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娘化妆不是为了满足你的凝视!” | 大家来找茬No.4

C计划团队 C计划 2021-07-28

大家来找茬

No.4 第四期

写在前面


第四期的“大家来找茬”,我们跟大家一起回顾了“女德班”和女德倡导者们的言论

微博上活跃着的“女德”“中华女德”账号,仍在孜孜不倦地传播“穿着暴露易招灾失身”“化妆整容即思想不端”“不守妇道贻害无穷”等思想,那么这些典型女德言论是基于怎样的论证,我们又应该怎么分析驳斥


最佳评论


我们在后台的留言中,精选了17条与大家分享。

经过团队的讨论,选出了本期的最佳留言(恭喜Tokaji_Aszu童鞋!请后台留言地址,C计划团队将赠送一本批判性思维相关的书籍给您!也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大家来找茬第五期):



C计划观点


女德言论,在很多时候看上去一派胡言、不知所云。但当我们进行公共对话的时候,依然需要以最大的善意理解对方的逻辑论证,找到与其理性对话、充分说理的突破口。这样的说理,不仅仅说给发表言论的当事人听,更说给舆论场上的潜在听众听,以获得更多的认可和声援。

那关于女德倡导者三类典型言论,我们具体该如何拆解说理?


A 穿着暴露易招灾失身


“这张图是一个穿着妖艳露骨、被抓住了把柄、并被施以虐打的女子,恰恰印证了‘穿着暴露易招灾失身’之说法。”


这一类观点在公共舆论场上简直长盛不衰。其背后的基本逻辑,便是认为穿着暴露与性骚扰、性侵犯之间有因果关系

而对此,已有大量实证研究数据予以驳斥。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林垚综述文献:“衣着暴露”并不会增加性骚扰的概率。心理学对于罪犯如何选择潜在对象做了大规模研究后发现,在抢劫、强奸等一系列案件中,施害者都会以一系列肢体动作(比如步频、步幅、手臂摆幅等)和面部表情(比如自信、悲伤、紧张、恐惧等)作为线索,来迅速判定目标人士的被动性(passivity)、脆弱性(vulnerability)与屈从性(submissiveness),也就是其容易得手的程度,从而决定是否实施犯罪行动。[1]

具体关于性骚扰的犯罪心理学研究结论表明,性骚扰的施害者对目标是有挑选的(尽管这些挑选可能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绝大多数时候只会对那些他们觉得容易控制、不敢反抗的对象下手;同时,与“日常认知”相反,“着装暴露”不但不会增加被施害者盯上的概率,反而有可能降低这种概率,因为某些施害者会把“着装暴露”视为女性自信大胆的表现,而不敢去“惹”她们。[2]


B 化妆整容即思想不端

“妄想通过整容来改变自己的容貌和在家中地位的女人,恰恰是弄巧成拙,欺上瞒下,丢了祖宗的颜面,愧对子女,更重要的是蒙蔽丈夫,涉嫌欺诈。”

“女孩子不要浓妆艳抹,不要穿暴露的衣服,一定要穿得端庄,才能吸引到端端正正的男子结为好的伴侣。”


以上两种言论,其核心观点都是在劝诫女性:不要整容、不要化浓妆。

为什么不要整容化浓妆呢?两个理由:

理由1:欺骗丈夫及其他家人

理由2:无法找到端正的男人结为好的伴侣


我们先看理由1的可接受性

整容是对丈夫家人的欺骗——换句话说,作者默认整容的女人都会瞒着丈夫和家人。

这一预设并不当然成立。有欺瞒丈夫家人的整容者,也有同意、支持妻子整容、对情况完全知情的丈夫。直接默认所有整容的女人都会隐瞒丈夫家人,是一种不当预设


理由2的可接受性也有待商榷

“端端正正的男子”——何为“端正”?理由首先存在概念模糊的问题。同样,结论里的“浓妆艳抹”“穿得端庄”,也存在概念的不清晰

即便我们退一步承认,所谓“端正的男子”确实喜欢端庄淡雅的女孩,但这是否足以否定一个女性自身希望变美的意愿和行为?

女性化妆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他人的凝视,也绝不只为取悦异性、吸引异性。在很多时候,是女性自我表达和自我满足的重要途径。“端正”的男人不喜欢,但我喜欢我高兴我乐意——恐怕就足够了。


C 不守妇道贻害无穷

”从重庆坠江公交女乘客的恶行来看,公交车设置女性车厢势在必行,把这些置妇道和安全于不顾,只占便宜不吃亏的新时代女性圈起来,比司机单独设置隔离意义更为重大,既满足她们受优待的幻想又保护了男性。”

这段话作者的思路看上去颇为跳跃。TA的核心结论是:应该把这些只占便宜不吃亏的新时代女性隔离起来。

从上下文来看,TA所说的“只占便宜不吃亏的新时代女性”,等同于“不守妇道”的女性,而妇道,则被作者解释为“清闲贞静”“不道恶语”。

为什么要把她们隔离起来呢?

因为她们置妇道与安全于不顾,酿成大祸。具体的例子,便是重庆坠江公交案中,恶语恶行的妇人。


在这样一个推理中,存在着概念的混淆与偷换。重庆坠江公交案种恶语恶行的妇人,她违反的是基本的道德秩序。而在这里,作者悄悄地用一个可以被随意解释的“妇道”的概念,偷换了“基本的社会道德”。这个妇人,代表的是“缺乏素质道德、不守规则的人”,而在作者这里,也就被偷换成了“没有妇道的女人”

要隔离惩罚的,应该是缺乏素质道德、不守规则的人,作者一路偷换下来的结论,就成了要隔离不守妇道的女人,变成了一种专门针对女人的规劝和训诫。


女德倡导者的伎俩被你识破了吗?

想要更好的识别、破解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谬误,也欢迎戳下方卡片,来参加C计划的实用逻辑训练营呀!




参考信息来源:


[1] Grayson & Stein, 1981. “Attracting Assault: Victim’s Nonverbal Cue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1: 68-75;Gunns et al, 2002. 

[2] Richards, Rollerson & Phillips. 1991. “Perceptions of Submissiveness: Implications of Victimizatio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25(4): 407-411



作者:刘艺

辑:蓝方

排版:刘艺

推荐阅读

最新课程与活动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的签约作者。未经特别说明,C计划文章均为原创。文中署名的插图、脑图亦为原创。转载文章或原创插图、脑图,请联系小C(Plan-C2016),或给后台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