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人的介入,让社区营造变得不一样了吗?

撑展 2023-02-05

Editor's Note

在过去的2020年里,作为关注社区营造与社区更新的撑展,力图以青年视角介入到社区,也通过青年群体去链接其他群体不断去发声去实践,我们希望在未来更多的尝试中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青年友好社区营造中。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海浪公社 Author 成都青年图鉴


“社区营造”,一个刚刚进入大众视野的词。如果只是粗浅地理解这个词,阅读者大概只需要简单地将词组拆分成“社区”与“营造”,就能组合出这个词语的粗略含义。但若要细究这个定义所寓意的概念,即使是参与其中的从业者,大抵也需要在沉默之后才能勉强给出并不是那么完整的答案。


但讨论“社区营造”却是有必要的。正如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留下自己存在的痕迹,在所生活的城市营造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在人与人的沟通中建立真诚的相互连接一样,都是有必要的


也许逐渐感受生活重压的年轻人正在习惯稳定的工作日常,也许互联网社交正在侵占所有年轻人的朋友圈(甚至“朋友圈”这个词被局限成一个线上概念),也许纷杂的社会新闻与娱乐圈八卦占据了信息流,但仍然有一批年轻人在关心“社区营造”这个略显生僻的概念,关心我们所生活的地域如何生长,关心一座城市如何养育生活其中的人们。


这一次,我们邀请到三位在2021年主动参与社区营造项目的年轻人们进行对话,她们并非全职,却选择与在地文化的创意机构「撑展」深度合作,主动地进入到社区当中,并对社区营造有着自己的见解。海浪与她们一道探讨了青年在社区营造中的作用,以及青年在社区营造中的困境与破局。




海浪的好伙伴「撑展」,一个关注社区营造,力图以青年视角介入社区,在街巷文化中再塑青年影响力,并吸引年轻人走进街巷社区生活的青年机构。撑展希望社区营造项目不仅能改造社区,也能将社区中的年轻人联系起来,在推进一个个改造项目的同时,不断邀请年轻人们走进社区,邀请更多年轻人参与到社区营造项目中一起共建。





年轻人会以何种方式介入社区营造?

走进来,观察和感受生活本身,提供有趣的设计


去年年末的时候,撑展工作室的一天是从叮当作响的微信提示音开始的。


上午,Mia在和撑展商量改建后的老党员工作室投入运营前最后的注意事项,一只狗蹿进老党员工作室,绕着展厅和工作区威风凛凛地巡逻了一圈,正在核查工作室细节的Mia蹲下来,顺着狗毛。


下午,Senya和撑展聊着周末社区故事学院论坛的细节,讲起上次在社区故事学院项目走进社区时,和路边剥核桃的大爷从周边菜价聊到国际形势。


晚上,Summer在和撑展核对社区故事学院推送的内容,细枝末节的内容改了又改,推敲着如何用文字和图片讲好路边售卖烧饼的大爷年轻时的故事。


对于她们来说,2021年的关键词里必有“社区”、“玉林(蓓蕾社区)”这几个字。


🟡 撑展与蓓蕾社区合作的在地观察计划——社区故事学院项目,年轻人们将自己所看到的老社区日常,通过文字、摄影、绘画形成《老街生活日报》。


2020年,在澳洲毕业的Senya回国享受自己工作前的短暂假期,却受到疫情影响,错失了再赴澳洲工作的机会。


从地广人稀的澳洲回国,Senya形容自己在成都街巷间被扑面而来的烟火气包裹时的感觉,用了“感动”这个词。


城市中的人类是群居生物,生活被发散成人际关系,无论是七零八落的生活小事,还是冰冷水泥外的情感支撑,邻里,周遭,楼下的商铺和小区中的居民,氤氲起生活的烟火气。



🟡 Senya在分享时,形容道:工作日本该人满为患的时段,却空无一人的澳洲学校


也许有时候我们麻木地忽略了那些我们扎在土壤中的根系,但总有年轻人,在老社区同年岁一道成熟的烟火气中找归属,或者用充满活力的眼睛打量着社区空间新的可能性


闲散在家的Senya在翻阅公众号的时候,突然看到一条招募,一个叫“撑展”的组织发起了“社区故事学院”项目,邀请青年人走进老社区,在老社区中感受城市生长的肌理,抛开社区中青年人所关注的网红咖啡馆和夜间酒水诗与歌,在“沉默”的五金店、沿街游走的小商贩和在街头锻炼的老人中,重新感受老社区在这座城市的呼吸。


