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高法院:司法人员违规审判的应如何追责?|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编者按


完善法院司法责任制,能够强化国家司法工作者的“红线”意识,有效约束其行为,切实减少冤错案件的发生率。同时,也能够让法官更加明白,他们手中的法槌,承载着代表公平与正义的千钧之重,象征着法治的庄严与权威,容不得丝毫亵渎。


国家的法治建设前进一步,民营企业家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就少一分顾虑,多一分信心。我们希望民营企业能够在正确且恰当的规则意识的引导下,锐意进取,真正发挥其民族经济的肱骨作用。



延伸阅读

上下滑动查看

文件原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2015年9月21日  法发[2015]13号)


为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明确审判组织权限,完善人民法院的司法责任制,建立健全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增强法官审理案件的亲历性,确保法官依法独立公正履行审判职责,根据有关法律和人民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目标原则


1. 完善人民法院的司法责任制,必须以严格的审判责任制为核心,以科学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为前提,以明晰的审判组织权限和审判人员职责为基础,以有效的审判管理和监督制度为保障,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2. 推进审判责任制改革,人民法院应当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


(3)遵循司法权运行规律,体现审判权的判断权和裁决权属性,突出法官办案主体地位;


(4)以审判权为核心,以审判监督权和审判管理权为保障;


(5)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监督有序、制约有效;


(6)主观过错与客观行为相结合,责任与保障相结合。


3. 法官依法履行审判职责受法律保护。法官有权对案件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独立发表意见。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法官依法履职行为不受追究。


二、改革审判权力运行机制


(一)独任制与合议庭运行机制


4. 基层、中级人民法院可以组建由一名法官与法官助理、书记员以及其他必要的辅助人员组成的审判团队,依法独任审理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案件。


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受理案件的类别,通过随机产生的方式,组建由法官或者法官与人民陪审员组成的合议庭,审理适用普通程序和依法由合议庭审理的简易程序的案件。案件数量较多的基层人民法院,可以组建相对固定的审判团队,实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


人民法院应当结合职能定位和审级情况,为法官合理配置一定数量的法官助理、书记员和其他审判辅助人员。


5. 在加强审判专业化建设基础上,实行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案件分配制度。按照审判领域类别,随机确定案件的承办法官。因特殊情况需要对随机分案结果进行调整的,应当将调整理由及结果在法院工作平台上公示。


6. 独任法官审理案件形成的裁判文书,由独任法官直接签署。合议庭审理案件形成的裁判文书,由承办法官、合议庭其他成员、审判长依次签署;审判长作为承办法官的,由审判长最后签署。审判组织的法官依次签署完毕后,裁判文书即可印发。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以外,院长、副院长、庭长对其未直接参加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不再进行审核签发。


合议庭评议和表决规则,适用人民法院组织法、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


7. 进入法官员额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庭长、副庭长应当办理案件。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每年办案数量应当参照全院法官人均办案数量,根据其承担的审判管理监督事务和行政事务工作量合理确定。庭长每年办案数量参照本庭法官人均办案数量确定。对于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可以直接由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按照审判权与行政管理权相分离的原则,试点法院可以探索实行人事、经费、政务等行政事务集中管理制度,必要时可以指定一名副院长专门协助院长管理行政事务。


8. 人民法院可以分别建立由民事、刑事、行政等审判领域法官组成的专业法官会议,为合议庭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提供咨询意见。合议庭认为所审理的案件因重大、疑难、复杂而存在法律适用标准不统一的,可以将法律适用问题提交专业法官会议研究讨论。专业法官会议的讨论意见供合议庭复议时参考,采纳与否由合议庭决定,讨论记录应当入卷备查。


建立审判业务法律研讨机制,通过类案参考、案例评析等方式统一裁判尺度。


(二)审判委员会运行机制


9. 明确审判委员会统一本院裁判标准的职能,依法合理确定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范围。审判委员会只讨论涉及国家外交、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复杂案件,以及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强化审判委员会总结审判经验、讨论决定审判工作重大事项的宏观指导职能。


10. 合议庭认为案件需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应当提出并列明需要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法律适用问题,并归纳不同的意见和理由。


合议庭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条件和程序,适用人民法院组织法、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改革和完善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实施意见》。


11. 案件需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审判委员会委员应当事先审阅合议庭提请讨论的材料,了解合议庭对法律适用问题的不同意见和理由,根据需要调阅庭审音频视频或者查阅案卷。


审判委员会委员讨论案件时应当充分发表意见,按照法官等级由低到高确定表决顺序,主持人最后表决。审判委员会评议实行全程留痕,录音、录像,作出会议记录。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所有参加讨论和表决的委员应当在审判委员会会议记录上签名。


