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成为“最后一代需要应付这种破事的人”
点击蓝字关注C计划哦
1
在新一季《使女的故事》中,大学教授Emily被校董停课了。
理由是,她没有维持“健康”的学习环境。
她醉心学术,热爱讲台,鼓励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潜力。
但她被学生举报了。
因为她将家人的照片设成手机屏幕,被学生看到。
她是女同性恋。
系主任Dan找Emily谈话。
出于谨慎,他已经把办公室里所有伴侣的照片都拿走了。
他是男同性恋。
“我还以为我这一代,是最后一代需要应付这种破事的人。我本来觉得你们都太享福了。“
“现在不是了。”
2
5月17日,国际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
这一天是为了纪念1990年的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疾病列表中删除,认为同性性倾向是人类性倾向的一种正常类别。
然而在28年后的今天,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承认同性婚姻的合法地位,我们所在的这个社会却在做什么?
就在这短短几个月。
4月的北京国际电影节,获第 90 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同性题材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被悄然撤档。
4月13日,新浪微博根据《网络安全法》清理微博账号和内容。明列要被清查的“违规”内容中,第一条便写着“同性恋题材的漫画及图文短视频内容”。在一大波声援同志群体的行动和言论发酵后,新浪才做出让步,表态清理“不再针对同性恋内容”。
5月8日,湖南卫视芒果TV在播放欧洲电视歌唱大赛时,删除了两名男性舞者在台上演绎同性爱情的片段,还给观众席上的彩虹旗体贴的打上了马赛克。这些删节惹怒了比赛的组织者欧洲广播联盟,中止了芒果TV的转播合同。
5月13日在北京798举行的大学生时装周,一位同学展现同性恋与异装癖主题的毕业设计,在秀场重播里被全部删除。同一天在798,两个女生与园区保安发生肢体冲突,并被踹倒在地——因为保安禁止她们佩戴彩虹饰品进入园区。
而在此之前,是《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这样的准官方文件,将同性恋归为“非正常的性关系”“淫秽色情和庸俗低级趣味”,要求网络节目剪截、删除或者禁播。而抨击此种审查制度、为同性恋发声的李银河教授,则被微博禁言三月。
3
比起28年前,中国进步了多少?
1997年,曾被用来指控一些同性恋者的口袋罪名“流氓罪”被废除,被视作同性恋“去罪化”的标志。2001年,中华精神科学会发布《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中删除,则被视作同性恋“去病化”的开端。
社会发展到现在,人们似乎对同性恋议题有了一些基本共识:喜欢谁,喜欢和谁以什么方式生活,纯属个人选择——只要不对他人造成伤害。
如今在社交网站或者各种评论区里,我们可能更多的听到的是这样的声音:
“我不歧视同性恋。/我不反对同性恋,那是ta的自由。/没有人会禁止你搞同性恋。”
——但是,“我反对同性恋在网上到处宣扬/没有必要大肆宣传。”
问题是,什么叫做“宣扬”?
在国际电影节上,播放同性题材的电影,是一种宣扬吗?
在微博上传播同性题材的漫画、图文和短视频,是一种宣扬吗?
在舞台上展示同性之爱,在观众区挥舞彩虹旗,是宣扬吗?
在服装走秀中,加入同性元素,是一种宣扬吗?
是的。都是“宣扬”。就像电影节上大量展示异性恋的爱情电影,网上各种描述异性恋的漫画、图文、短视频,舞台上一男一女舞蹈表现异性之爱,以情爱为主题的服装设计——为什么“宣扬”异性恋人们习以为常,而“宣扬”同性恋“却让人惴惴不安?为什么几乎听不到有人要“反对异性恋在网上到处宣扬”?
这种没有充分理由的区别对待,就是歧视。
上个月,成都举行了一场“异性恋”题材的艺术展。
“什么是异性恋?异性恋的起源?如何正确辨认出异性恋?”“你是什么时候认定自己是异性恋的?”“你觉得是什么导致你成为异性恋的?”“有没有可能异性恋只是你人生的一个阶段而最终你会摆脱掉?”“你有没有想过通过治疗,改变自己的异性恋取向?”
