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Malcolm Rosholt饶世和在上海 他和福曼Forman Harrison是老乡

本地老洋房 外滩以西 2020-11-02

饶世和的1931年至1937年上海岁月

他乡遇老乡   福曼是他摄影老师



Malcolm Rosholt was born on 8 September 1907 in Rosholt, Wisconsin, USA, where he died on 21 February 2005. 


1931年他到达上海进入美资媒体,可能之前他在燕京大学做研究项目时就将自己英文名Malcolm Rosholt,用两个理想化的中国字做了注释:世和,太平盛世,世界和平。Rosholt也是他故乡的名字,罗肖尔特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


他的人生在中国期间有其光芒的那一段

他和陈钠德将军的飞虎队联系在一起,

他的人生在上海期间也有其闪光的那一段

他和1937年淞沪会战联系在一起,

和他的美国同行福曼一起出生入死。

他的人生在回乡以后还有其光耀的那一段

他整理了威斯康星州的近代铁路史。


我们仅仅顺着历史的脚步,看饶世和在上海的行程。

饶世和: 作家、记者和历史学家。


他和福曼是老乡,老家相距很近的,福曼的家乡密尔沃基,与饶世和老家大约三小时的路程,上海到南京的距离。


饶世和1929年坐船来中国,到北京的时候他才22岁,一个勇敢的远离家乡看世界的男子汉。1931年他到上海以后在《大陆报》(The China Press)做记者和编辑。1937年饶世和通过朋友从香港带回来一台莱卡相机。


Harrison Forman showed Rosholt how to shoot pictures with the latter's new Leica.  In a letter Rosholt wrote to Tess Johnston, Rosholt recalled that: "He (Forman) had a light meter which he waived around a minute and told me to set my camera at 6.3 and 100.  I never changed this setting when outdoors."  (Rosholt's camera settings: aperture of f6.3 and a shutter speed of one hundredth of a second).  


光圈6.3,快门速度1/100,这是什么梗?老乡的话饶世和还是听的,户外摄影就是这个模式了。



关于福曼(Forman Harrison),两张图一目了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其著名采访录汇集成了《北行漫记》(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




饶世和很佩服他这位年长三岁的老乡,肯定的。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1937年那些落在上海多地的炸弹

饶世和加入了战事报道



在上海被炸后的危险区域里进行拍摄的福曼(饶世和摄),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饶世和当时居住在淮海路上的伟达饭店里。

1937年,上海的天空出现了带炸弹的日本军机,炸弹落在上海多地

"In the night of October 26th to 27th , the Chinese troops with drawed from Chapei burning everything. What was left did the Japanese and on October 27th the fire was 9 kilometers long: View from Medhurst-Apart."

老照片的背面写着这样的话,写这段话的时间是1937年,旅沪瑞士人Karl Kengelbacher。

链接点进去看看:泰兴路(南京路-北京路)是容易被遗忘的一条南北方向的小马路

同一时间,饶世和在伟达饭店的北窗户口也看到了闸北被炸,湛蓝的白云朵朵的天空出现了滚滚硝烟。

用一张当时新闻照片再来佐证一下。


现在看到多的饶世和摄影集都和1937年的战争有关。其中一张让人记忆深刻。




没有战争的日子  

饶世和侨居上海拍摄的日常城市生活照片


万兴还记得吗?

链接点进去看看:淮海中路陕西南路口万兴WAN SHING:闻着香味等开门 不用众里寻不用千百度 三易其址还在那


福曼以后会有专题的,他喜欢雪茄,家乡的美味也勾得他常来万兴逛一圈,他的老乡饶世和也喜欢万兴的,口味很一致,也曾在万兴门口抓拍一张,旗袍动态了···· 那个梗?光圈6.3和速度快门1/100,要活学活用哦。现在的话直接运动模式连拍3张。


我于2000年9月从朋友处借到一本书,书名为“Letter Home from Shanghai”,此书是Margaret Rosholt 在三十年代时从上海写回美国的家信。Margaret Rosholt的丈夫,Malcolm Rosholt,那时在上海的一家出版社工作。此书由Malcolm Rosholt编辑,2000年由Rosholt House出版。    书中有一些照片,其中包括上面的这张照片。崇德老人端坐在中间。当初的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先生坐在左面较偏的位置。Malcolm Rosholt先生坐在右边。照片的说明有误,将崇德老人说成是文正公的孙女。我曾写信给Rosholt家,询问还有没有此照片,以便得到一张清楚些的复印件。 后来我接到Margaret的女儿Mei Fei的E-mail,她说Malcolm Rosholt先生还健在,但他只记得他当初是照片上的 Jesse Sung 带他去参加这个集会的( 《崇德老人与司徒雷登的一张合影》作者:徐芸)。


