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差异”是促进公平的双刃剑
2018年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Martin Luther King逝世50周年。 King一生为黑人谋求平等,发动了美国的民权运动,功绩卓著,他以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不朽于世。
King在演讲中描绘了他所期盼的未来场景:“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虽然这句话只是King呼吁种族平等和社会公正中的一个极其小的侧面,但在过去的55年里,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却没有让大多数人理解。人们往往认为,King只是在呼吁种族平等,他渴望种族平等政策的落实。而事实上,King是深切地意识到了非裔美国人在那个肤色歧视盛行下的社会中享受公平公正待遇的艰难与挑战。
实际上,“无视肤色”这一观念早在1896年便已进入公众视野。当时的最高法院法官John Harlan宣称美国的体制是无视肤色的,并且不允许它的公民中存在阶级与歧视。而这一观念获得全世界的关注则是在1963年Martin Luther King发表演讲之后。何谓“无视肤色”?这是一种呼吁人们无视肤色差异、种族差异,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的意识形态,目的在于提高社会公平、促进种族和谐。其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如果人们看不到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那么就不会再对他人有歧视、嫉妒、刻板印象等偏见了。
如此看来,“无视肤色”应当是件好事,至少对于种族间的关系而言是件好事。无视肤色作为一种减少社会阶层分化的意识形态,有利于减少人们对有色人种的刻板印象和偏见。黑人不再因为自己的肤色而感到格格不入、低人一等,白人也不再因为其他种族的肤色而对其抱有偏见、处处歧视。无视肤色强调关注每一个独特的个体,而不是关注对方的种族,这对有色人种的社会地位和种族间关系来说,无异是件好事。进一步来看,无视肤色使得人们忽视这些代表等级高低的符号,能够促进种族平等、社会公平——这也正是Martin Luther King所呼吁和期盼的。
然而,现实情况和反映现实的数据是冰冷无情的,它们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热情期盼而有所偏颇,Martin Luther King的梦想并没有成真。不仅没有成真,反而弄巧成拙:人们在接受了“无视肤色”这一观念之后,竟然更加不支持社会平等政策了。这样的结果令人哭笑不得,说好的“无视肤色、种族平等、社会公平”,到头来又怎么会变成大家都“不支持社会平等政策”了呢?
研究发现,原来这与人们的系统合理化信念有关。所谓“系统合理化信念”,就是指人们认为自己所处的社会是公平、合理、正当的一种信念。原来,在“无视肤色”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无论是处于弱势群体的有色人种还是处于优势群体的白种人,他们的系统合理化信念都升高了。对于有色人种而言,“无视肤色”观念的普及使得他们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少受歧视和区别对待,于他们自身而言是从中受益的,所以他们相信社会是公平的。对于白种人而言,“无视肤色”观念的普及实质上使他们原本高高在上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和冲击,白种人不得不做出某些让步和牺牲来维护社会的相对平等,于他们而言是不利的,但这一观念的普及也会让白人觉得社会是公平的。
这样一来,有色人种觉得自己已经获得了社会保护,白种人觉得自己已经做出了让步,于是大家都会想:“既然社会已经很公平了,那为什么还要继续推行其他的社会平等政策(如,再分配政策)呢?”便就理所当然地反对这些政策了。
无视种族肤色差异本是一件好事,但由此却导致了民众的系统合理信念上升,反而不支持社会平等政策了。着实验证了中国古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明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可以见得,一味强调消除差异并不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有效途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这种差异一定不局限于肤色差异,任何的差异:比如阶级差异、待遇差异、性别差异都不能以简单的“无视”来解决。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无视这些差异可以暂时性地规避问题,比如无视肤色差异后人们会相信所处社会是公平合理的,这能够短暂地促进社会公平。但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任何观念和制度都不是形而上的,一旦触碰到更深层的问题,简单的无视差异就会带来更大的隐患,比如民众都不再支持社会平等政策了。
反观到中国现实问题上,亦是如此。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社会阶层的存在是必然的,阶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也是合理的,如果一味试图消除阶层差异,结果必将像60年前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一样,以荒唐的失败而告终。《六韬》曰:“太强必折,太张必缺。”事物的存在需要把握一个合理的“度”,面对差异不是应该去强行消除,而是应该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度”之内,在民众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其双刃剑中“利”的一面,规避其“弊”的一面。
参考文献:
Yogeeswaran, K., Verkuyten, M., Osborne, D., & Sibley, C. G. (2018). “I have a dream” of a colorblind nation?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cial colorblindness, system justification, and support for policies that redress inequalitie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74(2), 282-298.
往期回顾:
原创内容 | 转载需授权
欢迎长按下图关注“人格与社会”
(公众号:personpsy)
更多资讯尽在“人格与社会”:
www.personpsy.org
(郭永玉教授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