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决策后悔?选择困难症?让它们通通不存在!

叶明欣 C计划 2021-07-28


提起决策,你是否觉得一生要做的决策就几样人生大事?其实仔细想想,决策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小到买东西选A还是B,脖子酸痛是去按摩还是运动,大到选择职业、选择伴侣……如今诱惑多了,选择多了,你是否经常碰到各种决策难题?在选择时举棋不定左右为难,事后又经常后悔?


来看看下面这几个常见的决策误区,你会踩几个吧~

 


场景一


有一个慈善团体找到你,说他们正在为心脏病儿童募款,问你是否愿意进行捐赠,支持心脏移植手术?这个机构的信息都是真实的。那么请你想一想,你会愿意捐钱吗?打算捐多少钱?


请你在心里默默地记下答案。

 

假设,在你开口前,工作人员告诉你,刚才已经有5000多人捐款了,平均每人的捐款数字达到了400元。

 

 

如果你刚才是打算捐款的,捐款的数额会因此发生变化吗?

 

美国曾经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在没有提及已经有人捐款的情况下,只有47%的人同意捐款。但在展示了捐款者名单和捐款数额之后,73%的人顺从了捐款的要求。

 

哈佛大学教授桑斯坦在《社会因何要异见》书里指出,这种变化,就是从众的心理导致的。我们天然具有从众的倾向,认为大众的选择会更加明智,或者担心违背众人就要承受异样的目光。众多的心理学实验(谢里夫实验、阿什实验等),证明了这一心理特征的存在。

 

但是,从众有时会让我们做出不适合自己的选择。是否捐款,捐多少款,其实和自己对这项慈善事业的重要性评估、和自身的财力有更紧密的关联,与众人的选择,其实关系并不大。

 

我们在许多重大决策上,随大流带来一时轻松,但付出的代价却往往是很大的。高考填志愿金融最热门,有的朋友不问自己的目标、兴趣,便选择了金融行业,在工作几年后却发现自己做的并不开心。


还有许多人闷头加入考研、考公务员的大军,或者根据社会主流价值观,不经思索就选择入职起薪最高的一份工作。然而在多年后发现这条道路并不适合自己时,会发现所交的学费是如此的昂贵。

 

理性的决策,需要我们告别从众,回到对问题的具体论证上来。

 

场景二


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

 

在海水退潮后,沙滩的水洼里有成百上千的小鱼被困,一个小男孩捡起小鱼,把它们扔回大海。

有位路人说:“孩子,别救了,这水洼里小鱼成百上千条,你是救不过来的。”

你觉得,路人的说法有道理吗?

 

小男孩接着回答:“我知道。”

路人:“那你为什么还要去救?谁在乎?”

小男孩一边捡鱼一边回答:“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

 

路人说孩子可能就不了所有的鱼,这也许是真的,但就此认为不该去救鱼,则是犯了一个叫做“完美方案”的谬误。

 

完美方案谬误,即看到一个方案有一些弊端,或者无法达到完美的效果,就马上否定它、排除它,却没有看到这个方案是否还有别的好处,是否可能利大于弊。

 

孩子确实无法救所有的鱼,但这无法抹煞当下救援行为的价值。我们在社会中又何尝不是经常见到这样的观点:

“中国有多少贫困儿童,你去乡村支教能帮助几个孩子?”

“中国社会的问题这么多,你做这些事能有什么意义?”

也许ta们无法改变全社会,但只要能有一点改变,也是弥足珍贵。

 

你的生活、工作中,是否也会犯下完美方案的谬误?

找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很不错的offer,却被师兄师姐提醒这份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头发掉得快。你想想年纪轻轻不要这么辛苦,就主动放弃了,却看不到它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成长。

朋友不想你继续单身,为你介绍了一个人,但你看到ta一个缺点,就开始想着我们不合适,拒绝继续了解ta的其他方面……这些,都可能让我们错失更多的成长机会和不错的人。

 

理性决策,需要我们告别完美主义,直面事物的利弊。



场景三


有一位朋友,向你推荐一份收入颇丰的合法兼职,每周约占据你三个晚上和一个休息日的时间。虽然和你的主业关联性不大,但这份兼职的收入会你的主业持平。你是否会马上接受这份兼职呢?

 

可能一些朋友会觉得,这个兼职好处非常明显啊,收入高,付出时间也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当然应该马上接受啦。

 

但是,在做决策时,我们不仅要看到利,也要看到弊。这个兼职固然带来的收入可观,但是机会成本也不小。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里的一个重要概念。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这样解释“机会成本”:“当你决定是否学经济学,是否买汽车,或是否上大学时,在每一种情况下,你都必须考虑所做出的选择需要放弃多少其他的机会。而那些所放弃的选择就被称为你的该项决策的机会成本。”

 

同样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兼职,也可以用来进行主业的充电和提高。也许在短期内,后者的经济效益远不如兼职方案高,但从长远来看,自己更快地在一个行业内成长,会不会带来更大的收益呢?选择兼职,可能就把未来的更好发展,作为一种机会成本给损失掉了。

 

理性的决策,需要我们综合分析利弊,根据长远目标找出最优方案


如何更好更快更理性地决策?这次,C计划为你准备了一堂《快速决策课》。一个小时的时间,帮助你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用框架,再也不用害怕陷入各种谬误陷阱,再也不用犹豫不决遭遇选择恐惧症。

 

导师叶明欣,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资深律师,曾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和政策倡导工作多年。常年和法律打交道,最熟悉的便是理性分析,权衡利弊,帮助许多人从选择困难的泥沼中挣脱出来。

 

这次课程,六节一共一小时,让你掌握几大决策工具,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的场景下都能适用。最重要的是,这样做出的决策往往是最优解,为你带来潜在的长远收益。仅仅只需39元,一顿外卖的钱,就能省下思来想去辗转反侧的时间,能节约决策错误的损失。还等什么呢?

 

扫描二维码立即购买



最新课程与活动

还想和你分享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的签约作者。未经特别说明,C计划文章均为原创。文中署名的插图、脑图亦为原创。转载文章或原创插图、脑图,请联系小C(Plan-C2016),或给后台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