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结构化归因:找到问题的根源

C计划-蓝方 C计划 2022-12-18

思辨 X 赋能 X 行动 
批判性思维ABC与你分享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常识与思考
未经特别说明,C计划文章均为原创,欢迎转载到朋友圈、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或者其他媒体转载C计划的原创文章,请联系小C,注明作者,在文首标明文章转载自C计划,文末保留C计划简介二维码,并以“阅读原文 ”的方式回链到本文。

结构化归因
编者注:2016年9月21日,C计划联合主创蓝方受奴隶社会、一土社区和磁场的邀请,为伙伴们分享[结构化归因]的思维工具。本文为删节后的讲座讲稿。讲座回放,请戳文末[阅读原文],按指引进入磁场收听。




各位伙伴,大家晚上好。十分高兴能在这里见到大家,也很谢谢一诺、华章、奴隶社会、一土社区和磁场的邀请。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结构化归因,如何找到问题的根源。




今天这一个小时的讲座,我会主要和大家分享以下几个内容:

1. 导入:案例分析2. 重点:结构化归因的基本方法-确定主体-寻找框架(想的广)-层层追问(想的深)-检查论证,警惕谬误(单因谬误,虚假关系,巧合归因,因果颠倒)3. 结语:正确归因,是我们正确行动的起点




一、案例讨论


因为今天来参加讲座的伙伴,好像是一土学校、一土社区的居多对吧?我就先默认大家,都比较关注教育,关注教育公平这样一些议题。

所以,我想从一个和教育公平有关的话题切入。
先和大家分享一个逻辑链稍长的故事。2011年时,非常无意的,我看到了一条社会新闻。北京南六环的亦庄一带,发生了一起重大车祸。一辆公交车,撞上了一辆运输农民工上下班的金杯小面包车,造成3人死亡,13人受伤。一说到“农民工”,大家脑子里第一时间出现的,会不会都是那种木讷苍老的形象?看到这样的新闻,也不会特别上心?但当时,这个豆腐块大的新闻,却让我好奇起来。一个金杯小面包车,里面怎么塞下16个人?顺手一搜,看到亦庄论坛上很多人讨论这事,大多数留言说的都是,“为这些孩子们祈福”“愿弟弟妹妹们早日康复”。

原来这一车所谓的农民工,全是十六七岁的小孩,最多二十岁出头。他们聚集在亦庄一带,每天被黑中介拉到各个厂子里做临时工。他们没有任何劳动保障,没有任何技能,在这个城市也几乎看不到阶层上升的希望,完全处于一种临时、边缘的生活状态。


跟他们接触、聊天之后,我才发现,这些年轻人,大多来自贫困地区;很多人初中都没有毕业。也就是说,九年基础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要知道,中国政府早在2000年就宣布基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工作了。官方公布的辍学率,也常年保持在3%以下。但这是官方的数字。实际的辍学率,到底有多高?

斯坦福和中科院发起的农村教育行动计划组(REAP)从2007年到2013年,对山西、陕西、河北、浙江四省贫困地区2.5万名学生的追踪调查显示,有63%的孩子没有完成中等教育,其中约一半在初中时即辍学。我在2012年拿到的数据是,西部贫困地区,初中一届的辍学率高达25%。


这么高的辍学率,是非常惊人的。对个人而言,这意味着大量的贫困地区的孩子,失去了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对整个社会而言,初中都没毕业的低素质劳动力,也是无法支持中国产业的转型和升级的。那核心问题来了。为什么?西部贫困地区的辍学率,为什么会这么高?
我跟很多朋友们都聊过这个话题。大家第一反应、脱口而出——因为贫困,没钱上学。但真的是这样吗?义务教育免费入学,很多贫困地区,还有免费午餐,住校生,也有补贴。如果大家去农村地区看,一个村庄最新、最好的建筑,真的会是学校。政府这些年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是值得肯定的。2012年REAP研究员的一份报告也显示,贫困,只能解释8%的辍学行为。如果不是因为没钱上学、无书可读,那又是因为什么?
过去我和朋友们一聊起来,大家多少会提出这样一些原因:有的家庭重男轻女,或者童婚,不让女孩上学;读书无用论盛行,家长不让孩子上学,让他们出去打工,等等。这样一些分析后面,都有一个假设:孩子本身是特别想去读书的,但迫于客观或者外部原因,贫穷也好,父母的愚昧也好,他们去不了学校
真的是这样吗?在一些极其贫困的山区,撤点并校后——就是撤销人数过少的村小,将孩子们集中合并到镇一级的住宿学校就学,确实存在因为路途遥远,让一些孩子辍学的情况。但当我问起亦庄那些年轻的临时工们为什么不读书了,几乎百分之百,他们的回答都是,不想读了。换句话说啊,当我们分析辍学问题,首先就可以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想读读不了;二种,学生自己就不想读了。


我们集中来说第二种情况,为什么会不想读书?

