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六(下):第2单元 “地毯式”过关自查表 |可下载
→第一单元资料合集
部编语文六(下):第二单元测试卷4部编语文六(下):第二单元试卷1部编语文六(下):第二单元试卷2部编语文六(下):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语文六(下):第一次月考测试卷部编语文六(下):第二单元复习重点部编语文六(下):听写比赛(第二单元)部编语文六(下)第二单元知识梳理填空练习部编语文六(下)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语文六(下)第二单元看拼音写词语+生字注音温馨提示:拉到文末获取下载方式
要识记、过关的内容
单元首页
人文主题
★走进外国文学名著。主要由《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三篇组成。
语文要素
★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主要内容,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习作要求
★学习写作品梗概。让学生读懂内容,把握脉络。理清书籍基本框架,把握要点。筛选概括,合并成段。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5《鲁滨逊漂流记》
一、本文主题
这篇课文介绍了鲁滨逊在孤岛上克服重重困难,生活了二十八年,最终获救回英国。其中,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两部分想写。这两部分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
二、走近作家
三、了解作品
四、重点词语解释:
①梗(gěng)概:大略的内容。
②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③圈(juàn)养:关在圈里饲养。
④前所未闻:从来没有听到过。
⑤日晷(guǐ):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⑥流落:穷困潦倒,漂泊外地。
⑦凄凉:寂寞冷落(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
⑧挑剔(tī):在细节上过分苛刻指责。
五、课后习题
1.默读梗概,想想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参考答案: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畜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2.读节选的片段,说一说: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
鲁滨逊克服的困难:①缺少纸笔,就用刀子刻柱留痕记录时间;②缺少衣物,但不久就习惯了;④缺少建木栅栏围墙的工具;④每天要为自己寻找食物⑼
鲁滨逊心态发生的变化: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好处和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找到了值得感谢的东西,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好感,然后开始一心一意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
鲁滨逊是一个不畏艰险、机智勇敢、聪明能干、乐观坚强的人。
6.《骑鹅旅行记》
一、文章主题
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尼尔斯被变成小狐仙,先后遭到麻雀和鸡群的嘲笑、大黑猫的羞辱、牛群的控诉,以及随着雄鹅飞向蓝天的故事。文中的尼尔斯是一个调皮捣蛋、冲动莽撞、屡犯错误的少年,在经历动物们的报复之后,他认识到做坏事要遭到报应的道理后,逐渐转变成为一个热爱家庭、关爱他人的少年。
二、走近作家
三、重点词语解释:
①乌合之众: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乌合:像乌鸦那样聚集。
②得意洋洋:形容非得意的样子。
③无济(jì)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不能解决问题。济:帮助
④示弱:表示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⑤九牛二虎之力:形容很大的力量。
⑥头晕(yūn)目眩(xuàn):头晕眼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有时也形容被烦琐的事情弄得不知所措。
四、写法宝典
★反复式结构
1.反复式结构所写的三件事,事与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表现的是同一个中心。
2.反复式结构中情节的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反复中体现出变化和发展。
7.《汤姆.索亚历险记》
一、本文主题
本文主要讲述了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作品成功塑造了汤姆.索亚这个顽童形象,让我们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精神。
二、走近作者
三、重点词语解释:
①吹嘘(xū):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②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③祈祷(qí dǎo):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④喧嚷(xuān rǎng):大声地叫或说。
⑤滔滔(tāo)不绝:形容连续不断(多指话多)。
⑥衣衫褴褛(lán lǚ):衣服破旧,布料破烂不堪。
三、速读方法★
1.先读目录,了解主要事件和人物。
2.在阅读每一章节时,注意标题以及每一段的第一个句子、第一个段落。
3.找出每章节中作者突出强调的人物、事件、环境描写等。
四、精读方法★
1.了解故事情节——创作背景、内容梗概、主要事件等。
2.分析人物形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塑造人物的手法;其他相关人物。
3.理解思想内涵——作者的感情倾向,作品揭示的主题、反映的社会生活等。
4.探究写作手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结构特点等。
5.表达体验感悟——阅读后的收获、启发、看法、评价等。
五、了解写作背景
五、主题和主要事件
六、故事梗慨
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里·芬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
