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爱鸟会

其他

当通州出现野生豹猫,国家植物园该如何搞?

视频:齐春宏2023年12月23日中午,爱鸟汇鸟调团队成员齐春宏老师在北京市通州区的潞城药艺园进行例行水鸟同步调查时,发现潮白河靠近岸边的芦苇里有一只长相奇怪的猫,这只猫在短暂躲避后从冰面上径直向未结冰的水域走去。在未结冰水域内,聚集着大量的斑嘴鸭、绿头鸭与普通秋沙鸭,它们或休息或嬉戏,随着这只猫的靠近开始警惕。然而这只猫并未去捕捉这些鸭子,只见它来到冰水结合处,经过短暂调整,便下水向对岸游去,水中的鸭子纷纷避让出一条通道。很快,这只猫游到对岸(大宗高尔夫球场)并消失在岸边的草丛中。齐老师怀疑这只猫是豹猫,便将现场拍摄的照片与视频通过微信给我发来。看到照片后我无比惊讶,这只猫正是通州区消失已久的豹猫。豹猫在冰面上张望
2023年12月25日
其他

北运河加新流苏鹬小记

原文发布日期:2022年4月26日总阅读次数:885总分享次数:972022年4月17日下午1点多,正在看书的我突然被微信群消息提醒打断,因为通州鸟调群的沁沁说:“据说北运河下游有流苏鹬”。大好:“通州又加新了”。我对着屏幕兴奋的脱口而出:“哇,通州来高亮鸟啦!”儿子不解地问:“爸爸,什么是高亮鸟?”“就是以前从没记录过的鸟,通州来了只流苏鹬。”我飞速地拨通吴姐(同样住在通州的爱鸟护鸟朋友)的电话,抓起设备,出发。四月柳棉如飞雪,仲春流苏来赴约,人逢喜事精神爽,三十公里竟不觉。这只流苏鹬出现在距我家30多公里外通州西集镇附近的北运河段,驱车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2023年12月16日
其他

白色小怪鸟,请问你贵姓?

原文发布日期:2022年5月7日总阅读次数:762总分享次数:73好消息,通州北运河又迎来了新鸟!5月5日,观鸟者王勇在北运河陈桁村段拍摄到了半蹼鹬,这又是通州鸟类的新记录!作为通州鸟调记录者怎能错过呢……6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我和张辉、韩端、羿健、大好就驱车赶往北运河陈桁村。悠闲散步的半蹼鹬
2023年12月16日
其他

弹弓伤鸟屡不绝,护鸟网络亟建立

原文发布日期:2022年5月28日总阅读次数:943总分享次数:981弹弓伤鸟屡不绝在物资贫乏的年代,弹弓是很多男孩都能拥有的玩具之一,追鸡打鸟,是许多人对童年的回忆。百步穿杨的射手在古代备受欢迎,可如今再用弹弓“打鸟”,却是犯罪。
2023年12月16日
其他

大鸨PK北京雨燕

原文发布日期:2022年6月20日总阅读次数:921总分享次数:61一这段时间,北京不少鸟类爱好者都在忙着投票。2022年4月,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多家机构联合举办主题为“守护蓝天精灵,共享美好家园”的北京市第40届“爱鸟周”科普宣传暨“首都市民最喜爱的鸟”评选活动。活动将使用线上平台公开投票的方式选出20个鸟种,最终评选出来的20种鸟有望在后续北京市市鸟的评选中获得优势。候选的100种鸟作为北京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鸟类,涵盖了游禽、涉禽、猛禽、陆禽、攀禽和鸣禽六大生态类群。其中,既包含像鸳鸯、大小天鹅、白鹭、喜鹊、红隼、麻雀这类大众比较熟悉和常见的鸟,也包含像花脸鸭、白枕鹤、大鸨(bǎo)、蓝翡翠、寿带这样的罕见鸟。截止目前,投票数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大鸨、北京雨燕和鸳鸯,其中又以大鸨和北京雨燕的得票数较多,二者领先优势较大。这结果似乎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因为在北京城的老百姓中,知道大鸨和北京雨燕的人真的很少。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它们能够在众多的鸟中脱颖而出呢?很简单,它们都是有组织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们排名背后的故事。二最近2年,关于通州大鸨的故事很多。大鸨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珍稀且少见。由于东部种群的越冬地与人口密集区高度重合,多年来面临栖息地丧失、食物短缺、人为捕杀等种种威胁,大鸨种群数量严重下降。根据最近四次全国性的大鸨同步调查,大鸨普通亚种数量仅约1600只,数量甚至少于野生大熊猫(最近一次调查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864只)。北京地区除通州区水南村外,近年无确切的大鸨越冬记录,每年少量的短暂停留记录出现在春季(3-4月)和秋季(10-11月),记录地点为官厅水库、密云水库、十三陵水库、汉石桥湿地、温榆河公园的周边农田或开阔草地,以及沙河水库、百望山观测到的飞行记录等。大鸨
2023年12月16日
其他

通州区鸟类调查操作手册

原文发布日期:2021年9月9日总阅读次数:124总分享次数:12爱鸟汇开展的通州区鸟类调查使用朱雀会的“中国观鸟记录中心”作为技术平台。现场调查人员需下载微信小程序中国观鸟记录中心,调查时使用随手记记录信息并关联通州区鸟调活动。以下为具体操作方法:一、微信扫码或者搜索“观鸟记录中心”小程序。
2023年12月16日
其他

爱鸟汇开展通州区流域鸟类生存状况及重点鸟类栖息地调查

原文发布日期:2021年8月30日总阅读次数:429总分享次数:39一、简介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地处北京长安街延长线东端,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首都北京的东大门。通州原为北京市区典型的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水网密集、曾拥有大量在此繁殖、越冬及过境的雁鸭、鸻鹬等鸟类类群,与北京西北部山区的生物构成有较大区别,更能代表华北平原的生态特点。但是长期以来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一直被忽视,近年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张与创森活动的进行,通州区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爱鸟汇将通过本次调查填补通州区调查和数据的空白,抓住生态建设大潮的机遇,通过政府倡导和公众参与来推动鸟类栖息地的保护和优化改造。二、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持续的调查监测,提高通州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大众的生态意识,推动通州地区流域和重点鸟类栖息地的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理利用。三、调查范围河流调查:1、北运河通州段
2023年12月16日
其他

2023年8月通州区观鸟记录小结

原文发布日期:2023年9月5日总阅读次数:372总分享次数:14截至2023年8月31日,通州区2023年8月共记录鸟种数150种,较去年同期增加22种。从近三年对比来看,2021年8月记录鸟种88种;2022年8月提交报告83份,记录鸟种128种;2023年8月提交报告153份,记录鸟种150种。8月25日,王峰在通州区南部临沟屯地区观察到一只寿带。此前,寿带为通州区鸟类历史记录,最早的记载要追溯到1934年(Wilder)。1987年出版的《北京鸟类志》记载曾于1959年5月26日在北京东郊、1961年8月17日在通县分别采集到寿带。寿带在北京栖息于丘陵地带、山麓灌丛或茂密树林中,属于夏候鸟、旅鸟。本月寿带由历史记录调整至现有记录中,截至2023年8月末,通州区现有鸟类记录为345种(不含历史记录20种)。寿带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2023年7月通州区观鸟记录小结

原文发布日期:2023年8月9日总阅读次数:393总分享次数:12截至2023年7月31日,通州区2023年7月共记录鸟种数106种,较去年同期增加18种。从近三年对比来看,2021年7月记录鸟种57种;2022年7月提交报告49份,记录鸟种88种;2023年7月提交报告85份,记录鸟种106种。7月无新增鸟种记录。截至2023年7月末,通州区现有鸟类记录为344种(不含历史记录21种)。2023年7月,累计记录次数排名前二十位的鸟种依次为家燕、夜鹭、喜鹊、麻雀、白头鹎、白鹭、黑水鸡、小䴙䴘、绿头鸭、苍鹭、山斑鸠、灰喜鹊、池鹭、金腰燕、大杜鹃、灰椋鸟、黄苇鳽、戴胜、普通翠鸟、棕头鸦雀。2023年7月,仅有1笔记录的鸟种有27种,分别是鹌鹑、赤麻鸭、凤头潜鸭、大麻鳽、雀鹰、鹊鹞、反嘴鹬、扇尾沙锥、青脚鹬、红颈滨鹬、长趾滨鹬、弯嘴滨鹬、蒙古银鸥、火斑鸠、鹰鹃、冠鱼狗、斑鱼狗、大嘴乌鸦、崖沙燕、银喉长尾山雀、黑眉苇莺、北椋鸟、北红尾鸲、乌鹟、山麻雀、灰鹡鸰、黄胸鹀。大麻鳽:记录日期7月6日,记录地点潮白河(于辛庄段),记录数量1只,记录人张辉。大麻鳽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2023年1月通州区观鸟记录小结

原文发布日期:2023年2月5日总阅读次数:643总分享次数:29截至2023年1月31日,通州区2023年1月共计上传观鸟报告数量97份,记录鸟种数108种,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种。从近三年对比来看,2021年1月记录鸟种90种(当时鸟调尚未开展,根据记录中心数据由工作组统计);2022年1月报告89份,鸟种104种;2023年1月报告97份,鸟种108种。2023年1月通州区无新增鸟种记录。截至2023年1月末,通州区现有鸟类记录为338种(不含历史记录21种)。2022年1月记录的豆雁、斑背潜鸭、红胸秋沙鸭、黑鹳、池鹭、普通秧鸡、乌灰银鸥、红嘴蓝鹊、中华攀雀、云雀、山噪鹛、戴菊12个鸟种在本月没有记录到。本月较2022年1月增加了疣鼻天鹅、青头潜鸭、白琵鹭、苍鹰、丘鹬、毛腿沙鸡、斑鱼狗、秃鼻乌鸦、黄腰柳莺、黑眉苇莺、灰鹡鸰、黄腹鹨、锡嘴雀、黄雀、三道眉草鹀、芦鹀、铁爪鹀17个鸟种。2023年1月,累计记录次数排名前二十位的鸟种为:绿头鸭、小䴙䴘、喜鹊、麻雀、黑水鸡、普通秋沙鸭、骨顶鸡、山斑鸠、灰喜鹊、斑嘴鸭、沼泽山雀、赤麻鸭、苍鹭、大斑啄木鸟、绿翅鸭、远东山雀、小鹀、星头啄木鸟、金翅雀、灰头绿啄木鸟。2023年1月,仅有1笔记录的鸟种有15种,分别是灰雁、疣鼻天鹅、赤嘴潜鸭、青头潜鸭、白琵鹭、猎隼、大鸨、丘鹬、毛腿沙鸡、雕鸮、斑鱼狗、黄腹山雀、黑眉苇莺、锡嘴雀、黄雀。灰雁:记录时间1月16日,记录地点北运河,记录数量1只,记录人杜开颜。灰雁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2023年2月通州区观鸟记录小结

原文发布日期:2023年3月5日总阅读次数:816总分享次数:45截至2023年2月28日,通州区2023年2月共记录鸟种数110种,较去年同期增加了9种。从近三年对比来看,2021年2月记录鸟种100种(当时鸟调尚未开展,根据记录中心数据由工作组综合统计);2022年2月提交报告77份,鸟种101种;2023年2月提交报告103份,鸟种111种。2023年2月通州区新增鸟种记录2种,分别是普通䴓、黑头䴓。这2种鸟近2年在通州临近的朝阳区、大兴区均有记录,因此我们期待通州区也能早日记录到,这个愿望在本月得以实现。截至2023年2月末,通州区现有鸟类记录提升为340种(不含历史记录21种)。普通䴓的发现日期为2月3日,此后在8日、20日、21日同样有记录,数量1只,发现环境为人工松林。当时,普通䴓与金翅雀、黄腹山雀在同一区域活动。普通䴓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2023年3月通州区观鸟记录小结

