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陕西南路37号:红房子的前身是一家“在路易家里”法国餐馆 一不小心叫红了

本地老洋房 外滩以西 2020-11-02

写在前面



昨天晚上图文刚发完,一位建筑设计业内人士发微信,写下了如下一段有份量的话,谢谢,专业工作者的发言要及时传达下去的:



张爱玲祖宅如果再修缮的话应该在内部空间上做更多的设计思考,应该在比较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将麦根路文脉整理清楚,这里是从公共租界去往华界的一条重要道路,因为有南(西)苏州河自然蜿蜒,岸边道路也优美起来,当所有的眼光关注在南静安的时候,老的北静安文化等待发掘和利用,张家老宅是不可多得的关键素材。




陕西南路淮海中路附近有不少故事可以写,今天在红房子上做点文章但我们也不想随大流,红房子的菜和那个年代的名人有一定关系,也和那个年代的饿有很大关系。当物质大大丰富以后,红房子现在仅仅是一个念旧素材,而我们觉得红房子更是一个房产素材。



新找到的淮海中路陕西南路口老照片,万兴食品号(Van Shing)在这里太有名,后来改叫了上海市第二食品商店简称食品二店,西区很多老克勒成长过程中必须打卡的地方,不说出点万兴的好吃“么子”,仿佛是个不懂美味的乡wu 人。我们写了一篇,再重新写了一遍:重写一遍:淮海中路陕西南路口万兴(Van Shing)食品号 现磨咖啡豆溢出的浓香记忆一辈子(链接点进去看看)。


陕西南路长乐路口的红房子老店和后来搬迁到的淮海中路的新店,历史赋予TA一个好名气,也是自己做出来的名气:


红房子西菜走过七十多年历程,创出“多个第一”:第一个上海开业的法式西菜为特色的西菜馆;第一个采用蛤蜊创制出法式烙蛤蜊并传至法国成为流行菜;第一个推出圣诞大餐;第一家运用视听媒体拍摄(家庭西菜)系列电视片……

在七十多年的历程中,红房子培育了许多服务大师、著名厨师,创制的菜肴奶油忌司烙明虾、烙蛤蜊、法式洋葱汤等获中商部金奖(http://www.srca.org.cn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


去官网学习了一下,现任会长是王慧敏,小南国掌门人。


协会现有团体会员1000家。其中:国有企业(包括股份制)占10.5%;民营私有企业占76.5%;中外合资企业占7%;其他系统企业占6%.



红色箭头再下去就到红房子,可惜当年航拍到此为止。


我1945年升到高中,特别是1948年进了大学以后,口袋里有了几个钱,便常和两名姓李的发小去吃西餐(遗憾的是如今一人已去世,另一人则已老年痴呆)。我们常去的是亚尔培路(现在陕西南路)上的红房子西菜馆,那里的法式西菜十分精美,名菜如牛尾汤、法式蜗牛、黑椒牛排等都很好吃,价格也比较公道。红房子原来有个法国名字,叫做“喜乐意”,多数中国顾客都不知道,由于外墙漆上红色,所以大家称它为红房子,解放后就干脆改名为红房子。近年来新开在淮海中路上的红房子里的西菜质量就差远了。静安寺路(现南京西路)哈同花园(现展览馆)边上的来喜饭店以咸猪脚闻名,我们也常光顾。靠近外滩的德大餐馆专供德式大餐,其牛排奇大,让我们年轻人吃得十分过瘾。

那时霞飞路(现淮海中路)西餐馆特多,多数价格大众化,我记得在50年代通常每客大菜一块钱,1956年我的薪水是76元。那时我和女朋友就是每周一次一起吃这种一块钱的大菜。吃了几个月,女朋友就谈成了(《红房子曾叫“喜乐意”》作者:钱绍昌,2014年02月23日《新民晚报·夜光杯》)。


厉害啊钱教授,虽不认识钱教授但认识他夫人范女士(名门后代)。1990年代上海曾有过“学开车热”,我同班的就有钱教授的女儿,我和钱小姐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北京吉普车最高三档)。钱教授我们是仰望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大教授,之前还是著名外科医生哦。



特地放大了老地图看红房子,最早的地址是陕西南路37号,此地是力士汽车行的一个边角房子,当年那个犹太人办起了喜乐意CHEZ LOUIS),属于神翻译,如果你脑子里没有红房子这三个字的话,按照CHEZ LOUIS 法语翻译过来就是“在路易家里”,家庭小餐馆,也许是他本人掌勺料理。


