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通州大鸨面临新情况

爱鸟汇 2023-12-26

Editor's Note

原文发布于2021年12月8日。北京通州大鸨面临情况不断,希望北京能为大鸨留下这片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猫盟CFCA Author 宋大昭




1



今天大好给我打了个电话:大鸨这儿又出状况了。

我说:又咋了?

他说:大鸨最常待的那块地,开始挖沟了。问了一下,建设方是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开挖的是地铁站配套的一个排水沟。

三只大鸨的背后,蓝色的工地围墙十分显眼 ©王金岭


先说说这个沟怎么回事。大鸨所在的水南村农田可以大致分为南区和北区,这片区域被住宅楼、施工地以及一条还未开通的道路围绕着,中间横向的大路是平常人们观鸟的地方。

大鸨的栖息地已经被包围 图源:爱鸟汇

大鸨喜欢在这个区域的东北角活动,这个区域离人最远,受到人为干扰比较少,不过即使还有百来米的距离,它们也经常仰着头警戒着周围。

大鸨越冬栖息地示意图,蓝线为排水沟施工路线 图源:爱鸟汇

这个沟偏偏就挖在东北角。
 
昨天现场志愿者上前交涉后,挖机暂时停工了,然而今天挖机依然开工,已经向西挖了五六十米,按施工工人的说法,这条沟之后挖到田地中央后会向北走变成一个“L”型。也就是说大鸨的栖息地又被一条大沟给割掉四分之一。

志愿者们与施工工人的交涉 来源:爱鸟汇

关于排水沟,志愿者们也想过是不是一两天能弄完,大鸨也就不会受到打扰。但是施工显然不是那么方便能解决的事,等沟挖完还要放水管,水管放完还要填土。

这里的问题在于:下管要大吊车进场,水泥管1米*3米的,统一摆放到沟的边上,然后吊车按顺序放下。估计都得从3、4号地之间进场。

600米沟需要200根水泥管拉进来,这不是几台小车就能搞定的。挖完沟回填后还得覆盖防尘网,这就实打实地把栖息地给割裂了。

没有什么鸟是能在整天叮叮咚咚持续大型车辆施工的情况下坚持个把月的,更何况是北京最后的大鸨。

这时正是中午施工休息时间,大鸨尚能有一个安静的地方©李小六



2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今年冬天位于北京通州的这个唯一已知北京越冬大鸨群体情况不断。
 

命途多舛的大鸨一家 ©大猫


先是大约半个月前,现场的志愿者和观鸟人都发现,有一只游隼反复高速俯冲攻击大鸨,后来其中一只雌性大鸨肩部受伤——游隼袭击可能是主要原因,但大家也不能排除是当地的流浪狗攻击导致。
 
如果是游隼干的,倒也无可厚非——这属于自然现象,受伤的大鸨也没有显示出太大的问题,尚不需要人力干涉。
 
一只“小猛禽”楔尾伯劳,这里真正的猛禽也不少©李小六

但如果确实是流浪狗,那么就属于人为干扰,应该加以管理——志愿者们已经呼吁官方管理措施出台。
 
然后是大约十天前,现场的志愿者们发现大鸨所处的农田开始铺设绿色的防尘网——这东西简直就是鸟类的灾难。

1、4号地部分已被苫盖 图源:爱鸟汇


一打听,是前阵子寒流大风降温,有人投诉扬尘严重……于是环保部门开始铺防尘网。
 
这简直是活生生的人与自然无法和谐相处的例子:人要的好环境还真不一定是自然的好环境,至少不是大鸨、游隼以及现在生活在水南村的大鵟、红隼和一大堆云雀要的好环境,它们可不在乎扬尘,它们只在乎有大片的农田荒地好让它们有吃的。

这条路就是观鸟人所在的大路,背景的蓝色挡板都是工地©大鹅
 
好在经过一番沟通,防尘网暂停铺设。
 
大鸨的栖息地正在快速改变,周围已经高楼林立©大好



3



如果仅从志愿者的守护记录来看,今年冬季比春季的情况好得多。
 
报名值班的志愿者很多,而且尽心尽责,确实是为了守护大鸨而来。这一点无愧于北京这个全国观鸟第一的城市。
 

总体而言,拍鸟人自觉维持了良好的拍摄秩序 ©大好


前来的观鸟人和拍鸟人也都很规矩,甚至大家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形成了共同维护观鸟秩序的梦幻景象——这一点无愧于首善之都的人民风貌
 
