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中国女性情爱观的变与不变
从“人造处女膜”到婚前性解放,40年间,中国女性终于开始愿意将“贞操”从婚姻的必需品一栏中划去。性与爱的分离,是中国式性解放的第一步,人们对贞操的体验发生了转变,从执着于撕裂的快感变为享受这一刻灵与肉的结合。
当然,情爱时一晌贪欢的荷尔蒙并没有影响中国女性在婚姻大事上的冷静态度。面对更多元的选择,她们清醒,独立,步步为营,将婚姻视为安全的保障,而非情爱的归宿。如果暂时无法找到一个满足要求的婚姻,那么先做一个享受情爱的“胜女”也无妨。
— Miss 半城 —
40年中国女性情爱观的变与不变
作者:裴谕新/幸爱大师(ID:xingads)
本文经授权转自幸爱大师
1978到2018,整整40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家庭、婚姻、个人生活,也有太多超出想象。20世纪之末,网络进入中国,信息大爆炸,那时还讨论“网爱是否见光死”,谁能想到现在有那么多人使用智能手机约会陌生人呢?
女性从“寻找真正的男子汉”,全国人民大讨论“为何中国就没有高仓健”,发展到今天迷恋“暖、萌、花美男”。从国家提倡“晚婚晚育“,到28岁不结婚被媒体惯之以”剩女“,再到48岁单身美女俞飞鸿”为自己而活“变身国民偶象。从“惟愿一人爱一人”,到被全世界的媒体当成是“easy girl”。
四十年间,中国女性的情爱观真是天翻地覆。但我们还是一个只有2%的女性使用卫生棉条的国度。我们谈恋爱的时候喜欢叫对方“老公”,对爱豆也毫无创意地叫他“老公”,“婚姻关系”成了度量一段感情浓度的最高标尺,这听起来又是那么地传统。
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这很社会学。
01. 贞操观变了
90年代初期,流行杂志上开始出现“人造处女膜”广告,一直到现在都还能买到这种产品,但使用的人群已经大为不同了。所谓的“人造处女膜”,是含有化学液体颜料的硅胶类薄膜,将它放在身体内部,发生性关系时薄膜破裂,液体颜料流出,给人造成一种“处女膜破裂”的感觉,为那些想要证明自己“还是处女”的女性制造铁证。
由此可看出,即便当时大部分青年人已经不再坚持非要结婚才发生性关系,但还是非常在意自己当下这位性伴侣是不是处女,男人则没有这种道德困境,所以一直没有人发明“处男膜”。
90年代末期,网络出现,网络恋爱随即流行,有坚持“网络聊爱”但不见面的“纯网爱”,更多人会去见网友,很快“一夜情”这个词就出现了,2006年口述读本《天亮以后说再见》成为畅销书。男性不会再一厢情愿地认为只有男人才想一夜情,他们也开始接受自己未来的伴侣曾经与别人有过过去。
2017年,一项城市社会调查发现,全国约有90%的女性有过婚前性行为,其中70%的女性并没有和第一位发生关系的男性结为夫妻。也就是说,“贞操”这个词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多人在意的是在婚恋关系内对方有没有为自己守贞,而不执着一定要找一个没有性经验的人结婚。正因为这种变化,“人造处女膜”或者“韩式处女膜修补术”一类的市场,基本是由从事特殊产业的人群来维持的。
历经40年,不管乡村还是都市,很少有人执拗地一定要寻找一位处女作为伴侣。 当然,“处女情结”还是有,具体表现就是,大部分男性依然会觉得,同一名处女发生性关系要格外慎重,自己有可能要为她“负责”。大部分女性,对于第一次的性关系,依然在乎是两个人的关系如何,对方是否真的爱自己,而不像西方女性那样,抱着“尝试”、“经历”、“好奇”的心态,和自己看的顺眼的人体验一下。
02.婚姻观没变
贞操观的变化带来的是关于爱、关于性、关于情爱关系的变化。00后现在已开始恋爱,他们80后的父母操心的是如何保障孩子的性安全,很少有人执拗地认为孩子不应该“早恋”,或者没有结婚的可能就不要“那个”。一些开明的父母开始学习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性教育,其中也包括如何帮助孩子处理好他们的恋爱关系。更大一些的孩子,带着父母去相亲,即是娱乐节目的需要,也是现实生活的投射。
总结起来,就是我们不再将性与婚姻捆绑在一起,甚至不再将性与爱捆绑在一起,但是谈到婚姻这个命题,其实核心的内容还是没有变,那就是生物资源与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
不同的时代炙手可热的结婚对象是不同的。80年代流行找飞行员和空姐,因为他们长得好、收入高、社会地位尊贵;90年代流行找外企高管或者老外,嫁给他们就可以获得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00年以后找暴发户;10年以后找码农、国企……看起来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选择,实际还是根据对方的职业、资产、社会地位来确定是否适合婚配,这是婚姻的社会属性。
男人呢,除了一贯地追求“年轻貌美肤白”,也越来越看重女方带给自己的经济利益,一提“拆迁妹”眼睛闪闪发亮,我们对于婚配对象的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期待值都大大提高了,年年结婚率降低离婚率升高。“宁愿在宝马里哭,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看起来是一个暂新的说法,其实,这种对于社会资源的优先考量一直存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
中国发展了四十年,我们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安全感。婚姻作为安全的保障,而不是情爱的归宿,依然是很多女性的真实诉求。
03.越来越有想法,也越来越清醒
从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是中国最近40年社会变化的基础。女性的穿着打扮、审美趣味,被商品经济席卷。告别六七十年中性化的“铁娘子”装扮,中国女性开始寻找 “女人味”,穿裙子、做头发、化妆,着力表现柔美感。直到“李宇春“时代,中性打扮又成为追求个性化的部分女性的选择,女性对于自己外表的塑造,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一面,而不是时尚给什么就追什么。这是女性自信自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显性表现。
容貌的变化是内心的反映。从“女以悦己者为荣“,到“女人看重自己的外表为的是自己开心”,女性在情爱关系中越来越持有自己的想法,不会轻易被洗脑。爱情依然是吸引女性读者和观众的主题,但是对于爱情的理解却大大不同了。从前的“只愿一生爱一人”,“初恋是最美好的情感”不再被信守,越来越多女性认为,“初恋时我不懂爱情”,甚至认为“恋爱经验越多越好”。
面对婚姻,女性持有更谨慎的态度,单身期越来越长,也有人很早就宣称自己是“不婚主义者”。也正因为如此,过去十年间,“剩女”这个词被媒体制造出来,全社会逼婚,让年轻女性集体焦虑了。直到很多人慢慢醒觉,努力将“剩女”的标签扭转为“胜女”。
今天的女性比以往似乎选择更加多,但似乎条条路走起来又都很艰难。女性不再甘于做“第二性”,开始争取自己的独立意志,同时也拥有了一定的经济独立,但是她们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这种独立性一定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的。
- END -
延 伸 阅 读
半城男人丨他比徐志摩浪漫,比梁思成深情,是这世上最会说情话的男子
半 城 编 辑 部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