建立审判委员会委员履职考评和内部公示机制。建立审判委员会决议事项的督办、回复和公示制度。


(三)审判管理和监督


12. 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和评价机制。审判管理和审判监督机构应当定期分析审判质量运行态势,通过常规抽查、重点评查、专项评查等方式对案件质量进行专业评价。


13. 各级人民法院应当成立法官考评委员会,建立法官业绩评价体系和业绩档案。业绩档案应当以法官个人日常履职情况、办案数量、审判质量、司法技能、廉洁自律、外部评价等为主要内容。法官业绩评价应当作为法官任职、评先评优和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14. 各级人民法院应当依托信息技术,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建立健全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探索建立法院以外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强化对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的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三、明确司法人员职责和权限


(一)独任庭和合议庭司法人员职责


15. 法官独任审理案件时,应当履行以下审判职责:


(1)主持或者指导法官助理做好庭前会议、庭前调解、证据交换等庭前准备工作及其他审判辅助工作;


(2)主持案件开庭、调解,依法作出裁判,制作裁判文书或者指导法官助理起草裁判文书,并直接签发裁判文书;


(3)依法决定案件审理中的程序性事项;


(4)依法行使其他审判权力。


16. 合议庭审理案件时,承办法官应当履行以下审判职责:


(1)主持或者指导法官助理做好庭前会议、庭前调解、证据交换等庭前准备工作及其他审判辅助工作;


(2)就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及保全、司法鉴定、非法证据排除申请等提请合议庭评议;


(3)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进行全面审核,提出审查意见;


(4)拟定庭审提纲,制作阅卷笔录;


(5)自己担任审判长时,主持、指挥庭审活动;不担任审判长时,协助审判长开展庭审活动;


(6)参与案件评议,并先行提出处理意见;


(7)根据合议庭评议意见制作裁判文书或者指导法官助理起草裁判文书;


(8)依法行使其他审判权力。


17. 合议庭审理案件时,合议庭其他法官应当认真履行审判职责,共同参与阅卷、庭审、评议等审判活动,独立发表意见,复核并在裁判文书上签名。


18. 合议庭审理案件时,审判长除承担由合议庭成员共同承担的审判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以下审判职责:


(1)确定案件审理方案、庭审提纲、协调合议庭成员庭审分工以及指导做好其他必要的庭审准备工作;


(2)主持、指挥庭审活动;


(3)主持合议庭评议;


(4)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将合议庭处理意见分歧较大的案件提交专业法官会议讨论,或者按程序建议将案件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5)依法行使其他审判权力。


审判长自己承办案件时,应当同时履行承办法官的职责。


19. 法官助理在法官的指导下履行以下职责:


(1)审查诉讼材料,协助法官组织庭前证据交换;


(2)协助法官组织庭前调解,草拟调解文书;


(3)受法官委托或者协助法官依法办理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措施等;


(4)受法官指派,办理委托鉴定、评估等工作;


(5)根据法官的要求,准备与案件审理相关的参考资料,研究案件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


(6)在法官的指导下草拟裁判文书;


(7)完成法官交办的其他审判辅助性工作。


20. 书记员在法官的指导下,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庭前准备的事务性工作;


(2)检查开庭时诉讼参与人的出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


(3)负责案件审理中的记录工作;


(4)整理、装订、归档案卷材料;


(5)完成法官交办的其他事务性工作。


(二)院长庭长管理监督职责 


21. 院长除依照法律规定履行相关审判职责外,还应当从宏观上指导法院各项审判工作,组织研究相关重大问题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综合负责审判管理工作,主持审判委员会讨论审判工作中的重大事项,依法主持法官考评委员会对法官进行评鉴,以及履行其他必要的审判管理和监督职责。


副院长、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受院长委托,可以依照前款规定履行部分审判管理和监督职责。


22. 庭长除依照法律规定履行相关审判职责外,还应当从宏观上指导本庭审判工作,研究制定各合议庭和审判团队之间、内部成员之间的职责分工,负责随机分案后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分案的事宜,定期对本庭审判质量情况进行监督,以及履行其他必要的审判管理和监督职责。


23. 院长、副院长、庭长的审判管理和监督活动应当严格控制在职责和权限的范围内,并在工作平台上公开进行。院长、副院长、庭长除参加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外不得对其没有参加审理的案件发表倾向性意见。


24. 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院长、副院长、庭长有权要求独任法官或者合议庭报告案件进展和评议结果:


