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传统的早餐,居然还能治病解毒!
在中国的南方,人们以大米为主食,将大米煮成粥,是其传统的早餐。现代社会发展快,饮食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然而上了年纪的人,早晨起来仍喜欢吃粥。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粥记》:“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明代有位齐和尚说僧人爱吃粥:“每将旦一粥,甚系利害。如不食,则终日觉脏腑燥涸。盖粥能畅胃气、生津液也。”
大文豪苏东坡也不乏赞美之辞:“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嗝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
李时珍说:“古方有用……粳、粟、粱米作粥,治病甚多。”
那么,粥治什么病?粥到底有哪些保健医疗作用呢?
1.补虚解表
《伤寒论》是中医的经典著作。张仲景治疗太阳中风用桂枝汤,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服药后“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太阳中风即风寒感冒表虚证,虚弱之人感冒后不能耐受发汗解表药,而用桂枝汤合热粥扶正补虚,调和营卫,其中桂枝汤的作用是调和营卫,则用粥来补虚是不言而喻的了。
2.补虚和胃
有些中药可用来攻病,但毒性很大,可引起脘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甚至虚脱,粥可用来调和胃气,缓解消化道反应,例如:
悬饮,“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张仲景用十枣汤。十枣汤含有芜花、甘遂、大戟等剧毒药,“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张仲景说得很明白,用剧毒药攻病后,用粥来调养。宋代杨士瀛在《直指方》中指出:“破癖须用芜花,行水后便养胃可也。”
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中认为,用甘遂攻逐二便后,“吃白粥二三日为妙”。
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说在大戟攻逐“水气肿胀”后,“以粥补之”。
清代医家赵学敏《串雅外编》主要记载的是民间医疗经验。其中用轻粉、巴豆、硫黄敷脐治疗鼓胀。这些毒药可谓虎狼之剂,所以强调“待至二五度(即腹泻二至五次),除去药,温粥补之”。
3.解毒止泻
使用毒药是不得已而为之。使用毒药要懂得毒性,懂得中毒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必须掌握解药,解药是解毒药的简称。粥居然是有些毒药的解药。例如:
《伤寒论》认为寒实结胸,无热证者可用白散。白散由巴豆、桔梗、贝母三药组成。巴豆含大毒,用量要严格控制,“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仍有一些病人中毒,表现为泄泻不止,解毒的对策为“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滇南本草》记载的是云南地区的民间医疗经验。其中有用狼毒治疗水肿。狼毒是毒性很大的中草药,每次只能服五分。如狼毒中毒,“泻不止,冷粥补之”。这里的“补”字有误,应改为“解”字。
用粥作有些毒药的解药,效果是否可靠?请不必怀疑,近年我有这方面的亲身经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