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抵岸》,一部探索移民心灵的纸上默片

百变 小活字
2024-09-08



在绘本世界里,陈志勇(Shaun Tan)是朵奇葩,他突破了大量围绕儿童创作的绘本原创力,从自身的艺术原点出发,把绘本带向视觉表达的深处,在深处,与赤子之心的孩子和我们会合。

Z

剑桥艺术学院的院长Martin Salisbury曾问刚入学的插画系学生,你们为什么创作绘本?学生答,希望给孩子带来更好的作品;院长说,如果你们一心想着为孩子创作,去迎合孩子,那恰恰是危险的创作。


我理解院长大大的意思是,绘本艺术创作的基点是忠于自己,孩子并不需要我们迎合,在艺术理解力上,孩子远比成年后的我们更出色。是的,真正顶尖的绘本创作,让我们享受的是艺术的自由,而不是显而易见的儿童教育。陈志勇,无疑在我的顶尖之列。

 

这位从小在澳洲长大的华裔插画师,偏爱超现实主义的插画手法,他的每一部作品,摆在花花绿绿的绘本中,都像一块天外陨石。我看过他六部作品,其中《抵岸》最触动我,它所涉及的移民话题,在今天这个世界,尤其具有话语背景和普世性。那么,像移民这样的话题适合孩子吗?容我引用德国插画大师尤塔·鲍尔的话:没有任何议题对孩子过于沉重。


视觉内容如同默片


《抵岸》描述了一个男人告别亲人和家乡,漂洋过海,在异国生存的移民故事。它的封面是一本发黄的照片相册,画面中一个提着行李箱的男人与一个奇异的生命物体(小怪物)对视,传导出整个作品游离在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基调。蝴蝶页面由许多移民照片组成,颇具纪实色彩。在篇幅上,它完全甩开了32页的绘本惯例,多达116页,篇幅足够,作者和读者都能在广度、深度、高度上充分舒展感受。在媒材上,陈志勇选择了在图画纸上用石墨铅笔画素描。


↑ 《抵岸》书中陈志勇的父亲与护照里的父亲


整体上,它看起来非常像一部电影默片,完全用视觉传导,没有提供文字,供我们精准地进入,加上画面里大故事嵌着小故事,如果有熊孩子在身边,要你说点什么,当真有点抓狂。所幸这本书明确区隔出六个章节,以下我尝试借助文本形式进行适当地解读,希望帮助到在阅读时一头雾水的读者。


I:离开

 

画面梗概:三口之家里,一个男人收拾行李,带上礼帽离家,在火车站告别妻女。

 

正文第一页,就是九宫格的多镜头表达,陈列了纸鸟、时钟、帽子、锅勺等生活细节,为什么会这样开场?陈志勇在接受蒲蒲兰采访时说:我发现那些日常生活的细节体现着普世的人类经验,最为打动人心。你如果看过陈志勇的照片,会很快发现,画面里的男人原型就是他自己,女人原型是他太太,因为他创作时还没有孩子,小女孩原型是他朋友的孩子,他的父亲、母亲、哥哥以及朋友们都在这本书里出镜。这个章节最打动我的画面是一家三口小小的身影走在巨大的城市里,一条条龙尾出没在全城,似乎隐喻着这个地方正处于动荡的阴影。


II:抵岸

 

画面梗概:男人搭上大轮船,挤在甲板上思念妻女,终于到达异国港口,通关入境。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他语言不通,连划带比地找到了旅馆,在旅馆房间发现了一只小怪物,从此与他相伴。


在这个章节里,有一些印象深刻的细节,比如六十个天空的分镜头,把他作为旅人漂泊不安的心情呈现出来。抵达港口的跨页横版很开阔,两个巨人雕像握手,新国家的形象传递着一种乌托邦式的开放与自由。继续往下翻,会发现一种奇异的文字符号开始出现,这是陈志勇自创的梗,代表男人置身于语言不通的异国环境。这幅画面里的人群黑暗拥挤,反衬出天际的塔楼光明。气球带走了一个个移民,而更多的人在黑暗中等待,教堂式的拱顶保护着他们,整个画面灵感来自真实的档案照片,史料成为陈志勇视觉叙事的锚点。而移民被气球放飞到夜空中,任其随意飘落,据说灵感来自大堡礁的珊瑚产卵。

 

III:遇见

 

画面梗概:男人上街,先是遇到一位同胞,这位女子跟他讲述了她如何被强迫在大工厂劳动又逃离出来的经历。男人开始学习当地语言,在购买食物时认识了友善的父子俩,这位父亲回忆起他们家如何逃离迫害来到这个城市(从画面看可能是二战期间的犹太人遭遇),男人被邀请到他们家做客,渡过了愉快的夜晚。

 

由于在这个章节里嵌入了另外两个人的小故事,读者如果看太快容易和男人的故事对不上号,陈志勇很贴心,他对这两个小故事区别了色调,悄悄提示了我们。


IV:生存

 

