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运河京冀通航、水鸟翔集,一个也不能少!
总阅读次数:1102
一
这个春天,北运河吸引了京城众多的观鸟爱好者,原因很简单,河道里的滩地上有众多的鸟类。
4月至今,北运河共记录27种鸻鹬类水鸟,成为2022年春季北京市记录鸻鹬类水鸟种类与数量最多的地区。
北运河持续的低水位让众多迁徙的鸟类找到了失去已久的补给站,浅水河流及裸露的滩地有丰富的小鱼虾、昆虫以及底栖动物等,都是水鸟的美食。
浅水河流及裸露的滩地
滩涂上,金眶鸻与环颈鸻走走跑跑停停,为了把藏在泥里的食物赶出来,它们不时地用脚敲击地面,偶尔也会因一些争执而大打出手。一只铁嘴沙鸻混在其中,较大的体型让它显得与众不同。
扇尾沙锥喜欢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用它们宽大的喙在泥滩上不停地啄啊啄。青脚滨鹬是个小个子,小短腿的它们在水边边走边觅食。小滨鹬是北京的罕见鸟,白色的喉部是它的辨识特征之一,它也是个小个子,小个子滨鹬通常只在滩涂上觅食活动。
扇尾沙锥
吸引众多观鸟爱好者的小滨鹬
林鹬、白腰草鹬、泽鹬、青脚鹬都是中等体型,相似度极高。不过仔细深究,和青脚鹬、泽鹬相比,林鹬和白腰草鹬嘴较粗短,可以通过眼纹来识别,白腰草鹬眼先白色,林鹬白色眉纹超过眼睛。青脚鹬和泽鹬站立在一起时青脚鹬大,泽鹬小,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嘴形,青脚鹬嘴粗而上翘,泽鹬的嘴细而直,它们通常站在滩涂与水交界的位置觅食。
黑翅长脚鹬则凭借着大长腿在水中悠闲地觅食。在泽鹬与黑翅长脚鹬之间,一只奇怪的鸟引起了观鸟人的注意,它体型较大,全身朴素,腹部白色,头、颈、背羽毛黑褐色。
甘棠船闸下的黑翅长脚鹬
原来这是一只流苏鹬雌鸟,是通州区的第一笔记录。
通州区新记录流苏鹬
白鹡鸰、黄鹡鸰、黄头鹡鸰、灰鹡鸰、水鹨、黄腹鹨、红喉鹨这些鹡鸰科鸟类散布在滩涂上,红色、黄色、绿色、棕色、黑色、灰色、白色像打翻散落的糖果,它们追逐、嬉戏、点头、上下抖动尾巴,各种叫声交织在一起。
绿头鸭、绿翅鸭则在滩涂上埋头睡觉,任凭鹡鸰、鸻鹬们吵闹。白鹭、大白鹭、苍鹭则站立在水中,静静的等待鱼儿从脚下游过,然后以闪电般的速度一击命中。
大白鹭
白鹭
刚刚又落下了2只白琵鹭,它们或许是饿了,急不可待地用它们扁平成匙状的嘴巴在水里以扇形来回搅动取食,一边搅动一边快速走动,惹得边上的白鹭等一脸嫌弃。
白琵鹭与大白鹭
蒙古银鸥走后,红嘴鸥结群而来,换好黑色头罩着急繁衍后代的成年红嘴鸥通常在4月中旬前到来,不做耽搁,简单休息就走,那些不需要繁殖的小青年则在4月下旬后才来。
普通燕鸥、鸥嘴噪鸥、白额燕鸥、须浮鸥、红嘴巨鸥这些曾经是北京平原地区常见的鸥科鸟类,有些甚至就在通州区繁殖,如今只是零星地飞过。
鸥嘴噪鸥
众多的水鸟自然也吸引了猛禽的注意,鹊鹞、白腹鹞、雀鹰、游隼等纷纷光顾,观鸟爱好者用相机记录到了游隼捕猎的场景,一只扇尾沙锥(疑似)不幸成为了游隼的午餐。
游隼捕食扇尾沙锥(疑似)晨钟暮鼓 摄
还好,今年的北运河记录到了它们的身影。
二
滩涂铺金,水鸟翔集。但或许不久后,这些鸟的记录就只能永远地躺在记录本上了。
因为这里马上就要开闸放水通船。
甘棠船闸、榆林庄船闸、杨洼船闸并称北运河通州段“三闸”。其中,甘棠、榆林庄两大船闸已经完工,2021年6月,北运河通州段全线通航。而在建的杨洼船闸位于京冀交界处,杨洼闸以下至市界为北京市、河北省界河,左岸为北京、右岸为河北,预计工程建成后今年6月将实现京冀航道互连互通。
鸭科、鹭科、鸥科水鸟聚集在滩涂附近,背景是施工中的杨洼船闸
这意味北运河在2023年后,春季将不会再有低水位,不会再有裸露的滩涂,也不会再有那些依赖滩涂的水鸟。
滩涂上众多的鸻鹬、鹡鸰
这样的猜测并非无中生有。去年6月北运河通州段全线通航后,自2021年8月初至2022年2月底,爱鸟汇进行的通州鸟调活动中,北运河仅记录到87个鸟种,考虑到这段时间已经跨越了水鸟的秋季迁徙季、冬季越冬季,这种惨淡的光景显然是河流水位过高,缺少鸟类栖息、繁殖的环境所致。
最近因持续低水位,北运河终于在合适的时间内出现了滩涂。在2022年3月1日至今2个月时间里,北运河突然从通州众多的调查鸟点中脱颖而出,以159个鸟种记录位列第一。其中包括水鸟如雁鸭类、鹳类、鹭类、秧鸡类、鹤类、鸻鹬类75种,亲水林鸟如普通翠鸟、鹪鹩、燕类、鹡鸰类、鹀类15种,其它鸟类69种。