 CHEZ LOUIS  =  在路易家里 = 喜乐意


有说1935年开店的时候店名字叫“罗威饭店”,想了想应该是用了老板自己的姓氏:LOUIS ROVERE。1940年代搬到了陕西南路37号汽车行转弯角用了老板自己名字,效果有点不太一样了吧,ROVERE,读着读着,怎么像荣威 ROEWE 。




房子西餐馆创业时店名叫罗威饭店(CHEZ LOUIS),由意大利人路易罗威(LOUIS ROVERE)于1935年开设,是上海滩最老的法式西菜馆之一。

1956年公私合营重新注册登记时,正式改名为红房子西菜馆。


以上是写红房子文章的标配,住在淮海中路华亭路老土地老法师“日月潭”博客文章为了不给历史有断层,特地加了一个注脚:


cultural revolution中,红房子更名为红旗饭店,不做西餐了,到七十年代初才恢复西餐。该地区曾因地势低矮而常常涨大水,后市政工程重新铺设路面,人行道也同时填高,红房子西菜馆倒反而低陷路面以下几尺。1994年因原址店改扩建,西菜馆搬至淮海中路845号至今(日月潭博客:《上海西餐的私人记忆》)。


接下来我们将“在路易家里”放在社区更大的背景里写点我们的地产感想。




第一,这是一个精心选址的餐饮项目,在外国侨民社区里,LOUIS ROVERE 看中了此地离开当地的大盘凡尔登花园一步之遥,和华懋和高纳公寓也是没几步路,真有给沙逊地产项目做配套的感觉。

第二,陕西南路从延安中路向南,一路汽车行多,当年的汽车就是一个高端阶层的符号,他们的消费也应该是高级的,在汽车行边亮出谦逊的“喜乐意”(“在路易家里”的中文意译)很亲民,明星也是老百姓(《家庭演播室》节目的广告语),大老板也寻味小饭店,如果4S店里没有套餐提供的话。

第三,陕西南路长乐路说起来比淮海中路人流少,但也安静了,这也正是法国情调所需要的。LOUIS ROVERE也考虑在大马路附近设店租金便宜些,先前在淮海中路大马路上做过知道自己赚的钱大多给房东了。


现在我们能找到的最早彩色照片是1976年来复旦读汉语的英国留学生兰克拍摄的,他后来成为路透社的记者。我们曾写过:1976年上海珍贵照片集 感谢复旦大学留学生兰克先生 上海2015年他重访上海泪眼模糊(链接点进去看看),他大概是来找淮海中路亨瑞公寓(淮中公寓)或者盖斯康公寓(淮海公寓)的老乡(可能是领事馆工作人员),淮海中路过了东湖路向西三个老公寓可以参阅:从淮中大楼到淮海公寓再到淮海大楼   让我们想起叫得响的外国名字(链接点进去看看)。他在楼顶上拍摄到了现在非常珍贵的上海音乐学院内德国风格老建筑的原模样(现在加建较多),链接点进去看看:上海音乐学院汾阳校区有三个地址 汾阳路20号/复兴中路1300号/淮海中路1131号




我们未对照片做后期处理,翻拍有点小反光。1976年的红房子外观比较朴素,已经不叫红旗饭店了。




如下红房子的门脸变化前后顺序不一定准确,有知情人请排个顺序。我们仅仅是参考了其他信息来排列,如车牌号如空调外机。



后来的有门楣造型了,再后来空调外机挂好了。



目前的样子,当然不叫红房子了,新大楼的街角处是星巴克,这张谷歌卫星地图还蛮新的,长乐路上挖地铁,盾构入地了。



兰克的1976年到最后一张Michel Peterlin 的 1990年,14年间里的红房子数度变脸,现在回看都是很粗糙的,1994年拆除造高楼。顺便看看Michel Peterlin 1990年的照片集,那一年北京举行了亚运会,下面一组照片影调很1970年代。




没有了“在路易家里”,新大楼的外立面造型还是有点兼顾历史和现实的,屹立在这个路段上没有违和感。



当我们在寻找当地老资料和信息的时候,无意间发现1947年的电话簿上有“力士汽车行”(RICHARDS AUTO WORKS),TA家的电话号码倒是应该给喜乐意,77177。Richards 也是个神翻译,到上海来淘金的老外真是会挑选中国好文字用在自己名头上。


Richards = 理查德 = 力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