有一段时间,我一看到路边发传单的、餐馆里打工的,像才十六七岁的小孩,我都会问他们,为什么不想读书了。大多数都是这么几个答案:无聊。没意思。很讨厌某个老师。脑子笨,学不懂,跟不上。考高中反正也考不上,不如初中就出来打工。还有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如果要总结一下,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为什么不想读书而选择打工,我可能会画出一张这样的图。




这张图,给出的并不是一个标准答案,只是一个参考的分析思路。

而这个,也就是我们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一种结构化归因法。





二、结构化归因法


我们先说说这个图怎么画。




我们给大家推荐几款软件。我自己比较常用的是Xmind,有免费体验版。此外,还有这么一些常用的软件:Freemind(Windows/Mac) 、Imindmap(iPad/iPhone)、Mindjet(Android)、mindmanager,ithought。

当然,软件并不是最重要的。大家完全随手就可以用纸笔来画这样一张图,帮助自己迅速厘清思路。


那具体怎么画呢?


1. 明确主体




第一步,明确主体。

像这张图里的主体,是一个西部贫困地区不想读书而选择打工的孩子。又例如夫妻吵架,主体至少要分析夫妻两人。我们之前组织线上课程,给学员布置作业,让大家用树状图分析生活中的问题。有好些人都选择分析夫妻感情的问题。如果不区分主体,就会发现分析到最后,列在树状图上的原因,总是在指责对方的不是。所以,涉及多主体时,一定要分别进行分析,一个主体一张图。


2. 寻找框架


1)分析框架


第二步,寻找一个好的分类方式。

分类,分层的思考,就是所谓的结构化。那我们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分类方式?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分析框架。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议题,有不同的分析框架。


这里,我们给大家提示一些常见分析框架。

当我们讨论的是,某一个人或机构为什么做出某一行为时,内因和外因,是最常见的框架。例如,内因,对个人来说,包括价值观、思维、心理、性格、技能、经济状况等;对组织来说,又有领导人、员工、管理制度、财务状况等方面。外因,则是指外部的影响因素,常见的分类标准有家庭环境、教育环境、人际交往、职业、行业、阶层、社会文化、政治制度等等。在上面这个案例,内因下面,我们分了价值观、思维方式、性格、能力等等。外因下面,又分了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等等。每个分支下,如果有多种解释理论,或者多种情况和可能性,我们就再打开来衍生出新的分支。每一个分支,我们都尽可能的追问。当我们在进行头脑风暴时,尽量从内因、外因涵盖的多个方面,去穷尽可能性,自然就能拓宽思维的广度。
内因外因,只是最常见、最经典的一种分类,适用于对一些明确以个人、机构为主体的问题。如果我们分析的议题是,为什么“应该做某事”,不妨试试从伦理道德、实用价值、审美偏好三个层面来分析。

如果议题是分析如何达成某事,或为何未能达成某事,也可试着从知识,技能,意愿三方面来分析,对应的就是从“不知、不能、不愿”。




如果分析的议题是公共政策,那又有截然不同的分析框架了。例如分析公共服务或者公共资源分配的问题,最常用的框架,就要分析供方和需方;供方又有供应与分配,或者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供应,又有质量和数量两个角度。

又例如分析很多政策法律问题,又可以从立法、执法、司法的角度来分析。



总之,针对不同问题,会有不同的框架。很难说,通过今晚我们的分享,马上就能找到一个普适的框架,这需要大家在具体的学科、议题中去积累探索。但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让大家在分析问题时更有框架意识。