完完全全卡在了我的点上。”Senya这样形容看到这条招募时的感受。


就这样,Senya走进了蓓蕾社区的街巷,而她也从未想过这个项目能如此改变她生活的态度与方式。



🟡 Senya镜头下的蓓蕾社区,她所看到的关于生活的“韧性”。


有次,Senya在乒乓球桌附近与老人们聊天,被一个乒乓球打得很好的老爷爷吸引。


爷爷在和一个婆婆打球,接球灵敏,制霸球桌一方,可爷爷捡不起球,即使是球滚到了脚下,爷爷也没有办法把球捡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爷爷去休息,Senya陪婆婆打了起来,边打边聊天。婆婆告诉Senya,爷爷已经得了非常严重的阿兹海默,什么人都不认识,打乒乓球完全是肌肉记忆。


Senya那段时间正看了很多关于阿兹海默的影视作品,听到爷爷的病情内心一震,但婆婆讲这个故事的过程却非常轻松,像在说今天早上去买了一个打折的萝卜。


那是一个夏天,蚊子很多。后来,爷爷坐在乒乓球桌上,晃着两只腿赶蚊子,就像是一个小孩。


恐惧变老,恐惧阿兹海默,恐惧遗忘,这些可能是年轻人的常态。但就在那个时刻,Senya突然觉得,变老也是挺简单的一件事情,就算记忆可能逃窜,好像也没有那么可怕。



🟡 年轻人们跟随撑展的社区故事学院项目走进社区生活,比如看老年人打乒乓球的日常

老年人聚集大概是老旧社区的一个特点,习惯了一方生活的老年人织起了老旧社区的生活日常。老人们聚集在麻将馆里打麻将,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边锻炼边聊天,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Summer住在马鞍北路社区的一个老小区中。太阳比较好的时候,Summer楼下的奶奶会自己包饺子,把炉子端到院子里,整个社区都像是她的大客厅。Summer有时会跟老奶奶聊几句,偶尔也能蹭到一顿饺子。


Summer生长在甘肃天水,“一个有自我气质的小城市”,小城市的生活靠紧密的人际关系相互联系着。而到成都之后,Summer愈发觉得成都人会吃会喝会照顾自己,突然意识到,也许并不需要一个特别伟大的目标,比如“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做成什么样的事”,生活本身就可以成为目标,于是开始慢慢将观察社区、观察人作为一种习惯,去感受生活本身而非遥远的未来作为目标


作为“社区故事学院”的顾问,Summer认为老社区有她自身缓慢生长的力量,“社区故事学院”重在观察和探索的视角,也许年轻人在介入老社区时,并不需要直接去改变什么,反而希望更多年轻人去听、去感受,感受老社区本身,也感受生活本身


这也正是Senya在社区故事学院中所获得的。在一次次游走于社区、一次次主动与社区中生活的居民交谈的过程中,感受社区生活的本来面貌。



🟡 Summer镜头下的老社区,老式的建筑与古早的门店商业融为一体


年轻人出于通勤便利或是房租价格的考虑入住老社区,在老社区中为自己搭建都市生活的归属感的同时,从自己的视角勾勒起对这个社区的认知,并逐渐成为社区生活的一部分。


观察,对青年人来说,是融入老社区生活的第一步。克制的观察刻摹了老社区本身的生活状态,而当年轻人作为后来者进入社区生活,人际关系的构建是成为社区居民的一部分。


当然,观察并不是社区营造的全部。观察是理解目标群体的社区生活,是完成对社区生活调研的第一步。同样,青年人也在真切地从自身视角出发,参与社区营造中景观与新物态的创造,以年轻人的视角、观点与创造力为老旧社区注入新鲜活力