(1)涉及群体性纠纷,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


(2)疑难、复杂且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


(3)与本院或者上级法院的类案判决可能发生冲突的;


(4)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反映法官有违法审判行为的。


院长、副院长、庭长对上述案件的审理过程或者评议结果有异议的,不得直接改变合议庭的意见,但可以决定将案件提交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进行讨论。院长、副院长、庭长针对上述案件监督建议的时间、内容、处理结果等应当在案卷和办公平台上全程留痕。


四、审判责任的认定和追究


(一)审判责任范围


25.法官应当对其履行审判职责的行为承担责任,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


法官在审判工作中,故意违反法律法规的,或者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应当承担违法审判责任。


法官有违反职业道德准则和纪律规定,接受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请客送礼、与律师进行不正当交往等违纪违法行为,依照法律及有关纪律规定另行处理。


26.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违法审判责任:


(1)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2)违反规定私自办案或者制造虚假案件的;


(3)涂改、隐匿、伪造、偷换和故意损毁证据材料的,或者因重大过失丢失、损毁证据材料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4)向合议庭、审判委员会汇报案情时隐瞒主要证据、重要情节和故意提供虚假材料的,或者因重大过失遗漏主要证据、重要情节导致裁判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5)制作诉讼文书时,故意违背合议庭评议结果、审判委员会决定的,或者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文书主文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6)违反法律规定,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罪犯裁定减刑、假释的,或者因重大过失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罪犯裁定减刑、假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7)其他故意违背法定程序、证据规则和法律明确规定违法审判的,或者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结果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27. 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人员等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怠于行使或者不当行使审判监督权和审判管理权导致裁判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规定应当承担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其监督管理责任的,依照干部管理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


28. 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案件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后被改判的,不得作为错案进行责任追究:


(1)对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具体条文的理解和认识不一致,在专业认知范围内能够予以合理说明的;


(2)对案件基本事实的判断存在争议或者疑问,根据证据规则能够予以合理说明的;


(3)当事人放弃或者部分放弃权利主张的;


(4)因当事人过错或者客观原因致使案件事实认定发生变化的;


(5)因出现新证据而改变裁判的;


(6)法律修订或者政策调整的;


(7)裁判所依据的其他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8)其他依法履行审判职责不应当承担责任的情形。


(二)审判责任承担


29. 独任制审理的案件,由独任法官对案件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承担全部责任。


30. 合议庭审理的案件,合议庭成员对案件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共同承担责任。


进行违法审判责任追究时,根据合议庭成员是否存在违法审判行为、情节、合议庭成员发表意见的情况和过错程度合理确定各自责任。


31. 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时,合议庭对其汇报的事实负责,审判委员会委员对其本人发表的意见及最终表决负责。


案件经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构成违法审判责任追究情形时,根据审判委员会委员是否故意曲解法律发表意见的情况,合理确定委员责任。审判委员会改变合议庭意见导致裁判错误的,由持多数意见的委员共同承担责任,合议庭不承担责任。审判委员会维持合议庭意见导致裁判错误的,由合议庭和持多数意见的委员共同承担责任。


合议庭汇报案件时,故意隐瞒主要证据或者重要情节,或者故意提供虚假情况,导致审判委员会作出错误决定的,由合议庭成员承担责任,审判委员会委员根据具体情况承担部分责任或者不承担责任。


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导致审判委员会决定错误的,主持人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32. 审判辅助人员根据职责权限和分工承担与其职责相对应的责任。法官负有审核把关职责的,法官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33. 法官受领导干部干预导致裁判错误的,且法官不记录或者不如实记录,应当排除干预而没有排除的,承担违法审判责任。


(三)违法审判责任追究程序


34. 需要追究违法审判责任的,一般由院长、审判监督部门或者审判管理部门提出初步意见,由院长委托审判监督部门审查或者提请审判委员会进行讨论,经审查初步认定有关人员具有本意见所列违法审判责任追究情形的,人民法院监察部门应当启动违法审判责任追究程序。


各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媒体和社会监督,依法受理对法官违法审判行为的举报、投诉,并认真进行调查核实。


35. 人民法院监察部门应当对法官是否存在违法审判行为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合理的保护措施。在调查过程中,当事法官享有知情、辩解和举证的权利,监察部门应当对当事法官的意见、辩解和举证如实记录,并在调查报告中对是否采纳作出说明。


36. 人民法院监察部门经调查后,认为应当追究法官违法审判责任的,应当报请院长决定,并报送省(区、市)法官惩戒委员会审议。


高级人民法院监察部门应当派员向法官惩戒委员会通报当事法官的违法审判事实及拟处理建议、依据,并就其违法审判行为和主观过错进行举证。当事法官有权进行陈述、举证、辩解、申请复议和申诉。