原文发布日期:2023年4月3日总阅读次数:400总分享次数:16截至2023年3月31日,通州区2023年3月共记录鸟种数126种,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种。从近三年对比来看,2021年3月记录鸟种96种(当时鸟调尚未开展,根据记录中心数据由工作组综合统计);2022年3月提交报告125份,记录鸟种124种(当月统计122种,后增记2种);2023年3月提交报告132份,记录鸟种126种。3月12日,郝建国在于辛庄橡胶坝上下游2次看见一只污黑的燕子与家燕齐飞,体型略小于家燕,背部有不明显的白腰,判断为某种金丝燕。因无法定种,为存疑记录。3月13日,水务部门发来一张白颈鸦的照片,后经鸟调队员现场验证,该鸟双脚均佩戴脚环,判断为逃逸鸟。白颈鸦为通州区历史记录,见于《河北通县鸟类调查报告》(包桂濬)。以上2种鸟均未算在本月的126种鸟类中。2023年3月通州区无新增鸟种记录。截至2023年3月末,通州区现有鸟类记录为340种(不含历史记录21种)。2022年3月记录的赤嘴潜鸭、斑背潜鸭、大麻鳽、黄苇鳽、苍鹰、白腹鹞、白尾海雕、白枕鹤、灰鹤、渔鸥、海鸥、太平鸟、戴菊、戈氏岩鹀14个鸟种在本月没有记录到。本月较2022年3月增加了花脸鸭、短耳鸮、文须雀、亚洲短趾百灵、栗耳短脚鹎、金腰燕、黄眉柳莺、震旦鸦雀、灰鹡鸰、锡嘴雀、黑头蜡嘴雀、白头鹀、三道眉草鹀、白眉鹀、红颈苇鹀15个鸟种。2023年3月,累计记录次数排名前二十位的鸟种为:绿头鸭、喜鹊、小䴙䴘、麻雀、骨顶鸡、金翅雀、凤头䴙䴘、山斑鸠、灰喜鹊、斑嘴鸭、沼泽山雀、黑水鸡、远东山雀、灰头绿啄木鸟、大斑啄木鸟、蒙古银鸥、灰椋鸟、白鹡鸰、黄喉鹀、棕头鸦雀。2023年3月,仅有1笔记录的鸟种有17种,分别是灰雁、白额雁、红胸秋沙鸭、白琵鹭、黑鸢、游隼、环颈鸻、乌灰银鸥、文须雀、亚洲短趾百灵、栗耳短脚鹎、黄眉柳莺、震旦鸦雀、灰鹡鸰、黑头蜡嘴雀、白头鹀、白眉鹀。灰雁:记录日期3月3日,记录地点北运河,记录数量1只,记录人羿健。灰雁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2023年4月通州区观鸟记录小结

原文发布日期:2023年5月4日总阅读次数:526总分享次数:30截至2023年4月30日,通州区鸟调团队2023年4月共提交报告120份,记录鸟种数154种;4月22日举办的2023年首届“副中心一天能看多少种鸟”观鸟赛共提交报告70份,记录鸟种数118种,其中白眼潜鸭、鹤鹬、普通燕鸻、白腰雨燕、楔尾伯劳、云南柳莺、北椋鸟和栗鹀8种鸟未在鸟调中记录。故2023年4月通州区记录鸟种数量共计162种。从近三年对比来看,2021年4月记录鸟种125种(当时鸟调尚未开展,根据记录中心数据由工作组综合统计);2022年4月提交报告154份,记录鸟种167种;2023年4月提交报告190份(含观鸟赛),记录鸟种162种。2023年4月通州区新增鸟种记录2种,分别为角䴙䴘、黑尾鸥。4月30日上午,何乐然在潮白河于辛庄草滩观鸟时发现两只罕见过境鸟角䴙䴘,停息至当晚,翌日不见;4月18日,张辉在潮白河记录到一只黑尾鸥。截至2023年4月末,通州区现有鸟类记录为342种(不含历史记录21种)。角䴙䴘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2023年5月通州区观鸟记录小结

原文发布日期:2023年6月2日总阅读次数:548总分享次数:33截至2023年5月31日,通州区2023年5月共记录鸟种数202种,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种。从近三年对比来看,2021年5月记录鸟种162种;2022年5月提交报告213份,记录鸟种198种;2023年5月提交报告208份,记录鸟种202种。5月22日,张辉在潮白河沙窝公园记录到一只靴隼雕,为通州区鸟类新记录。截至2023年5月末,通州区现有鸟类记录为343种(不含历史记录21种)。2023年5月,累计记录次数排名前二十位的鸟种为白头鹎、喜鹊、绿头鸭、灰椋鸟、麻雀、金翅雀、家燕、山斑鸠、黑水鸡、灰喜鹊、小䴙䴘、苍鹭、雉鸡、夜鹭、棕头鸦雀、骨顶鸡、东方大苇莺、金腰燕、大杜鹃、斑嘴鸭、戴胜。2023年5月,仅有1笔记录的鸟种有32种,分别是赤膀鸭、针尾鸭、青头潜鸭、鹊鸭、大麻鳽、卷羽鹈鹕、鹗、靴隼雕、白尾鹞、游隼、普通秧鸡、红胸田鸡、鹤鹬、泽鹬、红颈滨鹬、红嘴鸥、红嘴巨鸥、白额燕鸥、火斑鸠、普通夜鹰、棕腹啄木鸟、暗灰鹃鵙、牛头伯劳、远东树莺、远东苇莺、白眉鸫、红尾鸫、北鹨、黄腹鹨、水鹨、锡嘴雀、黄雀。青头潜鸭:记录日期5月6日,记录地点潮白河(于辛庄段),记录数量1只,记录人方玉。青头潜鸭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2023年6月通州区观鸟记录小结

原文发布日期:2023年7月2日总阅读次数:697总分享次数:28截至2023年6月30日,通州区2023年6月共记录鸟种数117种,较去年同期增加6种。从近三年对比来看,2021年6月记录鸟种67种;2022年6月提交报告85份,记录鸟种111种;2023年6月提交报告114份,记录鸟种117种。6月15日,张辉在潞城药艺公园附近观察到一只中华长尾雀,为通州区鸟类新记录。中华长尾雀(Carpodacus
2023年12月15日
其他

2022年通州区第四季度观鸟记录小结

原文发布日期:2023年1月2日总阅读次数:784总分享次数:47截至2022年12月31日,通州区2022年第四季度共计上传报告数量316份,累计鸟种数188种,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种。其中,十月报告105份,鸟种172种;十一月报告102份,鸟种120种;十二月报告109份,鸟种112种。2022年第四季度通州区新增鸟种记录3种,分别是灰伯劳、角百灵、草地鹨。目前,通州区现有鸟类记录提升至338种(不含历史记录21种)。灰伯劳:记录时间12月2日,记录地点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记录数量1只,记录人方玉。通州区鸟类新记录。灰伯劳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2022年通州区第一季度观鸟记录小结

原文发布日期:2022年4月1日总阅读次数:1039总分享次数:99截至2022年3月31日,通州区2022年第一季度共计上传观鸟报告数量296份,累计鸟种数138种,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1种。其中,一月报告91份,鸟种104种,二月报告88份,鸟种101种,三月报告119份,鸟种122种。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2022年通州区第二季度观鸟记录小结

原文发布日期:2022年7月3日总阅读次数:1127总分享次数:88截至2022年6月30日,通州区2022年第二季度共计上传报告数量457份,累计鸟种数237种,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3种。其中,四月报告159份,鸟种167种;五月报告213份,鸟种198种;六月报告85份,鸟种111种。2022年第二季度通州区新增鸟种记录8种,分别是赤腹鹰、流苏鹬、半蹼鹬、三趾滨鹬、蒙古短趾百灵、淡眉柳莺、山麻雀、北鹨。赤腹鹰在北京的山区繁殖,近几年向平原地区扩张,天坛公园、马家湾湿地公园都记录到了它们的繁殖,而通州区此前无记录,今年我们却在5-6月记了12笔赤腹鹰的记录。通州区自古富水多河,流苏鹬、半蹼鹬、三趾滨鹬相信之前就应该在通州区出现过,而缺少调查让我们错过了这些鸟。相信随着通州区鸟类调查的深入,更多的鸻鹬类水鸟会出现在我区的鸟类名录上。同样,通州区历史上也不乏蒙古短趾百灵的生境,我们终于在这种鸟的生存环境消失殆尽前记录到了它。淡眉柳莺在我市高海拔山区繁殖,平原地区较为罕见,这一次,我们录到了它的声音。山麻雀主要在我市低山地区繁殖,今年,我们不仅记录到了它们,还证明了它们可以在平原地区繁殖。北鹨为北京市罕见过客,突然的闪现令人兴奋无比。目前,通州区现有鸟类记录提升至332种。此外,5月6日,张辉在北运河杨家洼记录到一只不知名白色鹬鸟。5月21日,阿兹猫、普鲁斯特在“沙窝公园”记录到栗背短脚鹎一只,此前北京地区尚未有此鸟的观测记录。因无法判断其来源,暂未收录在通州区鸟类名录中(详情参见:通州区发现栗背短脚鹎)。赤腹鹰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2022年通州区第三季度观鸟记录小结

原文发布日期:2022年10月6日总阅读次数:781总分享次数:55截至2022年9月30日,通州区2022年第三季度共计上传报告数量242份,累计鸟种数193种,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0种。其中,七月报告61份,鸟种88种;八月报告87份,鸟种128种;九月报告104份,鸟种169种。2022年第三季度通州区新增鸟种记录3种,分别是大杓鹬、斑鱼狗、发冠卷尾。目前,通州区现有鸟类记录提升至335种(不含历史记录21种)。大杓鹬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2022-2023年通州区流域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报告

原文发布日期:2023年6月24日总阅读次数:429总分享次数:29大运河森林公园冰面上栖息的水鸟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2021年通州区第四季度观鸟记录总结

原文发布日期:2022年1月1日总阅读次数:523总分享次数:53截至2021年12月31日,通州区2021年第四季度共计上传到通州区鸟类调查报告数量322份,累计鸟种数183种(2020年同期通州区共计上传到观鸟记录中心的报告数量为43份,累计鸟种88种)。其中,十月报告146份,鸟种160种,十一月报告93份,鸟种109种,十二月报告83份,鸟种100种。第四季度累计记录次数排前十的鸟种为:小䴙䴘、喜鹊、绿头鸭、麻雀、灰喜鹊、沼泽山雀、山斑鸠、黑水鸡、白头鹎、远东山雀。通州地区第四季度累计记录次数排前十的鸟种第四季度通州区新增鸟种记录3种,分别是卷羽鹈鹕、乌雕与西方秧鸡,通州区鸟类记录提升至341种。此外,第四季度还记录了本区罕见的鸟种灰雁、大天鹅、小天鹅、翘鼻麻鸭、花脸鸭、赤嘴潜鸭、红胸秋沙鸭、黑鹳、大麻鳽、中白鹭、日本松雀鹰、苍鹰、白腹鹞、鹊鹞、白尾海雕、灰脸鵟鹰、灰背隼、大鸨、丘鹬、海鸥、红角鸮、雕鸮、长耳鸮、白喉针尾雨燕、长尾山椒鸟、牛头伯劳、红嘴蓝鹊、文须雀、烟腹毛脚燕、斑背大尾莺、震旦鸦雀、灰背鸫、红尾歌鸲、白喉矶鸫、红胸姬鹟、黄胸鹀、栗鹀等。为了摸底通州区越冬水鸟的种类与数量,爱鸟汇分别于2021年11月13日、12月19日对通州区内的河流、湿地公园、蓄洪区等水域进行了水鸟同步调查。调查涵盖了我区80%以上的水体,初步摸清了在我区越冬的游禽与涉禽的种类与数量。其中11月13日记录水鸟21种共计2099只,12月19日记录水鸟24种共计6554只。11月13日记录前三的水鸟为小䴙䴘1155只、绿头鸭409只、赤麻鸭209只,12月19日记录前三的水鸟为绿头鸭5215只、小䴙䴘1948只、赤麻鸭406只。记录水鸟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地区为凉水河。第四季度通州区鸟种新纪录:卷羽鹈鹕
2023年12月13日
其他