Mia是“撑展”的合作设计师。2021年,Mia与撑展一同,完成了蓓蕾社区“老党员工作室”的改造,这也是撑展尝试的第一个社区公共空间改造项目。


Mia对于社区营造的关注,来源于多年前在推送中发现的上海城市更新的案例。室内空间设计师出身的Mia被城市更新与社区营造项目中视觉呈现、空间展示和街区空间的创意设计吸引,当即把它定义为“有趣的设计”。



🟡 上海“城事设计节”中在地性与设计感并存的设计项目是吸引Mia走进社区营造的项目的契机。图为2017“愚园路上”艺术生活季中设计师姚栋与侯之的设计作品《城市之书CITYBOOK》。


此后,Mia一直希望从自己的设计专业出发,在行动中去做一些“有趣的设计”。Mia想通过投身社区营造项目,去讨论将“有趣”的东西放在大众生活空间里时所带来的联动效应。


老党员工作室正是Mia与撑展合作的一次尝试。“老党员工作室”在蓓蕾中巷,紧挨着菜市场。作为社区中为老党员服务的公共空间,Mia的设计为老党员工作室提供了更实用主义的分区改造,加入了新的审美属性,无论是流线型的家具选用,还是镂空砖作为储物架与装饰,改造后的“老党员工作室”既坚持了服务于老年人的初衷,又融入了年轻人的审美与对创作空间的理想化构建





年轻人能做好社区营造吗?

当年轻的社区营造参与者关注特定的议题,与社区本身未必完全契合时


社区营造是个新词,传入简体中文讨论范围的历史并不长久,不可避免的是,似乎很难在大陆讨论社区营造的语境中找到十分权威的专家学者,更多社区营造的参与者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介入实践与创新当中,而其中,年轻人不占少数。


参与社区营造的主体众多,大多数人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有所建树,而将某一领域的成果与心得带入社区营造的工作中。例如建筑领域的经验者关注社区中的空间建构,而某一文化领域卓有长处的人会注重社区中文化氛围的打造。社区营造所需要的显然不只是在某一领域有经验或有成就的人,而一直在呼吁更多人进入社区营造的工作中。


所以,当我们抛开参与社区营造个体的特定属性,而将青年视作一个群体的统称,讨论他们在社区营造中的作为,实则面对的是两个问题,即青年在以何种方式介入社区营造,以及青年如何改变社区营造的路径


🟡 日本宫崎清教授所撰写的书籍:《秸I:物与人的文化史》,对人类文化、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按照日本宫崎清教授将针对社区营造相关议题的五分法,“人”“文”“地”“产”“景”几乎涵盖了社区营造的所有议题。年轻人介入到社区营造的行动中,在五个方向的议题中分别却又不失某种统一性地,引入青年视角与年轻人对社区营造的理解


例如,关注不同年龄层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构建与维持(“人”),经营目标受众为青年或年轻化的艺文活动(“文”),以青年视角、青年方式维护作为青年关注的在地性文化(“地”),介入、参与或扶持社区中的产业与经营项目并引入新兴业态(“产”),将年轻人的审美与设计融入社区公共空间与景观的创造(“景”)。


如果说“社区故事学院”为青年参与以人际关系为核心议题的社区营造项目提供了契机,而老党员工作室的改造则是以青年设计与审美完成了社区中公共空间的创造。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答案则更为模糊。关注在地文化的“撑展”将“青年共建”作为其参与社区营造及城市更新的手段,年轻人关于城市与社区的视角与观点奠定了青年介入社区营造的的特殊性,当青年以新潮、活跃、未来的视角关注社区营造,将为社区营造创造新的可能性,也为社区营造带来新的挑战。



🟡 照片为“Mia带着自家的小狗在改造后的老党员工作室中”


改造后的老党员工作室明快、整洁、极具功能性,比如可以让在地居民将自己所创作的艺术作品被展出、观赏,同时也保留了创作与工作的区域。见证老党员工作室改造工程的人都对此赞不绝口。


