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老房子の票证票据一瞥

本地老洋房 外滩以西 2021-03-01

我们发现可以

从老票据(证)展开一个周末话题


雷文庞大的金融及地产集团1935年破产清算后,他的普益地产被他的美国老乡、也是美通汽车行老板F.P.Bills等人接盘,普益经租号一直收租到1950年代(下图有发票证明1954年还在收),地产经租号设在大华公寓(南京西路886号)。


Judge Sets Deadline For Asia Realty 
Reorganization组普益地产的最后期限
The China Press1940 - 1 - 9

一九四九年式新型汽車

現已陳列展覽歡迎光臨參觀
上海福特汽車公司
美通汽車公司 
 《新闻报》 1948 - 9 - 13 


美通当年是福特汽车的进口代理商,2S店(那时候的说法是2S 和 3S,没有4S )美通汽车行的老房子还好好地在的,那时叫样子间(用上海话读音读出来很嗲的,Showroom翻译过来的),茂名南路延安中路口。




对普益地产的研究,现在大多数集中在TA主导开发的哥伦比亚圈、现在的新华路外国弄堂,其实雷文领导的、何三道以及其他高级职业经理让你执行的开发团队在西区有很多优秀建筑群和单体建筑物,昨天,源源组织了第四次的Citywalk,重点考察了安亭路国际居住社区,有相当一部分房子属于定制别墅,普益用心用力打造出一个郊区洋房圈,国富门小区,如下,1930年初,此地航拍图。



从普益地产的那些房租票证看到了,直到1954年,普益这两个字还在上海的地产行业里,只不过已经军》管》。



建筑行业很古老,在中国建筑行业尊崇的老祖宗是鲁班,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叫鲁班奖,TA偏向于土木建筑;还有一个大奖叫詹天佑奖,不展开了。造房子先要有钱,其次还要请建筑设计师,下图,我们就看到当年上海滩有名的建筑设计师鲍立克的中文名片,外国名字 Richard Paulick 。我们也曾见到过邬达克的中文印章,不过替他干活的建筑包工头写账单抬头是“乌达客”。




和房子有关的历史票据

最重要的是地契和产权证明


有一次看地产经纪人在群里发老洋房出售广告还特意公开了老的产权证明文件,去搜索了一下,出来一份195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地政局局长汪维恒和副局长谢祝柯签字的“上海市土地房产所有证”。


1949年8月,汪维恒任上海市地政局局长,在加强土地管理、清理土地积案、进行土地登记、整顿地价、拟订土地管理行政法规、开征地价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360百科)。


而民国政府“上海市财政局”的暂行地价税收据,证明了后来发生的那一件令上海地产巨变的来路。这个事情被财经作家吴晓波(以前也是记者出身)报道出来:


顾准的第三项重要试验,是创造性地驱赶了所有的外资公司。新中国成立后,在华外资企业显然成为了新经济体制的 “不适应者”,它们将如何退出,是一个广受关注的事情。顾准用的办法是提高土地使用的税率,把外资公司一一逼走。


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做法:“1949年上海接收后,我们利用1945年以后国民党政府搞起来的地价税,加重税率,对私有土地按估定地价比例征税,国有土地当然是不征税的。征收地价税,谁都提不出反对理由,可是严格征收的结果,凡是地价昂贵土地上的房产收入,都抵不上应付的地价税。仅仅一年多,即到1950年至1951年冬春,许多外国资本家都宁愿把房地产抵交欠税,自己则悄悄溜走了。”

他举例说,“上海有名的沙逊,把南京路外滩的沙逊大厦(现在的和平饭店)和旧租界的华懋饭店(现在的锦江饭店)抵交欠税后离开了上海。许多外商银行、地产公司、重要洋行,在上海才解放时还赖着不走,经过1950年春的罚款和一年多的地价税,也纷纷关门溜走了。”他最后总结说,“我们没有采用任何没收政策,我们却肃清了帝国主义在上海的残余经济势力”。顾准独创的“逼走法”很快被推广到全国各城市,外资企业相继离开中国(转摘自吴晓波《拆骨为烛》)。





民国22年8月,上海市政府公布《上海市征收暂行地价税章程》、《上海市征收暂行地价税章程施行细则》,划定沪南、闸北、洋泾、法华、引翔和蒲淞等区为市区,自公布日起开征(360百科:地价税)。