2)框架的好处


通过框架来画一张树状图,第一大好处,就是帮助我们想的广。


尽管从理性出发,我们很容易理解,许多问题都是多因之果,有多个原因造成某一问题,但我们只固执的相信第一眼看到的那一个。或者,我们会找一些根本就不相干的借口,给自己开脱,或指责他人。
无论是情侣还是夫妻吵架——一件事明明双方都有责任,却偏偏指责对方。又例如在很多公共事件中,天灾人祸,环环都掉链子,才会制造灾难——但政府的宣传中,总会强调天灾,而对人祸避而不谈。
这样的错误,用批判性思维的那套话语体系来说,就叫做单因谬误,以及举轻若重。明明有多个原因,却只提出其中的某一个;或者将一个次要原因摆在主要位置,大加抨击和批判。
为什么会这样?一种情况,是故意的舆论操控,模糊视线,转移话题。另一种情况,则是一个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启动,开始发挥作用。
一种机制叫做合理化。找一些借口,来为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和动机辩护。通过外归因,找客观原因,外部理由,来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还有一种机制,叫做投射。把自己的一些不被认可的欲念投射到别人身上,减轻内心焦虑。很多“被害妄想”式的指控,其实都有投射的影子。例如某个人在工作中,明明是自己的能力有欠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却指控是周围同事歧视他、嫉妒他。关于心理的防御机制,插播一小则广告。下周二的线上讲座,[渡过]创始人张进老师,会专门为我们分享,如何用批判性思维认识自我,避免心理防御机制带来的错误认知。心理的防御机制,总在不知不觉中启动。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缺乏理性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很容易产生认知的扭曲。当我们因为自己的这种思维的缺陷、心理的防御机制而错误归因时,就是在不知不觉的不断激化矛盾和冲突。

这样一个树状图,则能帮我们克服这样一些思维惯性,能够从不同主体,分层次、多角度的看问题。


3)检查技巧




我们怎么才知道我们的分类有没有想周全呢?

有一个很好的追问的小技巧,帮助我们思考。当我们听到,[我之所以A(结果),都是因为B(原因)],这时,我们就要有一种,控制变量进行对比的意识。有两个句式可以使用:第一种句式是——某人也有B,但是为何他没有A。第二种句式是——某人也A了,但是他并没有B呀。
例如,我们看到杨////改////兰,就是甘肃///贫困母亲///弑子////自杀的案子。很多人都读过那篇盛/世/蝼/蚁的文章吧?当它认为杨///改///兰的悲剧都是因为贫困时,我们就可以试试用这个句式来追问:贫困的人那么多,为何杨///改///兰选择了死亡,而其他人没有选择死亡?这里的变量,是什么?又例如,很多人都分析到了杨///改///兰的成长经历。妈妈10岁时离家出走,父亲有些智障。主事的奶奶性格强势,制造了很多的冲突和争吵。那同样都是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杨///改///兰的妹妹为何有着和她姐姐不一样的人生选择?这里的变量,是什么?

我们不断逼迫自己去思考可能的变量,就是在寻找被遗漏的分类因素,就是不断拓宽我们思维的广度。


3. 层层追问




前两步,明确主体,建立分层分类的分析框架,第三步,便是层层追问。


思维深度不足,停留在问题表面,也是归因时常见的问题。很多人在列举出表面原因之后就会停止,我们要做的是继续深挖。大家可以注意到,在刚才大家看到的这张图上,每列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后面都追加了很多的问题。而且这条追问的线索,还可以继续延续下去。
关于追问为什么,稍微多说两句。我们从小的应试教育,就不鼓励问“为什么”,多数人没这个习惯、意识和能力。而在传统的社会文化中,挑战权威、挑战主流的质疑和发问,也是不被鼓励的。所谓“人云亦云”,人们逐渐形成一种“以群体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不假思索的接受一些为媒体、政治宣传所塑造的主流观点。

如果我们想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追问[为什么],应该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存在于生活中的每时每刻。


1)如何追问


怎样来追问?刚才说到了一个检查思维广度的小技巧。在这里,其实也适用。所谓追问,打破砂锅问到底。沿着一条线索,问到无法问出问题为止。




从刚才的图中举一个例子。

外因这里,我们分析同侪压力。其中一条是,周围人都辍学出去了,所以我也辍学。这个理由,我在采访中其实经常听到。哥哥初三就出去打工了,所以我也去。玩的好的几个,都不读书了,我也就跟着他们出去打工了。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表面的原因。那我们继续问为什么。为什么别人做什么,你就要做什么?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从众心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从众心理?思维方面,我们说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心理方面,可能分析他缺乏安全感,低自尊,不自信。那要继续追问。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什么缺失,又该如何培养?在这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各自扮演什么角色。分析到家庭教育缺失,就继续追问,为什么?是留守儿童,破碎家庭?是父母根本不在乎这个孩子,不愿教育;是父母的能力有限,不能教育;还是父母的愚昧,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心理层面,也可以问这种低自尊自信的情况,是怎么造成的?家庭、学校到底是怎么影响到这个人的?等等等等。这一条链条,还可以追到很远的地方。