2021年通州区第一季度观鸟记录总结

原文发布日期:2021年4月1日总阅读次数:531总分享次数:60去年,随着爱鸟汇的成立,通州区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观鸟、拍鸟这一活动,并将观鸟记录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或电脑上传至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截至2021年3月31日,通州区2021年第一季度共计上传报告数量242份,累计鸟种数127种(2021年之前通州区累计上传报告数量仅为216份)。其中,一月份报告91份,鸟种90种;二月份报告87份,鸟种100种;三月份报告62份,鸟种96种。通州地区第一季度记录的主要是冬候鸟,127种鸟中,删除了6种(鹗、白腰雨燕、棕腹啄木鸟、岩鸽、红尾伯劳5种可能存在误记,蒙古银鸥1种并入西伯利亚银鸥),增加了由观鸟群内爱好者记录但未提交至记录中的鸟种6种(大天鹅、褐柳莺、苍头燕雀、铁爪鹀、白腰杓鹬、毛脚鵟)。最终通州区第一季度记录的有效鸟种为127种。第一季度累计记录次数排名前十的鸟种为:绿头鸭、小䴙䴘、喜鹊、麻雀、绿翅鸭、斑嘴鸭、骨顶鸡、赤麻鸭、赤膀鸭、红隼。单次记录数量排名前三的鸟种是:绿头鸭1440只,麻雀1000只,小䴙䴘842只。从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通州地区的观鸟爱好者第一季度主要集中在北运河、凉水河、潮白河等水域观鸟。通州地区第一季度累计记录次数排前十的鸟种观鸟记录的增加,不断地完善通州区的鸟种记录。第一季度通州区新增鸟种记录5种,分别是东方鸻、白腰杓鹬、欧亚鸲、苍头燕雀、渔鸥,通州区现有鸟类记录提升至319种。因在大运河森林公园记录的“斑背潜鸭”争议较多,故未被算入新增鸟种中。第一季度还记录了本区罕见的鸟种灰背隼、猎隼、游隼、毛脚鵟、雕鸮、东方白鹳、疣鼻天鹅、海鸥、青头潜鸭、花脸鸭等,其中花脸鸭单次记录为26只,为通州区单次记录最多。除此之外,第一季度还较早的出现了褐柳莺、东亚石䳭、家燕等候鸟的报告。通州区鸟种新记录:东方鸻
2023年12月13日
其他

2021年通州区第二季度观鸟记录总结

原文发布日期:2021年6月30日总阅读次数:404总分享次数:39截至2021年6月30日,通州区2021年第二季度共计上传报告数量180份,累计鸟种数194种(2020年同期通州区共计上传报告数量为39份,累计鸟种110种)。其中,四月份报告78份,鸟种126种;五月份报告85份,鸟种162种;六月份报告17份,鸟种67种。另外还有3个标红记录,分别是红胸田鸡、云南柳莺、中华短翅莺。观鸟群内爱好者未上传观鸟记录中心的鸟种记录8种,分别是普通燕鸻、小杓鹬、灰尾漂鹬、小滨鹬、遗鸥、牛头伯劳、小太平鸟、震旦鸦雀。删除上传到观鸟记录中心里误记的大山雀1种。通州区2021年第二季度共记录有效鸟种204种。第二季度累计记录次数排前十的鸟种为:喜鹊、麻雀、苍鹭、家燕、白头鹎、绿头鸭、小䴙䴘、山斑鸠、灰喜鹊、棕头鸦雀。第二季度通州区新增鸟种记录16种,分别是斑头雁、灰斑鸻、普通燕鸻、小杓鹬、灰尾漂鹬、小滨鹬、遗鸥、白喉针尾雨燕、淡脚柳莺、云南柳莺、中华短翅莺、灰背鸫、鸲姬鹟、灰纹鹟、方尾鹟、粉红胸鹨,通州区鸟类记录提升至335种。此外,第二季度还记录了本区罕见的鸟种紫背苇鳽、绿鹭、草鹭、鹊鹞、小田鸡、红嘴巨鸥、蓝翡翠、长尾山椒鸟、灰山椒鸟、牛头伯劳、小太平鸟、远东苇莺、鳞头树莺、小蝗莺、红尾歌鸲、褐头鸫、白喉矶鸫、栗鹀、黄胸鹀、芦鹀等。第二季度通州区鸟种新纪录:斑头雁
2023年12月13日
其他

2021年通州区第三季度观鸟记录总结

原文发布日期:2021年10月1日总阅读次数:320总分享次数:31截至2021年9月30日,通州区2021年第三季度共计上传报告数量140份,累计鸟种数152种(2020年同期通州区共计上传报告数量为65份,累计鸟种75种)。其中,七月报告15份,鸟种57种,八月报告27份,鸟种88种,九月报告98份,鸟种147种。(2021年八月发起了通州区鸟类调查活动,故八月后的统计以关联调查活动的记录为准,未关联活动的记录没有加入统计。)第三季度,累计记录次数排前十的鸟种为:麻雀、喜鹊、灰喜鹊、白鹭、白头鹎、小䴙䴘、黄眉柳莺、家燕、红喉姬鹟、山斑鸠。通州地区第三季度累计记录次数排前十的鸟种第三季度,通州区新增鸟种记录3种,分别是红嘴蓝鹊、斑背大尾莺与短趾雕,通州区鸟类记录提升至338种。此外,第三季度还记录了本区罕见的鸟种花脸鸭、白眉鸭、鸳鸯、大麻鳽、紫背苇鳽、草鹭、中白鹭、白琵鹭、鹗、日本松雀鹰、苍鹰、猎隼、游隼、花田鸡、红嘴巨鸥、白额燕鸥、白喉针尾雨燕、棕腹啄木鸟、灰山椒鸟、崖沙燕、鳞头树莺、淡脚柳莺、远东苇莺、震旦鸦雀、白眉地鸫、黄雀、栗耳鹀、黄胸鹀等,其中花田鸡的记录为本季的最大惊喜,该鸟在北京市仅有5笔记录。因通州区内河流清淤治理后无浅水滩地,本季鸻鹬类鸟种记录偏少,仅记录到8个鸟种,受近年区内河流施工影响严重。暗绿绣眼鸟记录明显增多,记录次数74次,记录数量达到了604只,已经逐渐成为了通州区的优势鸟种。通州地区第三季度记录的鸻鹬类鸟种第三季度通州区鸟种新纪录:斑背大尾莺
2023年12月13日
其他

2021-2022年通州区流域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报告

水鸟数量方面,2021年11月记录20种2075只,12月记录20种8832只,2022年1月记录26种10943只,2月记录23种11521只,3月记录41种4089只。
2023年12月13日
其他

大鸨归来!栖息地面临新状况

原文发布日期:2022年10月25日总阅读次数:3867总分享次数:28310月23日下午3时,一只大鸨在水南村降落。爱鸟汇在收到鸟友“喵星挖钱机驾驶员”的信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进行观察。或许是长距离的迁徙消耗了太多的体力,这只大鸨一直远远的站在3号地中间位置休息,只是转动头部紧张地观望四周的情况。PS:2021-2022越冬季水南村共出现了6只大鸨,第一只出现在了2021年10月17日,当时水南村的玉米刚刚收割完,这只大鸨只是做了短暂停歇,第二天就不见了。然后是从11月14日起,3只大鸨一直在水南村越冬,在越冬期一只幼年大鸨死亡。12月12日,增加一只大鸨。2022年1月27日,又一只大鸨来到水南村。春天,在3月28日2只大鸨离开,4月7日、8日各离开1只。在观察大鸨的同时,爱鸟汇也发现了另外一个情况,就是4号地里有农业机械车在作业,过去一打听,原来是要在大鸨栖息的这片农田里播种冬小麦。自2017年2月首次发现大鸨至今,大鸨已连续六年在水南村越冬,今年将进入第七年,而此前大鸨在此越冬的栖息地除了最初的荒草地后一直都是收割后的玉米地及豆地。查询了最近十年大鸨在北京及周边越冬或停歇的信息,栖息地大部分为玉米地,少数的荒草地及苜蓿地,未见在冬小麦田里越冬的大鸨,而大鸨在沧州、黄河流域越冬的栖息地则是以冬小麦田为主。所以,将大鸨栖息地由原有的玉米地变成冬小麦田,对大鸨越冬到底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们不好判断。于是,我们咨询了林科院湿地所的刘刚老师,得到的信息是大鸨对这片越冬地(玉米地)逐渐适应甚至依赖,现在耕种成冬小麦田造成景观环境改变,可能会干扰大鸨越冬地选择和对越冬取食造成困难。水南村是近年北京地区唯一已知的大鸨越冬地。一旦失去,北京将没有大鸨越冬,这是我们无法承受的损失。我们将现场情况汇报给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后,天色已晚,决定第二天再联系属地政府反映大鸨栖息地情况。这是一个难熬的夜晚,我怕第二天看不到大鸨。大鸨飞翔在水南村农田上空农业机械正在翻耕夜间作业10月24日早7时,看到大鸨后我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此时也终于找到了种地工人得以了解到一些具体信息,本次耕种的区域就是大鸨栖息的1、2、3、4号地,而大鸨栖息地以外的农田不在本次耕种范围内,原因是这里耕种可以就近在水泥厂解决麦地浇水时用电的问题。在向属地政府反映现场情况后得到的回复是:暂停耕种,协商解决。而此时4号地已经完成了全部翻耕作业,现场也有工人在大型货车上卸下冬小麦种子。我们和种地工人反复强调一定要等通知后再干活。3号地里,大鸨已经逐渐适应,开始不紧不慢地寻找食物。翻耕吸引了大量的喜鹊在4号地里觅食,而一些吃饱了的喜鹊则飞过来开始围着大鸨进行骚扰,一只猎隼划过农田,惊起了若干云雀与蒙古百灵,大鸨也紧张的伏下了身体。多么希望眼前的情景一直保持下去,然而希望和现实总有差距,承包人已经购置了种子化肥,地还是要种的。在哪种?种多少?怎么种?在一只大鸨已经回来的情况下,这是一个烧脑的问题!仔细观察了一下翻耕后的农田,表面遗撒的玉米已被埋入土中,裸露的土中我看不到任何食物。傍晚,大鸨走到3、4号地交界处,沿着边界巡视了一会,最终还是进入到了4号地里,大约在里面走了20分钟,我想它大概是在评估里面的食物储备吧。10月25日早7时,发现承包方在夜里干活了,4号地翻耕的区域向3号地里扩展了约40米的距离,增加翻耕面积将近60亩地,现场也还有新的种子运来。下午,农业机械车开到了1号地里进行翻耕,于是,我们又和干活的工人进行了交涉。目前,相关单位还在积极协商中。大鸨方面,基本上全天都在3号地中间觅食休息,中午时被路过的行人惊飞一次,看起来还算稳定。它能够接受栖息地的变化吗?还在迁徙路上的它的伙伴能够接受吗?一切还都是未知。大鸨栖息地及翻耕现状喜鹊骚扰大鸨大鸨在3号地活动大鸨进入翻耕农田大鸨走出翻耕农田工人在卸麦种翻耕农田(冬小麦)与原农田(玉米地)玉米地里可见遗撒的玉米翻耕后为什么水南村的玉米地今年会种植冬小麦呢?今年,北京市启动了“揭网见绿”新举措,全市盖网地块将逐步揭开绿网、简易绿化,已完成6425万平方米,相当于9个奥森公园。作为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任务中“留白增绿”的进一步延伸,“揭网见绿”将“应揭尽揭、宜绿则绿”。这是一项非常好的措施,它有利于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水平。2021年11月24日,水南村大鸨栖息地就发生了铺盖防尘网的问题,好在区园林绿化局与生态环境局及时沟通,制止了铺盖作业。今年,水南村大鸨栖息地的农田种植冬小麦便是“揭网见绿”的一项工作。揭网见绿,是好事,但要明确见的是生态文明的绿,不是绿色的绿。有力度还要有温度。二十大刚刚在10月22日闭幕,23日我们就迎来大鸨的回归,这简直就是天降祥瑞,也是城市副中心生态建设成绩的有力佐证。在我们生态持续向好的今天,相信副中心有能力、有智慧将大鸨留住,给大鸨一个稳定的、安全的、食物充足的越冬地。2021年11月24日水南村铺盖防尘网水南村捕猎的猎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水南村被惊飞的蒙古百灵(国家二级保护动物)-End-▶支持单位: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2023年12月8日
其他

大鸨或许不需要北京,但北京需要大鸨!

