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中国04 | 粽香深处,是丝丝缕缕的人生滋味
作者:叶寒 主播:路一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有“初始”之意,是仲夏的开端,盛夏的起始,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于是便有了“端午”之称。
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在两千多年的传承中构筑了深邃而丰厚的文化内涵,至今仍然为人们所喜爱。
据说,“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
书中说:“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因端午与夏至时间相邻,也被称为“夏节”。
在这一天,人们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辟邪、沐兰汤、饮雄黄酒……中华大地上的不同角落采用不同的方式迎祥纳福、辟邪除灾。
一直到现在,我们仍旧小心翼翼地遵循着千年延续下来的习俗,依然勤勤恳恳地践行着古代先民虔诚的仪式,这一切,只因为我们,在认真地体味着生活,庄严地体悟着生命。
相传,端午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的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每到仲夏端午之时,由七颗星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苍龙七宿”恰巧飞升于正南中天,此时七宿中的龙星处在“中正”之位,为大吉大利之象,《易经》称其为“飞龙在天”
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古人崇拜的对象,渐渐地,人们开始在每年端午举行盛大的图腾祭,以酬谢龙祖的恩德,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无病无灾。
那时端午的滋味,就像一杯清茶,甘甜之中不乏苦涩,苦涩之后仍有悠长的清香
在流传后世的过程中,关于端午的起源有了新的诠释。其中纪念屈原这一观点,最为人们所赞同。
相传战国时期,楚国士大夫屈原一心辅导君王,渴望实现自己的“美政”理想,让国家富强、人民安居。
然而楚王却听信馋臣奸佞的排挤诽谤,不仅对屈原加以冷落,更先后把他流放到汉北和沅湘流域。屈原一生抱负无处施展,常披发行吟于江畔,感慨着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见国破家亡、心如刀绞,在五月五日这天,写下绝笔诗《怀沙》后,自沉汨罗江。
为了寄托对屈原的敬重和哀思,当地百姓每到这一天就会荡舟江河之上,追寻屈子遗迹。为了怕鱼虾吃掉他的身体,人们纷纷拿来米团投入河中,后来便发展成吃粽子的习俗。
不少诗人为屈原写下过纪念的诗篇。
司马迁曾写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屈原以一死践明志向,那拳拳爱国赤诚借着文字流传千载,仍旧动魄惊心。
爱国诗人文天祥曾写下: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他在文章中深情地写道:“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那时端午的滋味,就像是喝了一杯甜甜的米酒,初入口有微微的酸涩,之后却是长久的绵软醇郁的甘甜。因为长大后,故乡仍就在身边,端午的节令也在家人的陪伴中,更觉温暖。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往期经典
请按二维码关注,并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