这里面值得关注的记录有在3月18日榆林庄闸附近记录的小天鹅36只,3月31日在夏店村附近记录的红胸秋沙鸭4只,4月8日在甘棠闸下游记录的黑尾塍鹬2只,4月10日在甘棠桥南记录的黑鹳2只,4月12日在杨家洼记录的白琵鹭17只,4月4日在运河下游记录的草鹭1只,4月15日、19日在武窑、马头分别记录中白鹭1只,4月9日在张家湾记录大鸨5只,3月30日在大运河森林公园记录白枕鹤3只,3月12日在榆林庄记录灰鹤11只,4月13日、17日在陈桁村分别记录小滨鹬1只、2只,4月17日在陈桁村记录流苏鹬1只(通州新记录,北运河加新流苏鹬小记),4月18日在陈桁村记录蒙古短趾百灵1只(通州新记录),5月5日在陈桁村记录半蹼鹬一只(通州新记录),5月6日在杨家洼记录的不知名白化鹬鸟1只(白色小怪鸟,请问你贵姓?),5月6日在陈桁村记录中杓鹬2只,5月10日在陈桁村记录三趾滨鹬1只。
黑尾塍鹬 张辉 摄
金斑鸻 杜开颜 摄
半蹼鹬 王勇 摄
不知名白化鹬鸟 张辉 摄
中杓鹬 关雪燕 摄
三趾滨鹬 王勇 摄
遗憾的是,杨洼船闸已基本建设完毕,尽管目前北京的疫情形式严峻、尽管可能没有游人乘坐,但这么有历史意义的一刻一定不会推迟,原定6月的京冀通航定然会按计划进行,或许甚至会提前。
昔日的百鸟齐鸣盛景依然难逃消逝的命运。
三
眼看着适合通州的水鸟们的栖息地越来越少,我不禁想到,通州难道真的不适合鸟类居住吗?
90年代前,通州区除了大面积的水浇地外还有很多水田,种植着水稻、莲藕、茭白等,北运河、潮白河、温榆河等河流附近有沙丘、盐碱地、芦苇地、大大小小的水泡子等,丰富多样的环境形成了北京平原地区独特的生态系统。
北运河浅水河滩上栖息的林鹬、绿头鸭、白鹭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北京的水资源变得匮乏,地下水位下降,通州区很多的池塘变得干涸,水田逐渐消失。而挖沙、污染、填埋湿地、修整河道、建设公园等人类一轮又一轮的操作都是造成通州区众多湿地鸟类减少的原因。
近些年,北京市河流修整和污染治理工作成绩显著,这本是恢复湿地鸟类种群数量的最好时机。
作为“北方水乡”的通州自然也不例外。根据《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规划纲要》:城市副中心将以提升品质为重点,完善绿色空间格局,建设城乡公园体系和绿道系统,升级服务设施体系,形成森林拥城、碧翠融城的大尺度绿化风貌,让居民享受自然,抬眼见绿荫、侧耳闻鸟鸣。城市副中心将完善 “一心、一环、两带、两区”城市绿色空间格局。“十四五”期间,城市副中心将建成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
这本是可以是一件利国利民、惠及自然的好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战略和构想也层出不穷。
然而如今,通州区天蓝水蓝、处处是绿地,鸟却没有多起来。
而在整个北京的范围内,随着沙河水库的改造,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的持续高水位,市内各条河流清淤改造修整河道,北京市最后的滩涂消失殆尽,让许多依赖浅水滩地的水鸟再无落脚之处。
在滩涂上觅食的矶鹬
如果这种状况持续几年,迁徙途经北京的水鸟种群彻底消失,很难想象我们要做多大的努力才能将这些可爱的鸟类朋友邀请回来。
这些种种与生态保护和修复南辕北辙的状况,究其原因,其实一句话就能讲得明白:缺乏基础调查,没有对鸟类及其它野生动物栖息地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与修复。
通州因水而生、由水而兴。北运河通州段全线通航、京冀通航将弥补区域内水文化缺失,恢复昔日运河繁荣景象。千百年来,北运河不仅创造了历史上万舟云集、千帆竞发的漕运盛景,同样孕育了北京平原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
滩涂是这些鸻鹬鸟类唯一的家园
我们可以集群智、聚群力地完成许多举鼎拔山的壮举,难道就不愿平心静气,为这些鸟儿留下一点退路吗?
我想这其实不难……
▶支持单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