听到这些问题,你会有什么反应?
(图片来自拉话志)
只要转换“异性恋”和“同性恋”的语境,你可以轻易看到这个社会对待异性恋和同性恋的双重标准:以异性恋为参照基准,而同性恋,就是不正常的、不对的,甚至是不道德的。
这就是中国性少数群体所面临的舆论环境。
“你有权利保持你的性取向。但我认为你的性取向是不正常的/不对的/不道德的。”
看似我们的社会在进步,承认了性少数群体遵循自己性取向的自主权利,没有人可以禁止、干涉、扭转一个人喜欢同性(尽管还有不少家庭试图这样对待他们的孩子)。但——很多人依然对这样的行为持否定态度。这种否定态度,成为了支持一系列权力行为的舆论基础。因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所以不应该出现在电影院、网络上、歌唱比赛、时装走秀上。
这一论证往往还更进一步:这种错误的行为如果被大肆传播,会影响我们的下一代,把下一代也“变成”同性恋。事实上,关于同性恋的成因,学术界仍有争议。一些研究支持“先天说”,认为一个人的性倾向多由基因决定;但同时也有大量研究,指出后天的环境与性向的相关性,如亲子关系、兄弟姊妹间关系、童年的创伤或性侵(同时也有不少实证研究指出创伤或性侵与性倾向无相关关系)等。并没有实证研究支持,大众媒体的传播,会改变一个人的性倾向。但媒体对同性恋形象的呈现和塑造,却会影响性少数群体的自我认同,影响他们出柜的决定。
对同性恋的否定态度,让性少数群体成为校园里被排斥的对象,成为职场上被嘲弄、取笑的对象,成为父母终日忧心的对象。它所形成的巨大的社会压力,让很多性少数人士为了遵循所谓的社会认同而放弃自我认同,一步步被逼回到柜子里。
4
而这,偏偏是同性恋需要“宣扬”的原因。
很多人否定性少数群体,因为认为ta们“违背自然”。所以需要更多的“宣扬”,更多的科普:从医学上同性恋早已不被视为病态;从生物学上,同性性行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性的多元化表现正是一种“自然”。
还有另一些否定,源于道德评价。一些人会站在宗教或传统文化的角度,认为同性性行为是对欲望的放纵和堕落。
然而究竟什么是“淫乱”、“堕落”、对欲望的过度放纵?
最保守的宗教人士可能会否定一切欲望,将自己的身体看作神圣的庙宇,强调禁欲与圣洁;有的人将生殖以外的性行为都视作放纵;而最开放的自由主义者则把自己的身体看作游乐场,只要不伤害他人的权利,人们应该正视自己的欲望和诉求,尽情享受不同形式的性与欢愉。
关于“纵欲”“堕落”,不同文化、宗教背景的人,显然有着截然不同的判断标准。有意思的是,在对同性恋进行“道德判断”时,社会主流往往会用到的评价标准,是滥交(promiscuity)——是否随意、频繁的和不同性伴侣发生关系。
在美国学者David Pinsof和Martie G Haselton 2017年的一份研究中(The effect of promiscuity stereotype on opposion to gay rights),他们向被试者提供了两份“假新闻”,一份称同性恋普遍滥交,另一份则提供了反面的证据。人们对待同性恋权利的态度被不同的信息轻易操纵——当人们意识到,同性恋者并不是所谓的“滥交”者时,对同性恋权利的支持程度有显著提升。
将同性恋与滥交联系起来的,是事实还是人们的刻板印象?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在中国很难找到可靠的实证数据研究。美国的一些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供参照。
1996年,美国一份颇有分量的性研究数据,全国健康和社会生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Social Life Survey)显示,男同性恋者性伴侣数的中位数只比男异性恋者多一位。芝加哥大学的General Social Survey则提供了更有启示的调研结果:87%的男同性恋者,与未婚直男的性伴侣数量相差无几。但却有13%的男同性恋,有着远远高于平均数的性伴侣。