但对于Mia来说,老党员工作室并没有达到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有一些设计环节存在了缺失和遗憾,空间是呈现了,但想带给社区空间的影响却偏颇了。


这在Mia看来,是不成功的。


🟡 老党员工作室改造后的现场照片


在Mia的预期中,无论是对老党员工作室的改造,还是其它社区营造项目,都应该建立在长足而丰富的前期调研上。完美的建筑既包括空间的审美,也包括其中的人对空间的使用充分的前期调研可以保证空间在后期能最大程度上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并使建筑空间能在审美与使用上达成趋于统一。


原本在这里学习的老人们,由于一些原因,减少了在这里的活动频率。一方面是由于设计上的缺失,另一方面是这个空间运营中本身所面临的矛盾——不同居民的使用需求之间仍有冲突。这也是在设计改造的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即对于各方利益的权衡和妥协,能否达到一个平衡?这样一个不算简单但又很重要的事情。


所以Mia觉得这次的改造是自己的设计没有充分权衡,而变得事与愿违了


社区营造以创建适宜在地居民生活的社区环境为目的,而当以此为目的时,几乎不可避免地,参与社区营造的人需要对社区与生活有相对稳定而普世的看法。社区营造需要参与者们了解在地居民的生活,了解各年龄层、各职业的人在社区中的状态,了解社区可以从哪些角度与方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支撑与帮助,从而创造宜居的环境。



🟡 Senya所拍摄的照片,她取名为《时代》。拍摄地点位于蓓蕾社区的办公室,一楼是社区书店散花书院。在拍摄当天,里面举办了脱口秀的活动,照片中散步的爷爷奶奶路过听了一会儿后不由得来了句:“这不就是年轻人的单口相声嘛。”


这几乎成为青年参与社区营造不得不面对的第一重难题。当生活经验难以与社区中生活的老年人匹配时,青年该如何进行适宜所有居民共生的社区营造项目。从而,如上文所述,观察与调研成为青年介入社区营造项目的第一步。将对社区的理解建立在足够充沛的观察之上,是了解社区,也是介入社区营造的第一步


但作为克制的第三方观察社区中居民的生活,是否能解决青年介入社区营造时欠缺经验的短板?当调研的过程并不如预期顺利的时候,青年参与的社区营造项目又将如何推进?


年轻的社区营造参与者们带着自己所关注的议题走进社区时,与社区本身在地文化的冲突该如何解决?如果年轻人的视角本身带着对流量热点、对年轻态美学的追求,那么这种审美本身在社区中又在何种程度上被接受?





主动参与社区营造的年轻人在追求什么?

尝试调和在地生活本身与一味追求新与快之间的冲突


社区营造项目无法脱离与人的关系。长期关注社区营造项目的Summer认为,社区营造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需要照顾和联系很多人。如何给人营造良好的居住或生活环境,才是社区营造最重要的事,而不是作为行动的主体要去给社区创造什么样的空间或环境。


对于Mia来说,观察和调研是满足居民需求的核心,在前期调研中去了解居民的真正需求所在。脱离了对空间环境与使用场景的调研,设计是空洞而难以落到实处的。如果无法在前期调研中透彻了解居民需求的问题,对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社区营造参与者来说,是致命的。



🟡 图片为Mia与撑展合作的城市微更新项目——老社区中步行街/市政公园的改造,项目进行中


但同时,空间建造项目又往往不得不面对较短期限内需要可视化的成果,可供调研时间不够充足的困境。Mia的解决方案是将项目的周期放长,当需求和设计的和解没有办法在项目推行前实现,那么就在需要交出反馈的时间点先将部分内容呈现出来,再在逐渐落地的过程中实现逐层的更多和解。


一个项目总是在生长的,在不断落地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和解,而不需要固执地将全部和解工作放在项目开始前。


空间建造项目如此,社区营造的其它工作也不得不面对相同或类似的状态,即社区营造项目总是不断在与居民的生活相交互的过程中不断和解又逐渐丰富,在时间中成为更为完整的状态