有考据癖好,人物关系理一下,都是中国近代史的著名人物。

曾纪芬(1852-1942) ,号崇德老人,祖籍湖南衡阳,出生于湘乡县荷塘(今双峰县荷叶镇)。曾国藩季女。后嫁入衡山名门聂家,其夫聂缉椝(上海道台)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离开中国。

针对这张照片有几篇文章的,不赘述。反正是一张燕京大学校友们在上海欢迎司徒雷登的合影。


1937年饶世和还记录下了一次重要的上海地方有领导力的人物会谈场景,现在说到“Jacquinot Zone 饶家驹区”采用的照片里没有饶世和拍摄的这组,图像清晰,人物神态好。



 A meeting of Nanshi Supervisory Committee, which organised the Shanghai Safety Zone (a.k.a. Jacquinot Zone).  

Left to right: George Findlay Andrew

Charles Baboud, 

Brigadier General Ernest Brander Macnaghten, 

Major Hans Berents, 

Father Robert Jacquinot de Besange, A. S. Jaspar, 

Woodforde Hamilton Plant. 

Photograph taken outside Saint Peter's Church (L'Eglise St Pierre), the Aurora University Chapel, Avenue Dubail, French Concession, Shanghai.


照片中有安献今(1887-1971 George Findlay Andrew)

Jacquinot Zone 饶家驹区,那又是一篇长文,不展开。




饶世和夫妻和朋友在仙乐斯舞厅。


饶世和作为《大陆报》记者和编辑,用手中的莱卡相机,用老乡福曼教的户外拍摄模式,就大胆走出办公室在上海的街头抓拍民生百态。

但那时候,人们害怕炸弹再落下来,当有飞机轰鸣声,朝天看是一种常态。



这可能是让饶世和参加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的最初愿望,打击日本侵略者,消灭其空中打击力量。1943年饶世和在昆明参加了陈纳德将军的第十四航空队。


He was a newspaper editor and a photographer in Shanghai, cove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s in Shanghai in 1932 and in 1937.  For two years from 1943, he returned to China as the Liaison Officer for General Claire Chennault, commander of the Flying Tigers.  



饶世和后来写了专著《飞翔在中国上空:1910-1950年中国航空史话》


这是一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航空史话”,它讲述了中国航空事业从无到有、曲折发展的故事。




我于1938年回美国。1942年,我被委任为陆军航空队中尉军官,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在上海学习过中文这个背景。结束了在迈阿密海滩(Miami Beach)的新兵训练期后,去了哈里斯堡(Harrisburg)接受战斗情报训练。1943年11月我飞越了缅甸的崇山峻岭到中国。这就是著名的“驼峰”航线。我在昆明第14航空队司令部的作战室待了一个月后,到中国军队里做美国各个飞行中队与中国陆军的联络员。当日本人发动Ichi-Go(One-Five)(五一大扫荡)时,我在长沙的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部,这是日本军在华“七年战争”中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的代号。为了避开敌人的包围,我随着中国军队司令部撤退了200英里进入华南。1945年12月13日,我在华盛顿卸职(饶世和回忆录)。


后来他是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协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收集和研究第十四航空队史料。


饶世和签名。


饶世和的工作照,在《大陆报》的办公室。




喊一声老乡亲亲热热叙家常

还会再写一篇关于侨民的乡谊文章



从淮海中路转到宛平路就看到衡山路口的毕卡第,饶世和去看望老乡福曼前认真构图,云层压得非常低,空气中透着嫩草的清香,行道树正在茁壮成长。

 "Mei Fei Rosholt (center) in picture taken by her daddy in Shanghai, China, in early 1937, with her mother, Marge, smiling, while Sandra Forman holds Brenda Lu, her first-born.  Picture taken at Weda Apartments, Avenue Joffre, French Concession.  Harrison Forman was cameraman and news correspondent. [...]." 

信息量很多的一段照片注释,人物关系和故事地点都有了,饶世和太太和福曼太太在霞飞路上的伟达公寓,接着我们去整下一篇。

顺便说一句是Mei Fei Rosholt将其父亲的相册交给了江似虹(Tess Johnston),我们就有机会看到这本珍贵的相册,1086张老照片。


Mei Fei=美飞?=美妃?=美菲(斐)?待解……


链接点进去看看:书中自有黄金屋 来认识一下在上海旧踪寻宝的四个外国人柯炜文 江似虹 张霞和马雨果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