法官惩戒委员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无责、免责或者给予惩戒处分的建议。


法官惩戒委员会工作章程和惩戒程序另行制定。


37. 对应当追究违法审判责任的相关责任人,根据其应负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1)应当给予停职、延期晋升、退出法官员额或者免职、责令辞职、辞退等处理的,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依法办理;


(2)应当给予纪律处分的,由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依法办理;


(3)涉嫌犯罪的,由纪检监察部门将违法线索移送有关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免除法官职务,必须按法定程序由人民代表大会罢免或者提请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


五、加强法官的履职保障


38. 在案件审理的各个阶段,除非确有证据证明法官存在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严重违法审判行为外,法官依法履职的行为不得暂停或者终止。


39. 法官依法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任何组织和个人违法干预司法活动、过问和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应当依照规定予以记录、通报和追究责任。


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分别按照《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及其实施办法处理。


40. 法官因依法履职遭受不实举报、诬告陷害,致使名誉受到损害的,或者经法官惩戒委员会等组织认定不应追究法律和纪律责任的,人民法院监察部门、新闻宣传部门应当在适当范围以适当形式及时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维护法官良好声誉。


41. 人民法院或者相关部门对法官作出错误处理的,应当赔礼道歉、恢复职务和名誉、消除影响,对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给予赔偿。


42. 法官因接受调查暂缓等级晋升的,后经有关部门认定不构成违法审判责任,或者法官惩戒委员会作出无责或者免责建议的,其等级晋升时间从暂缓之日起连续计算。


43. 依法及时惩治当庭损毁证据材料、庭审记录、法律文书和法庭设施等妨碍诉讼活动或者严重藐视法庭权威的行为。依法保护法官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依法及时惩治在法庭内外恐吓、威胁、侮辱、跟踪、骚扰、伤害法官及其近亲属等违法犯罪行为。


侵犯法官人格尊严,或者泄露依法不能公开的法官及其亲属隐私,干扰法官依法履职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44. 加大对妨碍法官依法行使审判权、诬告陷害法官、藐视法庭权威、严重扰乱审判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研究完善配套制度,推动相关法律的修改完善。


六、附则


45. 本意见所称法官是指经法官遴选委员会遴选后进入法官员额的法官。


46. 本意见关于审判责任的认定和追究适用于人民法院的法官、副庭长、庭长、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副院长和院长。执行员、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警察等审判辅助人员的责任认定和追究参照执行。


技术调查官等其他审判辅助人员的职责另行规定。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法院人民陪审案件中的审判责任根据《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另行规定。


47. 本意见由最高人民法院负责解释。


48. 本意见适用于中央确定的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法院。


推荐阅读


民企产权保护开山之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

2019-06-11 重大文件解读


最高法院:对民营企业经营中的创新性行为,不要轻易当成违法犯罪处理|关于依法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

2019-06-21 重大文件解读


如果您是企业家,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点击阅读原文,开始法律咨询。


李舒律师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业务领域:专注为民营企业家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致力于以法律手段为民企产权保护问题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有大量成功案例,擅长公司、金融、破产与执行及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领域的法律事务。

电话:18501328341

邮箱:lishu@yuntinglaw.com


唐青林律师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业务领域:公司法、公司并购重组、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土地与矿产资源、商业秘密法律领域的重大疑难案件诉讼与仲裁。


唐青林律师是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朝阳区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电话:18601900636

邮箱:tangqinglin@yuntinglaw.com

免费赠书

作者简介

唐青林律师、李舒律师,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均从事法律职业多年,实务经验丰富。专业论文曾发表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及《法学研究》等。


两位律师曾分别代理多起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疑难复杂案件并成功获得胜诉,参与办理的各类案件总金额累计达百亿元;领衔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中心及专业律师团队专门办理来自全国各地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团队“十大金刚”最低学位为硕士学位,全部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高校,均取得法学专业博士或硕士学位,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


在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公司诉讼法律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公司并购法律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等法律专业著作十余部。团队深度耕耘的业务领域:公司法(含公司并购及公司控制权)、合同法、担保法、金融、土地与矿产资源法、工程建设与房地产法、高端婚姻家事纠纷、重大财产保全与执行。


此次赠书活动由本公众号全程赞助,因数量有限,目前只面向企业家群体赠送,请符合条件的读者尽快领取。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免费获得此书。


长按识别二维码获取赠书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购买系列法律实务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