原文发布日期:2023年3月30日总阅读次数:15213总分享次数:126这个冬季,一只大鸨独自在水南村空旷的农田里越冬。近几年,水南村大鸨栖息地由于工程建设等原因导致面积逐年减少。这个越冬季,因耕种冬小麦,适合大鸨越冬的栖息地已不足原有面积的1/4,已经来此越冬的2只大鸨中的一只选择离开,仅留下一只大鸨在倔强地坚守自己的家园。而大鸨是一种胆小且警惕性非常强的鸟,独自越冬必须增加警戒时间,降低用于采食或其它行为的时间,所以大多数的时候,它就像一尊石雕在田地里站着,一动不动的观察周围的情况,静静地感受这个冬季的雾、霾、风、雪、沙。而志愿者们只能用默默的陪伴做为对大鸨最长情的告白,尽可能减少周围人类活动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12月14日、3月13日、14日,分别有1只、4只、2只大鸨飞过水南村农田,它们都被值守的志愿者记录下来,或许它们的记忆里还有水南村这个家,在寻找栖息地和迁徙的过程中不忘来看一眼。我多希望它们能够降落在这片土地上,哪怕只是临时下来歇歇脚,陪一陪这只大鸨,让它不再那么孤独。在2号地树下发呆的大鸨黄昏下觅食的大鸨沙尘下觅食的大鸨雾霾天觅食的大鸨水南村大鸨栖息地没有以往的热闹,一只孤单的总是发呆的大鸨已经不能引起拍鸟爱好者的注意,京城的鸟类摄影师们上个冬季把时间都给了水南村育雏的黑翅鸢、温榆河的短耳鸮以及房山区那对抓羊的金雕。很少有人能想起这只大鸨,每天来这里拍摄大鸨的人更是寥寥无几。然而志愿者的工作却更加困难了,人多的时候大家都有所顾忌,还可以相互监督,但现场没啥人时总会有个别人走进农田拍摄大鸨,被志愿者一一请出。另外,摩托车爱好者、航模爱好者频繁出现在大鸨栖息地周围,对大鸨造成了不小的干扰。志愿者都会不厌其烦的一一讲解劝离。春节期间,更是有居民夜晚在农田东侧的公路上燃放烟花,我们也和属地派出所进行了反映以增加这一地区夜间的巡查。拍摄黑翅鸢的摄影爱好者东侧道路上的烟花残留很久以前,人类到处追捕野生动物,摘取野果,哪里有食物,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后来,聪明的人类学会了用火,学会了耕种一些植物(小麦、高粱、玉米、水稻、花生、土豆、红薯),学会了驯化一些动物(鸡、鸭、鹅、羊、马、牛),于是便有了农田,有了牧场。虽然减少森林和荒野,但传统农业的慢节奏与开阔的土地还是给很多动物(包括大鸨)提供了很好生活环境,人类与这些动物和谐相处了几千年。近一个世纪,农药、化肥、机械化的现代农田耕作密集,给生活在这里的动物带来了灭顶之灾。现代人类希望粮食越产越多,却不懂得节约。希望房子住得更大,却忘记了自然本来的样子。机械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巨变,一方面是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另一方面也摧毁了长期以来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如今生活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界,不如说是人工界。生活在钢筋混泥土中的我们,都应该思考一下:我们来自哪里,我们将去向何处?在3号地发呆的大鸨大鸨飞过已被耕种冬小麦的2号地黄昏下觅食的大鸨3号地准备进行农田浇灌大鸨是一种喜欢在开阔地生活的鸟类,它们繁殖在草原上,越冬栖息在农田中。古人认为它们总是集成七十只在一起,所以在描述这种鸟时,用“七十”加上鸟,就组成了“鸨”字。这也说明历史上大鸨在中国的种群数量曾经是相当丰富的。2007年前,水南村地区曾种植大面积的水稻田,虽然没有进行过鸟调,但从与当地居民的聊天中可以得知,一直以来,该地区鸟的种类、数量都十分的丰富。2012年,该地区开始拆迁,西侧利用原有稻田修建了通明湖公园,经过2-3年的自然修复,加上人类活动干扰较少,该地区逐渐形成了鸟类的集群效应,通明湖公园水域、凉水河水域在迁徙季集结了大量的鸻鹬类、鸥类、雁鸭类水鸟,水南村地区的疏林地、草地及后来复耕的农田则拥有丰富的鸣禽、陆禽鸟类。丰富的底层猎物又吸引了很多顶级捕食者——猛禽,在2015年这里有2个越冬的长耳鸮种群,总数量在50只以上。此外还发现了很多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此繁殖,如长耳鸮、纵纹腹小鸮、红隼、红脚隼、鸳鸯以及黑翅鸢。2019年起,通明湖清淤改造、凉水河两侧河堤硬化以及各种建设工程的启动使该地区鸟类栖息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野生动物数量逐年减少。2017年2月,水南村大鸨首次被正式记录到,或许它们以前就一直生活在这里。近3年,因不文明拍摄、地铁施工、抢种冬小麦等事件被人们所关注,然而,水南村大鸨栖息地却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嘉会湖湿地公园迟迟没有音讯,地铁S6线却要来了,2023年2月,志愿者记录到有勘测人员在测量1号地的地下水位及地铁测绘单位人员在现场测量。或许不久后,大鸨栖息地将会成为一个热火朝天的施工场地。经过我们的实地考察,北京周边的大鸨越冬地,如青甸洼、白洋淀、官厅水库等地均受到了改变耕种结构、改变景观环境等破坏栖息地的情况,致使大鸨越冬栖息地减少,种群数量下降。我们应重视传统农业景观保护,建设高自然价值农田。为大鸨提供面积更大、高质量连续性的栖息地是保护该物种的关键。高自然价值农田保存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并且以较低的成本生产了粮食,因此,保护它们对在维持粮食生产前提下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北京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近年来,政府部门正努力将北京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人与自然和谐宜居之都、全球生物多样性之都的典范。如何将北京这块仅有的大鸨越冬栖息地有效的保护起来,让更多的大鸨前来越冬是考验我们北京智慧的时候。也能够对北京周边的省市起到引领模范作用。大鸨或许不需要北京,但北京需要大鸨。我们不仅需要建设对人类更加友好的都市,更需要建设对大自然越来越好的城市,让我们从人工界重返自然界。大鸨还在,水南村的农田还在,北京有机会建设成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城市,成为对人类、对大自然都友好的城市。农田中觅食的大鸨落日下发呆的大鸨水南村大鸨打卡地-End-▶支持单位: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2023年12月8日
其他

白枕鹤来水南村了,它们也是来保护大鸨的吗?

一3月18日,京城窗外正在下着鹅毛大雪,纷纷扬扬,早上还能看见的玉兰花苞和嫩绿的柳树枝芽,此时已经掩盖在白茫茫的雪景中了。雪还在下,密密麻麻地向着地面坠落,在雪中嬉戏的人也终因雪势大而回到屋中取暖,换一种环境欣赏这难得的美景。在雪中守护大鸨的志愿者
2023年12月7日
其他

通州区大鸨越冬地11月守护情况汇报

01原文发布日期:2021年12月2日总阅读次数:1218总分享次数:129基本情况大鸨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迁徙鸟类,每年都会从北方来到黄河流域过冬。大鸨选择的栖息地多为农田环境,因为农田环境冬季人为干扰较少,遗撒的粮食种子、秧苗及越冬的昆虫可以提供大鸨越冬的口粮,而且视野开阔,便于大鸨及时发现潜在的威胁。
2023年12月7日
其他

北京通州大鸨面临新情况

因此文明可能也意味着一种对荒野的宽容与接纳。2017年有个新闻:西安一个施工单位因施工现场有上千只崖沙燕筑巢而暂停施工,对其进行保护。(西安:上千只崖沙燕筑巢施工单位停工保护)崖沙燕在施工工地里筑巢
2023年12月7日
其他

通州的大鸨最近过得怎么样?

原文发布日期:2022年1月6日总阅读次数:793总分享次数:9401基本情况2021年12月12日,一大早,大好在群里发来信息,说大鸨增加了一只。看到时第一反应是擦擦眼睛,再读了一遍,当看到四只大鸨同框的照片,才知道不是做梦,这真是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好像当天大家都去关注某宝某东的购物打折了,结果第四只大鸨悄然来到栖息地越冬。我记得当天是大风,特别冷。第四只大鸨的来到,虽然带来了惊喜,但这事儿还得细品。这块大鸨越冬栖息地的重要性已经是不言而喻了。栖息地东北角排水管线施工刚刚低调落幕,从天而降的第四只大鸨更像极了一针强心剂,更加强烈地唤起了大家对这事儿的注意力。可能还得重述一遍,由于北京地区的农田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而冬季多依赖农田栖息的大鸨,留在北京地区越冬的几乎没有,而在通州区的这4只大鸨是目前北京地区唯一已知的越冬种群。这个消息第一时间上报了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两个部门重新会商安排了大鸨越冬守护工作。我们欣喜地知道,有了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四只大鸨平安越冬就会越来越有保证了。02栖息地情况之前三只大鸨主要栖息地块为北侧的3号地与4号地,但12月底这几天大鸨们又迁移到了1号地块,不知是因为3、4号地的口粮不足了,还是即将通车的北侧地铁噪音有点大,只是想换个安静点的房间,这点还需要我们继续去观察了解。12月底刮了几天大风,造成了1号地白色垃圾增多,又让大家担心不已,每班值守志愿者又在下力气捡拾起了垃圾…大鸨栖息地示意图说到田地里的垃圾,必须得浓墨重彩说几句,为减少垃圾对大鸨的危害,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环境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于12月8日、9日开展了越冬田地、水南村和周边工地的垃圾大清理,下大力治理垃圾源头,30多人一干就是两天,5辆大垃圾收集车装得满满当当,在此向台湖镇政府表示感谢。爱鸟汇向台湖镇环境服务中心赠送锦旗03干扰因素2021年12月9日一早,守鸨志愿者看到大鸨越冬3号地东北角有大型施工机械进入并开始施工,第一时间前往一看究竟。在现场与施工人员沟通后得知是铺设地铁17号线嘉会湖站的排水管道,工期大约10天左右。我们立即将这一突发情况上报区园林局并由园林局联系施工单位进行进一步沟通。说实在的,田地里的施工严重影响了大鸨在3号地的栖息越冬,因为3号地的东北角是今年大鸨们最喜欢呆的地方,它们的大多数时间都悠闲地在这个角觅食,栖息……除了关注大鸨越冬的北京市民,这件事也是得到了光明日报、北京交通广播、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新京报、通州融媒体中心等媒体的极大关注。大鸨栖息地与地铁施工位置示意图大鸨数量稀少,被称为“鸟中大熊猫”,每年11月从北向南迁徙越冬,次年3月又返回北方。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博士认为,大鸨栖息地附近进行管道施工无疑会对大鸨的栖息环境造成影响。他建议,从长远来看,相关部门应该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对相关区域进行规划设计,促进生态友好发展。经过区园林局的沟通,以及各新闻媒体的关注报道,铺设地铁17号线嘉会湖站的排水管道施工暂时停止,在这里也要对施工单位的大格局点赞,为大鸨平安过冬担负起了社会责任!这一小插曲也算低调落幕。04志愿者守护情况进入12月后,志愿者值守人员压力增加,毕竟到年底了,大家都忙,还好有猫盟CFCA、自然之友野鸟会与爱鸟汇一起成立的护鸨志愿者群里,有那么多优秀的爱鸟人助力12月值守,志愿者伙伴们对大鸨情况进行详细观察记录,对现场秩序进行恰当维护,并安排专人对早上6:30-8:00时间段进行看守。我们建立了护鸨工作日志,由志愿者对每日的天气情况、大鸨情况、影响因素、观(拍)鸟人员、现场秩序、车辆停放、防疫政策落实、突发情况等进行记录。我们志愿者12月20日的记录是这么写的:“7:30左右大鸨被大鵟惊飞,不知去向,中间文字省略,直到14:33分四只大鸨才一起飞回3号地,悬着的心才落下”。当日值守的汪周、吴春梅两位老师心情是何等复杂焦灼,大鸨这7个小时都去哪了,游山玩水?还是回程时顶风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所有志愿者肯定跟我一样,时不时的在群里看上一眼,这焦虑的心情堪比年初时雌大鸨惊飞后,陪雄大鸨一起等候时的心情了。大鸨栖息地这块从12月9日后还是比较热闹的,政府相关部门相继对大鸨和栖息地情况进行了现场考察和重点巡视,区园林绿化局还请来了北京林业大学郭玉民教授团队进行了会商;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新京报、北京交通广播、通州融媒体中心等新闻媒体陆续对12月的4只大鸨进行了采访报道;自然之友野鸟会会长陆莉、爱鸟汇大好与猫盟CFCA首席执行官黄巧雯还一起作客北京交通广播孟洋主持的新闻晚知道访谈节目,一起回顾了大鸨的故事,展望了大鸨和越冬地的未来。相关媒体报道12月参与值守志愿者名单(排名不分先后,部分人员为网名,有部分曾参与值班但未留下姓名的志愿者请联系我们):郝建国,羿健,张辉,斑鸫,吴月丽,马建国,人间四月天,马德成,陆莉,郁翔,骆驼刺,张峰沁,丁飞,王浚丞,程永福、小鸟,沙菲,吴春梅,汪周,逍遥,王斌,尚文M,莲子荷,张若东,王旭,王金岭,吕勇,大猫,JiaHY,BIG微,赵树生,王晨淼,田玉岩,曲沛沛,刘刚,间关莺语,火山,郭耕,颜姬,崔崔,天上的云,观自然等。对12月参加值守大鸨平安过冬的志愿者们道声辛苦了!同时,爱鸟汇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观鸟不关鸟,赏鸟不伤鸟。应切实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遇到伤害、诱捕、猎杀、贩卖、非法饲养野生鸟类的行为时,应及时报警。若遇到受伤、受困的野鸟,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感谢各位鸟类爱好者付出的努力,让我们文明观(拍)鸟,保护栖息地,为野生鸟类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爱鸟汇真诚感谢通州区园林绿化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属地政府、各界媒体对保护大鸨越冬所做的工作,感谢各爱鸟团体及志愿者对野保工作的大力支持!祝福大家2022年身体健康,我们一起向未来!-END-▶支持单位: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2023年12月7日
其他

大鸨回通州了,北京有足够的智慧留住它们吗?