画面梗概:男人开始到处找工作,在多次被拒后,终于找到了一份张贴海报的活儿,接着当了快递小哥。后来他到大工厂当了流水线工人,认识了一位老人同事,这位老人回忆了他是如何离开家人参加战争,伤残后返家发现已被摧毁的悲苦经历。老人带着他见了一些朋友,大家一起打球。

 

我们能观察到,为了生存,这个男人艰辛地活着,他因为不懂当地语言把海报贴颠倒了,送快递时被大怪物吓到,站在工厂流水线前机械作业。幸好,他开始拥有他者的友谊。

 

V:重逢

 

画面梗概:男人开始写信寄钱给家里,春夏秋冬,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接到了妻女要来的消息,一家人重逢在异国的冰天雪地里。

 

这个章节很短,迅速把故事推向高潮,两个小特写就让我热泪盈眶,一个是从女人手上滑落的行李箱,另一个是男人飞奔掉落的礼帽,一家人见面之殷殷切切,借这两件小物,已经呼之欲出,纵然异国寥阔冰冷,没有什么比一家三口团聚抱在一起的此刻更暖心了。


VI:希望

 

画面梗概:一家三口开始新生活,男人给女儿钱,让她出门买东西,女儿在路上遇到了一位拿着行李箱的新移民,她愉快地为新人指路。

 

有没有发现,这一章的起始页又是九宫格的分镜头,所有物件与第一章的起始页暗合。女儿穿行的城市,开始出现暖暖的光晕,一家人生活在新的希望里。最后一页,定格在小女孩为新移民指路的画面,耐人寻味。移民生活,尽管过程艰难,终有方向,它在一个接一个、一代接一代的生生不息的繁荣里发展。


↑ 第一章与最后一章的起始页对照


以上是我读到的《抵岸》的大致内容,至于画面里的诸多隐喻,我就不展开解读了,为读者适度留白。经历过《抵岸》这样的作品,我们对视觉语言的感知,会大大加深。


为什么选择移民话题


这与陈志勇的背景有关。他的父亲是中国人,出生在马来西亚,母亲是第三代澳大利亚人,有爱尔兰和英国血统,他的妻子是芬兰人,婚前在澳大利亚留学。正是身处这样的移民环境,触发了陈志勇关注这样的话题,关注移民的“归属感”。

 

移民问题常常被政治、经济和媒体语言抽象化地呈现,移民们自述的故事往往难以“被看见”,而个体的命运细节,是陈志勇很看重的,他希望收集这些细节,提炼出普遍性的东西。所以,他在创作前期花了很多力气做相关调查研究,比如阅读传记、聆听采访录音、采访移民包括自己的父亲。


在版权页上,他明确表示将《抵岸》这个作品献给父母。他在艺术设定集里说:经常有人问我这本书的创作思路从哪里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可以说它始于脑海里模糊的画面,关于一个带着行李箱的孤独的男人,尽管一开始我似乎无法从中得出任何有意义的东西,很久以后,我意识到这与一个明显的主题——移民有关。


他认为人类的历史是被迫迁徙的历史,人们往往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而离开初始地。无论人们来自哪里又去往何处,所有移民都会面对许多共同的问题,比如语言困难、乡愁、贫困、社会身份的不被认同、在夹缝中求生存、与家人的分离等等。如果你仔细看《抵岸》的画面,这些问题均已被穿插表达。


很多人好奇,紧跟男人的小怪物是什么东西,这样的造型仍然与移民有关,它主要来自于蝌蚪的外形,从蝌蚪变成青蛙,与移民生存的过渡性意识有相似之处,激发了陈志勇特别设定这样的一款“家庭动物”。他养过鹦鹉,对人类与动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如何共存接纳有深刻的理解,人与动物的关系,也隐喻着人与环境的关系。



为什么是无字书


《抵岸》这个作品未做任何文字表达,陈志勇有意为之,它对习惯依赖文字精确理解的成人思维的确是个挑战,因为如此,这个作品变得更加开阔也更加有趣,它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系列奇特的画作和在未知景观中的无声角色,让我们有机会主观探索移民的灵魂世界,在不同的视觉细节上寻找共鸣。


说它是无字书也不尽然,前头提到陈志勇自创了异国的“天书”,这些文字是用剪刀胶布对罗马字母、数字进行裁剪拼贴而成,它可以让我们顷刻迷失方向,也在提醒我们,不要总是借助文字语言来获取安全感和权威感。



《抵岸》在艺术上的手法


《抵岸》创作历时五年,在艺术手法上,陈志勇借鉴了许多大师灵感,最终融会贯通,成就了他自己。在整体结构上,它主要受到英国艺术家Raymond Briggs(绘本《雪人》的作者)的影响, 以及图像小说家Chris Ware、 David B、 Art Spiegelman的超现实主义的启发。有些细节灵感还来自Francisco Goya的蚀刻画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画。


