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事 | 把“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扬州抢抓机遇破局起势

陈珺璐 北京西路瞭望 2021-11-05

瞭望江苏13市党代会


丹桂飘香,秋色迷人。在这样一个美好时节,扬州第八次党代会于10月24日落下帷幕。



“伟大时代赋予我们光荣使命,伟大事业召唤我们担当作为。”奋进新征程,扬州如何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扬州市党代会上,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在报告中提出扬州发展新思路——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牢记殷切嘱托,扛起使命担当,奋力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过去五年扬州交出一张怎样的答卷?未来五年,这座城市又将如何落笔,把“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不妨跟随“瞭望君”回到会场,一起听听答案。


过去五年,“好地方”交出新答卷


犹记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扬州视察,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这是总书记对扬州的赞许,更是对扬州未来的殷切期望。回望这五年,扬州也确实交出一份充分展现“强富美高”鲜明特质的答卷——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两个千亿级台阶、突破 6000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13 万元、跃升至全国城市第 16 位;连淮扬镇高铁建成通车,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第十九届省运会、第十届省园艺博览会、2021 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成功举办;荣获“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三张世界级城市名片……


五年来,扬州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前进的基础更加坚实。此次扬州党代会报告,用一组组数字标注扬州的五年足迹——


大力推动创新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累计实施列省重大项目 64 个、市级重大项目 1174 个,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产业集群规模超千亿元,新增百亿级工业企业 4 家、上市公司 11 家,江都区、仪征市工业开票销售突破千亿元。


持续办好民生实事,人民群众生活加快改善。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4.72 万元、2.48万元,分别增长 43.3%、49.3%。全面落实“三保五助”政策,人均年收入 7000 元以下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集体经营性收入 45 万元以下的市级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城乡功能品质不断提升。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全面落实“十年禁渔”部署,关闭退出化工企业 462 家,长江生态岸线占比从 47.5%提升至56.9%。


致力强化文化引领,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四连冠”,高邮市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扬州博物馆、江都水利枢纽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更加强劲。顺利完成市县机构改革,在全省率先建立基层“三整合”改革“六大机制”,获批全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我是党课主讲人”宣讲团荣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成绩再大,都不能因此陶醉裹足。扬州党代会报告里的“清醒”二字引起“瞭望君”注意:“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对照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全市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张宝娟坦言,扬州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包括——


产业结构不优、层次不高、质效偏低,缺少引领性的龙头型企业和地标性的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不足;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步伐不快、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城乡之间、沿江沿河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在区域竞争发展中面临较大压力;


生态环境、民生事业仍有一些短板弱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还不健全,应急处置能力、社会治理能力和城市本质安全水平亟需加快提升;


全面从严治党仍存在薄弱环节,“四风”问题尚未根治,少数党员干部的理念、作风、能力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新要求。


未来五年,抢抓机遇破局起势


有人说,意识到不足是前进的第一步,“瞭望君”深以为然。如果说过去的五年,是扬州抢抓重大机遇、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发展、实现重大跨越的五年。那么未来五年,则是扬州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中抢抓机遇、破局起势,推动现代化新扬州建设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时期。



如何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让“好地方”好上加好、越来越好?扬州党代会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工作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视察扬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强富美高”总目标,强化“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聚焦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建设,争做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美丽中国·水韵江苏建设的示范,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紧紧围绕省委“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让‘好地方’好上加好、越来越好”的要求,继往开来、奋发有为,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模样。基于这样的目标任务,扬州市党代会报告特别强调——


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就要坚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使命追求


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就要树牢“处处见好、人人说好”的目标导向


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就要增强“敢为人先、争先竞好”的胆识锐气


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就要保持“说干就干、干实干好”的奋进姿态


目标已定,接下来就是看行动。统筹当前和长远,扬州党代会报告提出,找准抓牢最有基础、最具优势、最需要突破的战略重点,聚焦“三个名城”,争做“三个示范”。具体来看——


聚焦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争做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示范


紧扣区域“一体化”,纵深推进宁镇扬一体化,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主动参与打造区域通勤圈、产业创新圈、幸福生活圈,在融合开放中积蓄优势,在彰显特色中提升能级,努力建设紧密接轨上海都市区、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沿江区域中心城市。