前几天,大好正在我们办公室,一起聊怎么让他们爱鸟汇的通州鸟调能够让更多人参与,以及把成果告诉更多人。然后他看了眼手机,抬头表情怪异地说:“完,大鸨又回来了。”这说的是去年在通州南部越冬的那对大鸨。其实这对大鸨已经在位于次渠-马驹桥之间、六环边的这几块农田待了好几年了,只是在去年之前,它们存在的消息一直没有被公布。直到去年被拍鸟人发现,并把消息传出去后,这对大鸨才成了北京的明星鸟。去年来到通州的一对大鸨
2023年12月7日
其他

来到北京的大鸨,能不能等到水南村的春天?

在北京市通州区,有一片荒野曾经是野生动物的乐园。这个区域是因水南村、桑园村、西太平庄村拆迁后形成的开阔旷野,各种大大小小的林地散布其中,纵横的沟渠通过农田、草地、林地相互连接,凉水河在它的南边蜿蜒穿过,靠近河流的位置有3个天然形成的池塘。类似这样的区域也很自然会成为鸟类的天堂。自2015年开始,这里共记录到鸟类264种,占通州近年鸟类记录的84%。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6种,分别是黑鹳、猎隼、大鸨、遗鸥、黄胸鹀、乌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44种。农田中的大鸨
2023年12月7日
其他

通州保护大鸨行动所想

2021年3月23日上午10时,在通州越冬的2只大鸨飞走了,它们在台湖地区度过了一个完整的冬季,是近年来北京市唯一的大鸨越冬记录。原文发布日期:2021年3月26日总阅读次数:807总分享次数:88一
2023年12月6日
其他

关于通州那只受伤的大鸨

原文发布日期:2021年2月7日总阅读次数:6546总分享次数:583“空降农田觅食,国家一保护动物大鸨现身通州台湖。”近日,随着一条新闻的公布,让更多市民了解到我们通州目前竟然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这里生活。对于热爱野生动物的人们,这无疑是一条让人欣喜的消息。然而,看到这个消息的爱鸟汇志愿者却忧心忡忡。事情要从2021年2月1日说起,爱鸟汇志愿者在观察这对大鸨时,发现了雄性大鸨的左侧胸部羽毛外翻,在反复观察后,确认这只大鸨受到了外伤,在现场观察大鸨的活动并未受到什么影响。在和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沟通后,因担心大鸨在救助过程中产生应激而发生意外,所以决定由志愿者继续原地观察。同时,爱鸟汇也向通州有关部门进行了汇报,并和相关部门协商不进行新闻报导,待大鸨迁徙后再进行宣传。2月2日,通州林业部门回复要加大这一区域的巡护力度,协调当地村镇配合保护!并安排野保宣传,尽最大努力让大鸨安全越冬。2月3日,通州林业部门在现场树立保护鸟类标识,爱鸟汇志愿者在现场巡护时发现部分拍鸟爱好者。当晚8时,北京日报登出大鸨现身通州的消息,虽然没有提及大鸨的具体位置,但引起了北京观(拍)鸟人的广泛关注。正如志愿者所担心的,2月4日,大鸨的具体位置被公布在某个观(拍)鸟群中,很快被转发到各个观(拍)鸟群。2月5日,爱鸟汇出动2名志愿者在现场进行宣传疏导,并在主路下到农田的地方设置了条幅和路障,但因现场拍鸟的人员数量过于庞大最终没能阻止少数人进入农田近距离拍摄大鸨,导致大鸨在上午9时被惊飞。志愿者在现场守候到下午5时,未见大鸨回归。2月6日上午,大鸨没有出现在每天觅食的田里,就在志愿者认为大鸨已经迁离,离开巡护地后,它们却在中午飞了回来,因现场无人管理,多辆车进入田地追逐大鸨拍摄,大鸨被多次惊飞后离开。这让志愿者内疚不已,甚至失眠。吸取了前2天的教训,2月7日,爱鸟汇志愿者一大早便来到了大鸨栖息地守护,在确认大鸨不在后对前来的拍鸟人进行劝离,现场仍有20多辆车在此等候,志愿者又用隔离带隔离了几个路口后便在现场守候。下午4时多,大鸨再次出现在农田,因志愿者的阻止仅有2辆车在志愿者不及看管下进入了农田拍摄,其他拍鸟人都在路边拍摄,后大约10名拍鸟者集体步行进入农田,被志愿者及时劝阻。直至天黑,大鸨未受到惊吓而飞走。在此,爱鸟汇感谢志愿者付出的努力。傍晚时分,通州区林业相关人员赶到了现场,与爱鸟汇志愿者初步协商了下一步的保护方案,暂由志愿者现场守护,林业部门配合在现场进行宣传,后期安排安保人员24小时守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六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义务。禁止违法猎捕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向有关部门和机关举报或者控告违反本法的行为。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机关对举报或者控告,应当及时依法处理。《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第二章第十三条规定:
2023年12月6日
其他

通州越冬大鸨保护行动回顾以及我们正确的对待方式

原文发布日期:2021年2月13日总阅读次数:1996总分享次数:217我们再来从头捋一下大鸨这件事。2020年10月21日,2只大鸨首次在通州台湖地区的庄稼地被发现。由于该地区属于待开发区域,周围有大片施工工地,且有大量施工车辆往来,考虑到大鸨性情机警容易受惊,为了避免干扰,该信息并未被传播,仅有少数观鸟人每周前往查看,确保大鸨正常活动。据观察,大鸨主要在两块玉米地和一块大豆地里活动觅食,分别命名为1号玉米地、2号大豆地和3号玉米地。直至2021年1月29日,大鸨均在该区域活动。大鸨拍摄点示意图至此,可确定这对大鸨为北京的越冬个体。由于近年来北京无确切的大鸨越冬记录(仅有迁徙过境和短暂停留的个体),因此这对越冬大鸨应为北京非常难得和宝贵的记录。2021年2月1日早7时,前往观察的爱鸟汇志愿者发现雄性大鸨的左侧胸部羽毛外翻,但并未影响其活动觅食。在反复观察后,志愿者怀疑这只大鸨受伤,并和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进行沟通。因大鸨行动无碍,因此决定由爱鸟汇志愿者继续原地观察,并且向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就此情况进行了汇报。受伤的雄性大鸨2月2日,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回复爱鸟汇,表示要加大这一区域的巡护力度,协调当地村镇配合保护,并安排野保宣传,尽最大努力让大鸨安全越冬。2月3日,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在现场树立保护鸟类标识,志愿者当天观察大鸨在3号玉米地觅食,未见大鸨飞走。当晚8时,北京日报登出大鸨现身通州的消息,该消息引起了北京观(拍)鸟人的广泛关注。这是这对大鸨面临接下来各种问题的导火索。2月4日,大鸨的具体位置被公布在某个观(拍)鸟群中,很快被转发到各个观(拍)鸟群,大鸨越冬栖息地有大量车辆前往,而志愿者当天未到现场观察。2月5日,得知拍鸟行为已经对大鸨产生较强干扰情况后爱鸟汇临时出动2名志愿者在现场进行宣传疏导,并在马路下到农田的几个路口处设置了条幅和路障。早8时,志愿者看见5辆车在1号玉米地里拍大鸨,大鸨随后飞向北侧3号玉米地,5辆车随即追向3号玉米地,大鸨再次惊飞。志愿者在现场守候到下午5时,未见大鸨回归。当日未观察到大鸨长期进食,推测进食时间仅为早7时至8时。2月6日上午,现场一直有20辆以上的车辆等候,大鸨没有出现,志愿者认为大鸨已经迁离后离开。据现场拍鸟人描述,大鸨在中午飞回(间隔约27小时),后多辆车进入田地追逐大鸨拍摄,大鸨被多次惊飞后离开。推测当日进食时间不超过半小时。2月7日,志愿者早7:00便来到了大鸨栖息地守护,在确认大鸨不在后对前来的拍鸟人进行劝离,但现场仍有20多辆车在此等候。志愿者又用隔离带隔离了几个路口后便在现场守候。下午4:15,大鸨飞回到2号大豆地,因志愿者的阻止仅有2辆车在志愿者不及看管下进入了农田拍摄,其他拍鸟人都在路边拍摄;但随后大约有10名拍鸟者集体步行进入农田,被志愿者及时劝阻。直至天黑,大鸨未受到惊吓而飞走。下午5:30,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赶到了现场,与爱鸟汇志愿者初步协商了下一步的保护行动方案。决定暂由爱鸟汇志愿者现场守护,通州区园林绿化局配合在现场进行宣传,后期安排安保人员全天守护。2月8日,志愿者6:45分赶到2号大豆地,大鸨还在休息,现场已有2辆车等候。早7:30,大鸨开始觅食,志愿者劝退了3波步行进入田地的拍鸟者,大鸨在未受到明显干扰下于10:20飞走。当天未见回来。8:00-17:00路边一直停着大约20辆车。当日由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安排的安保人员3人来到现场维持秩序。2月9日,志愿者和安保人员均来到现场,7:00-9:00在周边的农田未发现大鸨。17:00大鸨飞回2号大豆地,仅停留10分钟后便飞离,现场全天有13-20辆车守候。2月10日,安保人员2名全天均在现场维持秩序,志愿者于早上8:00来到大鸨所在地,发现大鸨正在2号大豆地里。早上11点不到,大鸨在进行了较长时间进食后飞至3号玉米地,但因一辆车试图接近而飞离,直至下午4点半左右才回到1号玉米地。当天陆续有十余辆车前来拍摄,但大都保持良好的秩序,仅在田边的道路上进行拍摄。当日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再次来到现场了解保护情况,安保人员能够起到较好的现场管理作用。考虑到近日大鸨由于驱赶未能有充足的进食时间,且受伤大鸨的康复需要补充营养,当日志愿者分别在2号大豆地和3号玉米地里撒下了一些玉米和花生。2月11日,安保人员2名在现场维持秩序,志愿者分早晨和下午两批次前来协助。大鸨于中午飞离,并在下午16:30左右飞回。当日上午约有十余辆车前来拍摄,都保持良好秩序。大鸨飞走后车辆也陆续离开,仅有2、3辆继续守候或在下午到来,大鸨在2号大豆地里进食并过夜。2月12日,安保人员2名在现场维持秩序,志愿者分早晨和下午两批次前来协助。大鸨全天均在2号大豆地里进食。当日约有十余辆车前来拍摄,都保持良好秩序。通州区园林绿化局除每日安排安保人员外,执法人员和工作人员不定期到该地块进行巡视。从上面的信息我们推测:1、2020年10月21日-2021年1月29日,大鸨长期在该区域,说明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大鸨不会轻易更换觅食地和夜栖地。2、大鸨是在2021年1月29日-1月31日之间受伤的,至今10-15天。3、大鸨的位置信息是在2月4日被公布的。此时为受伤后4-7天,大鸨在最需要静养和补充食物的时间段被惊扰和追逐。4、2月5日-9日,大鸨每天在该越冬地的平均进食时间不到2个小时,分别是5日的1小时、6日的约半小时、7日的2-3小时、8日的3小时、9日的10分钟。5、大鸨长时间离开又回来,说明周围可能没有适合的栖息地,大鸨的身体状态也不能支持它进行长距离迁徙。6、志愿者在1、2、3号农田未发现大鸨,且该地区附近也没有其他农田,说明大鸨离开时可能没有正常觅食,只是在某个角落里躲避人类。7、2月10日-12日,因现场安保人员和爱鸟汇志愿者的努力,又逢新春佳节,现场车辆及人员少于前几日并保持着良好的秩序。大鸨得到了较为充足的休息及进食时间。8、根据现场调查,导致大鸨受伤的原因可能包括:a.家犬的袭击(附近有村民的散养狗,以及地里有狗的足迹);b.人类伤害(弹弓或其他工具等)。我们知道,大鸨的体重较大,每一次起飞都要消耗很多能量,其日常习性并非喜欢长时间飞翔,而多采取在地面行走觅食或休息的状态。此时接近大鸨越冬的末期,大鸨急需要储存能量以便应对前往繁殖地的长距离迁徙;而雄性大鸨的伤情则意味着它需要更多的静养和能量补充。大鸨的敏感、易受惊扰的习性导致其对人类活动非常敏感,聚集性的拍摄、特别是开车/步行靠近将导致大鸨频繁惊飞。这种情况对于大鸨而言非常危险,紧张情绪和进食量少导致的营养不足将可能导致大鸨死亡。鉴于此,参与保护行动的通州区园林绿化局、爱鸟汇、猫盟联合向北京观(拍)鸟人士发出以下倡议:给大鸨多一些安静的空间。聚集式拍摄将势必造成大鸨紧张,擅自靠近则会进一步导致各种危及大鸨的因素产生。呼吁各位观(拍)鸟爱好者无必要不前往拍摄,如在现场应积极配合安保人员和志愿者的协调,在图中限制区域内进行拍摄。通州区园林绿化局、爱鸟汇、猫盟也诚挚邀请各方观(拍)鸟人士加入到现场秩序维持的行列中来。一张好照片并不如这对大鸨安全越冬更加重要,拍鸟是爱鸟的体现,而首善之都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更是应该担负起护鸟的责任。祝广大观(拍)鸟人士新春愉快!-END-▶支持单位: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2023年12月6日
其他