又比如一对夫妻吵架。原因是,丈夫每天工作到凌晨一点才回家,即使有机会换工作丈夫也不愿意。显然,这是一个表面原因。如果两口子总停留[为什么没有早点回家]这个问题上争吵,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是在增长裂痕。


我们需要继续追问为什么。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丈夫还是选择忙碌高压的工作——这可能是在他的价值体系,或者说,在他的价值排序里,工作带来的收入、成就感,远远排在家庭之前。如果妻子的价值体系里,感情和陪伴远胜于金钱,这对矛盾显然就很难调和。


大家很容易理解,很多的感情、婚姻发生问题,都在于价值观上的不匹配。很多文章都会强调,成长速度的不同,眼界视野的改变、价值体系的调整不同步,导致婚姻出现裂痕。


追问到这一层,矛盾是很难调和。传统的应对方式,通常就是搁置,到进一步相互放弃,不再改变和说服对方。直到以出轨、欺骗或者离婚的方式打破双方容忍的底线。

我们还能再追问吗?为什么丈夫会更在意成就感?为什么妻子会更重视陪伴?这可能会追溯到两人的原生家庭,成长创伤,个人经历,从而发现一个人内心最真实的需要。


当两个人可以一同讨论这些创伤,倾诉内心真实的恐惧和脆弱,相互交流真实的需要——往往也就是两个人能产生真正的依恋的时候。


我们还可以再追问吗?为什么两个人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好好沟通?我们为何会缺乏这样一些沟通的能力和技巧?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这种不鼓励个人发展的社会文化,究竟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总之。如果我们真的想要训练自己的思维,要想的深,唯一的方法,就是层层追问,直到自己没法提问。也只有想的深,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案。




2)追问的好处


顺着树状图的脉络层层追问,这又体现了这种分析方法的另一大好处——帮助我们避免归因时非常常见的一大错误,那就是虚假关系。


虚假关系是什么呢?很多教科书一说到虚假关系,都喜欢用一个例子。夏天天气热,吃冰淇淋的人增多。同时,夏天天气热,下水游泳的人增多,溺亡的人也增加。如果我们看实证数据的话,会看到吃冰淇淋的人增加,溺亡的人增加。如果我们简单说吃冰淇淋会增加溺亡概率,就犯了“虚假关系”的错误。A和B总是同时发生,但这并非他们有因果关系(或仍未被证明)。而是他们都和另一个共同的事件C有关。这个错误,就常常和思维的深度有关系。只看到两个事物间最表层的联系,就匆忙归因。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偏见、刻板成见,都是和这个虚假关系的错误归因有关。例如上个月所有人都在讨论王宝强事件时,腾讯趁热打铁,出了一份中国人的出轨报告。里面有一组数据显示,男人出轨的比例远高于女人。为什么?很多人会在这一层就归因了,认为这是男人的本能。我们先来做一些追问: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男人本能的会比女人更想以及更会去出轨?男人和女人的生理构造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哪一点不一样导致男人更多的出轨呢?当你有了这么多的追问后,带着疑问,查查资料,就会很多很有趣的发现。例如,2002年,动物学家、心理学家Barash和精神病学家Judith Lipton等人合作出版了The Myth of Monogamy(“一夫一妻制的迷思”)一书。他们研究了近5000种哺乳动物,发现绝大部分物种倾向于多配偶制,且这种倾向并没有体现出雄性和雌性的区别。

也就是说,从生物性上来看,男女都有一样的、想要出轨的动物冲动。那到底是什么导致男人出轨的比例比女人高呢?这里不同的变量是什么?