关于这一部分人的行为,在男同社群艾滋高发的背景下,其实也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话题。一些观点不认为多性伴的生活方式是一个需要给予道德评价的“问题”——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追求性的欢愉是正当的权利。在男男性行为中艾滋的高发,是不安全的性行为带来的,并不能直接与多性伴划等号,不应将多性伴这种生活方式污名化。另一些观点,则认可社会主流对于多性伴行为的负面评价,认为多性伴的生活方式是一个需要正视和干预的“问题”,同时进一步追问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从性教育的缺失、缺乏维持稳定关系的社会支持等角度去做出解释。
我们姑且先抛开这些争议,从主流的道德标准出发来讨论。需要看到的是,所谓的“滥交”,存于同性恋,也存于异性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婚恋相处模式,有的人相信开放关系,有的人对婚姻伴侣忠贞不渝。我们不能因为某一部分人的行为,而给这个群体都打上“滥交”“堕落”的标签。
要打破此种以偏概全的刻板印象,所谓的“宣扬”变得非常重要。在电影、漫画、视频中呈现那些不同于人们刻板印象的性少数群体的真实生活。他们和异性恋一样的生活、工作,一样的恋爱、纠结、争执、痛苦,每一对情侣在不同的境遇下,都会选择不同的相处方式,而不存在某一个标签而对这个群体做出负面的道德评价。
通过“宣扬”,让被妖魔化、污名化的性少数群体真实、多元的模样被看见,打破人们的偏见和歧视。
这就是LGBTQ运动最基本的内涵之一。
然而中国社会和当局,显然对“社会运动”一类的词语充满误解。当社群组织起来发声,一定就有政治诉求,一定就有境外敌对势力的操纵。一种正常、健康的社会倡导与互动,被泛政治化的解读成可鄙的阴谋。
让社群噤声的后果,便是更多偏见、谬论的横行,是更多对少数群体的歧视和压迫。
5
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在“反歧视,撑同志”的口号下面,我越来越多听到这样的声音:我不歧视同性恋,但我也不支持。
支持,不是去“推广”同性恋,让更多人“变”成同性恋。而是支持少数群体的利益诉求,支持他们发声。当你明明看到某个少数群体,被不公正、不理性的偏见谬论污名,在被权力不公正的噤声对待,还要说自己选择沉默和不支持——那无异于歧视与压迫的帮凶。
我曾和很多年轻的妈妈聊过,如果你的孩子是同性恋,你会怎么做。
一位朋友想了很久,说,如果可以选择,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异性恋。这并不是因为她觉得同性恋不正常、不对、不道德——而是这个世界如此艰辛,在这样的环境下少数群体会遭遇多少歧视和不公,当然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少一些磨难。
但事实是,很多人无法选择。无法“选择”成为一个异性恋,无法“变成”异性恋。他们可以选择的,只是要不要在家人、朋友、社会面前出柜,要不要承认和正视自己的不同,成就真实的自我。
而我们可以选择的,是要不要给予他们支持,要不要助力他们发声,要不要站在他们的身边,倡导更包容的社会环境,争取更平等的制度。让愿意选择婚姻和孩子的人,可以平等享有生育、婚姻的权利;让每一个人不会因为性向的不同,而被他人另眼相看。
当我们社会主流的声音,从“不要宣扬同性恋”变成“不必宣扬同性恋”;当性少数群体不再需要处处强调要“骄傲”,不必刻意推翻或者打造某种形象;当我们的社会不再需要5月17日这样一个提醒、倡导人们要与歧视、压迫作斗争的节日——当人们意识到同性恋、双性恋、无性恋等等不同性向和异性恋都是一样的自然、正常。
让我们这一代,真正成为“最后一代需要应付这种破事的人”吧。
相关阅读
最新课程与活动,扫码了解更多!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的签约作者。未经特别说明,C计划文章均为原创。文中署名的插图、脑图亦为原创。转载文章或原创插图、脑图,请联系小C(Plan-C2016),或给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