喜讯!水南村大鸨回归

盼望着,盼望着,通州区的大鸨回来了,那个牵动无数颗心的“宝儿”回来了!12月4日下午15:38分,马德成老师在群里留下了4个字“大鸨来了”,看到后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进入到十月,爱鸟汇的伙伴们除了完成日常的鸟类调查监测外,就是要到水南村农田去看看,看看大鸨有没有回归,看看大鸨的栖息地有没有变化,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这些聊天记录。“水泥厂东边的玉米还没收完。”“看见燕雀大群了,好几大群飞过。”“几百只云雀。”“这收割方式和往年不一样啊,地上的残存物比往年要多。”“跟园林局和镇里沟通过不种冬小麦了”“2号地玉米正在收割,3、4、5号地已经收割完毕”“地里的袋子里装的是玉米,不是种子和化肥。老板说收完就不种了。”“1号地收完玉米”“5号地现在这样,跟去年不一样”“这是荒草吧,成草原了”“这种地适合百灵类的”“一波一波的燕雀飞”“东侧马路闲人免进”“2个保安值班”“单车也不让进”“人都不行,更别说单车”“2号地好多捡玉米的”“我昨晚已经梦见大鸨来了”“水南村未发现大鸨”“今年的农田真适合大鸨,也适合短耳鸮”“1、2、3、4号地没鸨,没绕5号地”“望眼欲穿无大鸨”“水南村农田里现在有铁爪鹀、凤头麦鸡、紫翅椋鸟、短耳鸮。大鸨还没回来”未收割的玉米地刚刚收割完毕的玉米地而观鸟群里的鸟友们则玩起了接龙游戏:“今冬大鸨几号到呢,会是谁见证呢”“要不玩个小游戏,大家猜个日子,接个龙”11月1日,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召开了2023—24年度大鸨保护协调会,会议制定了保障大鸨安全越冬的工作方案,成立了通州区大鸨保护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对各成员单位(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台湖镇政府、通州区公安分局森林公安大队)做了分工和具体工作安排。随后,台湖镇政府在大鸨回归前集中力量完成了栖息地周围防火割草作业,以保障大鸨回归后不受到干扰。会议后,我们对今年大鸨的保护工作充满了信心,原因如下:1、栖息地环境适合,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玉米地里草本植物茂盛,更加适合大鸨隐蔽与寻找食物。2、政府部门重视,工作提前布置,并对往年出现的问题做了针对性的预防与协调措施。3、群众关注参与性高。一切准备就绪,静等大鸨归来。根据往年的记录,水南村的大鸨通常在10月底11月初来此越冬。今年,由于北方持续高温,几次寒流也没能把气温降下来,北京及周边地区关于大鸨的消息少之甚少。到了11月中旬,我们才听到今年北京首个关于大鸨的信息(又见大鸨!温榆河公园“老友记”),随后群里也传来了河北廊坊发现大鸨的消息,11月22日,安妮老师发来密云小漕村来了2只大鸨的信息(2只大鸨飞临密云水库)。然而,我们的水南村农田里依然没有大鸨的身影。“看来我们只能等12月了”,我无奈的在群里敲了这几个字。根据我们近2年的记录,12月都会有1只大鸨来到水南村,22-23越冬季因为栖息地被耕种冬小麦没有降落水南村。终于,在越来越忐忑的等待后,一只大鸨回来了。根据4日下午与5日上午的观察,这只大鸨左颈侧与胸部交接的位置羽毛形状异常,疑似有外伤。大鸨到来后进食活动频繁且十分警惕,推测外伤暂不影响其活动,这也可能是这只大鸨今年较晚到达水南村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未来的值守中,观察这只大鸨的伤情变化是我们志愿者的主要任务。在收到大鸨回归的消息后,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台湖镇政府、通州区公安分局森林公安大队的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从各自的工作职责出发,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目前,承担属地管理工作的台湖镇政府,将现场秩序维护工作交于台湖镇林场负责,台湖镇林场安排的4名安保人员已在12月5日上午到岗就位。让我们为相关单位的快速反应点赞!23-24越冬季,爱鸟汇除了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巡护外,还将追踪嘉会湖湿地公园的设计、施工方案,本着基于保护现有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促使设计、施工方案向保留原生态景观的方向发展,使规划中的嘉会湖公园成为一个具备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公园(北京城市副中心,需要什么样的湿地公园?)。开展水南村公众观鸟活动,让公众了解华北农田生态系统之美。在公园、商超、校园等场所开展大鸨宣传活动以提升民众审美与保护意识。祝福大鸨平安越冬!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台湖镇政府、区森林公安大队工作人员及爱鸟人士合影现场观察大鸨羿健与首日巡护的安保人员合影警觉的大鸨
2023年12月5日
其他

“花田鸡”事件给北京鸟圈带来了什么?

原文发布日期:2022年10月8日总阅读次数:4205总分享次数:240一尽可能降低人为干扰是观鸟活动的伦理依据。在正常情况下,观察者不应做出引诱、驱赶、投食、过分靠近野生鸟类以及破坏栖息地等举动。因为有些鸟可能会因气候恶劣、体能衰弱而暂时停栖某一地区,此时,它们急需休息调养,如果人类为了看清或拍到满意的照片而追逐鸟类,可能会导致其步向死亡。育雏是鸟类生活中最脆弱的阶段,在孵卵及育雏期间的过度干扰很可能会导致亲鸟弃巢,繁殖失败。因此,在遇到鸟巢及孵卵、育雏的亲鸟时,需保持足够距离,并缩短观察时间,以免干扰亲鸟的行为。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为了拍到照片而修剪鸟巢周围的植被是极为错误的行为,通常会导致雏鸟死亡。若遇到上述情况,有条件者可以采取相应的举措予以制止。对于濒危或某些特殊鸟类,观察者有责任不公开记录或对具体地点进行保密,防止发生进一步的人为干扰。无论是观鸟还是拍摄鸟类,我们都需要牢记:鸟类的福祉永远大于我们看到它或是拍到它!(以上文字出自《中国鸟类观察手册》)二花田鸡是一种很少见的体型较小(13cm)的褐色田鸡。在中国繁殖于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及吉林省;迁徙时经过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和长江流域;在福建、广东、江西等省越冬。在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为易危,致危原因是栖息地丧失;非法狩猎。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花田鸡在北京的首次记录出现在2014年9月25日的通明湖公园,这个记录正是由笔者贡献的,而紧跟着第二天,翠湖湿地环志又环到了一只,同年十月有爱好者在天坛公园拍摄到花田鸡,这是北京记录花田鸡最多的一年。北京的花田鸡记录不超过10次,而上一笔记录则发生在2021年9月25日,我与方玉老师在潮白河鸟调时蹚飞出一只。仅有的两次观察我认为该鸟的飞行习性是短距离低飞,继而草丛中隐蔽奔跑,未观察到长距离长时间飞行,通常是飞起3-5米后就落下,没有速度也没有高度,使用长焦相机很难拍到。或许正是这两次短暂的遭遇,让我觉得有必要对本次花田鸡事件进行一次梳理。根据多方了解的信息(包括此次围拍花田鸡的参与者),本次事件的大致过程如下:2022年9月7日,有爱好者在微信群里发了一张照片询问鸟名,经过辨认确认为罕见鸟种花田鸡,记录地点为十三陵二坝附近。9月8日至9日,部分爱好者前往十三陵寻找花田鸡并成功拍摄到这一罕见鸟种,在北京甚至全国的观鸟圈引发关注。因花田鸡隐蔽的习性,爱好者很难拍摄到自然状态下的照片,这让大量爱好者趋之若鹜,甚至很多外地的鸟友也想到北京来推花田鸡。而看到或拍到花田鸡的唯一方法就是蹚。9月10日是中秋假期的第一天,一大早就有大量爱好者赶往十三陵,目的就是拍摄到花田鸡。因大家到达、离开时间各不相同,很难统计到底有多少人参与其中。现场的人面临两种选择,自己蹚或者有“组织”的蹚,可能没有人想到还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自己退出并劝说别人退出。选择自己蹚或许能够看见,但拍到的机会微乎其微,大家要想达到目的显然有“组织”的蹚是更好的选择,而且相对自己蹚对鸟的干扰似乎更少。于是现场便出现了“组织者”。在“组织者”有效的组织下,大家经过4、5次合围,最终拍到了照片,随后这些人陆续离开,当然也有人不断地赶来。约8:30分,网络上便出现了花田鸡死亡的消息。本次事件参与者没有一般来说的“拍鸟大爷”,均为观鸟爱好者。绘图:盖艺方三在没有官方尸检报告的情况下,我认为导致花田鸡死亡的原因可能有三种:应激反应、摄入营养不足、外力致死。1、鸟类应激反应:研究表明,当动物受到强烈的应激源刺激后,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代谢调节,力图使机体的生命活动恢复到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正常功能状态,包括惊恐反应或动员阶段→适应或抵抗阶段→衰竭阶段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物受到刺激后机体的早起反应,又可分为休克相和反休克相。前者表现为体温和血压下降,血液浓稠,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肌肉紧张度降低,进而发生组织讲解,低血氧、高血钾、肠胃急性溃疡,机体抵抗力低于正常水平。换到人身上,就是出冷汗,心悸,肌肉震颤和无力。休克相一般持续几分钟到一天,随即进入反休克相,机体防御系统动员,血压上升,血钠和血氧增加,血钾减少,血糖升高,肾上腺皮质素分泌增加,机体抵抗力升高甚至高于正常水平。第二阶段,如果应激源未能占据主导,机体客服了刺激并得以适应,则新陈代谢重新趋于正常。第三阶段,如果刺激源强度超过机体的适应性和补偿能力,或者刺激源持续时间过长,动物将反复进入惊恐反应,而且其程度只会越来越剧烈,出现各种营养不良、肾上腺皮质肥大,激素不足,异化作用占据主导地位,体重急剧下降,新陈代谢出现不可逆变化,最终导致动物死亡。对,应激最严重会导致死亡。(以上鸟类应激反应文字来源:知乎
2023年12月4日
其他