慈淑经租处,哈同和罗迦陵收租用的。



下图为德和洋行经租号(Lester,Johnson & Morriss)收据,雷士德这个名字对上海人来说不太清楚,但他去世以后留给上海的建筑遗产还在的,如北京西路上的医工院,如海员医院,如仁济医院。


雷士德 = Henry Lester 

(1840年-1926年)

英国建筑师、地产商和慈善家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原名为雷士德医学研究院,北京西路1320号;海员医院,原名雷士德工学院,东长治路505号;仁济医院,原名雷士德医院,山东中路145号······



鲁义士洋行经租号的房租收据。



下图,中国营业公司(China Realty Co.)很有名但这张票据指明了是在日占期间,有日本军队管理并开具。



英商通和洋行(Atkinson & Dallas Ltd),也大名鼎鼎。



来一张通和洋行发给荣家申新九厂帐单。



翻到通和洋行发票单据背后,读起来还是有点意思。和现在有点区别的是,“租赁房屋规约”有一条特别指出:“承租人须觅安保填具保单”。保甲制,了解一下。




和房子有关的历史票据

甲方乙方和律师一个都不能少


来看一张法租界当局出具的房捐收据。



同样的票证但有个名人印章就不一样了,经易门,经叔平的父亲。



再将中文字放放大看看,有专家在线吗?



安亭路81弄5号故事有点曲折

我们在搜集黄檀甫史料时发现


先来一张律师收取真裕地产公司的费用出具的收据。




背景之一:安亭路81弄5号(1950年之前门牌号码是10号)曾经是冯玉祥将军私宅。冯将军的妻子李德全女士是新中国首任女部长(卫生部)。


背景之二:黄檀甫先生夫人黄振球是李德全的高足。黄振球出身名门,她祖父黄开甲是1872年中国首批官派美国的30名“留美幼童”之一,1904年黄开甲任“大清帝国参展团”副都督(副团长,都督是皇族),他将脍炙人口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带往在美国圣路易市举行的第四屆“万国博览会”(世博会)演唱,从此唱响全世界。

背景交代好了,那故事是这样的:


1947年黄檀甫先生受冯玉祥将军夫人李德全之托,帮助冯玉祥将军及时更改了上海安亭路宅邸产权,避免了被国民党政府没收的噩运。律师文件上的“国库门路”即“国富门路”的粤语发音音误。标准外文路名是  Kaufmann Route,在法租界。解放以后改名安亭路。八十一号即八十一弄。新中国成立以后,黄先生将此花园洋房“完璧归赵”(《走近黄檀甫:中山纪念建筑档案浮沉》)。


時人近影:負責計劃工程師黃檀甫
《良友》1931年第64期 ,29页


海量的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建筑档案静静地躺在上海西郊黄檀甫先生的寓所中二十余年,奇迹般地躲过了日寇的蹂躏和内战的硝烟,迎来了上海的解放。


李德全恐冯将军在大陆的产业会有不测,故在跟随丈夫赴美国“考察”之前,托昔日的学生代为照看。冯将军“出事”以后,黄檀甫将上海安亭路房子的产权及时更名,置于“真裕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名下,得以避免了被国民政府没收的噩运。解放以后,黄檀甫将安亭路的宅邸“完璧归赵”。1951年,李德全将在上海安亭路的房产捐献给了国家。同年8月,上海常熟区(后改为徐汇区)房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带了陈毅市长的批复件正式接管了安亭路81弄10号(解放后,门牌号码由10号改为5号),该房屋成了国有资产。政府将此房屋分配给了上海卫生系统某位首长居住,黄先生全家务必搬离,另择新居。这些刚在安亭路逗留了一年多的“稀客”,又将跟随主人踏上迁徙之路,寻求新的归宿。  




后来看到的房租收据开始简单了,不见经租号了。





相关报道,链接点进去看看


(1)【增补版】雷文、邬达克和何三道:三个男人唱响旧上海地产一台大戏

(2)邬达克设计的宏恩医院(华东医院前身)施工节点影像全记录 新找到一张有故事的航拍图

(3)南京西路老照片集锦之三:叶贻铨、程贻泽和鲍立克的资料都在老报纸堆里

(4)发现黄檀甫旧居资料 重新整理编排1949年前的上海洋房花园占地面积排行榜

(5)永福路上 过养默旧居里听1921年三个中国建筑师合伙人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