一个可能的理论是这样的:男人出轨的比例普遍高于女性,是社会性别,而非生理性别决定的。在一个社会占有性别权力优势的群体,会有更多的性伴侣选择权和社会宽容度,表现得也就更花心。也就是说,性别权力优势导致某个性别群体更容易出轨。而由于文化、历史、社会与生理方面的诸多因素,男性成为了当下社会的优势性别。男人出轨率更高,不是因为他的本能,而是因为他的性别权力的优势。
我们这周刚刚结束的一个课程,是和[自知读书]合办的读书会,读《身份与暴力》。这本书的作者,阿马蒂亚森提出了一个观点,叫做身份的单一性幻象。就是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常多元的身份。决定我们做一件事不做一件事,会受不同的身份所影响。虚假关系这个错误,就会让人们将某些问题,简单的归因于第一眼看到的某个身份。例如,一个小偷,他身上有移民身份,有穆斯林身份,有阶级身份。他之所以偷盗,可能和他的阶级身份更有关系——贫穷,以及与贫穷相关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缺失,公共资源的分配不公等等。但人们却会出于偏见,忽略他的阶级身份、教育状况,直接将他的偷盗行为归咎于他的移民身份或者宗教身份,将他的盗窃,作为反移民或反伊斯兰的一个论据。但如果,我们脑子里有一张树状图,去分析这个人为什么会偷盗,并且层层追问,就会看到导致他犯罪背后更深层的社会文化、阶级、资源分配、宗教等各方面的原因,而不是简单的反移民,或者反伊斯兰。所以,当我们用一个标签,将一个人的某一行为,简单的归因于他的某个身份时,就一定要谨慎了。这样的做法,只看到表面的虚假关系,忽略真正的原因,将多元的社会简单极化,把人们塞进一个又一个身份的小盒子里,就更容易制造分裂和冲突。


4. 检查论证


大家应该看到,这一张树状图,只是一个头脑风暴的指引。它是我们分析问题的起点,还远非终点。


我们通过一二三步——也就是确定主题,寻找框架,层层追问,画出一张这样的树状图,只是提出了若干个可能的假设、一些解释的理论,得出一些论断。这些论断是不是成立?还需要我们去论证。

这里我们放了一个简单论证的模型,就是最经典的图尔敏模型。时间有限,没法打开来说。大家如果感兴趣,我们有一个专门讲论证基础的课。简单说,我们的每一个论断,都基于一定的假设。这个假设需要一定的证据或者理由来支撑。假设之上,还要有理有据,才能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再考虑回应相关的反驳,对结论进行限定,最后才能得出一个结论、一个观点。检查论证,就是要检查假设、证据和反驳。

例如刚才关于西部农村地区学生辍学的这张图。我在下去采访之前,会以这个基本的分析框架作为提纲,帮助我去问问题,通过实证的采访调查,用证据去应证、调整、修改之前的假设和理论。


如果想象我们是在做实验室里做实验。画树状图的过程,有点像做文献综述,通过梳理我们已有的一些认知、常识、知识,通过逻辑推断,提出种种理论假设,提出可能影响一个问题的诸多变量。然后,我们需要用实证的数据,去排除错误的假设,找到真正相关的变量。例如当存在多个相关的变量时,科研中的基本做法,就是使用参照组和对比组,来寻找真正或主要的原因。对比的两组基本条件都一样,仅仅有一个变量不一样,来观察因为这一个不同的变量,会否带来不一样的结果。以及,通过控制不同的变量,来分析究竟哪一个变量对结果的影响最大,由此找到主要原因,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回归分析。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复制这样一个严谨的、控制变量回归分析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用我们的常识和逻辑,在进行推理。这样一个推理论证的过程,其实非常容易犯错。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单因谬误和虚假关系这两个思维错误。往往和我们的思维不够广、思考不够深相关。


在寻找证据论证我们的观点时,还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叫做巧合归因。两件事碰巧一前一后或者同时发生,就认为它们是有联系,甚至是有因果关系。事实上,要建立AB之间的联系,需要有统计学上的关联性(correlation)。最典型的,就是各种迷信的说法。我右眼皮跳,然后摔了一跤,因此认定眼皮跳是我摔跤的原因。怎样才能提供充分的证据,建立起统计学上的关联呢?每次右眼皮跳,我都摔跤。或者10次摔跤前,有9次右眼皮都跳了。一听就觉得不靠谱?即便我们经常用星座、水逆、眼皮跳来解释很多事情,但稍微有点理性的人,都知道,这些话不过就是随口说说而已,并不会当真?但我们要警惕的,便是随口一说了之后,而不再深入思考一些问题的真实或深层的原因。例如最近老丢东西,随口就归咎于最近水星逆行,自我安慰,而不再认真想想自己的粗心大意的行事方式究竟有什么问题。
进行因果推导的时候,还有可能发生方向性的错误——因果颠倒。AB两件事确实相伴发生,我们如何确定谁是因,谁是果?例如,我们看到媒体曝光的绝大多数贪腐案件中,贪官都有一个或多个情妇。这是因为女人红颜多祸水,腐化了党的好干部?还是不受约束的权力腐败,导致赤裸的权色交易?半个月前冯媛老师来C计划做讲座时,给我们分享了很多例子。例如,人们总说女人婆婆妈妈、心细嘴碎。但女人为什么会这样?这其实是性别分工造成的。在当下的性别分工和性别关系中,女性必须注意小事和细节。她不关心这些,就没人关心。很多时候,女性的声音不被重视、不被倾听,她们只能不断重复来强调。一些人却认为是女性的天性,是因为她们婆婆妈妈、唠唠叨叨,所以不被重视。