这种生长的状态不仅是社区营造项目。Summer认为,老社区天生自带一种缓慢的生长感。对于这样始终在缓慢生长的老社区来说,本身就抗拒规划性,或是打破重塑的新鲜感。



🟡 做在地观察时,Senya所拍摄的玉林中藏在老街巷里具有“年轻、网红、但又有文化”气质的小店:“当路过时便会被这样的配色和氛围所抓住,3天后的夜晚,我坐在同样的位置听着老板分享自己的故事。”


这种生长力保证老社区自身在不停的更新与变化中,这种变化如果在其生长时限中,就是合理的,而如果跳过了生长时限,强行增加新的东西,则会使不论是社区营造项目还是老社区,都变得奇怪。


在成都,越来越多的老社区希望通过打造“网红街区”的方式突破老社区其自身在经济发展上的局限性,将各色新兴的产业业态以社区营造的形式加入到老社区的日常生活中。当无数空间艺术感十足的咖啡厅甚至艺术空间涌入成都的老街区,其原生的业态却在不断被冲刷。


以打造“网红街区”为目的的社区营造是否可取一直是被争论的问题。以慢生活闻名的成都作为旅游城市吸引大批游客涌入,但行走在著名旅游景点匆匆打卡的游人却无法体会到成都的慢与闲。


旅游专业毕业的Senya认为,一方面,将传统老社区老街区打造成旅游景点,可以吸引游客走进老街老巷,感受真实的成都生活;另一方面,在改造过程中,却又可能破坏了老社区的原生态生活,从而南辕北辙,破坏了老街区老社区本来的魅力所在


🟡 成都社区旅游推荐小程序截图中所展示的社区头条栏目


在成都商报开发的成都社区旅游推荐小程序中,被推荐旅游的“网红社区”高达20个,每一个社区都有值得一去的“打卡点”。这些“打卡点”避开了成都传统旅游景点,譬如收录在蓓蕾社区的“玉林·院子文创园区”和“明堂士多”,在其本身的可玩性之上,也是成都本地人生活的一部分。但打卡点的打造与游客的涌入,对本地生态的影响却值得被思考。


以沙子堰社区为例,当其因“小酒馆”,因“玉林FUN市集”这样的网红地标出圈,成为打卡点,令成都人痛心的是玉林的“小酒馆”早已不再作为演出场地承载当年对成都独立音乐的摇篮般抚育作用(当然,小酒馆不只在玉林),而一批网红店铺涌入玉林,则或多或少影响了玉林社区本身的业态,打扰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好看的店越来越多,而好吃好逛的店越来越少,成为令社区中的居民摇头的困局。


在打造网红感和不影响社区自身缓慢生长力两点之间达成平衡似乎是困难的,对于大多数在两者间摇摆不定的社区营造项目来说,这两者像鱼和熊掌般不可兼得,而要在这两者中选出更重要的一个,则是一个更难回答的问题。


Summer十分欣赏所居住小区附近的马鞍北路菜市场。作为一条穿过多条街道的大型农贸市场,对于很多从事社区营造的人来说,这样的农贸市场极具被打造成网红的契机。但曹家巷社区对马鞍北路菜市场的改造一直是克制的,并没有修建高级的棚子、拍照很好看的砖墙,这些都没有,反而只是修建了让菜市场更舒适更好用的水泥台,契合社区中的生活气息。



🟡 Summer分享自己所拍摄的菜市场,将重点放在了照片中间的绿色小恐龙上:“可爱的事物,瞬间就充满了生活的乐趣。”


对于大面积老旧小区生活区中的居民来说,马鞍北路菜市场一直是很舒适的状态,与之相关的生活并没有被打破。这种改造也许不是美学的,但对于这些老社区却是实用的。


但并不是所有网红化的改造都不可取,无论是出于招商引资的经济考虑,还是出于文旅业态的发展考虑,网红化的改造可以为老旧社区带来新鲜活力,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再次走进老社区,给老社区的长足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Senya也指出,任何一个“网红化”旅游景点的打造,都绝不会离开对本地人的关注,只有维护好本地人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特性,才能持续地保持旅游人文景点的吸引力。


社区营造拆分了为“人”“文”“地”“产”“景”五个方向的议题,实际上,这五个议题互相关联,参与社区营造的人们实则追求的是五个方向议题相互关联的改良状态。社区营造无法脱离对“人”的关注去创造新的景观或公共空间,也无法忽略在地性的延续去引入新的业态与产业结构。





年轻人的介入,让社区营造变得不一样了吗?