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里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
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贝姬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后来终于成功脱险,和好友哈克一起找到了凶手埋藏的宝藏。
口语交际
同读一本书
一、主题我来说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和理解角度都不一样,所以即使读同一本书,心得体会也可能不相同。让我们一起来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
二、交际小贴士
A 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B 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
三、交流巧方法
①交流前,想想围绕话题谈论哪些具体内容。可以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要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②交流时,认真听别的发言,准确地理解别人的想法。对于不同的想法,想想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③交流后,说说你对这本书有了哪些新的想法。
四、到生活中去
十年前,梁文道在凤凰卫视(中文台)开播“开卷八分钟”。在8分钟时间里,他让观众用最简利的方式碰触到书籍的精髓,进入迥异又奇妙的书中世界。“开卷八分钟”除了帮观众读一本书以外,也协助读者选书、读书。
受这个读书栏目启发,长辫子老师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让班级同学,自主挑选阅读伙伴,自选阅读主题,自制媒体课件,自定分享形式,这样就形成了整本书阅读的分享制度。下面是一周“开卷五分钟”的“分享表:
下图是几位同学围绕《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抛出的两个有趣的辩题:
1.武松打虎属于自保,更体现出他的武艺高强。
2.武松打虎是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是不对的。
同学们围绕着这两个话题进行正反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对《武松打虎》这个故事的了解逐渐深入。
习作
写作品梗概
范文示例
《草船借箭》梗概
广西南宁市北湖路小学 邓诗涵
周瑜见诸葛亮有才干,心生妒忌。
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要跟曹军交战,用弓箭最好。周瑜以军中缺箭为借口,要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便可,并立下军令状。
周瑜很高兴,故意吩咐军匠不备造箭材料,又叫鲁肃去探听情况。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叫他帮忙借二十条船和一千多个草把子,不要让都督知道,鲁肃答应了。回报时只提诸葛亮不用材料,周瑜十分疑惑。鲁肃备好船,等诸葛亮调度。
直到第三天四更,诸葛亮把鲁肃请到船里,让军士们把船开往曹军水寨。在水寨前一字排开,令军士擂鼓呐喊,鲁肃十分吃惊,诸葛亮说只管饮酒取乐。由于大雾漫天,曹操以为敌人来攻,又看不清形势,便下令让弓弩手在江边射箭。
过一段时间,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天快亮了,草把子都插满了箭,军士们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顺风顺水把船开回南岸。这时曹操才知道上了当。
周瑜派军士来取箭。鲁肃把借箭经过告诉周瑜,周瑜自愧不如。
点评:邓诗涵小朋友读懂了原文,能把握原文的主要内容,抓住故事的六要素进行叙述,使人对原文有个大概的了解。采用陈述性语言,将故事情节以精练的语言呈现,达到了缩写的目的。文章中心思想、体裁、主要事件、人物性格没有变,做到了“四不变”。(指导老师:刘思月)
《语文园地二》
一、词句段运用
1.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我知道:
句子中加点的部分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可以更加鲜明地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作者想要表达的某种感情,还能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扩大夸张是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的夸张形式;缩小夸张是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的夸张形式;超前夸张是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范句示例:
①饿……我饿得可以吃下一头大象。
②安静……山林里可真静啊,静得可以听到阳光洒落在树叶上的声音。
③厚……他的眼镜片厚得像块砖。
④盼望……我的眼睛就望穿了,想着出差在外的爸爸赶紧回家。
⑤喜欢……我喜欢你,我喜欢你到整个世界森林里的老虎全都融化成黄油。
2.下面是不同译者笔下《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参考答案:
了解和赏析不同的译者具有不同的翻译风格和语言风格。①译者张友松笔下的句子浅显易懂,描写生动细腻,喜欢用长句,适合普通大众阅读。②译者俞东明、陈海庆笔下的句子文艺范儿一些,喜欢用短句,适合文化层次高一点的读者阅读。③译者成时笔下的句子口语化一些,描写生动,喜欢用长句,适合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
二、日积月累
第1句:想要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第2句:别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告诉我们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
第3句:听完对方讲的话,比读了十年书还要有用。比喻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短,但受益很大。
第4句:经过遥远的路途,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比喻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友情的真假。
第5句: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声音。意思是对某些事物接触多了,时间长了,就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快乐读书吧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一、推荐阅读书目