关于这些思维谬误,C计划有一个叫做“堵住思维漏洞”的系列课程,就是专门从20多个常见的思维谬误入手,来帮助大家避免常见的思维误区。


三、 正确归因,正确行动的起点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花一个小时来谈论如何归因?

大家肯定都很清楚归因的重要性。寻找原因,是厘清责任、解决问题的起点。只要找到真正的原因,我们才有可能采取正确的行动。
例如我们上面提到的,因为老公回家晚而争吵的案例。只有层层追问后,双方才会从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入手,寻求婚姻关系的改善。

又例如我们反复谈到的贫困地区孩子辍学的问题。孩子们想上学没学上、没钱上,我们可以去捐建学校,给奖学金、助学金;孩子们本来就不想上学的话,建再好的学校可能也没法把他们吸引到学校里去。


那我们要做什么?我们看到有的NGO在做乡村图书馆,做乡村的儿童读书空间、造物空间,弥补乡村文化资源的缺失,打开孩子们的眼界,把他们带出短视的、急功近利的思维陷阱;有的NGO做住校社工,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做针对校园暴力的工作坊;有大量的机构,做支教,做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素养。还有很多学者、智库,做政策倡导,倡导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倡导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倡导高考改革中的纠偏政策。


如果我们沿着树状图继续追问,问为何这些贫困家庭,家庭教育会缺失,我们有可能还会进一步追问到和城镇化相关的一系列公共政策,做出更进一步的倡导。例如改变公共资源的投放方式,改变僵化的户籍制度,让留守儿童能够流动起来,在城市享受平等的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在父母身边长大;我们还会倡导维护劳工权益,赋权劳工,改变初次分配中的不平等局面;还会看到城市规划和舆论中的诸多偏差,倡导对落脚城市的包容……


当我们认识到复杂社会问题的复杂成因,才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社会的创变之中,也就是盖茨基金会一直在倡导的——乐天行动派。
这就是我们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改变我们的认知,进而改变我们的行动和决策。


四、结语


说到最后,我再简单说一句,到底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质量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思维受到社会、家庭、教育还有媒体的影响。大多数人意识不到这一点,所以会模仿别人,会从众,会依靠感觉去行动。批判性思维,就是让我们更加理性,去反思自己的思维,叫做thinking of the thinking。我们要学习去分析自己的思维,评价自己的思维水平,最终才能改善思维,提高思维的质量。
在批判性思维的话语体系里,有很多具体的工具。今天我们说到的树状图、结构化归因,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我们可以怎样学习批判性思维?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的书,很多的理论。最关键的是,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将这些工具加以运用。每遇到一个复杂问题,是不是就可以立马拿笔画一张树状图;每每见到一个论断,就不懈的追问为什么。




最后的结尾,我再给C计划做个小小的广告。我们把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做出拆分,开发出“堵住思维漏洞”和“大脑加速器”两个系列的线上课程。前者为破,帮助大家破解生活中常见的思维谬误;后者为立,用一些成体系的工具、理论,帮助大家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每个月都会推出新的课程,如果大家感兴趣,欢迎关注我们,关注C计划。
谢谢大家的收听!谢谢一土、磁场、奴隶社会诸位的邀请。

期待在C计划,遇见每一个渴望学习和自我改变的你。




 
分享人 | 蓝方 C计划联合主创


关于奴隶社会


正在报名!识别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取报名表

大脑加速器

10月25日起,三周时间,区分观点与事实,学习论证基本常识。

课程详情,可参看这里这里

主题讲座9月27日晚9点,[渡过]创始人张进老师在线分享如何用批判性思维直面抑郁症、正确认识自我

PlanC-Edu Civic EducationCritical Thinking致力于思辨教育的社会企业或许你还想了解更多批判性思维 八要素社会创新公民教育身份与暴力性别偏见
思辨 X 赋能 X 改变Change your mi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