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蓝方:信息爆炸不知怎么处理?一招教你高效摄取信息

C计划蓝方 C计划 2022-12-18



编者按

信息触手可得的时代,比起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你可能苦于每天涌入的海量信息:哪些信息是我需要的?这些信息又如何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C计划主创蓝方曾是财新传媒资深记者,无论采访对象给出的信息多么混乱,她总能迅速整合归类;当其它记者辛苦整理录音时,她只需要整理采访笔记,就能写出一篇逻辑清晰的报道;对陌生领域进行资料研究,快速搭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就更不在话下。她是怎么做到的?这都得离不开一个她受益多年的实用技能:利用框架快速组织和提取信息。



我刚做记者时,有一次采访,是调研金融危机后沿海一带的民工荒。当时我在南京的安德门民工市场里待了三天,物色那些看上去面善的求职者采访聊天。陌生人的倾诉欲往往让我惊诧。一旦对话开始,他们竟然都能滔滔不绝地说上两三个小时。当我坐在潮黏闷湿的市场角落,和一位与我同龄的打工者聊了整整一个下午后,一位女士靠近我。她说,她观察我有一阵子了,发现我特别耐心、善于倾听,这样的品质在年轻人中实在稀缺,于是邀请我去她的公司工作。


我一直把这段经历当成趣闻和朋友们分享,为此自诩是个很有耐心的人。直到我看到这个视频,才对自己的耐心,有了新的理解。


/ 👆点击观看视频How to be a Good Listener👆 /


这则视频说,我们往往因为周围普通人的讲述冗长无聊而不愿倾听,但只要我们能够像编辑一样学会处理听到的信息,就会发现这些故事比我们想象的有趣得多


这时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能让我坐下来花大量时间听陌生人们讲故事的,不仅仅在于耐心,而是一项我早已习以为常的“技能”:快速地组织和提取信息


“线性”记录 vs 使用框架


我曾经观察过一些同行是如何记采访笔记的。他们的记录,往往是“线性的”,随着对方的讲述,在笔记本上从上而下地记下关键词、关键句。而我的笔记,则是“块状”的。我会根据脑子里的框架,将同一层面的信息放在一起,不断前后翻动笔记本来做记录。换句话说,在倾听的同时,我就在做“编辑”的工作了:用框架去整理和重组我听到的信息



帮助我做笔记的框架有很多。


例如,我做公共政策的采访报道时,最常用的框架便是“四步法”: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


是什么,是对社会问题的事实性陈述怎么样,则是分析其影响与后果为什么,是对问题的原因分析怎么办,则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围绕某一特定议题的信息,再是纷繁复杂,也无非此四类。不同的采访对象,可以提供不同层面的信息。我会提前按照四步法准备问题,尽可能让提问和回应层次分明,即便回应者给出的信息逻辑混乱,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将其归位记录到框架里应有的位置


又例如,我经常和一些上访维权户们打交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受教育程度不高,讲起自己的故事来,经常给人颠三倒四之感,很容易陷入细节与情绪之中,反而对一些关键信息语焉不详。于是我在笔记本上,会画出明确的时间线,不断将我们的对话拉回时间线上;他们一边讲述、展示证据,我就会同步画出相应的人物关系图、股权结构图或是纷争示意图,根据图上缺失的信息反复追问,确保关键信息无一遗漏


做过记者的人知道,每次采访结束后整理录音,都是费时费力的体力活。但我却很少花时间逐字逐句整理录音——除了需要一字不漏地引用原话。大多数时候,我只需要将笔记本上各种缩写的符号、短语、图表“翻译”成句,笔记整理出来,离一篇逻辑清晰的稿件也就不远了


阅读与倾听,同为信息输入,提取信息的逻辑其实一致。做记者时,我经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对一个陌生议题进行资料研究。例如,在做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报道时,需要对既有的医保政策进行梳理。当时我的实习生提交给我的文档,便是非常典型的“线性”思路。他将在网上搜到的政策文件,一股脑地复制粘贴到一个文档里,最多将其中的重要信息标黑高亮。而我拿到这些政策文件的原文后,首先做的事情,则是画一个表格、搭建框架将我觉得重要的、需要提取的关键信息做进信息表的横轴和纵轴,再将复杂的政策文件里有关的信息摘入框架中。信息表完成,自己头脑中的知识框架也相应搭建完成。

向左滑动查看


/ 医保制度的部分框架梳理图 /


向左滑动查看


/ 使用四步法进行资料研究、梳理思路的局部图 /


做C计划之后,我曾经将我的这些经验,整理成一门“结构化思维的课程”(请点击C计划底部菜单栏查看)。尽管绝大多数人并不会从事记者这个职业,但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样有着大量需要快速搜集信息、整合信息的场景,结构化的思维方式,会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工作得更高效、思考得更清晰


在做这门课时我也在回顾和追问自己:这些让我受益匪浅的框架和方法,我自己又是如何习得、练习的呢?