观鸮还需平常心

原文发布日期:2023年2月1日总阅读次数:1237总分享次数:71冬日,暖阳。这里是温榆河流经朝阳区的孙河乡段,一排高高的杨树光秃秃地站在河畔上,品味着四季的轮回,河水并未结冰,自西北向东南静静地流淌。河堤路和河流之间有一大片荒草地,呈长条状展开,面积大约上万平米,荒草地里长满了芦苇、蒿草、矮灌丛,在冬日午后的阳光下泛着金光,展现出与城市完全不同的荒野味道。草丛边一排长枪短炮延伸出去,人们偶尔小声说话,耐心等待着主角的亮相…荒草地生境站成一排的观拍鸟爱好者主角就是这块荒地最近迎来的新主人——三只短耳鸮。短耳鸮体长约34-42cm,俗称短耳猫头鹰、小耳木兔、短耳猫。棕色的胸羽,圆圆的脸盘,眼睛呈明显的亮黄色,眼周具黑色眼影,酷似烟熏妆,颇具气质。它们多栖息于地上或潜伏于草丛中,经常在开阔的平原荒地活动,主要以鼠类为食,同时也捕食小鸟、蜥蜴、昆虫等猎物。它们不仅在傍晚和夜间活动频繁,也常在白天出动捕食,故而受到广大观拍鸟爱好者的青睐。好不容易找到空档钻入队伍中,我就听见旁边的人说:“那边,那边,飞起来了”,只见一只短耳鸮从不远的草丛中翅膀一展,拔地而起,它时而在芦苇丛中若隐若现,时而拔高身姿又突然来个转身,扑向草丛……不过它似乎扑了个空,“两手”空空又毅然飞起。不一会又看见另一只短耳鸮从远处飞来,在草丛中低飞,寻找着自己的猎物……“原住民”喜鹊可能实在不能容忍自己的地盘多了几位不速之客,不时骚扰驱赶着短耳鸮。在草丛中低飞同台竞技空中格斗就在大家观察喜鹊和短耳鸮空中格斗的时候,一只短耳鸮突然俯冲到草丛中,然后迅速拔地而起,只见它手里牢牢地抓着一只老鼠,还夹带着几根草棍儿。得手后的它盘旋飞起,这时,另外一只短耳鸮发现了它手中的猎物,迅速逼近,大概想抢夺战利品。眼前的两只短耳鸮,忽而迎头相向,忽而盘旋远离,抓着猎物的越盘越高,想打劫的眼看抢夺无望,最终放弃了追逐,自力更生去了。我的镜头随着那只抓到老鼠的短耳鸮不断上扬,镜头中的它突然爪子前伸,一低头把老鼠叼在了嘴里,“难道是要空中进食吗?”我惊讶地想,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只见它又用锋利的爪子抓住了猎物,同时那几根夹带的草棍儿却不见了。“哦,原来只是想扔掉草棍儿啊!”我恍然大悟……抓到老鼠盘旋高飞正在扔掉草棍找地方进餐中精彩的捕食画面让人兴奋不已,但瞬间我的思绪被拉回到去年冬天的东郊湿地公园,想起了那只异常艰难的短耳鸮。2022年1月,一只短耳鸮来到了东郊湿地公园,它的猎场位于公园小中河长满荒草的河滩上,草丛中躲藏的老鼠正在等待命运的安排……随着消息传播开来,前来观拍短耳鸮的爱好者越来越多。虽然绝大多数爱好者都能遵守集体默认的规则,在相对合理的距离观察拍摄,但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极个别人为了拍到想要的“效果”,不顾鸟儿的福祉,追逐惊扰,大声驱赶,甚至用树棍扔掷,想让它起飞拍一个所谓“漂亮的飞版”,这些不和谐的行为严重干扰了短耳鸮觅食的节奏和效率,后来在志愿者的文明劝阻和公园安保人员的制止干预下,才恢复了正常的观拍秩序。东郊湿地公园的短耳鸮
2023年12月4日
其他

上树的王锦蛇,是嗅到了三宝鸟的味道吗?

原文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4日总阅读次数:913总分享次数:51夏日,阳光热烈,林间枝间鸟儿们演绎着温情,也伴随着惊心动魄。这里是怀柔区的一处村庄,两面是山,山坡上树木荆棘,郁郁葱葱,错落有致,中间的开阔地带一条河安分守己地流着,蜿蜒向远方。河边大片的栗子林结满了果实,路边农田里玉米长势正旺,河滩上野草丛生,河水清澈见底,成群的鱼虾在水里游来游去。河水静静地流淌远处的山峰天空中,赤腹鹰和灰脸鵟鹰在各自的领空盘旋,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河流附近的蛤蟆、蜥蜴与蛇。冠鱼狗站在河流上方的树枝上,不时俯冲到河中抓鱼。绿鹭则喜欢站在河道中水流湍急的地方守株待兔......河堤上山麻雀正带着幼鸟觅食,桑葚树上一对噪鹃密切关注着它们寄养在红嘴蓝鹊家里的宝宝,一只寿带鸟飞过河道消失在对面的树林中,山坡上两只发冠卷尾在其间上下翻飞......山麻雀冠鱼狗噪鹃寿带绿鹭我们到这里观察的主角是一对三宝鸟和它们的三只小宝宝。三宝鸟在北京是夏候鸟,并不常见。7月18日,我第一次看到三宝鸟,阳光下它蓝绿色羽毛令人惊艳。三宝鸟雌雄个头差别不大,体长大约27-30厘米,头大而扁平,眼睛褐色,喙鲜红而宽大,脚也是红色的,通体蓝绿色,头和翅较暗,呈黑褐色,初级飞羽基部有大块淡蓝色斑,飞翔时格外醒目。它们把家安在河边一棵高大的杨树上,利用了一个喜鹊的弃巢,巢中三只刚出壳的小宝宝嗷嗷待哺……三宝鸟善捕食飞行的昆虫,育雏期间,它们来回穿梭,不停忙碌。约十几分钟就会捕食一次,通常它们会先落在巢边的树枝上仔细观察,确认安全后才回巢喂食幼鸟。忙碌捕食的亲鸟落在巢边观察的亲鸟给幼鸟喂食中3天后,我们就看到一只幼鸟大胆地把头伸出巢外,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世界......转天,我们惊喜地发现那只幼鸟已经站在了离巢不远的树枝上,亲鸟则会继续喂食,并慢慢引导它飞到离巢更远的树枝上。接下来,第二只幼鸟也安全出巢,几个“三级跳”后就不见了踪影。这时的亲鸟更忙了,一边要照顾已经出巢的两只幼鸟,另一边还要照顾尚未离巢的幼鸟,当天下午4:12分之后,亲鸟并没有再继续喂食巢中幼鸟,而是站在附近的树枝上不停地召唤,意在引导鼓励那只幼鸟大胆出巢,但幼鸟始终只是探头看看外面,然后又缩了回去......6点左右,天色渐暗,亲鸟带着两只出巢的幼鸟飞入了树林深处,我们也收拾装备,踏上了回家的路,只有影子姐还坚持在那里观察,期待看到最后一只幼鸟出巢的一瞬。我们的车开出去十几分钟,喵姐接到了影子姐的电话,“那只巢中的幼鸟被蛇吃了!”“天啊!”……影子姐眼睁睁看着一条王锦蛇沿着树干爬到了巢边,稍作停顿后便钻进了巢里……想着刚刚还萌萌地在巢口探头探脑打量外面世界的鸟宝宝,十几分钟后就成了王锦蛇的盘中餐,大家的心情如这擦黑的天暗下来,几个人都默默不语……我一再劝说自己这是自然的生存法则,这种场景天天上演,不是也有鹰吃蛇的画面吗?几日的观拍记录了一段夏日里的故事,它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它是关于生命的诞生,出发……正在照顾离巢的幼鸟
2023年12月4日
其他

聊一聊温榆河的红角鸮

原文发布日期:2022年6月23日总阅读次数:3907总分享次数:430与树干融为一体的红角鸮一2009年繁殖季,植物园领角鸮被围拍后,亲鸟弃巢,繁殖失败。2015年前某年,植物园红角鸮幼鸟被拍鸟人带回家里拍摄。2016年7月,颐和园被拍摄多日的日本鹰鸮幼鸟离奇失踪。2019年6月,圆明园有拍鸟人用竹竿捅红角鸮。2021年6月,老山公园拍鸟人聚集用强光手电照射红角鸮育雏。2022年5月,植物园拍鸟人聚集拍摄灰林鸮幼鸟。在北京,每年的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都是猫头鹰宝宝们出巢的日子。雕鸮、纵纹腹小鸮、灰林鸮为留鸟,繁殖较早,它们的宝宝通常在5月下旬就出巢了。而红角鸮、日本鹰鸮为夏候鸟,它们的宝宝一般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出巢。红角鸮
2023年12月4日
其他

那些在北京发现的鸟种

原文发布日期:2022年6月16日总阅读次数:1190总分享次数:85每一个生物分类的研究者大抵都梦想着发表新种,但是在现今这个时代,人类的足迹几乎已经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昆虫、鱼类等物种还可能有较多的新种出现,对于鸟类和哺乳动物而言,发现新种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了。这不禁让人们怀念起物种大发现的那个黄金时代。在那个黄金时代里,众多的西方博物学家,或是对博物学及其热衷的传教士、外交官们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纷纷来到中国,短短的几十年间,发表了大量的新种。当一个物种首次被科学的描述时,用来发表定名的那个标本被称为“模式标本”,而模式标本的采集地,则被称为模式产地。福建的挂墩、四川的宝兴都是大名鼎鼎的模式标本产地。北京虽然不能和以上两地相提并论,但是由于传教士与外交官集中,又是从华北前往内蒙古和西北的必经之路,因此,博物学家的目光也没有忽视了北京这座古城。盘点下来,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北京共贡献了五个半鸟类新种。咦,怎么还有半个?别急,下面就让我们把这五个半一一道来。在鸟类研究和物种发现上面,斯文侯(Swinhoe)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朋友”了。这位英国外交官员在华时间长达19年,虽然长期居住在厦门、宁波等中国南方城市,但是对于北京鸟类发现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北京鸟类中最有特色的山鹛和山噪鹛均是他首次发现的。罗伯特·斯文侯1868年,斯文侯从广州出发北航,途径烟台、天津等地,前往北京和张家口进行旅行。这一路上收集了众多的动物标本,栖息于北京周边低海拔山区的山鹛和山噪鹛也没有逃过他的法眼。山鹛与山噪鹛分别属于雀形目的莺鹛科和噪鹛科,山鹛全身布满纵纹,而山噪鹛则是一身纯褐色的打扮。它们虽然长相有所差异,但是生境习性却颇为类似,都生活在中低海拔的山区,都喜欢在灌丛中活动,也都喜爱结为小群,当它们三三两两分开觅食的时候,常常用叫声来相互联系。这两种鸟都是近似的中国特有种,只在朝鲜邻近中国的地区有很小的分布范围,因此,外国的观鸟人来到北京观鸟的时候,山鹛和山噪鹛在他们的目标鸟种上都是排在前列的。事实上,北京周围的老百姓对这两种鸟并不陌生,在冬季,这两种鸟往往会到海拔更低的地方觅食越冬,而且没有了浓密的灌丛的掩护,也更容易被观察到。老百姓管山噪鹛叫“山画眉”、“黑老婆儿”、“大背串”,管山鹛叫“小背串”、“大尾巴狼”,既生动又形象。山噪鹛
2023年12月4日
其他

林子并不大的通州,也能什么鸟都有吗?

原文发布日期:2021年11月17日总阅读次数:658总分享次数:38近年来,随着通州区退耕还林、创建森林城市,河道清淤、加宽、护坡等各项工程进行,以及北运河通州段的全线通航,人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通州。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是幸福的,我们看到了政府治理环境的决心与成果,还给了老百姓一个蓝绿交织的通州。但作为一名自然爱好者,我不禁又有些担心,环境的巨变对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动物有什么影响?它们能适应吗?让我们先从鸟说起吧。中国有句俗话叫“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没有在野外观察过鸟类的人认为森林就是鸟的家园,森林多了,鸟自然就多了。然而真的是这样吗?2020年5月,通州区几名爱鸟人士共同成立了爱鸟汇,2021年8月,爱鸟汇正式开启通州区鸟类调查项目。爱鸟汇希望通过持续的调查监测,提高通州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及公众的生态意识,推动通州地区流域和重点鸟类栖息地的鸟类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理利用。截止2021年10月,经爱鸟汇统计,通州区鸟类共计340种,其中近年记录鸟类316种,历史记录24种。近年记录的316种鸟类中,留鸟36种,占总记录的11.4%;夏候鸟33种,占10.4%;冬候鸟65种,占20.6%;旅鸟245种,占77.5%;迷鸟5种,占1.6%。就是说通州区夏季鸟的种类最少,冬季其次,春秋两季可以看见的鸟类最多。2021年通州区鸟类数量月统计表鸟类根据栖息地类型和形态特征可分为六大生态类群,即陆禽、游禽、涉禽、攀禽、猛禽、鸣禽。下面我们结合通州区实际情况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六大生态类群。陆禽陆禽喜欢在地面活动,特点是腿部粗壮有力,喙部较短,适合在地面上寻找食物。通州区的陆禽种类很少,近年记录包括雉科2种、鸨科1种、三趾鹑科1种、沙鸡科1种、鸠鸽科4种,共计9种。需要注意的是,陆禽并不是说它们只适合在陆地上行动,比如鹌鹑、大鸨、黄脚三趾鹑、毛腿沙鸡、火斑鸠等都是候鸟,需要进行较远距离的迁徙飞行。雉鸡、山斑鸠、珠颈斑鸠、灰斑鸠在通州区为留鸟。城市建设正在逐步蚕食大鸨的栖息地
2023年12月4日
其他