成都冬日的晚上七点,天色渐渐暗沉了下来,马鞍东路沿街的小店接连亮起灯,明亮而迷人的灯光穿透成都灰蒙蒙的天空,混杂着路边小店的氤氲食物香气,共同构成了成都晚间的烟火气。


下班回家的Summer熟稔地与守门的阿姨打过招呼,走进由铁门分隔开来的小区,穿过因照明不足而略显昏暗的楼间花园,脚步声唤醒了楼道的声控灯。


年迈的小区没有装电梯,Summer的家在最高层,楼道的灯光顺次亮起,脚步声中渐渐夹杂一丝因爬楼而疲惫的喘气声。


我就是喜欢老小区啊。”Summer把自己陷进略显陈旧的布艺沙发,手中的玻璃杯溢出一点酒香。


当这个时代的大多数青年逐渐习惯电梯的便利,高档小区的舒适,Summer对老小区的偏爱显得另类。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不可否认的是,老小区价格更低廉的空间和丰富的周边配套,正在为一群又一群都市生活的年轻人们编织家的温馨和在一座城市的归属感。


而与Summer一样偏爱老社区的年轻人,正一边享受着老社区所提供的庇护,一边以年轻人的视角与方式,为老社区的生长与这座城市的更新注入着新鲜活力。


🟡 在老小区的院子门口堆放了形状不一的靠椅,天气好的时候坐满了人,拍摄者戏称这里是居民家具街边博物馆。


“社区营造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受和连接,这种烟火气就是我们渴望从老社区中获得的感受,是归属感的源泉。当我们无法避免一个城市逐渐城市化,没有办法避免用地紧张带来的程序化的改变,公寓型的社区越来越多,楼盘越来越多,我们仍然可以去创造老社区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感。我们没有必要‘神化’老社区的烟火气,重要的是让更多人回到线下,回到附近,参与到自己附近的生活里面去。”Summer的这段话或许最能概括参与社区营造的年轻人们所拥有的共识。


但对人的关注远远不能定义“好”的社区营造项目。如果说青年人介入社区营造,是将当下青年人的关注融入对老社区的改造从而不可避免地引入与新兴产业、与潮流、与流量文化的关系,似乎是对真正参与社区营造的青年人并不公平的定论。


参与社区营造的年轻人们关注居住者,关注生活本身,关注在地性的延续。事实上,青年文化的介入,似乎在网红化街区改造与在地性的保留之间提供了微妙的平衡。


参与社区营造的年轻人们认为青年介入社区营造是良性而正向的,青年人介入社区营造,是否真的给社区营造的发展路径带来了改变?青年的年轻化视角又如何影响了社区营造的方向?


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仍然只能在青年社区营造的不断实践中找答案,只有青年在社区营造中的不断参与才能逐渐明晰其作用所在。不管是这篇文章的受访者、撑展、还是更多关注社区营造的年轻人、青年组织们,都在试图创建更宜居社区的过程中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采访|祝贺 Nemo

编辑|祝贺

撰稿|Nemo

设计|芝麻

图片来源于被采访伙伴



海浪年度策划内容「成都,停下后继续」,与不同的年轻人/青年文化品牌对话,多个纬度了解成都年轻人在新常态下的生活面貌。通过系列内容,海浪希望能记录当下的时刻,也希望能探讨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聊聊志趣与抱负,谈谈理想和反思。


本次策划分别通过:青年文化、线下空间与青年社群、社区营造与青年参与、少数群体,四个议题展开。每个议题我们选择了成都在地的组织机构/个人进行对话,形成内容。


通过对话,了解当下的年轻人们。



更多往期内容

《我们想用年轻人的方式给到问题的答案》

《走出门,找寻成都青年的线下交游所在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