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 |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传下来的诗不多,但是贡献了两首要让小朋友背的诗,真是太厉害了。
王之涣也是太原王氏,他没中过进士,正好是天宝元年去世的,是地地道道的开元诗人。
王之涣最有名的七绝是《凉州词》,就是旗亭画壁的时候唱的那首,被认为是品位比较高的。为什么品位比较高,我怀疑是因为是边塞诗。同样是宫体这边的题材,边塞诗就显得高级一点。
《凉州词》也叫《出塞》,《出塞》是乐府古题。王昌龄那个《出塞》,是出的长城,是往北走,北边的民族当时是被挡在长城外面的,所以出塞等于出国。王之涣这个《出塞》,是出的玉门关,是往西走,西域当时理论上是大唐的土地。往西走严格说来不算出塞,但是在诗人的心目中,往西走也是出塞,也是出国。可见政权的范围和文化的范围是不一定重合的。
一个热爱美国的姑娘嫁到美国,可能并不觉得自己是嫁到了陌生的国土,一个恋家的姑娘嫁到邻村,也会觉得自己是昭君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看字面的话,很清朗,这个色彩的搭配很有艺术性,很适合做成挂毯什么的。如果你真的到大西北去走一走,又会发现他写得很真实。
你坐着车走在公路上,公路两旁是大片的荒漠,一眼可以望出去好远,一直望见远处的雪山,或者白云缭绕的山,在地面的远处,有一条小河,缓缓地流淌,好像是从山里流出来的。即使是黄河,在远处看来也是静静地流淌,只有跟远处的高山配合起来,才能感觉到壮观,只有走到河边,才能看到黄河水其实那么急。
这一句,敦煌有个卷子抄作“黄沙直上白云间”。有人看见了,如获至宝,说可是发现了新材料了。然后就深信不疑,说这个就是原版,后来一直流传的那个“黄河远上”就一定是错的。有人还找了证据,说“黄沙直上白云间”写的是龙卷风,一股子黄沙被风卷起来,一直吹到天上去。说没到过西北的写不出这样的句子。
其实,林庚先生早就吐了个槽,说都到了“黄沙直上”的份儿上了,早就没有白云了。我认为,这一句话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黄沙直上白云间”既不符合现实,也缺乏文学上的美感,大概率不是原作,至少是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的。
从文献的角度讲,我们可以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两个异文呢?肯定是某一个关键的本子,正好第二个字残掉了,只剩下了一个三点水,然后第三个字缺了。于是抄书的人就要猜了,这到底是两个什么字呢?也许原来是“黄沙”,抄成了“黄河”;也许原来是“黄河”,抄成了“黄沙”。
抄成“黄河”的,大概是见过“黄河远上”,而且把这个景象记在了心里;抄成“黄沙”的,大概是见过“黄沙直上”,并且自以为得计。这里面,也有抄工审美高下的问题。
“黄沙直上”这个版本,最多可以说明,在敦煌抄这句诗的人,见过“黄沙直上”,但不能说明,王之涣写的时候就是“黄沙直上”。敦煌文献的价值,在于证明了“当时有人是这么说的”,而非“这一定是对的”。
实际上,文献流传到敦煌,被敦煌的不知道什么人抄录,是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讹误的。而传世的版本,很有可能比出土文献来自更可靠的源头。如果挖出一个出土文献,就说这个一定是比传世本更原始的状态,其实是很外行的。在没法把王之涣抓来问问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选择最合理的版本,而不是最奇怪的版本。
第二句,“一片孤城万仞山”。我在去过几回甘肃之后,对这句有了不同的理解。
甘肃是一个细长条,因为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细长条。就算现在坐火车或者走高速去甘肃,也是直直的一条路,通往前方的城市,路的两边就是荒漠。在唐朝,这条路只能比现在更漫长,更荒凉,更寂寞。
一仞是七尺,古时候一个男人大概七尺高,一仞也就是一人来高。按周朝的尺,七尺算一米六一(我并不是黑我们祖先的身高),那么万仞就是16100米,也就是16.1公里。山没有万仞高的,而且凉州附近,山也不是以高著称的。
当然我们可以说诗人是夸张,但夸张也得方向正确。我想,从甘肃的地形地貌来看,也许所谓“万仞山”,指的不是高度,而是半径。方圆16.1公里都是山,差不多算是写实了。当然,这只是我的感受。
当时的凉州城内也很繁华,也有酒肆有音乐,但这是一座“孤城”,是一块文明的飞地,城郊并没有农田和人家,周围就是一片荒山。
万仞高的山给人的是惊异,给你一种崇高感,甚至你可能看见这么高的山,首先是觉得新鲜,不会觉得不开心。但是看到万仞之内全是山,则是一种悲凉绝望的心情,或许与全诗的调子更搭。
下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什么叫“怨杨柳”呢?笛子的声音本来就哀怨,可你怎么知道它怨的是杨柳呢?其实,“折杨柳”是乐府的曲名,很可能是从西域传过来的调子。“羌笛怨杨柳”,就是羌笛在吹《杨柳》曲。
《折杨柳》在唐代经常写成七绝,这首《凉州词》或许填的也是《折杨柳》的调子。可以想见,《折杨柳》在唐朝的西域是很流行的。可能王之涣往西走的时候就想了,你们整天折杨柳折杨柳,这万仞荒山之中,哪有你们说的杨柳啊?
当然,如果不知道《杨柳》是曲名,把杨柳就当成真的杨柳,这句诗也挺好的。羌笛是在为杨柳而哀怨,或者为见不到的杨柳而哀怨,也很有诗意。所以,用典的时候,也得拣字面漂亮的用,万一人家不懂你的典故,也不至于太难看。
最后一句抖的包袱好,“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无形的,玉门关是挡不住的。只是在内地的人眼中看来,玉门关外没有垂柳池塘,没有可以反映春天到来的景物,一年四季都是一样的荒凉。
春风好像到玉门关戛然而止了,这是诗人的感觉。把无形的东西用有形的东西截断,把没有截断说成是截断了,这就是句法。
羌笛你整天哀怨什么《折杨柳》呢?春风又吹不过玉门关。连春风都吹不到的地方,已经不是人间,这句诗传达出一种死亡般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