2023年11月通州区观鸟记录小结

截至2023年11月30日,通州区2023年11月共记录鸟种数156种,较去年同期增加36种。从近三年对比来看,2021年11月记录鸟种109种;2022年11月记录鸟种120种;2023年11月记录鸟种156种。11月10日,张辉在北运河记录到一只北极鸥,为通州区鸟类新记录。详见:《神秘的北极来客》。北极鸥
2023年12月3日
其他

猫头鹰家园

原文发布日期:2021年10月22日总阅读次数:2505总分享次数:279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21年公布的《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鸟类》中共收录10种猫头鹰,通州区目前记录到其中的6种,分别是雕鸮、长耳鸮、短耳鸮、日本鹰鸮、纵纹腹小鸮、红角鸮。猫头鹰是鸮形目鸟类的统称,它们无一例外都长着一张猫脸,与其它的鸟类的样子相差很远,圆圆的大脸加上一双长在正前方的忽闪忽闪的眼睛,其他鸟类的眼睛长在两侧。外加有些种类的猫头鹰长了两个耳朵(羽簇),使其在外形上加分不少,让很多人一眼便喜欢上它们。猫头鹰是夜空的统治者,它们的羽毛结构能够让其悄然无声的飞行,让猎物无法察觉。过去,平原地区的人们发现猫头鹰总是出现在大面积荒野附近废弃的房屋、坟地周边,加上叫声诡异,便赋予了这种动物“不详”的色彩,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有“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等俗语。声明:请不要随便透露猫头鹰的具体位置信息,如果白天发现它们,请保持适当的观察距离,不宜长时间观察和拍摄,因为它们白天就是休息时间,你看10分钟和一个小时效果是一样的,它们动都不会动一下。如果在晚上发现它们,不要长时间打光观察和拍摄,切忌不要用强光直接照射猫头鹰,应降低亮度,将光缓慢移至猫头鹰身上,快速记录后及时关闭灯光撤离。如果发现巢更不要轻意透露。长耳鸮2015年5月23日清晨,我正在水南村地区西侧树林里寻找红角鸮,因为就在前几天,我曾经在一棵树上发现了12只红角鸮,它们有集群迁徙的习性。我一遍一遍的梳理着这里每一寸土地,突然一片斑驳的土地映入眼前,那是猫头鹰的食丸与粪便。我缓缓的抬头,发现有一对灰白色的大毛球正瞪大眼睛注视着我,天啊!居然是2只长耳鸮幼鸟。5月23日
2023年12月2日
其他

北运河京冀通航、水鸟翔集,一个也不能少!

原文发布日期:2022年5月11日总阅读次数:1102总分享次数:127一这个春天,北运河吸引了京城众多的观鸟爱好者,原因很简单,河道里的滩地上有众多的鸟类。4月至今,北运河共记录27种鸻鹬类水鸟,成为2022年春季北京市记录鸻鹬类水鸟种类与数量最多的地区。
2023年12月2日
其他

这片不大的林子,好像什么鸟都可以有!

原文发布日期:2022年5月21日总阅读次数:3031总分享次数:296鸟调群像林中鸟,每天都会热闹一番。这不,16日晚上大好的一条信息又激起了大家的兴致。2022年5月17日一早,太阳刚探出头,我们已经沉浸在各种鸟鸣的清晨交响曲中了。这是位于大运河高尔夫与潮白河之间的一个形状狭长的公园,因附近的村庄叫沙窝村,我们便称之为“沙窝公园”吧。沙窝公园观鸟区域示意图这里生长着柳树、杨树、槐树、桑树、构树等通州区原生树种,一条土石小路在林中蜿蜒,路边以年轻的柳树为主,两边都有一些池塘,池塘中生长着芦苇,东侧的池塘与潮白河勾连,在池塘与河流间则有一个连着一个的小岛,岛上生长着粗壮的岸柳,岸柳下灌木丛生,更有桑葚树已结满了诱人的果实,在绿叶的映衬下,红的妖艳。人工干预较少的自然环境做鸟调,紧张而兴奋,紧张的是生怕漏掉什么,兴奋的是总会有惊喜。我和大好、韩端、水哥沿着林中小路边走边看边听,我们时而驻足侧耳细听芦苇间的叫声,时而拿着望远镜地毯式扫瞄……三只夜鹭在水边的柳树上一动不动,一只须浮鸥飞快地从潮白河上空飞过,两只北椋鸟在杨树上忙早餐,一只普通翠鸟在水面巡视,头顶几只沼泽山雀叽叽喳喳叫着捉虫子,白头鹎,麻雀,戴胜,灰椋鸟,喜鹊在林中穿梭,然而期待中的鸟还没出现……优雅的夜鹭早餐中的北椋鸟此时,突然听见大好压低声音说:“蓝翡翠!”,我和韩端几乎同时紧张而激动地问到:“在哪在哪?”,大好边拍边说:“河边第二棵柳树的干枝上”……只见200米开外的柳树上,有一团蓝色的影子,就在我们狂按快门的几秒钟后,那团蓝色影子嗖一下飞走了。停留在柳树枝头的蓝翡翠脑子里还惦记着蓝翡翠,一只红尾伯劳已闯入眼帘,只见它一会儿跳到草丛中捕食,一会儿又飞回槐树上休息,继续前行,又看到棕头鸦雀不时跳上芦苇摆一个pose,白眉姬鹟站在柳树上梳理着鲜艳的羽毛,绿背姬鹟在树枝上警惕地看了我们一眼,就消失在湖岸的灌木丛中……林中休息的红尾伯劳柳树上的白眉姬鹟在树上警惕的绿背姬鹟我们沿途来到了最南边的小湖岸,突然,眼前掠过一个蓝色的影子,落在了湖对岸的柳树上,定睛一看,原来又是蓝翡翠!它好像知道我们刚才没看清楚,这次居然落在了很近的树枝上,“真够朋友”我心里感叹道……蓝翡翠只见它体长约26厘米左右,长着一副前尖后宽、像犁一样的红嘴巴,头顶好像戴了一顶黑色的帽子,披着一身蓝色羽毛,脖子里一圈白羽,如同系了一条洁白的围脖,棕红色的腹羽,帅气十足。蓝翡翠是北京西部山区的夏候鸟,在北京东部平原地区也曾是夏候鸟,如今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已变为旅鸟。不知不觉已到中午,我们半天时间竟然记录到了61种鸟儿。这里也是我们爱鸟汇17个鸟调样线之一,是未来即将建设的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减河保育区的一部分,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能够给未来的潮白河国家森林公园规划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是这片面积并不大的林子,竟能观察到这么多种鸟类,它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呢?这里没有整齐的甬道,没有硬化的河岸,没有娇艳欲滴的荷花和满眼的二月兰,有的只是不起眼的杂草、灌丛和林下厚厚的落叶,这才是自然原本该有的样子。人工干预较少的杂木林从2022年5月8日记录到灰山椒鸟开始,我们已经在这里观察到了赤腹鹰、日本松雀鹰、白腰杓鹬、白腰雨燕、长尾山椒鸟、灰山椒鸟、黑枕黄鹂、暗灰鹃鵙、远东树莺、北短翅莺、厚嘴苇莺、北椋鸟、怀氏虎鸫、蓝歌鸲、灰纹鹟、白眉姬鹟、绿背姬鹟、山麻雀、山鹡鸰、普通朱雀、栗鹀、黄胸鹀等众多通州区罕见鸟种,其中我发现的山麻雀竟然是第一次在通州区被记录到,也算是我为通州区做了一点贡献吧!心中窃喜!停栖的赤腹鹰
2023年12月2日
其他

有了“沙窝公园”,还得有“西集公园”

池塘里,东方大苇莺与黑眉苇莺在不停的大声鸣唱,小䴙䴘与黑水鸡忙着带娃,绿头鸭把巢建在了二月兰花丛中,没找到对象的单身汉则三三两两的在水边休憩。池塘也吸引了许多林鸟来此喝水、洗澡和觅食。
2023年12月2日
其他

萧太后河的紫背苇鳽和中华短翅莺,谁更会藏?

原文发布日期:2022年6月8日总阅读次数:1731总分享次数:150这个迁徙季很忙。北运河滩涂水鸟齐飞的盛况刚刚过去,潮白河沙窝公园的林鸟已如约而至,初见流苏鹬的兴奋还在心头,邂逅蓝翡翠的激动犹未消退,萧太后河的各种苇莺、蝗莺、田鸡及苇鳽则迫不及待地登台表演了。大好又做了预测:“明天去萧太后河找小田鸡、红胸田鸡、小蝗莺、矛斑蝗莺、紫背苇鳽……”,他屡屡精准预测。这样的好机会,我们自然不会错过。此段河道位于环球度假区与京哈高速之间该段萧太后河观鸟路线从文源桥开始,蜿蜒东去,至文景东桥,全长约2.7公里。河道宽约70米,河道中生长着丰富的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如芦苇、香蒲、慈姑、浮萍、芡实、菹草等,两岸则是高高低低的杨树、柳树、榆树以及大面积种植的苜蓿。萧太后河生境萧太后河生境萧太后河生境天蒙蒙亮,我们已经到达,刚走近一处草丛,就听到一阵悦耳的鸟叫声,是小蝗莺。这么快就发现了一种目标鸟,大家都很兴奋。这时,突然看见王晓波先生朝天空一顿猛拍,他边拍边说:“两只黄鹂”,等我反应过来时黄鹂早已飞得不见踪影,正羡慕时,不知谁惊起了脚下的鸟儿,扑棱棱一下飞入视野,我眼疾手快,举起就拍,“哇,原来是只鹌鹑”,拍到了飞翔的鹌鹑,真是让我开心不已……小蝗莺鹌鹑霞光中,一只红颈苇鹀站在苍耳枝条上梳理着羽毛,栗耳鹀警惕地站在很远的草枝上张望,黄胸鹀站在芦苇杆上左顾右盼,黑眉苇莺喜欢在芦苇里蹦来蹦去,灰头鹀偶尔以漂亮的姿态亮相,极北柳莺在柳树上忙着觅食,东方大苇莺则亮出了标志性的大嗓门开启了新的一天……红颈苇鹀栗耳鹀
2023年12月2日
其他

除了会拟伤的斑嘴鸭,凤港减河还有哪些鸟?

原文发布日期:2022年6月19日总阅读次数:388总分享次数:366月18日,在通州区凤港减河做月度鸟类调查的过程中,记录了一次有趣的斑嘴鸭拟伤行为,分享如下:早6:31左右,我在凤港减河样线起点处附近河道查看记录水鸟情况,看到距离自己近处大概5-8米左右有一只斑嘴鸭未被惊飞,一般情况下野生绿头鸭、斑嘴鸭较为警觉,接近10米以内是比较困难的,我比较疑惑,用望远镜仔细观察,该斑嘴鸭并未有受伤的情况,马上该鸭子开始在水中扑腾,并且用一侧翅膀扇水面,做努力起飞样子,但是就像受伤了一样飞不起来,感觉脚下被渔网或者铁钩绊住了,同时翅膀也有受伤,我想着也许这只鸭子需要爱鸟汇的援助,立即用手机拍下了当时的视频。如下:视频:斑嘴鸭拟伤行为我拍摄完视频,随即把这段视频发给了我们通州鸟调群里,希望其他的老师早起后可以看到,然后商量接下来可以做点什么。当我做完这些事情的之后,斑嘴鸭已经绕了一大圈回到了我近处的水草丛中,从水草中迎接出了一窝鸭宝宝,匆匆的带着宝宝向远处的芦苇转移了。视频:斑嘴鸭育雏我这才恍然大悟,今天是经历了一场斑嘴鸭的“拟伤”行为,无意中踏入了斑嘴鸭的巢区或者带着鸭宝宝的休息区,使得斑嘴鸭上演了一场把我迷惑住的表演。我赶紧从河边撤走,并且跟鸟调的朋友在群里说明了情况。晚上回到家后仔细查找了相关的材料和请教了相关的老师:正在育雏的亲鸟,假装自己已经受伤,给天敌留下容易捉捕的印象,然后慢慢远离巢穴,把天敌引诱到远离雏鸟的地方去。这个行为被称为拟伤(broken-wing
2023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