堂课”,更是国人重新发现和认识中国文明的“第一堂课”。


目录


上编:概论 · 方法

01  早期中国美术通论
02  后期中国美术通论
03  中国古代礼仪美术
04  战国时期的美术和建筑
05  墓葬美术研究方法
06  汉代墓葬艺术
07  作为通识课的中国书画
08  考古发现与绘画史研究
09  中国叙事画
10  敦煌石窟美术史研究法
11  敦煌视觉文化:传统与互动
12  敦煌经变画

下篇:主题 · 视角

13  全球艺术中的“纪念碑”
14  中国古代艺术与祖先崇拜
15  艺术史上的秦始皇
16  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瑞像、神物与灵境
17  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废墟”
18  山水艺术与超验
19  汉代墓地中的“门”
20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一)
21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二)
22  中国绘画:作品与原境
23  中国绘画的媒材与形式
24  艺术与宗教:佛教与基督教艺术比较研究

延伸阅读材料

附录:所录讲稿首次教授的时间、地点和对象


作者简介



巫鸿,著名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策展人。1968、1980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士、硕士学位,1987年获哈佛大学艺术史与人类学专业博士学位。曾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1994年起受聘于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及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任“斯德本特殊贡献中国艺术史”讲席教授。2002年建立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芝加哥大学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内页







特别推荐
扔書君第一时间拿到《第一堂课:在哈佛和芝大教中国美术史》的样书:近400页,锁线装订可完全铺开,并且是全四色印刷。定价仅有98,公号并与湖南美术出版社·活字文化联合为读者带来首发特惠价:8折,78.4包邮(偏远地区除外)。感兴趣的读者,请尽快加微信咨询购买:

【往期经典】
新书 | 一部弥补资料空白的工具书,王羲之《平安帖》领先石渠宝笈珍品
新书 |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最权威工具书,王世襄、启功是其家中常客
稀缺!「古董大鳄」山中商会经手中国艺术品资料汇编,6000+信息多出首次公开
首次出版!过云楼旧藏明清180通名人书札,与故宫藏媲美
现书!「印谱之冠」陈介祺《十钟山房印举》,印学史上的里程碑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