三、读书方法
三、读《鲁滨逊漂流记》
要识记、过关的内容 |
单元首页
人文主题 ★走进外国文学名著。主要由《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三篇组成。
语文要素 ★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主要内容,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习作要求 ★学习写作品梗概。让学生读懂内容,把握脉络。理清书籍基本框架,把握要点。筛选概括,合并成段。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
5《鲁滨逊漂流记》
一、本文主题 这篇课文介绍了鲁滨逊在孤岛上克服重重困难,生活了二十八年,最终获救回英国。其中,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两部分想写。这两部分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
二、走近作家
三、了解作品
四、重点词语解释: ①梗(gěng)概:大略的内容。 ②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③圈(juàn)养:关在圈里饲养。 ④前所未闻:从来没有听到过。 ⑤日晷(guǐ):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⑥流落:穷困潦倒,漂泊外地。 ⑦凄凉:寂寞冷落(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 ⑧挑剔(tī):在细节上过分苛刻指责。
五、课后习题 1.默读梗概,想想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参考答案: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畜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2.读节选的片段,说一说: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 鲁滨逊克服的困难:①缺少纸笔,就用刀子刻柱留痕记录时间;②缺少衣物,但不久就习惯了;④缺少建木栅栏围墙的工具;④每天要为自己寻找食物⑼
鲁滨逊心态发生的变化: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好处和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找到了值得感谢的东西,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好感,然后开始一心一意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
鲁滨逊是一个不畏艰险、机智勇敢、聪明能干、乐观坚强的人。
|
6.《骑鹅旅行记》
一、文章主题 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尼尔斯被变成小狐仙,先后遭到麻雀和鸡群的嘲笑、大黑猫的羞辱、牛群的控诉,以及随着雄鹅飞向蓝天的故事。文中的尼尔斯是一个调皮捣蛋、冲动莽撞、屡犯错误的少年,在经历动物们的报复之后,他认识到做坏事要遭到报应的道理后,逐渐转变成为一个热爱家庭、关爱他人的少年。
二、走近作家
三、重点词语解释: ①乌合之众: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乌合:像乌鸦那样聚集。 ②得意洋洋:形容非得意的样子。 ③无济(jì)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不能解决问题。济:帮助 ④示弱:表示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⑤九牛二虎之力:形容很大的力量。 ⑥头晕(yūn)目眩(xuàn):头晕眼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有时也形容被烦琐的事情弄得不知所措。
四、写法宝典 ★反复式结构 1.反复式结构所写的三件事,事与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表现的是同一个中心。 2.反复式结构中情节的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反复中体现出变化和发展。
|
7.《汤姆.索亚历险记》
一、本文主题 本文主要讲述了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作品成功塑造了汤姆.索亚这个顽童形象,让我们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精神。
二、走近作者
三、重点词语解释: ①吹嘘(xū):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②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③祈祷(qí dǎo):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④喧嚷(xuān rǎng):大声地叫或说。 ⑤滔滔(tāo)不绝:形容连续不断(多指话多)。 ⑥衣衫褴褛(lán lǚ):衣服破旧,布料破烂不堪。 三、速读方法★ 1.先读目录,了解主要事件和人物。 2.在阅读每一章节时,注意标题以及每一段的第一个句子、第一个段落。 3.找出每章节中作者突出强调的人物、事件、环境描写等。 四、精读方法★ 1.了解故事情节——创作背景、内容梗概、主要事件等。 2.分析人物形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塑造人物的手法;其他相关人物。 3.理解思想内涵——作者的感情倾向,作品揭示的主题、反映的社会生活等。 4.探究写作手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结构特点等。 5.表达体验感悟——阅读后的收获、启发、看法、评价等。
五、了解写作背景 五、主题和主要事件
六、故事梗慨 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里·芬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
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里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
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贝姬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后来终于成功脱险,和好友哈克一起找到了凶手埋藏的宝藏。
|
口语交际 同读一本书
一、主题我来说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和理解角度都不一样,所以即使读同一本书,心得体会也可能不相同。让我们一起来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