紧扣发展“高质量”,坚持产业科创与科创产业双向发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努力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让扬州的发展在全省更有地位。


聚焦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争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示范


坚决扛起“让古运河重生”的使命担当,一体建设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水平的旅游长廊,全力推动运河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研究与传播、生态保护与提升、文旅融合与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走在全国前列。持续放大“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的品牌效应,让扬州的文明文化在全国更有份量。


聚焦生态宜居名城建设,争做美丽中国·水韵江苏建设的示范


着力凸显自然生态之美,以水为脉、以绿为底,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着力营造城乡宜居之美,推动美丽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相得益彰,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示范城市。着力提升绿色发展之美,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清洁生产、低碳生活,在建设高质量扬子江绿色发展示范带中作典范,创建国家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让扬州的生态颜值在世人眼中更有魅力。


扛起使命,让“好地方”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曾留下“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名句;现代中国园林之父陈从周,也曾用“二分明月在扬州”赞美此地美景。从古至今,扬州一直是个令人向往的“好地方”。



憧憬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好地方”究竟应该“好”成什么样?对这个很多人关注的问题,扬州党代会报告用一组数字作出回答——


经过五年努力,要全面完成“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8000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幅1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 50%,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高品质生活实现持续提升,高效能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展望二〇三五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二〇二〇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与全省一道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经过 15 年的努力,在我们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时,全面建成体现“强富美高”实践要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扬州。


使命召唤担当,实干创造未来。“瞭望君”注意到,扬州党代会报告连用6个“全力打造”,为把“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勾画重点——


1.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创新引领、产业兴旺的“好地方”


创新引领是现代化的核心动力,产业兴旺是“好地方”的坚实根基。要更加聚焦聚力实体经济,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促进产业、科创、人才、营商环境协同发力,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提升产业层级

持续培育创新动能

着力壮大人才队伍

致力优化营商环境


2.不断优化发展空间格局,全力打造协同发展、城乡融合的“好地方”


协同发展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城乡融合是“好地方”的应有之义。要以对接融入国省重大战略为牵引,加快推动形成区域合作、板块联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在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在推动沿江沿河联动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展现新气象


3.持续厚植城乡生态底色,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美丽宜居的“好地方”


绿色发展是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美丽宜居是“好地方”的显著特色。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协同推进长江大保护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

一体推进美丽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

统筹推进生产方式转型和生活方式转变


4.全面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全力打造共同富裕、人民幸福的“好地方”


共同富裕是现代化的根本任务,人民幸福是“好地方”的最终追求。要对照“八个更”的要求,努力创造更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共同富裕成果。


做大富民文章,让百姓口袋更殷实

做优利民文章,让百姓生活更舒适

做足惠民文章,让百姓心里更踏实

 

5.擦亮“三都”城市文化名片,全力打造文化繁荣、文旅共兴的“好地方”


文化繁荣是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文旅共兴是“好地方”的鲜明标识。要进一步放大“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的品牌效应,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建设文明城市典范

彰显运河文化标识

丰富文化服务供给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6.完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全力打造治理高效、活力彰显的“好地方”


治理高效是现代化的根本保障,活力彰显是“好地方”的重要特征。要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治理体系,打响社会治理“扬州工”品牌。


推动依法治市纵深发展

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

增强城乡基层治理效能

 

伟大时代赋予光荣使命,伟大事业召唤担当作为。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驰而不息的奋斗状态,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相信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扬州一定能把“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延伸阅读  

吴政隆与省级政法机关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坚持刀刃向内 勇于自我革命 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从严抓好督导整改!吴政隆与中央第六督导组组长乔传秀一行座谈深度 | 全国推广的支持民企发展72式,江苏这两座城市何以贡献16招?政声 | 南通市委书记王晖: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再创南通高质量发展“沧桑巨变”书记市长这一周 | 走到聚光灯下,“江苏班”让世界看到了什么?

撰稿 华日记者 陈珺璐

图片 扬州发布 视觉中国

编辑 王君

值班主编 陈月飞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作者、二维码;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