抄板书 vs 做小结


我的答案,是多年来的文科学习


从高中文理分科学文,到大学后一路学习法律,我的学习路上绕不开的一项“硬技能”,是记忆但记忆的关键,绝不在死记硬背,而是理解知识点背后的内部逻辑


评价一位老师课讲得好不好,我自己有一个基本标准——那就是老师的讲解能否让我当堂完成一份完美的课堂笔记。什么叫做“完美”的课堂笔记呢?


首先是老师的板书或者PPT,标题层级清晰、逻辑结构完整,信息之间的从属关系明确、分类明确。换句话说,老师能为这堂课搭建起了一个好的知识框架。


有了这个框架,学生记课堂笔记就是抄板书、甚至直接拿出手机来拍PPT吗?答案是否定的。接下来第二点,便是老师对相关概念的解释、案例的补充迁徙、口头的讲解回应、个人的观点表达,都能完美地嵌入这个框架,放进合适的位置。这需要学生课堂上专心聆听、消化理解,并即时将信息提炼记录下来。


说老实话,在我也算漫长的求学生涯里,这样能让我把课堂笔记记到“爽”的老师,真的是少之又少。但我从这些课堂上,却积累了诸多分析框架,得以迁移应用于其他场景。而这些课堂笔记本身,也成为我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大学时的刑法学笔记,便是我心目中的“完美”课堂笔记 /


例如在大学时,我最钟爱的便是刑法总论。刑法学本身逻辑严密精妙,老师的课堂讲解也是精彩幽默。毕业多年后,已经转口做公共政策的我临时“顶岗”要完成一篇刑法修正案的报道。在做资料研究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当年的笔记本,寻找分析框架、复苏知识记忆。我记得当时有位同事路过我的工位,看到我在认真研读大学时的课堂笔记,忍不住高声惊呼:什么神仙笔记到工作时都还能用上?!


面对那些不能让我把笔记记到爽的课堂,我的学习策略是,每学完一个章节,就要做一套知识小结。知识小结的做法,绝对不是把教科书和老师PPT上的关键信息抄一遍,而是将知识点背后的逻辑可视化。在高中时,我经常使用连页的打印纸做小结——纸面足够大,任凭我在不同的知识点之间连线、拓展。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当年我画的这些小结图,就叫做“思维导图”啊。


/ 高中时的政治小结 /


滑动查看更多

/ 研究生时的国际法小结 /


在高中的历史课堂,我也酷爱用这种打印纸画“历史长卷”——横轴是需要分析对比的朝代,纵轴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成就,在每个单元格里写下需要考察记忆的知识点,一张大表做完,该记的信息也基本烙入脑海里了


/ 高中时的历史小结 /


现在再让我回头看中学时期的小结、笔记,当年纯粹为了应试而啃下的信息早已遗忘,但每一次的小结,都是一次搭建框架、为信息分层分类的练习。反复练习中提升的信息处理技能以及养成的学习习惯,才是让我终生受益的东西


最新课程


如何帮助孩子从小也能养成利用框架思考的习惯、掌握信息整理的技能?C计划儿童思辨读写课里,我们将“整理信息”,作为一项教学目标融合进不同等级的课程中。我们对孩子的训练,从意识养成开始,让学生从使用老师给定的分析框架和格式提取信息,到最终能够自主搭建框架整理信息,循序渐进,持续练习。
除了通过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孩子有效整合信息外,C计划的思辨读写课还会通过经典书的深度阅读思辨讨论高阶写作,帮助孩子反复训练多个思辨技能、阅读技巧、写作技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理性、多元等多项思维品质。
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报名👇


更多信息,请扫右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小阅微信咨询。



推荐阅读


▷ 结构化归因:找到问题的根源

▷ 这个世界会好吗?你我一起这样努力,会的

▷ 学了批判性思维,我能吵赢另一半吗?


▷ 排版:鱼香


点“在看”/留言互动

不错过理性的声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