二、交际小贴士 A 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B 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
三、交流巧方法 ①交流前,想想围绕话题谈论哪些具体内容。可以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要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②交流时,认真听别的发言,准确地理解别人的想法。对于不同的想法,想想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③交流后,说说你对这本书有了哪些新的想法。
四、到生活中去 十年前,梁文道在凤凰卫视(中文台)开播“开卷八分钟”。在8分钟时间里,他让观众用最简利的方式碰触到书籍的精髓,进入迥异又奇妙的书中世界。“开卷八分钟”除了帮观众读一本书以外,也协助读者选书、读书。
受这个读书栏目启发,长辫子老师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让班级同学,自主挑选阅读伙伴,自选阅读主题,自制媒体课件,自定分享形式,这样就形成了整本书阅读的分享制度。下面是一周“开卷五分钟”的“分享表:
下图是几位同学围绕《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抛出的两个有趣的辩题:
1.武松打虎属于自保,更体现出他的武艺高强。 2.武松打虎是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是不对的。
同学们围绕着这两个话题进行正反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对《武松打虎》这个故事的了解逐渐深入。
|
习作 写作品梗概
范文示例 《草船借箭》梗概 广西南宁市北湖路小学 邓诗涵
周瑜见诸葛亮有才干,心生妒忌。
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要跟曹军交战,用弓箭最好。周瑜以军中缺箭为借口,要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便可,并立下军令状。
周瑜很高兴,故意吩咐军匠不备造箭材料,又叫鲁肃去探听情况。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叫他帮忙借二十条船和一千多个草把子,不要让都督知道,鲁肃答应了。回报时只提诸葛亮不用材料,周瑜十分疑惑。鲁肃备好船,等诸葛亮调度。
直到第三天四更,诸葛亮把鲁肃请到船里,让军士们把船开往曹军水寨。在水寨前一字排开,令军士擂鼓呐喊,鲁肃十分吃惊,诸葛亮说只管饮酒取乐。由于大雾漫天,曹操以为敌人来攻,又看不清形势,便下令让弓弩手在江边射箭。
过一段时间,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天快亮了,草把子都插满了箭,军士们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顺风顺水把船开回南岸。这时曹操才知道上了当。
周瑜派军士来取箭。鲁肃把借箭经过告诉周瑜,周瑜自愧不如。
点评:邓诗涵小朋友读懂了原文,能把握原文的主要内容,抓住故事的六要素进行叙述,使人对原文有个大概的了解。采用陈述性语言,将故事情节以精练的语言呈现,达到了缩写的目的。文章中心思想、体裁、主要事件、人物性格没有变,做到了“四不变”。(指导老师:刘思月)
|
《语文园地二》
一、词句段运用 1.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我知道: 句子中加点的部分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可以更加鲜明地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作者想要表达的某种感情,还能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扩大夸张是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的夸张形式;缩小夸张是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的夸张形式;超前夸张是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范句示例: ①饿……我饿得可以吃下一头大象。 ②安静……山林里可真静啊,静得可以听到阳光洒落在树叶上的声音。 ③厚……他的眼镜片厚得像块砖。 ④盼望……我的眼睛就望穿了,想着出差在外的爸爸赶紧回家。 ⑤喜欢……我喜欢你,我喜欢你到整个世界森林里的老虎全都融化成黄油。
2.下面是不同译者笔下《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参考答案: 了解和赏析不同的译者具有不同的翻译风格和语言风格。①译者张友松笔下的句子浅显易懂,描写生动细腻,喜欢用长句,适合普通大众阅读。②译者俞东明、陈海庆笔下的句子文艺范儿一些,喜欢用短句,适合文化层次高一点的读者阅读。③译者成时笔下的句子口语化一些,描写生动,喜欢用长句,适合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
二、日积月累
第1句:想要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第2句:别说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告诉我们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 第3句:听完对方讲的话,比读了十年书还要有用。比喻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短,但受益很大。 第4句:经过遥远的路途,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比喻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友情的真假。 第5句: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声音。意思是对某些事物接触多了,时间长了,就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
快乐读书吧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一、推荐阅读书目
三、读书方法
三、读《鲁滨逊漂流记》
|
更多配套练习,如下
需要数学资料点击进入
声明: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微信:hao68901。更多资料请点击“小学语文资料库”。
关注后在消息框发送“自查表”
即要领取电子版打印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领取四下全册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