陈志勇一直对超现实主义手法很感兴趣,试图为一个事物或一段经历,找到相应的隐喻,运用想象性代替事实性。他会放大一些普通的小物体,比如变成灯塔的交通锥、几个齿轮、一片叶子等。在处理蝴蝶页的移民组图时,素材主要来自纽约市的埃利斯岛博物馆档案照片,陈志勇把照片复印后剪下,重新排列成不太熟悉的组合进行创作,又得益于Max Ernst的超现实主义拼贴画。如果你注意看,会发现移民组图左下角的那个华人面孔正是他父亲。


无论怎么画,陈志勇一直在避免任何特定的含义,他希望每个场景的细节都可以由读者来解释,就像它们可以由故事中的人物来解释一样。即便作为创造者,陈志勇自己也难以解释所有图像,而这种难以解释,我觉得对于想象的世界,恰恰是非常重要的。



《抵岸》与电影艺术的暗合


陈志勇对一些经典电影的艺术运用,也让《抵岸》成为“纸上电影”的杰出代表。在阅读过程中,激发了我对四部电影的联想。


↑ 《抵岸》与《大都会》飞行器的对照

↑《抵岸》与《大都会》工业化的对照

↑ 《抵岸》与《大都会》建筑的对照

↑ 《抵岸》与《钢琴家》对照

↑ 《抵岸》与《卡里加里博士》对照

↑ 《抵岸》与《希望的另一面》对照


在第二章里,有个画面特别打动我,陈志勇用12个分镜头表现出男人在接受入境审查时的表情过程,与另一页审查盖章的12个分镜头形成强烈对照,这个场景让我联想到芬兰大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拍摄的难民题材电影《希望的另一面》里男主角受审的情形,难民是移民中最艰难的人群,陈志勇对这些被命运胁迫迁移的人群深怀同情。《抵岸》出版后,他收到了许多移民包括难民的热情洋溢的来信,他们看到了自己的经历在这些陌生的人物中被精确地反映出来,似乎故事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它出发的起点。


翻到第三章,有些画面风格在我脑海里越来越清晰了,它们似乎在向1927年的科幻电影《大都会》致敬,比如高耸的建筑物、一艘艘飞艇在空中掠过,烟囱高耸的工业化作业、齿轮运转下的人性碾轧……


作为以科幻风格知名的视觉艺术家,陈志勇应该看过《大都会》。除此之外,在那位父亲自述逃离迫害的小故事里,陈志勇运用大量阴影来表现人物的情绪和命运,似乎与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卡里加里博士》有蛛丝马迹的联系,而这部经典电影也曾带给《大都会》灵感。

 

第四章里,有位老人回忆他的战场生涯,当他伤残回到家乡站在废墟前的场景,与二战电影《钢琴家》里的场景太像了,这个场景曾被制成电影海报的背景。


还有一部电影,是陈志勇在艺术设定集里透露的,即男人张贴海报的情节,其实是在向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表示小小的敬意。



难以归类的一本书


由于《抵岸》极为特殊的视觉魅力,它很难被归类,在中国,它以绘本的叫法,主要在儿童阅读领域被传播,但在欧美,更多人认为它是图像小说(graphic novel),是成人读物。陈志勇本人也倾向于叫它图像小说,因为图像小说比绘本更强调多幅画之间的连续性,更接近于电影制作。


他曾经担心这个作品是否太怪异晦涩,结果反响却极为正面,《抵岸》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来自不同背景的孩子和成人都很喜欢。总之,这个作品完成了奇妙的跨越,在图像小说、儿童读物、科幻小说、幻想作品、历史小说、主流文学等领域都获得了赞誉,实在少见。



第二个童年


陈志勇认为,艺术家们常常试图用“天真的眼睛”来理解世界,用非熟悉的方式看待熟悉的事物,从平凡中看到奇异。与移民的经历类似,到国外旅行就像是进入了第二个童年,一切都必须在新的背景下重新解读。


事实上,移民的经历包含了一个人可能面临的每一种情感、智力和精神上的挑战,对所有已知和未知的东西都提出了质疑,无关年龄、背景或国籍,这种深刻的位移也唤醒了每个人生活中的核心谜题: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以及我们如何与周围的世界联系。《抵岸》很大程度上在求证这些基本问题。

 

而这样的核心谜题,不仅对移民,对我们每个人都存在。


🕳

百变:又叫女巫大人,绿光绘本收藏馆(新浪微博@绿光picturebooks)馆主。热爱阅读和旅行,兴趣过剩,好奇好玩好学。二十年前,开始走向世界,每到一处逛逛书店买买绘本,开创了以绘本收藏为特色的艺术小馆,期待世界各地的你,送上门来。


点击图片,查看百变的专栏 ~~

- 文章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小活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