事实上北京政府部门也展现出了足够的关注和热情:通州区园林局协助爱鸟汇的志愿者们张贴宣传画,并提供了许多物资;环保局在得到了铺设防尘网的反馈后立刻停止了这项工作……
 
11月27日,观鸟爱好者在北京市通州区的一处农田边上观看和拍摄大鸨
新华社记者 赵旭 摄

许多媒体都来关注通州大鸨,角度正、观点新。
 
这一切都让人觉得,这就是一部温情脉脉、happy ending的现代都市保护正剧。
 
然并卵,大鸨的情况依然可以用“朝不保夕”来形容。
 
大鸨赖以生存的田地旁,厂房就立在那里©大鹅



4



我想这几只大鸨最早来到这里的时候,它们并不会预料到短短几年后这里就会成为如此繁华而又面目全非的样子。
 
没办法,谁让它们选择了一个“中国速度”的最佳代表地。

背后的城市没有大鸨的位置,它们只剩这样一片农田 ©大好

“天人合一”并不存在。随着地球进入人类世,全球景观的迅速变化意味着“人定胜天”其实更有市场。

过去的所谓天人合一不过是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罢了,今天有了挖掘机、盾构机、钢筋水泥,总要做些生态“建设”,不建设或者暂缓建设反而变难了——然而有时“不建设”才是真正对生态较为友好的方式。


古老与现代、天然与人工、荒野与文明……
 
这些究竟是矛盾,还是可以统一呢?

施工的水泥板下,大鸨正在觅食 图源:爱鸟汇
挖掘机之下的大鸨和喜鹊 图源:爱鸟汇

好在人类是拥有智慧的。虽然我们也经历了烟囱越多越自豪的年代,但今天在北京买辆汽车如果尾气排放达不到国六标准那可是不让你上牌的。
 
因此文明可能也意味着一种对荒野的宽容与接纳。

2017年有个新闻:西安一个施工单位因施工现场有上千只崖沙燕筑巢而暂停施工,对其进行保护。西安:上千只崖沙燕筑巢施工单位停工保护

崖沙燕在施工工地里筑巢 图源网络

保护崖沙燕的新闻 图源网络 

2018年5月,新疆国道218线墩麻扎至那拉提高速公路施工段,由于大量粉红椋鸟筑巢繁殖,在“荒野新疆”志愿者们的呼吁下,工程停工,建设为保护让路,不到100克的小鸟挡住了25吨重的挖掘机。(粉红椋鸟的24小时:新疆国道建设为保幼鸟让路)
 
为了保护粉红椋鸟,建设工程暂时停工 图源网络

事实上近年来这类新闻并不罕见。即便是在飞速发展的中国,我们也能看到这个古老的文明对自然展现出来的一种尊敬。
 
而另一个更好的例子发生在海南:海口市五源河下游是个就在城市里的热闹地方,然而这地方住着两种蜂虎:栗喉蜂虎和蓝喉蜂虎。

在社会组织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以及诸多志愿者的努力下,这片蜂虎的栖息地最终被海口市政府保留了下来,并于2019年成立了海口五源河下游蜂虎保护小区。

 在海口五源河下游蜂虎保护小区栖息的栗喉蜂虎 图源网络

这是海南首个政府与基金会、社会组织、志愿者共建共管的保护地。
 
2021年6月,海口五源河蜂虎图片亮相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展示靓丽“蜂”姿。
 

今年五源河下游蜂虎保护小区是海口西海岸蜂虎集群繁殖地中数量最多的点 图源网络



5



虽然北京的文明历史可能比西安要差一点,但应该比新疆和海南要强一点?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大鸨,况且是北京最后的越冬个体,似乎比蜂虎更加拥有保留一点家园的理由。
 
飞着的大鸨 ©王金岭

但现在,我们希望,至少能够像对粉红椋鸟和崖沙燕那样,让各种施工为大鸨停一停,至少停到明年3月,它们安全飞走以后。已经开挖部分及时回填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不要覆盖防尘网,避免大鸨栖息地被分割。
 
12月8日,北京市发布的“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将加强关键区域和重点物种保护,在城区营造近自然的栖息环境,保护北京雨燕、长耳鸮等城市标志性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现在,也有媒体关注到了这一点,我们从来不是一个人在努力。

光明日报有关大鸨的时评 图源网络

北京有一万个发展建设的理由,但为三只濒危且认准了北京的鸟让让路,似乎也不是啥丢人的事儿。
 
反之,可就是了。

去年来到通州的一对大鸨,希望它们能年年在这里好好过冬 ©大好

-END-

支持单位: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质兰基金会

合作伙伴:

猫盟CFCA  昆明市朱雀鸟类研究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